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佛教文化及其影响
发布时间:2024-04-17 09:15  

  摘要:作为著名的佛教圣地、名列佛教四大名山之首的五台山,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文化底蕴,千余年来已经形成自身绵延不绝的文化气息与兼容并包的文化生态。作为三晋文化和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五台山佛教文化蕴涵着独特而出色的内涵和价值,它的产生有自己本身的自然地理优势,也有人为的因素。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资源,盛大隆重的佛事活动、古老宏大的佛教建筑、精美传神的雕塑和绘画、丰富多彩的传说和历代留下的诗、词、歌、赋等。这些文化在无形中影响着人们的各个方面,对于传承发展三晋文化乃至中国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五台山;佛教文化;佛事活动;佛教建筑


  中图分类号:B949.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6176(2012)03—0041—10


  五台山佛教文化是中国佛教文化的一部分,它是印度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后与华夏文化相融合的产物,底蕴深厚,内涵丰富。在2000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与其他佛教名山相区别的鲜明的文化特色。五台山的人文、宗教,甚至一草一木都有其独特的内涵和价值。它不仅是三晋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同时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俗社会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在中国佛教史以及中国文化史上有着光辉的一页。


  一、五台山佛教文化的形成背景


  五台山不仅以雄伟壮丽、气势磅礴的北国高山自然风光,被誉为“华北屋脊”、“清凉胜境”,而且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冠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之一。五台山能被冠之诸如“佛教名山之首”、“世界瞩目的佛教圣地”此类的称号,可见其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一)五台山的名称由来


  佛教本源于印度,两汉之际传入我国。由于佛教的传人,五台山便作为佛教圣地开始了它的历史行程。五台山原来叫紫府山,也称作五峰山。这里曾是道士们修行的地方。东汉永平年间,汉明帝派人西行求道,路遇天竺高僧迦叶摩腾、竺法兰,于是请他们同回洛阳。随后他们以天眼看到五峰山有灵气,认为这里是文殊菩萨讲经说法的道场,于是就想在这里建筑寺院,供奉文殊菩萨。可这里的道士并不同意,最后奏请汉明帝并得到他的应允,才在这里建筑佛教寺院,所建的第一座寺院就是如今的显通寺。从此,历经各个朝代的修建、扩建和近2000年的发展,五台山寺庙林立、宝塔遍布、雕塑绘画相映。这就为五台山佛教圣地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五台山也就以其佛教寺院历史悠久、规模宏大位于全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了。


  关于五峰山更名为五台山,侯志华的《五台山的由来》中有这样的记载:远古时代的五峰山一带气候异常恶劣,常年酷暑,当地百姓苦不堪言,时逢文殊菩萨在那里讲经说法,见到黎民百姓的疾苦,深表同情,于是发大愿拯救百姓脱离苦海。文殊菩萨装扮成一个化缘的和尚,行程万里到东海龙王那里寻求帮助。他在龙宫门口发现了一块能散发凉风的巨大青石,于是便把它带了回来。当他把那块大青石放置在五峰山一道山谷里时,刹那间,那里一下就变成了草丰水美、清凉无比的天然牧场。此后,那条山谷也被叫做清凉谷。人们在山谷里建了一座寺院,将那清凉石圈在院内。为此,五峰山又名清凉山。后来,隋文帝听说此事后,便下诏在五座山峰的台顶各建一座寺院供奉文殊菩萨。即东台顶的聪明文殊,西台顶的狮子吼文殊,南台顶的智慧文殊,北台顶的无垢文殊,中台顶的孺童文殊。在东台顶能看日出,西台顶能赏明月,南台顶能观山花,北台顶能摘星宿。这便是五台山的由来。


  (二)五台山佛教文化形成的自然地理背景


  五台山,雄踞山西省东北部,由东台、南台、西台、北台和中台五峰环绕而成,“五峰耸出,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因此而名。这里,“岁积坚冰,夏仍飞雪,曾无炎暑”,故又称清凉山。玉啸庵也有诗曰:“五月行踪人大孚,万松如剪雪平铺”。五台山属太行山系的北端,跨忻州市繁峙县、代县、原平市、定襄县、五台县、盂县和河北省阜平县。它处于黄土高原上,一般土地干旱、树木稀少,但这里却树木葱茏,物产丰富。


