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肠梗阻的护理干预论文(共2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0:31  


第1篇:护理干预在外科肠梗阻患者中的应用


肠梗阻为外科一种常见的急腹症和多发病,指的是内容物发生障碍或者不能正常运行,肠梗阻患者主要伴有呕吐、腹痛以及腹胀等症状。受到梗阻性质、部位等因素影响,其在治疗方案方面有较大不同。目前临床治疗肠梗阻患者主要采取外科手术,为保障手术疗效,围手术期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是至关重要的。本次研究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外科肠梗阻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获得满意护理效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68例外科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9例男,29例女,年龄最d、26岁,最大68岁,平均年龄(35.2±5.7)岁;手术种类:肠道手术19例,上消化道穿孔24例,阑尾手术10例,腹部外伤6例,妇科手术9例;所有患者均不同程度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腹胀以及排气排便停止等临床症状。将其平均分成A组与B组,每组34例,两组性别、年龄、手术种类等基线资料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B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护理;A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2.1心理护理


由于肠梗阻疾病具有病情复杂、病情进展快的特点,如不能及时治疗,可能导致发展为肠穿孔、绞窄性肠梗阻或者肠坏死,对患者生命健康产生严重威胁。大多数患者由于担心身体健康、治疗费用等,进而易加重心理负担,导致患者出现担忧、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为此,要求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病情为其实施针对性护理,和患者加强沟通,引导患者勇于表达自身感受;另外,护理人员为患者充分讲解肠梗阻疾病的相关知识,为其介绍以往成功治疗的案例,最大程度缓解或者消除患者心理压力,增强治疗信心,心理处于最佳状态。


1.2.2禁食、肠胄减压


患者一旦确诊后,要立即禁食,并保持减压管通畅,进而有效缓解腹胀、腹痛症状。待患者肠梗阻症状缓解24h后,可指导患者进食少量食物,此后逐渐从半流质饮食转为普通饮食。另外,在胄肠减压、禁食过程中,要为患者给予合理肠外营养;此外,对患者纠正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依据患者脱水情况和血生化指标,合理对其输液,并记录24h液体出入量。


1.2.3观察病情


严格根据医嘱对患者给予抗生素与解痉止痛治疗,禁止食用吗啡类止痛药物,避免掩盖病情;注意和绞窄性肠梗阻患者相鉴别;如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症状无改善,则要考虑是否发生绞窄性肠梗阻,及早行手术治疗,并做好各项术前准备工作。


1.2.4术后病情观察


术后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定时测量,并对患者神志、切口敷料情况进行观察,准确记录24h液体出入量;及时观察术后并发症;如患者实施全麻后未彻底清醒,则去枕平卧位,使头部微偏,防止误吸;如患者清醒,则待其血压恢复平稳后,取患者半卧位,进而缓解腹胀,并利于腹腔引流;为患者定时翻身,鼓励其尽早下床活动,进而有效加快肠蠕动恢复,并有效防止肠粘连;对患者持续性减压4d,待肠蠕动恢复后,则可将减压管拔除,严格遵照医嘱使用抗生素;对患者腹部症状、体温、切口以及体征等变化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对患者实施口腔护理,并鼓励其咳痰、深呼吸、翻身等活动,有效防止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1.2.5健康指导


指导患者养成健康、良好的生活、饮食、卫生习惯;禁止暴饮暴食,餐后不进行举例而言疼,尽量少吃粗纤维、粗糙类的食物;注意保持排便通畅;调整饮食,如便秘,则可口服缓泻剂;术后指导患者及早下床锻炼,避免肠粘连;一旦发生腹胀、腹痛、呕吐等不适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1.3观察指标


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并发症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其中,护理满意度应用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定,主要包括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以及不满意三项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本组研究所得数据均应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形式表示,采用X2检验,如对比后P<0.05,则表明两组观察对象治疗结果数据之间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对比


A组:出现1例出血,并发症率为2.9%;B组:出现3例出血,4例肠粘连,并发症率为20.6%;A组并发症率明显高于B组(p<0.05)。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A组:26例非常满意,6例基本满意,2例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4.1%;B组:16例非常满意,6例基本满意,12例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64.7%;A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B组(p<0.05)。


3讨论


肠梗阻患者梗阻类型不同,患者临床表现也不同,但患者均不同程度伴有呕吐症状。如呕吐症状出现较早,则呕吐物主要由胄液一般高位肠阻导致;如呕吐物出现较迟且少,且呕吐物呈粪样物,则可考虑为低位肠梗阻;如为血性呕吐物或者棕褐色呕吐物,则要考虑是否发生绞窄性肠梗阻[4]。一旦出现异常要及时告知医师处理。患者呕吐时,为防止误吸导致室息或者发生吸入性肺炎,可使患者头微偏或者取患者半卧位,然后将口腔杂物彻底清除,并保持口腔清洁。


如肠梗阻患者频繁呕吐或者不能进食,则其易导致出现水、电解质大量丢失的情况,进而导致发生严重水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为此,要对患者及时补充钾成分。如有必要,则为其应用全血、输血浆或者血浆代用品,及时补偿己经丧失的血液。另外,注意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控制补液速度和补液量。另外,根据患者脱水、尿量、呕吐等情况,并与血清电解质值、血气分析结果以及血液浓度确定输液种类和输液量;及时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和水电解质,准确记录24h出入液量。


