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协作学习情境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群体活动开展较少,而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可以很方便地展开群体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以及竞争合作能力。比如,在讲到《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这一课时,我先提前一周布置学生搜集与民族关系有关的事例,学生在课下通过网络、报刊、广播、电视、电台等多种媒体广泛搜集相关资料。课堂上,我把全班同学分为4组,对搜集和整理的材料展开交流,第一组的讨论主题为“我国的民族概况与民族关系”,第二组的讨论主题为“如何理解民族平等及其表现”,第三组的讨论主题为“如何理解民族团结及其重要性”,第四组的讨论主题为“如何理解民族共同繁荣”。每个小组讨论主题确定后,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各小组同学利用合作讨论和信息分享,克服了探究学习中的各种困难,减轻了教师搜集信息的困难,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效率。
二、运用信息技术与政治整合优化教学内容
政治课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根据时代的发展、特定的教育环境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进行整合、优化、组合。教材内容具有局限性,为了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教师要借助信息技术丰富的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让枯燥乏味的教材内容变得形象具体、通俗易懂,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政治知识。网络信息资源作为新时代的产物应用于初中的政治教学中,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创新了教学形式,为优化组合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政治教师要大力开发、应用信息技术网络资源,制作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教学课件,使教学内容动态化、趣味化。先搜集学生感兴趣的资料开拓学生视野;然后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相关教学案例,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再在导入新课环节、结束环节播放轻松的音乐,陶冶学生情操,总之利用网络的时空性、开放性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营造愉悦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兴趣。还可以建立校园网站、班级资源库等网络平台,开设远程教育,共享优质资源。例如,在学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制作一幅国家“地图”,当把鼠标放到相应位置的时候就会显示出详细的信息,包括名称、民族、人口、特点等,让学生感受“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民族亲缘关系,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学习的动力。
三、运用信息技术,创设学生自我教育的良好氛围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创设出丰富的动态情境,让学生通过对具体的事例、情境等的感知,激发学生的动情点,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并进入角色,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引发情感需求,实现自我教育。如讲授九年级《可持续发展》相关内容时,可制作课件《地球——我的家》,演示过程中,教师播放地球的博大胸怀的事例,使学生产生对地球的敬意。随着学生对地球的爱的情感升华,教师又播放另一段“被人们砍伐后剩下的树根,有直冒黑烟的烟囱,有干涸的河流”等视频,随后,老师设置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人类活动给地球带来了什么?我们应该力所能及地为环境建设做些什么?等等。当学生的情感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时,教师引导他们抒发心中的情感,学生通过情感的抒发,其内在的情感因素、自我发展的需要被充分调动起来。
四、应用信息技术共享资源方便教师备课
初中的政治教学中会遇到很多难题,最突出的是资源匮乏。利用网络丰富的资源查找资料是最便捷的途径,具有其他途径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在教学中遇到的难题,通过网络搜索引擎,键入关键词,就可以很方便地找到相关资料。有些问题还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讨论和请教,及时加以解决。在网络没有应用之前,要解决类似的问题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还不一定有满意的结果。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快捷性恰好符合了初中的政治综合性、时事性的特点。应用信息技术,丰富了政治课教材,方便了教师备课,满足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利用网络上的教育资源,可以及时分享到相关的课件、教案、学案、试题等资源,利用信息技术对这些资源加工制作,就可以变为适合自己教学的资源。由于网络资源不受时空的限制,而且具有及时性的特点,利用信息技术,分享资源,使落后地区的教育有了跨越式的发展,缩小了地区差距。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教师教学观念发生了变化,教师教学方法得到改进。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创立新的教学模式提供技术上的支持,改变了传统初中的政治教学中“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教学模式。多媒体课件进入课堂,代替了很多粉笔和语言的功能,不仅大大增加了课堂容量,提高了效率,而且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另外,计算机辅助教学也提高了教师操作和使用计算机的水平。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联系方式:电子邮件:1053406363@qq.com 豫ICP备2023024751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