  中国佛教文化集中在这里,有它的地理优势。据考证,五台山是地球上最早露出水面的陆地之一,后又经历了“五台隆起”运动,形成了华北地区最为雄浑的山地群,五台山拥有独特而完整的地球早期地质构造,具有漫长的地质历史和丰富的地质遗迹。而且五座台顶在经历抬升和长时间的流水冲刷之后,发育成了典型的冰缘地貌,形成了清凉高寒的气候条件。“特殊的气候孕育、积淀了丰厚的佛教文化,遂使五台山‘五峦巍然、气候清凉’,这正好与佛经中的‘清凉山’、‘五顶山’等文殊菩萨传法的道场相吻合。”而且从佛家角度来看,僧人们要生存又要远离尘世,找个清净的修行之地,达到完善自我修成正果的目的,五台山也是最好之处。


  此外,五台山地区的植物品种较多,形成了得天独厚的天然牧场,又因五台山地处黄土高原,为汉、藏佛教交融之地。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促使历代统治者屡次在五台山修建寺庙、亲临膜拜、举行法会,并因此形成了历史悠久的“六月骡马大会”。由于山西山河绕其外、高原河谷居其内的地理优势,可以成为历朝历代阻挡外敌的重要屏障,因靠近边塞、民族杂处,亦是民族融合之地。正是这种民族融合带来佛教在三晋的发展,它为山西留下了五台寺庙群,成为佛教建筑、石刻、雕塑上的艺术宝库。


  (三)五台山佛教文化形成的人文背景


  五台山这一文化地位的形成,除了由于它具有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之外,还离不开自东汉以来的历代高僧在五台山持续不断地文化推动和建设。他们念佛修行、讲经说法、撰写著述,为五台山的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可以说“僧尼是五台山文化的原始创造者和弘扬者”删。


  五台山佛教开始于东晋,鼎盛于唐代。南北分裂、社会动荡的十六国时代,佛教在北方广泛流行。这个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大分裂、大动荡时期,也是民族文化交融的一个高峰期和佛教的一个传播期。山西在这个时期一直处于北方少数民族统治之下,这些民族的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统治汉族人民,在不断学习吸取汉民族文化的同时,又大力宣扬和扶持佛教文化,这就出现了众多的佛教高僧,如法显、慧远、昙鸾等多位高僧。同时也为佛教文化能够在山西获得发展,提供了一种相当有利的社会政治背景和历史文化氛围。五台山成为佛教圣地,并在中外佛教界产生重大影响,是从唐代开始的。在唐代,佛教备受推崇,文殊菩萨尤其为佛教徒所尊崇。国家规定,全国所有寺院都必须供奉文殊菩萨像。由于朝野都尊奉文殊菩萨,视五台山为佛教圣地,所以五台山空前隆盛,名僧辈出。慧祥撰成《古清凉传》,该书为最早的五台山志书之一,因其所记为亲眼所见,又考证了往昔的文字记载,有重要的研究参考价值。窥基为玄奘的弟子,他本人著述甚多,有“百部疏主”之称。含光为金阁寺第一任住持,曾奉不空之命在清凉寺造大圣文殊阁,后又把长安先天寺东塔院辟为金阁寺下院,从而把五台山的佛教势力扩展到了长安。澄观,大历十一年(776)到五台山,应寺主之请开讲《华严经》,此后又撰写了现存的《大方广佛华严经疏》,曾主持全国佛教。这些唐代高僧的著述,对五台山文化地位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此外,五台山佛教圣地地位的确立还离不开各朝各代帝王的支持。自佛教传人中国后,五台山吸引了历代皇室不同程度的重视。其中,对五台山信仰推广贡献最大的莫过于唐皇室。尤其是从高宗及武则天以后,唐皇室大力提倡五台山文殊信仰。唐皇室对五台山文殊信仰的提倡,不仅使其在中国广为流传,也将五台山圣地这一信息带到了周边的佛教国家,并使五台山成为了一座国际性的佛教朝圣中心。宋代以后,藏传佛教开始在北方传播,五台山成为四大佛教名山中唯一一个兼有青庙和黄庙的佛教圣地。“中国历史上的北魏孝文帝、隋炀帝、宋太宗、元成宗、元英宗、清圣祖、清世宗、清高宗、清仁宗等9位皇帝,先后18次至五台山巡幸拜佛,拈香典礼,举行法会。为五台山建寺赐物不计其数,撰文树碑40余通,题匾赐额67块,御制诗词300余首。并由此而为五台山留下了丰富的皇家文化,同时也保证了五台山佛教文化得以连绵不断地传承”。


  这座古老的佛教名山,有兴盛,有衰落,历经沧桑。然而在这沉浮起落中五台山仍历久不衰,寺庙林立,留下了极其丰富的佛教文化资源。“一部佛国史,百座艺术宫”,确切地概括了五台山固有的文化特色。“作为著名的佛教圣地,五台山有着十分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文化底蕴,已形成自身绵延不绝的文化气脉与兼容并包的文化胸怀”。而在漫长的佛教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环五台山地区甚至波及世界的佛教文化影响圈。所以说,五台山佛教文化对三晋文化甚至中国文化的影响不可低估。