本次研究,主要对优质护理在外科肠梗阻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进疔探讨,B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护理,A组实施临床优质护理,结果显示,A组并发症率与护理满意度均高于B组(p<0.05)。充分表明,实施优质护理后,显着降低术后并发症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并加强临床护患关系,降低护理纠纷发生率。


综上所述,对外科肠梗阻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大大降低术后并发症率,并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何春霞(永顺县中医院湖南永顺416700)


第2篇:探讨外科小儿肠梗阻手术临床护理的效果


肠梗阻是小儿外科中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具有起病急、病情发展迅猛等特征,致病因素较为复杂,容易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m。且造成疾病的机制也比较复杂,给临床诊断带来一定的难度,患者病情进展快,给临床及时治疗带来困扰。目前,肠梗阻根据不同的病因分为不同的种类,例如机械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以及血运性肠梗阻等,还有根据肠壁血循环分类,将疾病分为单纯性肠梗阻、绞窄性肠梗阻。一般临床上会根据患者病因采取不同手术治疗,但在治疗的同时,采取科学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本次研究选取九江市妇幼保健院肠梗阻患儿46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小儿肠梗阻手术临床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九江市妇幼保健院2013年8月~2015年5月收治的肠梗阻患儿4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采取外科手术治疗,其中23例围手术期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设为对照组,男13例,女10例,年龄6个月~13岁,平均年龄(7.6±3.1)岁;23例围术期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设为观察组,男14例,女9例,年龄6个月~14岁,平均年龄(7.8±2.8)岁,2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纳人标准:所有患儿均符合《中医肛肠科疾病诊断疗效标准》中肠梗阻诊断标准。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1.2.2观察组(1)术前:对患儿及家属进行健康知识普及,叮嘱其家属术前8h给患儿禁食,严密监测患儿生命体征与临床症状,进行胃肠减压,密切关注引流液量、颜色与性质,做好详细记录。患儿呕吐时,将其头部偏向一侧,防止误吸,呕吐后使用生理盐水漱口,必要时给予患儿吸氧。对其进行补液,调整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使用抗生素药物预防细菌感染,术前进行备皮、药物过敏等常规检查。(2)术后:定时监测并详细记录患儿呼吸、心率、血压的变化。患儿病情稳定后,取半卧位,护理人员可指导其进行早期活动,术后禁食,进行胃肠道减压,检查减压管,若出现阻塞,可使用生理盐水进行清洗。按时更换创口敷料,严格进行无菌操作,避免伤口感染,注意观察胃液性质,若有大量血性液体流出,应立即告知医师,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待患者肠螭动恢复,遵医嘱拔除胃管,让患儿多进食营养丰富且易于消化的食物,忌食刺激性食物,注意腹部保暖。


1.3疗效评价标准对比2组患者护理效果与并发症发生率。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病情好转;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甚至病情加重。护理总有效率=显效率十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将所有数据结果录人到SPSS17.0软件中进行统计分析,确保录人过程客观真实,以95%为可信区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检验,以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447,P<0.05)。


2.2.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767,P>0.05)。


3讨论


肠内容物在肠道中无法通过而引起肠道障碍统称为肠梗阻,发病机制包括肠腔阻塞、肠壁病变等,患者常伴有腹胀、腹痛、恶心呕吐、排气障碍等临床症状,导致内环境紊乱、腹膜炎等并发症,若不采取及时治疗,极易危及患儿生命安全1对肠梗阻围术期患者采取有效护理措施,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本次研究对46例肠梗阻围术期患儿分别采取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中,显效17例(73.9%),有效5例(21.7%),护理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中,显效8例(34.8%),有效8例(34.8%),护理总有效率为69.6%,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〇.05),表明对肠梗阻手术患儿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护理效果显着。观察组患者中,出现腹膜炎1例(4.3%),肠瘘1例(4.3%),吻合口瘘0例,再梗阻0例,并发症发生率8.6%;对照组出现腹膜炎0例,肠瘘2例(8.7%),吻合口瘘1例(4.3%),再梗阻1例(4.3%),并发症发生率17.3%,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对急性阑尾炎切除术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为患儿家属详细讲解手术相关知识,消除其紧张情绪,对于达到一定年龄(5岁以上)的患儿,应进行鼓励与治疗的恢复期心肌梗死患者52例为本次研究对象,以上患者均符合WHO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m,临床典型症状为胸痛,排除先天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及肝、肾功能受损引导,使其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因患儿年龄较小,无法详细表达想法和自身情况,容易造成病情延误,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临床症状的观察|5一61。术后,护理人员可适当使用镇痛药物,缓解患儿疼痛,指导其下床活动,增强机体免疫力,防止出现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7一81。针对出现并发症的患儿,要及时给予药物治疗与临床护理,促进恢复。


综上所述,对肠梗阻手术患儿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使其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汪会玲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很牛学术网 联系我们 文献下载器
返回顶部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