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很多音乐教师把乐曲的知识与技能训练放在教学首位,忽略了音乐与表演、音乐与情感之间的联系。欢快的曲调会让学生在聆听时不自觉地随着乐曲扭动身躯或和着节拍,这一天性的表达释放了学生对音乐的热情。有的放矢地利用各种形式的表演来表现乐曲,使学生乐学、乐动、乐唱,这既是让学生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生动深刻地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方法,又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歌曲教学中的创造表演
新课改下的音乐教学,提倡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创设歌词表演不仅能够营造轻松、愉快、有趣的课堂氛围,同时也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歌曲教学的动力源泉。如《请来看看我们美丽的村庄》歌曲教学中,让学生在掌握歌曲的基础上,說一说除了歌曲里唱到的小狗、小鸭、小鸡等八种小动物在唱歌还喜欢哪些小动物,它们又是怎样歌唱的呢?学生们说出了很多小动物的声音。于是教师邀请学生们为美丽的村庄增添新的动物成员,让村庄变得更加热闹。入选规则是把你喜欢的动物创编成歌词(歌曲第12小节、第16小节休止符处模仿动物的叫声),谁创编得好,模仿得像,谁的小动物就可以搬进这个农场了。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要求表演,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小动物的叫声、走路的样子、吃饭的样子,等等。于是越来越多的小动物都住进了美丽的农场里。学生们看到自己喜欢的动物都被送进了农场,特别高兴,表演欲望极为强烈。在这样的音乐游戏氛围中,师生们尽情地创造表演,形成了很好的交流合作,良好的教学氛围在无形中营造了起来。
二、歌曲教学中的舞蹈表演
舞蹈与音乐是一对有机的结合体,是形体美与音乐美的交融。在音乐教学中教师根据歌曲的内容创作一些舞蹈动作,让学生边唱边表演,不仅加深学生对歌曲的内心体验与理解,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音乐想象能力。在欣赏《大河之舞》时,我充分结合了舞蹈律动,让学生跟着学习踢踏舞的基本动作,感受踢踏舞动作的特点,让学生跟随音乐节奏和情绪即兴设计律动,感受爱尔兰音乐幽默诙谐、欢快奔放的节奏。一开始,有些学生放不开,但在我的示范和鼓励下,许多学生都学着用脚的各个部位,在地板上摩擦拍击,发出各种踢踏声,感受踢踏舞不拘一格的形式以及“用脚来说话”的舞蹈魅力。如此一来,舞蹈不仅激发了学生欣赏的兴趣,也加强了学生对乐曲的体验与理解。
三、歌曲教学中的伴奏乐器表演
由于教学资源有限,不可能人手一份打击乐器,学生们对音乐感受能力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因此,在这样有限的环境下,教师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尝试寻找乐器并学习自己制作简单的伴奏乐器,使学生在音乐实践中,发挥想象力,培养创造性思维。如在教学《春天举行音乐会》时,让学生用伴奏乐器表现“春雨、春风、春雷、春水”的声音。
师:春天给我们送来了四位使者,你们听听它们是谁?你能模仿出它们的声音吗?(学生聆听歌曲第一部分,并利用声音进行模仿)
1.模仿“春雨、春风、春雷、春水”声音
春雨:2/4滴答0滴|答0|春风:2/4沙沙0沙|沙0|
春雷:2/4轰隆隆隆|隆—|
春水:2/4哗啦啦啦|啦—|
教师进行节奏纠正,使学生能够将春天的声音模仿得更加生动。
2.选择普通伴奏乐器,模仿“春雨、春风、春雷、春水”声音
师:同学们的声音将春天的四位使者模仿得惟妙惟肖!瞧,老师这有一些伴奏乐器,请两个同学来演示这些乐器,其他同学认真听,找出最适合“春雨、春风、春雷、春水”的声音。
学生很快就选择出用双响筒——春雨;沙锤——春风;铃鼓——春雷;串铃——春水。
3.利用塑料罐探索模仿“春雨、春风、春雷、春水”声音
教师将学生分四个小组分别扮演“春雨、春风、春雷、春水”的角色,再让学生讨论如何利用塑料罐模仿出各自扮演角色的声音,并进行歌曲伴奏。
第一组:用两个塑料瓶盖相互碰击,模仿出春雨滴答滴答的声音(用自制乐器示范:滴答|0滴|答0|的节奏)。第二组:放一点绿豆或者米到塑料瓶里,可以模仿出春雨沙沙的声音(用自制乐器示范:沙沙|0沙|沙0|的节奏)。
第三组:用两个塑料瓶相互拍击,还可以拿塑料瓶敲椅子模仿轰隆|隆隆|隆—|的雷声(用自制乐器示范:轰隆|隆隆|隆—|的节奏)。
第四组:在塑料瓶里装水,然后左右倾斜或者按照节奏上下摇动模仿出春水哗啦|啦啦|—啦—|的声音(用自制乐器示范:哗啦|啦啦|啦|的节奏)。
从学生本身的人声模仿,到乐器模拟,再到利用材料模拟声音,表演趣味生动,层层深入,最后学生用自己喜欢的伴奏工具来伴奏歌曲,每个学生的歌曲伴奏表演都是生动且独特的,真正达到了《春天举行音乐会》的教学效果。
在音乐课改实践中,不同形式表演的有效渗透,让我和我的学生们都受益匪浅。它以其特殊的魅力填补了传统音乐教育模式单一的缺憾,通过音乐与表演相结合的方式,激发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体验和想象能力,从而使学生更愉快地学习音乐和享受音乐。
(作者单位:福建省连江县东湖中心小学)
来源:教师·中 2017年7期
作者:叶奋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联系方式:电子邮件:1053406363@qq.com 豫ICP备2023024751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