  二、五台山佛事活动及其影响


  五台山作为中国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自然是佛事活动的重要场所,而寺庙集中分布的台怀镇便是举办佛事活动的地方,也是僧人们经济文化生活的中心。五台山历史悠久,宗教习俗也一直延传至今,形成了许多较为固定的模式,如暮鼓晨钟,早晚功课,讲经说法,传戒受戒。而法会是五台山佛教寺院的主要佛事活动,也是进行较多的宗教活动,一年内大致有十五次节日法会。如水陆法会、十寺法会、启智赐福大法会、开光大法会、五台山祈祷世界和平大法会等等。其中最大的法会是六月大法会,以及随着六月法会逐渐形成的六月骡马交易大会。


  (一)六月法会


  五台山六月法会历史悠久。隋唐时期,五台山就开始举行一年一度的七月庙会。到清代乾隆年间,定为农历六月初一至三十日举行,会期一月。在此期间,各寺庙门大开,燃灯焚香,僧人们身披袈裟,撞钟击鼓,诵经拜佛。各寺高僧设坛讲经,弘扬佛法。四面八方的善男信女礼佛还愿,布施钱财。甚至有不少蒙藏信徒也前来朝拜。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多彩。


  六月十四至十六日,是乾隆皇帝钦定的喇嘛教的奉旨道场。在此期间,还要举办“跳布扎”活动。这种活动起源于西藏,是五台山黄教每年举行的重大佛事活动,目的是驱除邪恶。菩萨顶是统辖五台山黄教的寺院,一切活动都在这里举行。六月十四日,为镇鬼之日。届时,寺内喇嘛把用白面事先蒸制好的“鬼王”面塑陈列于大殿。由掌管五台山黄庙的大喇嘛、二喇嘛、三喇嘛高坐在菩萨顶的殿堂,诵经念咒。其他喇嘛头戴各种面具、身穿各样异服,列于殿旁,举行镇鬼仪式。之后,大、二喇嘛带领跳鬼队伍,由菩萨顶的前门出发,经广宗寺、圆照寺、罗喉寺、广仁寺,到善财洞。途中,跳鬼喇嘛必须按图行步,跳金刚舞。十五日,为跳神之日。仍由大、二喇嘛率众到各喇嘛庙诵经礼佛,恭献哈达,意即迎请众佛光临。百余名有身份的喇嘛走出菩萨顶,穿街绕巷,最前边架着弥勒佛菩萨像,其后大喇嘛坐轿,二喇嘛骑马,其余僧众吹奏庙堂音乐,边走边舞,浩浩荡荡地去罗喉寺“跳神”。然后,队伍从菩萨顶后门返回。十六日,为斩鬼日。表演队伍在螺号声中仍跳金刚舞,就地画圆,按圆行步,同时把面塑“鬼王”撕裂肢解,埋入土中。至此,奉旨道场才算完毕。通过此活动来驱除邪恶,迎来吉祥安泰。


  六月法会期间,万佛阁还分别延请名班艺人,装台唱戏。新中国成立后,六月法会仍如期举行。但“文革”之后,跳鬼活动中断多年。1987年以来才恢复,规模不如从前。由于六月法会规模很大,逐渐又形成了六月骡马交易大会和物资交流大会。


  (二)水陆法会


  水陆法会的全称是“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也叫水陆道场、水陆斋,它一般也是在六月法会期间举行,也属于六月法会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此会是为超度一切水陆亡灵而设的,因为以提供饮食为主,而且必须将饮食撒在陆地与河流湖海中,故称水陆大法会。据考证,这种法会创始于梁武帝,宋代以后普及到全国各地。这是佛教中的重大佛事活动,规模大,仪式繁多,主要是诵经设斋,礼佛忏悔,追悼亡灵。


  在宋、元、明、清各代,都曾举办过“水陆法会”,并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但从1935年后,长达70年间再未举办。1994年,碧山寺住持妙江法师在五台山佛教协会支持下,恢复举办水陆大法会。这次举办的水陆法会,是近百年来最大的佛事活动。美洲、欧洲、日本、东南亚和国内名山古刹的数百名佛教僧尼和香客居士参加了这次活动。举办水陆大法会,要在一大殿内悬挂120幅水陆画,所画内容包括:诸佛、菩萨、飞天、明王、罗汉、护法神;三清、十二真君、五岳、二十八宿、六丁、六甲、八仙;龙王、阎王、地狱中的饿鬼、畜生及一切亡过六道轮回的鬼魂。水陆法会共做7天道场。道场分内坛与外坛。内坛多设于大殿,外坛设于庭院廊房中,以内坛活动为主。七昼夜佛事活动结束时,将超度的水陆亡灵送至清水河上,超度到极乐世界,并为生人消灾延寿。(三)骡马大会


