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背景
被教育界称为“死结”的体育课意外伤害事故,在当前及以前的一段时间内,学生的伤害事故时有发生,而作为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伤害事故占了一定的比例。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也相继出台了中小学校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条例,表明了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领导对学生伤害事故的重视。而学校体育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尤其是运动性损伤,已成为了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这既违背了体育教育的初衷,一定程度上给学校带来不良影响;同时,也加重了体育教师的心理负担。有的学校或某些体育教师为了消除这种负面影响,减少风险,取消了应有的体育活动,禁止了一些器械性的运动项目,这种因噎废食的做法是消极的,不适应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那么,如何正确处理体育教育与安全问题,减少、避免体育教育中伤害事故的发生,成为体育教育工作者必须进行思考、分析、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活动呈现
前几年,我校就发生了这样一个意外事故。事情是这样的:一体育老师在正常的课堂常规、准备活动和安全教育后,开始了一堂课的教学,后面的一个教学内容是学生进行篮球教学比赛,结果几分钟后,一学生的眼睛被另一学生打了。马上送医院处理,通知家长,学校也派老师一直陪在医院进行观察。由于伤势较重,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治疗、休养,才得以康复,其中也经过了种种交涉。给学生造成了较大的损失,也给学校后来不少麻烦。了解到是两个学生在抢篮板球过程中误打伤了一个同学,纯属意外伤害事件。
三、案例反思
提高学生体育锻炼中自我保护能力,是预防或减少运动损伤的重要手段之一,这既符合现代体育教育“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同时对学生走向社会,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具有相当重要和深远的意义。通过调查,一方面暴露了学校体育活动器械存在老化、缺乏维修、护理、带伤使用等问题,也暴露出有些学校片面追求学习成绩,不重视引导学生体育活动以及有疏于管理的倾向,表明一些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缺乏科学使用器械和自我安全保护的意识。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防护与救护教育是体育教学自身的需要,也是现代体育教学“健康第一”教育思想所提出的要求,有着深远的意义。根据学校体育的自身特点,和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以为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
一、)学校体育安全教育是由体育教师来实施的,但学校体育安全及安全教育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多因素的研究课题;是学校安全与安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安全教育必须贯穿学校管理的每一个环节、贯穿整个教育过程,首先从意识上加以灌输,让安全这根弦牢牢植入每个学生乃至每个教师的心中,班主任、每个任课老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始终把安全教育放在心上,凡是涉及安全问题的内容一定要着重加以宣传、教育。作为学校安全的重要环节之一的体育教学安全,体育教师是直接的责任人。因此我们体育老师需要做的事就更多,责任更大。除了日常的宣传教育,首先要管理好体育课中的安全,从备课环节开始考虑安全因素,经过课前安全教育、准备活动的执行,课中保护与帮助的实施,以及整理活动的完善。
二、)从体育器材的管理、使用上加强安全防范,依据各类体育设施的安全标准,对所有体育场地、器械进行一次彻底的摸底、检查,尤其是对大件体育器械,如篮球板、篮球架、跳箱、山羊、单双杠等要做重点检查。对于不符合安全标准的,存在安装不当、使用期限已过、老化等使用隐患的,要立即修理或做报废处理。学校不得购置劣质和不合格的体育器械。对各项体育设施和场地,要建立保管、检查、巡视、维修和养护管理等制度,并由专人负责,形成责任制,确保体育设施完好、合格,杜绝“超期服役或带伤作业”。要求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中,不得使用不合格的体育器械;体育课上认真检查体育器械,加强安全教育,做好学生体育活动的保护和帮助工作,严防发生任何事故。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安全知识宣传,在各体育活动场所标明相应器械设施等的安全使用说明以及科学锻炼与自我救助法。教育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时要注意检查体育器械,要科学、合理地使用体育器械,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时的自我保护与自救意识。加强对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尤其是假期进行的“远足、旅游、探险”等的监护、指导和管理,并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进行区别管理。在高校、高中、中职等学校,应提倡学生组织体育活动小组或体育社团,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在各小学、幼儿园,应在班主任和体育老师的指导下,有组织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并培养学生的避险、自我救险意识和能力。
三、)在日常管理上下功夫,确保校内外学生安全。各学校体育器械、场地应该首先保证在校学生优先使用。对校外开放,要设专人管理,制定管理办法,加强体育锻炼指导。对社会闲散人员进校活动,要坚决劝阻出校,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制定应急预案。各学校应该成立一套专门的体育安全事故处理领导小组和预备队伍,确立有关责任人与相应设备设施,并主动与校外的相关急救中心沟通合作,保持联系畅通,争取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尽快组织抢救。同时,与有关公司开展学生体育保险,减轻当事人和学校的压力。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联系方式:电子邮件:1053406363@qq.com 豫ICP备2023024751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