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说过“任何哲学只不过是在思想上反映出来的时代内容”。在人类文化思潮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儒释道哲学是两朵涌动的浪花,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时代精华的产物。儒释道哲学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发展起到了间接和直接的影响。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儒释道哲学处在不同的历史文化、意识形态以及社会阶级中,从而导致它们在定义主体、产生条件和阶级属性方面的不同,形成了各自鲜明的特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儒释道哲学,作为人类宝贵的思想财富,是时代精华的结晶,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本质、必然性和规律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儒释道哲学,虽是两种处在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不同阶级、不同哲学体系中的哲学,但两者又有着密切的联系,有着共同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够被中国社会接受、认可,很大程度上也证明了两者之间存在着共同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儒释道哲学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儒释道哲学的联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儒释道哲学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都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体现着对人性的终极关怀。两者之间的联系体现在方方面面,具体来说包括间接联系和直接联系。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儒释道哲学的人性关怀
世界上任何优秀文化之所以能够传承、发展下去,本质上是因为都存在着共同的属性——人类智慧的结晶。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儒释道哲学,作为人类历史上的最优秀的文化,两者有着本质上的共同点:对人性的终极关怀。
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完成到1845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诞生,至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出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由兴起到形成,直至成熟诞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资产阶级工业革命时期。当时,由于单方面强调生产力的提高,从而忽视了对人性的关怀,导致劳动的异化、人性的扭曲。马克思为防止劳动异化和人性扭曲,对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强烈批判,强调对人性的关怀,提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
同样作为人类智慧结晶的儒释道哲学,在其思想体系上,渗透着对人性的终极关怀:儒家哲学的核心思想体现在“仁”上,所谓“仁者爱人”、“正己立人”、“经世济民”、“孝悌忠信”等思想,闪烁着古人对人性的关注;佛家哲学思想中的“修己度人”、“行善无恶”、“众生平等”等思想渗透着最淳朴的人性关怀;道家哲学“为己利人”、“德养万物”、“道尊德重”的思想也体现出道家对人性的终极关怀。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儒释道哲学的间接联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儒释道哲学的间接联系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建受到儒释道哲学的影响。马克思与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是凭空产生的,是在吸收人类历史上优秀文化思想的基础上产生的,这其中就包含了儒释道哲学思想。儒释道哲学中朴素辩证唯物主义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士指出:“辩证唯物主义渊源于中国,由耶稣会士介绍到欧洲,经过马克思主义者们一番科学化后,又回到了中国。”
众所周知,法国近代唯物主义和德国古典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来源的基础。儒释道哲学深刻影响法国近代唯物主义和德国古典主义哲学,也就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儒释道哲学之间产生了间接联系。
法国近代唯物主义思想家引进并吸收了儒释道哲学思想,推进了法国唯物主义的发展,并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准备了条件。如:法国的重农学派从儒家的“天命”、“天理”和道家的“天道”中倍受启示,以“自然律”为主杆理论,掀起了一场“向中国学习”的运动,其主要代表人魁奈因此而被称为“欧洲孔夫子”。列宁曾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最主要的来源是德国古典主义哲学,它们深受儒释道哲学的影响:莱布尼兹的单子论思想中含有孔子、老子关于“道”的观念;黑格尔“绝对精神”思想中有中国道家“道”、儒家“理”的痕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深受儒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影响。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儒释道哲学的直接联系
马克思、恩格斯虽身在西欧,但是却与遥远的中国联系密切,从他的《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新的对华战争》、《鸦片贸易史》等著作中可以发现,马克思曾经深入研究过中国文化和历史。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也曾间接地研究过中国传统哲学,并指出:“中国的社会主义跟欧洲的社会主义就像中国哲学跟黑格尔哲学一样具有共同之点。”黑格尔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之一,很显然,这句话体现出儒释道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样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儒释道哲学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