  五台山的六月骡马大会,是适应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形成的。它随着时代发展历久不衰,源远流长。自隋唐时期,台怀地区就形成了一年一度的七月庙会。从明朝万历年间开始,周边地区的农牧民便利用大会的时机,到五台山进行牲畜交易。到了乾隆年间,这历史悠久的古庙会演变成了骡马大会。自清代开国以来,各个皇帝都信奉佛教,大兴土木,修建庙宇,并定于每年农历六月初一开庙门,历时一个月。因此,每逢六月,四面八方的僧人、香客、游人蜂拥而至,形成盛大的庙会。在庙会期间,还请戏班唱戏。由于这里牧坡很多,水草丰盛,而且天气凉爽。所以,五台山这一天然牧场的优越条件,也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注意。附近几省的农民,每年盛夏都要赶着骡马牛羊来这里避暑,一方面放牧,一方面进行交易。据说,在这里放牧半月,能增膘一指,弱畜病畜可得到调养和医治。四面八方的农民,利用这种机会,既逛庙会,又进行交易。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五台山骡马大会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对繁荣商品经济起着积极的作用。


  这些佛事活动和庙会一直熏陶着附近地域的民俗文化,尤其是忻州的民俗文化。忻州地域内甚至山西的广大农村历代均有寺庙建筑。其中,五台县寺庙多达数百座,代县、原平、定襄、河曲、宁武等也皆有著名寺庙。为纪念佛和菩萨的圣诞日、成道日、涅槃日等,佛教仪轨中规定了许多纪念节日,佛教寺庙按期举行法会纪念,并逐渐演变成固定的庙会。每逢重大节日,忻州的佛教信徒、善男信女,都会相邀到寺庙上香拜佛,念经吃斋,民间俗称“坐会”。为满足广大民众更多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忻州各寺在举办庙会时,一般都会请剧团演出助兴。附近各村的人们都相约赴会,俗称“赶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庙会逐渐发生了变化,增加了新的功能和社会效应,摔跤、杂技、歌舞也成为活跃农村文化生活的节目,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随着五台山佛教的传播,忻州地域内的民众在生活习俗上也受到了佛教的影响。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吃饭是人生的第一需要。汉传佛教戒律规定,僧人饮食必须坚持素食,不沾荤腥,不喝酒。在忻州,但凡皈依的佛教信众,大多坚持吃素。还有部分善男信女,出于对佛教的信仰,也按照斋期坚持定期吃素。


  三、五台山佛教建筑及其影响


  五台山是中国佛教寺庙建筑最早的地方之一。自东汉永平年间起,历代修造的寺庙、佛塔鳞次栉比,可以说是中国佛教历代建筑的荟萃之地,蕴藏着极其丰富的佛教文化资源。雕塑、石刻、壁画、书法遍及各寺,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一)久远宏大的寺庙建筑


  五台山的佛教建筑年代久远,规模宏大,数量众多。由于历代修建,形成了庞大的寺庙建筑群,汇集了每个时代不同形式的寺庙、殿宇、楼台。五台山大多寺庙集中在台怀镇,如显通寺、南山寺、塔院寺等。其中显通寺是五台山历史最古老、规模最大的寺庙,拥有各种建筑400余间。南禅寺外观典雅、古朴,建于唐代,是我国现存寺庙中历史最悠久的。塔院寺大白塔是五台山最高之塔,也是五台山的标志。


  显通寺,位于台怀镇中心,是五台山历史最久、规模最大,也是全中国继洛阳白马寺之后的第二座寺庙。该寺始建于汉明帝永平十一年(68),原名大孚灵鹫寺。北魏孝文帝时扩建,因寺侧有花园,亦名花园寺。唐代武则天因为《华严经》中记载有五台山,于是更名为大华严寺。明太祖时又经过重修,赐额“大显通寺”。这座古刹经过多次修建,现存建筑为明清两代所修。中轴线上有七层殿堂,从前到后分别为观音殿、文殊殿、大佛殿、无量殿、千钵文殊殿、铜殿、藏经殿。这些建筑都各有特色,其中的一些文物也是稀世珍宝。大佛殿即大雄宝殿,呈凸字形平面,四周环廊,属木结构建筑,是举办盛大佛事活动的场所。无量殿高达2l米,为纯砖结构,没有一根梁木,也称“无梁殿”。铜殿是一座铜铸成的仿木建筑,殿内供着文殊菩萨铜像,周围墙上都是铜铸的小佛。铜殿两侧有两座青铜宝塔,上面铸满佛像。铜殿前原有同时铸成的三座铜塔,形制大体相同,连同上面二座象征着五个台顶,人们至此犹如朝拜五台,塔身铸满佛像、图案和各种铭文。铸造极为精巧的铜殿和铜塔,是享誉中外的佛教珍宝。藏经殿,俗称后殿,原放藏经,现辟为供养祖师的殿堂。


