政治经济学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探究
发布时间:2024-04-23 10:37  

  政治经济学是国家教育部推荐的经济学专业8大核心课之一,并且被列于首位。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对于整个经管类专业学生的后续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构建政治经济学教学保障体系、提高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影响高校政治经济学教学的主要方面

 

  ()思想意识方面

 

  一方面,由于我国处在经济转轨时期和对外开放的形势下, 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不可避免地呈现出多样化, 为各种思潮乘机而入提供了空间和机会。导致大学生的社会思潮也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另一方面是来自于西方经济学的冲突。改革开放以后, 随着西方经济学的涌入,目前的状况是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二者并存。但是,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在本质上是完全对立的, 如果把两种对立的东西硬捏在一起, 其结果必然是相互矛盾, 让人无所适从, 教师为难, 学生困惑。

 

  ()教材方面

 

  从教材方面来看:首先,政治经济学教材内容与现实有差距。如马克思认为只有劳动创造价值,而萨伊等人认为要素创造价值,从市场经济中实际的价值形成与价值分配的关系来看,学生更容易接受后者的观点。这类难以自圆其说的内容常使政经教学陷于尴尬。其次,目前国内通用的政治经济学教材大致有三类体系:一般理论与特殊理论篇,资本主义部分与社会主义部分篇以及生产流通生产总过程篇。这些教材时而调和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时而刻意区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在思想上缺乏协调一致性,势必会混淆教学。

 

  ()教师方面

 

  教师是政经教学的核心,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质量。一般而言,我们的传统教法是从基本概念出发, 通过逻辑推理演绎出一套经济学原理,然后围绕这些概念和原理引用一些具体的事例加以分析和证明。实践表明, 这种教学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因为首先它忽略了某些概念提出的具体背景,使得知识之间很难具有承接性,自然很难让学生理解体系的来龙去脉,只能被动接受所灌输的内容,很难赢得学生共鸣。其次,教师投入教学的精力与能力都是不够的。教师常常疏于备课、一劳永逸,或是虽期望能够结合实际去讲授政经,却又不善于把握和提炼,再加上参考资料有限,教学相关资源不足,都制约了教师对政经教学的驾驭能力。

 

  ()学生方面

 

  政治经济学课程往往开设于大一第一学期,面对的是刚从高中过渡到大学的新生。经济学专业属于文理统招型,每班文理考生比例接近。为数众多的理科考生在学习政治经济学时倍感吃力,抽象的论述更令他们感到空洞和说教,很快就对此门课程产生厌倦或畏难情绪。而文科考生在高中已经学习过部分内容,所以感到上大学后仍然在吃冷饭,于是对课堂教学漠然。另外,学生的学习方法还有待改进,大学教学授课信息量大,讲课速度快,新生转换思维方式需要一定的时间。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学质量。

 


  二、政治经济学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内容

 

  综上所述,提高政治经济学的教学质量,构建师生互动型的政经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所谓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指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结合而成的、具有教学保障功能的系统。政治经济学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教学目标体系

 

  教学目标体系是指结合不同多层次的学生建立教学预期目标。具体目标又包括课堂教学目标、阶段性教学目标、学期教学目标等部分。课堂教学目标主要指每次课预期学生应掌握的具体内容;阶段性教学目标是指一段时间内(通常是以编为单位)预期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学期教学目标是指整个学期对学生的总的要求与预期目标。

 

  ()教学资源体系

 

  这一部分包括教师资源建设、教研经费、教学设施(含软环境)建设。教师资源建设主要是用于教师培训的费用,教研经费主要指为帮助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促进教学科研化而投入的教研基金。而教学设施建设既包括教学网路平台建设的相关费用,也包括书籍或期刊的建设费。

 

  ()教学过程管理体系

 

  这一部分是整个教学保障体系的核心,包括政经教材改革、政经教法改革、课堂管理以及政经实践教学四个部分。教材改革是力求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选择合适政经教材或自编政经教材;课堂管理方面则是力求设计出一些新颖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实践教学方面则是力求把政经教学与学年论文等项目挂钩,类似于西方经济学,组织政治经济学的知识竞赛。

 

  ()教学监控体系

 

  这一部分包括师资队伍评价、学生评教、专家评价三个部分。通过设计问卷及网上评教等办法建立有效的教学评价机制。教学监控部分是对整个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必要反馈。

 

  三、政治经济学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运行机制

 

  政治经济学教学体系的构建,是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尝试与摸索的,为此应为师生提供广阔的交流平台,最大限度地促进教学质量提高。本文建议建立以下四大平台,促进政经教学发展。

 

  ()构建教师教学发展平台,探索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有效机制

 

  为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学院层面应为教师能力的提升搭建平台。为此可以组织教师进行培训,培训的具体内容应紧扣教学方式改革、教学理念转变等环节。另外,学校还应注重平衡教师的学科结构。政经教师对政经的相关课程与交叉课程都应有一定的了解,唯有如此,才能以相对客观的视角,相对全面的知识结构来驾驭政治经济学的教学。

 

  ()构建课程发展平台,探索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的有效机制

 

  在进行精品课程的建构中,应不断充实教学内容,促进教学方法的改进,也应逐渐尝试政治经济学实践教学等相对薄弱甚至是空白的环节,为政治经济学教学体系化创造条件。另外,还应根据本校学生的特点,在全面把握现有教材理论体系的前提下,编写适合本校教学发展目标和学生基础的政治经济学教材,再进一步把教材发展为精品教材,为教学改革积累理论成果。即便是使用既有教材,也可以考虑删除不必要的教学内容,做到重点突出,逻辑紧凑。

 

  ()构建学生能力发展平台,探索有效的政治经济学学习方法

 

  教师应思考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使学生掌握政治经济学的有效学习方法。笔者认为:第一,可以组织原著经典读书小组,让学生理解政治经济理论的发展历程,这样才能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源以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经济学说史上的地位,才能理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明确的阶级立场与学术价值。第二,强化预习环节。比如可以通过课前测试或提问等方法来强化政治经济学的预习环节。更可以在一些相对简单或次要的章节安排学生讲课,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鼓励全体学生参与预习,也能发现教学中的一些新的问题。第三,对基础较差或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同学应该给予特别关注,引导他们树立学习政治经济学的信心。

 

  ()构建科学有效的政治经济学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最为重要的反馈测试环节。首先要进行政经师资队伍评价。其基本内容包括:师资队伍的数量、结构和素质是否满足教学的需要;是否根据教师考核和激励机制完成对教师的考核、奖惩工作。师资队伍评价的责任人是分管校领导,由人事处、教务处具体负责监督。其次要进行教学经费投入与使用评价。其基本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学的教学经费的投入是否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四项经费占学费收入的比例、生均四项经费增长的情况是否达到要求,相关部门和各学院每年的教学经费使用情况等。最后,考试环节评价。应尽可能实现期末考试环节的教考分离。

 

  作者:丁宁 来源:大学教育 20123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很牛学术网 联系我们 文献下载器
返回顶部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