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媒体作为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运营背景下产生的新形势的艺术形态。充分体现了他的创意的效益性、制作的复杂性、形式的新颖性、效果的易接受性等多方面的特点。这些,决定了影视媒体多层次的价值取向,造成了影视教育宽广身后的有机功能系统。影视媒体功能系统发生于生活、作者、作品、观众四者间的能动互递结构,并最终凝聚为六大基本关系:认知关系、教益关系、审美关系、信息关系、调整关系和娱乐关系。本文就影视媒体在功能方面对教育的作用:
一、影视媒体在全民素质提高功能。
首先,对于全民爱国主义教育。最近发生很多事,对我的教育意义是巨大的。我深切感悟到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这方面的教育的重要性。而且我又是教影视媒体的,我更能感受到影视媒体传播的广泛性、快速性、方便性、有效性、低碳性的特点。
其次,对党的忠诚度的教育。这一点很值得给大家提一下,最近参加一个当知识竞赛,学习了很多党史知识。我首先感受到的是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其次我们应该珍惜今天的生活,不辜负革命前辈抛头颅洒热血。通过影视媒体把我们的想法传播出去,让年轻人勿忘国耻,这一点很重要,一句俗话就是不要“好了伤疤忘了疼”,对于一个国家对于一个民族,这都是很重要的。一个政党领导这么大一个国家,仅靠领导人是不行的,要靠全国人民的力量,要靠新时代青年人的力量,这是建党七十周年风雨历程总结出来的。我们可以利用影视媒体的众多功能来对这种教育做有效的传播,相信会取得显著的成绩。
最后,公德心的教育。这方面势在必行,现在很多人利己主义严重,没有正义感,没有上进心,没有诚信等,如何提高功德心我在我的本次研究中进行有效的链接。我觉得首先我们把一些宣传片做成影视作品发布出去,对全民进行公德心的教育。影视媒体有这么多的功能性,对于受众的接受能力来说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
对现代社会对于新型人类的教育。80后已经被关注很多年,慢慢长大的90后逐渐被人们关注。作为一个80后,小时候,受到过很多爱国主义的教育,思想道德的培养。那个时候只是纸上的还有老师死板的教育。现在不一样了,逐渐崛起的新一代,从小受网络的影响,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很强,对于老的旧的媒体方式相对来说弱很多,还有就是这种刻板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道德修养的培养,更是对他们来说很遥远,因为我们都没有身临那个年代,感受不到那个年代的苦和艰辛。我们可以用这种新的媒体形式传达旧的思想观念,相信所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
二、影视媒体对全民审美素质的提高功能
随着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已经不满足这种衣食无忧的生活,对于更高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需要。单纯的电视节目已经不能满足观众的口味。人们越来越最求高品质生活。现在已经进入超媒体时代,各种媒体技术充斥这人们,但是电视始终处于无法取代的地位。在这眼球经济的时代,多种多样的电视节目和各卫星电视台。如何能够更吸引观众呢?这是众多电视台的重点。他们首先将影视的创新性,美观性,吸引人等方面作为考虑的首要。
观众对于影视媒体的审美鉴赏及最终的美感享受,应着重于下述三种元素:
(一)观众的审美能力。
主体的审美情趣丰富、健康与否,与观众个体的年龄、性别、职业、性格、气质、文化修养、艺术爱好等紧密相联。观众的个体差异,会促成审美的同质异构,即面对同一审美对象,会生成不同的观照结果。面对《黄土地》,有人叫好,也有人叫“苦”。由此可知,观众个体的审美情趣在影视教育中至关重要。
(二)观赏过程的审美感受。
观众的审美感受既是一种能力,有事一种体验结果,是一种审美的课题在观众大脑中呈现出来的反应,或崇高,或优美,或豪迈,或婉约。在这种影视审美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画面的构图、色彩、音乐等方面来感受美。同样我们也可以从故事的情节、人物的语言、环境中捕获美感。其实,这些感觉的都是片面的,而我们在众多崇高形式的影视作品中,常常会找到思想上心灵上的震撼,比如《孔繁森》、《雷锋》、《焦裕禄》等。如今我们逐渐注意的是画面的美感。
影视艺术提供给人的审美感受是多向的,并且这种审美感受总是与影视艺术的认知、教育功能相伴相随、不可分离的。
(三)审美判断中的创造境界。
影视艺术的观赏过程,是个审美体验的过程。假使一个观众没有从影视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那就是审而不美了。导演应充分相信观众,应该给观众留下适度的“空白”,使之有空间去进行想象和补充。所以我们说,没有观众,就没有电影和电视,观众才是我们影视作品真正的主宰。
三、影视媒体对全民文化修养的影响
说了很多影视媒体的功能,这一方面就是受众可以通过影视媒体得到哪些帮助。媒体观众可以通过影视媒体得到很多修养方面的提高。
(一)文化知识
影视媒体是一种寓教于乐的媒体,观众可以从中寻找乐趣,并且能够学到很多知识。传统影视观念中,教益色彩较为浓烈,教化功能常常被优先考虑。小时候看过的《地雷战》、《地道战》、《铁道游击队》、《董存瑞》、《雷锋》等片,则直接作为“教学片”供学生观看、受益,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二)社会认识
社会在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在提到,很多影视作品的紧跟时代脉搏而创作出来的,因为这种反应社会性质的作品能够取得广泛的社会共鸣,能够吸引大批的观众观看。很多影视创作者就是了解到这一特点,不断的创作出反应社会主题的作品。很多观众并不能洞察到的一些社会现实,经过影视艺术家的艺术再加工,很明确的反映给观众得到很好的传播效果。
(三)思想道德的提高
以前的影视作品教化功能较艺术效应强烈。改革开放后,人们思想的解放,影视媒体便更注重审美功能,但并不等于不要教育作用了,更不意味着影视教益属性的被取消,相反我们对此应更加重视,因为其为一个非常好的渠道。毛泽东同志指出:“革命的文艺,应当根据实际生活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人物来,帮助群众推动历史的前进。”尤其我们通过影视作品反映一定的社会现象,总结出一些人生哲理,让观众的思想得到生活,品德得到提高,这又是一个很好的寓教于乐的渠道。
综上所述,我们对全民素质的提高,需要让人们在潜意识里接受,而不是生搬硬塞,这样的效果会适得其反。我们应该潜移默化的让受众接受并吸收,这样才能取得显著的成果。
来源:北方文学·下半月 2011年6期
作者:李洪岩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联系方式:电子邮件:1053406363@qq.com 豫ICP备2023024751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