  有诗云“遭劫幸存南禅寺”,南禅寺在中国佛教史上有特殊的意义。唐武宗会昌灭佛,只有南禅寺逃脱了这次劫难,幸运地独存于五台山,因而也就成了现存最古老的木构建筑。这座古刹典雅古朴,修建于唐代,距今已有1200多年,保存着典型的唐代建筑风格。殿内佛坛上,有佛、菩萨、弟子、童子、天王等唐代彩塑17尊,生动逼真,线条流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为不可多得的瑰宝。


  五台山寺院建筑形成了错落有致、曲折多变、有主有次的建筑群空间布局格式,这些建筑群与清幽的环境巧妙配合,通过植物和山水的衬托,更显示出了深山古刹的神秘、清幽和庄严肃穆。这些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由于地处偏僻,历史上香火时续时断,也正因如此,才得以保存了唐、宋、金、元等几个较早朝代的木构建筑,保留了当时建筑形制的重要特征,也反映了自唐代以来中国各个时期的佛教建筑文化,是研究中国古代佛教建筑艺术的活标本,在中国乃至世界建筑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除了这些庙宇殿堂之外,五台山的许多寺庙还建有牌楼、牌坊。五台山牌楼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是《水浒传》中的:鲁智深“出的那‘五台福地’的牌楼来看时,原来却是一个市井,约有五七百人家。”五台山的牌楼有木牌楼、石牌楼、砖牌楼三种不同材料构成,它们结构形状大体相仿,但又各具特色。木牌楼比较简洁,如菩萨顶的木牌楼、塔院寺木牌楼等;石牌楼雕刻华丽精致,如龙泉寺石牌楼;砖牌楼手法细腻,如尊胜寺砖牌楼。牌楼的作用主要是标识、纪念、装饰等。在古代,常常在街道路口,以及宫苑、府邸、陵墓、寺庙的门前都建有牌楼。这些牌楼让人们远远地看去就知道是什么地方,起到了标识的作用。牌楼也可以用于刻一些纪念、赞颂、表彰等的文字,表示对某个人或者某件事的纪念。此外,大多数牌楼都起到了装饰作用,使建筑别具一格。五台山的牌楼除了有以上的作用之外,还展示了当地的民风民俗,牌楼上雕刻的一些被民间视为吉祥的动植物,如龙、凤、牡丹、喜鹊、梅花等,体现了浓厚的地方特色。(二)精美生动的雕刻壁画


  五台山各寺庙中随着古建筑遗留下来的壁画、雕刻等艺术珍品,数量众多,做工精美。“显通寺佛国藏珍楼中,陈列着许多珍贵文物。有乾隆皇帝御笔楹联和郑板桥的兰竹刻画;佛塔、玉雕、铜铸及做工精细的灯台、鼻烟壶、武则天造像等。”这些艺术珍品和佛教建筑群落交相映衬,共同构成了五台山佛教文化最具特色的部分。


  佛光寺的建筑、塑像、壁画和墨迹被誉为“四绝”。佛光寺坐落在佛光山的半山腰里,它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年间,隋唐时声名远播。唐武宗会昌灭佛,寺庙被毁。唐大中十一年(857),主殿东大殿得以重建。它虽比南禅寺晚建75年,但规模却大得多,是现存唐代木构建筑的范例,在建筑史上有突出的地位。东大殿内佛坛上有唐代彩绘泥塑佛像35尊,体态丰满,栩栩如生,显示出了唐代雕塑家的神工。壁画上大都刻着佛教故事,形象生动,笔法流畅,衣裙长袖随风飘扬。这些壁画大多是唐代的原作,也有宋代和明代的,都是不可多得的艺术佳作。此外,寺内的文殊殿为五台山尚存的金代建筑之一。殿内佛坛上文殊菩萨和两旁侍者的6尊塑像,是金代彩绘泥塑的精品。殿内四壁上,还有明代的彩色壁画五百罗汉像。寺中保存的北魏、北齐、唐、宋砖塔和石刻经文等,也都是珍贵的文物。


  南山寺和龙泉寺,都依山而建,凿坡为阶。它们的建筑各有特色,而又都以雕刻为世人所称道。南山寺建在山腰上,寺门前有细致精巧的砖雕影壁,寺内从围墙到栏杆都是汉白玉浮雕,有花鸟虫兽、历史人物、佛经故事,千姿百态,生动传神。殿内有汉白玉雕刻的菩萨像,艺术价值很高。还有十八罗汉塑像,有坐着的,有躺着的,有正在说话的,有侧耳细听的,神态奇特,造型生动。龙泉寺坐落在九龙岗,三座院落横向排列,自成与众不同的格局。台阶两旁的石栏杆上,都雕刻着猴、鸟、花、桃等。最令人瞩目的,是汉白玉的石牌楼,被誉为龙泉寺一绝,从基石到瓦顶,都精雕细刻而成。石柱上刻着蛟龙、奇花异卉、飞禽走兽等。照壁中间镶嵌着巨石雕刻,据说是五台山全景图,有亭台楼阁和花卉树木等,构图严谨,匠心独运。这些都是近代石雕艺术的精品,显示出了五台山文化在近代的发展。


  五台山汇聚了许多艺术精品。就寺庙殿宇而言,这里集唐、宋、金、元、明、清、民国诸代建筑于一山,包容了木、砖、铜各种结构的建筑,建筑形制和风格多种多样,除彩塑、石雕、砖雕、壁画等外,还保留着元代赵松雪画的马,他的夫人画的观音,丁云鹏画在菩提树叶上的十八罗汉,等等。五台山珍藏的各种佛经,也是佛教文化的宝贵遗产。五台山荟萃了历朝文物古迹,融汇了印度佛教、藏传佛教、汉地佛教、民间宗教、儒教、道教和晋文化之精华,在佛教寺庙建筑、雕塑绘画等方面极具典型性和代表性,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佛教建筑的历史长廊”,具有不可替代的文物价值和审美价值,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一笔宝贵的遗产,至今仍在中国乃至世界的佛教艺术长廊里大放异彩。


  四、五台山其他佛教文化及其影响


  (一)众体兼备的文学创作


  凡是山川神奇之处,都会有诗歌吟咏其神奇并随之流传千古,五台山也不例外。从古至今,历代帝王将相、文人学士、高僧名尼、善男信女都在这里留下了大量的诗、词、歌、赋。


  唐代关于五台山的诗歌虽然因年代久远散佚了很多,但也能从中看出五台山佛教在唐代的辉煌。创作于唐末五代年间的敦煌文献中就有很多记载,《五台山圣境赞》中有这么一句“浮生踏着清凉地,寸土能消万劫灾”;《五台山赞》云:“不辞白骨离乡远,万里持心礼五台。”唐代僧人普明在《南山歌》中也说:“他国远方,皆来奔凑,每年礼谒诸台,道俗强过一万。”这就足以证明当时五台山佛教的繁盛,中外僧俗皆来此处礼佛。到了宋元时期,五台山佛教虽然比较消沉但仍然影响着全国佛教,镇澄编写的五台山有史以来比较完整的志书《清凉山志》留下了吟咏五台山的诗歌53首。明代万历年间五台山佛教出现了复兴的气象,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高僧,他们留下了很多吟咏五台山的诗歌。而且此时寺院兴旺,当时“灵山到处是花宫”,“云深时有寺,随地有高楼”。而此时复兴的原因,在诗歌中也有展示,“惟我圣母,天笃慈仁。庄严宝刹,于兹灵壤”,神宗之母慈圣皇太后在万历七年修建塔院寺,这是一个原因;“欲觅慈航何处是,归依从此度轮回”。当时社会动荡,佛教也成为人们的精神寄托;除此,当时僧人也“竭力挽季支倾颓”。


  这些诗歌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有赞美圣地的,有警示醒人的,有折射现实的,等等。作为圣地,赞美之词自然是永恒的主题,有赞美山势高峻的:“西北天低五顶高,苍茫松海露灵鳌。太行直上犹千里,井底残山枉叫号!”有写山的神异灵秀的:“欲得宝符山上是,不须参礼化人宫。”这些作品给五台山的一切都赋予了神奇之处,五台山驰名四海,可以说与这些诗句有很大关系。五台山是佛教名山,所以在吟咏其自然之美的同时也包含着禅理:“清磬一声寒雨外,淡烟缥缈隔幽栖。”在这种空寂幽静的氛围中,人们会受到感染,忘却是非得失,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又如:“银沙布底月来处,雪浪滔天云起时。”诸如此类,五台山诗歌中描写清、静、空、幽的诗句比比皆是,这类诗句给人一种平静淡泊的美的享受。也有诗句是反映现实的,如明代僧人镇澄的《五台天花歌》,诗中有一句“清光照遍饥寒屋”,这就让我们联想到了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感慨,诗末的“肯令一念恣骄奢”,更是对官吏的斥责。又如徐继畲的《啖糠词》“昨行都会官衔头,粒米如珠流水沟。对之垂涎长叹息,安得淘洗持作粥”,诗中官民对比贫富差距如此强烈,可以看出作者对百姓的同情、对官吏的憎恶和对社会黑暗的揭露。


  尤其是僧尼的作品赋予了五台山诗歌的佛教特色,有些对宇宙人生感悟的诗句,让人们从文字之外领略了它的意趣,使人们的心灵得到了净化。这些诗歌显示了五台山佛教发展的历史轨迹和兴衰起落,展示了五台山文化的丰富多彩,具有相当高的美学价值。同时,随着这些诗歌的流传,也扩大了五台山的知名度。


  (二)特色浓郁的佛教音乐


  佛教音乐与五台山佛教相伴,成为五台山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音乐又称庙堂音乐或法乐,用数十种古代民间乐器演奏而成,是“对五台山寺庙的各种法式仪式中具有音乐性质的经文咏诵及器乐演奏的总称”。五台山庙堂音乐分青庙(汉传)和黄庙(藏传)两大类,内容多以佛教故事为主,并且具有清远、幽静、肃穆的特色。青庙音乐讲究规矩,风格幽静,从五台山向全国辐射;而黄庙音乐由于受民族文化的影响,要求不太严格,富有民间色彩,也影响了地方音乐的发展。五台山所有寺院僧人的日常佛事活动及各种宗教活动都离不开佛乐。佛教音乐是随着佛教传人中国而兴盛起来的,将原有的印度梵乐,汲取中国唐宋曲牌、元代杂剧散曲以及民歌、民间器乐等音乐养分,便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和地方性的寺庙音乐。在举行大型法会时,佛乐活动更加盛大,佛乐的壮观和普及大大增强了佛事活动隆重庄严的气氛,使宗教文化色彩更加浓郁。流传至今的五台山佛教音乐,分为经文音乐和经外音乐两部分。经文音乐是专门用于佛事活动的声乐,由经文和佛曲融合而成。经外音乐仅以乐器演奏为主,是五台山庙堂音乐的精华。


  “五台山佛教音乐文化是在一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宣扬佛教教义,吸引信徒的一种手段,对佛教的传播起着极大的作用。五台山佛教在历史上曾有过相当辉煌的鼎盛时期,吸引了无数信徒皈依佛门,在群众中有很深的影响,佛教音乐无疑起了积极的作用。拜佛可以了脱离苦难,进入圆满境地;求神可以消灾免难,得福禄果。而这种美好的胜景,只有在悠长高亢、舒缓明快的佛乐声中,才能使人如临其境,如见神佛……每当这种时刻,虔诚的信徒们就会深深沉浸在梦幻般的仙境之中,仿佛自己已经远离红尘,超然成佛了。这就是佛教音乐的力量,这就是五台山佛教音乐文化在佛教信徒们心灵上产生的影响。”由于五台山佛教音乐是吸收了很多当地民间音乐的精华改编而成的,形成了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被人们誉为北方佛教音乐的代表。五台山佛教音乐虽属北方系统,但在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体系,曲调古雅,是五台山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受佛教音乐的影响,有不少经济条件好的人家在举办丧事时都请僧人演奏佛乐、诵经,这种风俗至今仍然存在。由于佛教音乐是用民间的乐器演奏的,它深受群众欢迎,这在一定意义上也有利于佛教音乐的保存和发展。除五台山所属地域外,在整个北方及全国都有较大的影响。至今,在五寨、左权、洪洞、襄汾、繁峙、代县、原平、太原等地,还有佛事音乐文化活动。五台山佛教音乐不仅能净化人们的心灵,更在传承佛教文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既是研究中国传统音乐和民间音乐的珍贵资料,也是研究五台山佛教文化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三)丰富多彩的传说故事


  五台山作为佛教圣地,各种传说故事历代相传并不断得到丰富发展,给五台山增添了一种神秘的色彩。这里的传说故事数不胜数,山山水水、寺庙建筑,乃至雕塑、壁画,几乎都有一段神奇美丽的传说,如文殊发塔的传说、文殊菩萨道场传说、文殊菩萨东海化缘巧取歇龙石、东海龙王削五峰的传说、五郎出家与五郎铁棍传说等。


  1、文殊菩萨传说和文殊信仰


  文殊是释迦牟尼的左胁侍,主司般若智慧,具无碍辩才,故人们尊他为“大智文殊”。他“具有极其丰富、深刻、精粹的思想,也具有可摧毁一切魑魅魍魉、妖魔鬼怪和斩断千丝万缕的烦恼,拯救一切苦难的法力。这是形成文殊信仰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关于文殊菩萨的传说有很多,这里介绍一下文殊发塔传说。文殊发塔在塔院寺方丈院后边,和方丈院仅仅一墙之隔。相传文殊菩萨化成贫女的头发藏在这座塔下,万历年间重修时看见“发色若金”,故此塔叫做文殊发塔。


  伴随着五台山在佛教史上神圣地位的确立,文殊信仰也逐步形成。文殊信仰为五台山这座佛教名山罩上了一层神圣的光环,人们在此得到内心的拯救和解脱,因此,成为人们心中的神圣之地。“佛教传人中国后,逐渐形成了以五台山为‘根据地’的文殊信仰。而文殊菩萨在大乘佛教里主司智慧,是佛智的代表和般若的化身。文殊信仰的核心内涵和深层意蕴是文殊智慧。文殊菩萨正是因其智慧而凸显出自身独特的信仰个性。文殊信仰者所信仰的主要是文殊智慧。”文殊智慧主要就是般若。这种智慧不同于我们通常说的智慧,其中包含着许多唯心主义的思想,但它对待各种矛盾的包容与变通的精神,在当今社会里仍然富有启发意义。如果我们能够从文殊的智慧精神中汲取有益的营养,并从中转换为现代人所需要的道德智慧、和平智慧、和谐智慧和生态智慧的话,那么,最古老的东方智慧将重新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当然,文殊信仰本身也包含着慈悲普世的精神。任何一种宗教都有劝戒的社会作用,“文殊所愿,在饶益众生”,文殊所施之善不仅在有生命的范围内甚至都扩展到自然生命、无情的东西。这不仅使佛者自己能从善戒恶,而且起到了对周围人戒恶行善的作用,有利于和谐人际关系、化解矛盾、稳定社会,促进其发展。在一定意义上,这种精神增强了世俗伦理的效应。


  由于受五台山佛教文化和文殊信仰的影响,很多民众的思想信仰中同时还带有佛教色彩,蕴含着浓重的佛教情结。供佛拜佛是佛教信仰的主要体现,五台山附近的民众有深厚的佛教情结,有很多人家都供着佛像,每逢过年过节或者有大事的时候都会祈求佛祖保佑。


  2、杨五郎出家传说


  据《清凉山志》记载:楼观谷西山麓,宋杨业第五子出家之处。相传,宋太宗游五台山都由杨家父子伴驾。宋太宗到太平兴国寺礼佛,杨五郎结识了睿谏法师。由于行宫距太平兴国寺很近,所以杨五郎便成了太平兴国寺的常客。在几次接触中,杨五郎很赏识睿谏的渊博才学,睿谏也喜欢杨五郎爽直的性格。在临别时,睿谏送他一个包裹,并叮咛说:这个包裹只有最危急的时候才能打开。时到金沙滩鏖战,潘仁美有意陷害,杨家将大败,杨五郎突围到一片树林里,前逃无路,后有追兵,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想起睿谏送给他的那个包裹,急忙打开一看,原来是一身佛门袈裟。于是他当机立断,穿戴起来。辽兵见他是个和尚没有理睬他,这样杨五郎才免于被俘。五郎愤恨奸臣当道,忠良惨遭迫害,便毅然到太平兴国寺当了和尚。杨五郎来到太平兴国寺后,人们把寺庙所在山谷叫成了五郎谷,把这座寺院叫做杨五郎庙,俗称五郎庙,很少有人再称太平兴国寺。在他出家后又留下了五百僧兵救皇驾、棍打韩昌等忠君爱国的故事。如今在五台山藏珍楼陈列的铁棍,上面有一条长长的裂缝,传说就是杨五郎打韩昌时震开的。杨家将的故事也吸引着中外游人纷至沓来,每逢五台山国际旅游月期间,当地政府也会把杨家将遗迹列为旅游的景观,组织寻祖觅宗活动,进行一些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这些传说故事虽然带有虚幻神秘的色彩,但正是这些神秘与新奇更吸引着无数游人前来朝台,一睹五台山的风姿,感受其佛教文化深厚的内蕴。


  自从五台山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后,关于五台山的研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者。由于五台山佛教文化博大精深,这些研究需要不断深入。正如任继愈先生所说的:“五台山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很多方面都可以在五台山佛教文化的范围里体现出来。”此外,他也表明“五台山的文化研究刚刚开始,前面需要我们做的事情还很多……五台山佛教文化,佛教的流派、各派历史研究,也是刚刚开始起步。很多课题,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去做”。㈣所以,此后还会有更多的学者专家着力于对这些文化的深入细致地研究。五台山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生活习俗,同时也渗透到了其他领域。作者:余晓婷,李燕青,本文来自《佛教文化》杂志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很牛学术网 联系我们 文献下载器
返回顶部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