《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中,马克思讲中国革命时,反复强调“对立统一规律”,黑格尔认为中国哲学最基本的观点就是阴阳对立统一。毛泽东也提到:“老子在两千多年前就说过,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很显然,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统一”思想是受到中国道家“阴阳相交”思想的影响。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儒释道哲学的区别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儒释道哲学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都是时代精华的产物,但由于两者所处的历史文化不同、社会形态不同、阶级不同、所处的哲学体系不同,导致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儒释道哲学在定义主题、产生条件、阶级属性等方面有着区别。
(一)定义主题不同
广义上哲学的定义包括四点:一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二是关于自然、社会、人类思维三大知识的概括与总结;三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即知行统一;四是以最一般的概念、范畴、最高的抽象性等逻辑形式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照此定义,我们可以分别给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儒释道哲学下定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其内容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相统一的无产阶级世界观与方法论。儒释道哲学的主体是生命哲学:儒家哲学在以“仁学”为核心的基础上,是对天人关系的理解、人性的把握的生命哲学;道家哲学以 “道”为核心、本原,认为道生万物、德养万物,道是世界上万事万物产生、发展的动力,同时又是指导人生的标准和规范的哲学;佛家哲学:以“空”为核心,强调修己度人、缘起性空的生命哲学。因此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儒释道哲学在定义主题方面存在着差异。
(二)产生条件不同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儒释道哲学产生的条件包括:经济条件、时代条件。这二方面两者都体现出各自的特点,因此呈现出不同的特性。
产生的经济条件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十九世纪中期,正处于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经济时期。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自身矛盾的激化,以及推崇 “自由贸易”、“自由竞争”等,导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了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经济条件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儒释道哲学是在中国传统农耕文明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建立在自给自足小农经济之上的,儒家、道家、佛家三家哲学都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结晶,是封建经济的产物。
产生的时代条件不同。马克思强调,“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19世纪资本主义社会的必然产物,从英国工业革命到19世纪40年代,通过自身的发展,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法国大革命的胜利以及推翻复辟王朝,巩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类从封建社会彻底走入了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创造的成果以及带来的矛盾,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时代条件。儒释道哲学产生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道家哲学开始于春秋时期,当时社会动荡、分裂,因此其哲学思想中体现出“道法自然”、“道本自然,无为而无不为”等思想,反映要求社会安定的愿望;儒家哲学产生于礼乐崩溃后,因此其创始人孔子要求恢复礼乐制度,反映了时代的要求;佛家哲学发展于中国古代社会动荡时期,因此佛家思想普度众生、修己度人,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社会存在需要的反映。
(三)阶级属性不同
在社会经济结构发展的过程中,与特定的经济结构相联系,出现了特殊的人群共同体——阶级。任何哲学都具有意识形态性,都反映本阶级的属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儒释道哲学也不例外,各自代表的阶级属性自然不同。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相统一的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它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是无产阶级思想的集中体现,代表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19世纪中期,当时资本主义由于单方面强调生产力的发展,压榨工人阶级的利益,工人阶级急需拥有自己的思想理论与资产阶级对抗,马克思主义哲学应时代要求诞生。从其诞生起,就始终代表了无产阶级的利益,打上了无产阶级的烙印,成为无产阶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武器。
儒释道哲学诞生于中国古代,代表着农民阶级的利益,以此反对官欺、官压,可以说其宗旨是“诫官”。儒家的“仁政”强调民贵君轻,君主应主动去尊敬百姓,“明明德”强调对庶民生命的重视关怀,“亲民”强调老有所养,百姓皆有所养。道家哲学“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是自然规律,统治者只有在遵循“道”的前提下,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国家才能兴旺发达。佛家哲学也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社会安定的利益,佛家快速发展时期,中国正处于动荡时期,百姓想脱离这种社会,因此强调普度众生。儒释道哲学从本质上讲,都是生命哲学,告诫统治阶级要尊重百姓的生命,代表农民阶级的利益。
三、总结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儒释道哲学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在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们既有自己的特点,又有相同之处。我们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儒释道哲学的区别与联系,目的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看待传统儒释道哲学的发展,以复兴传统儒释道哲学为契机来更好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儒释道哲学更好的服务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
作者:许玉鑫 来源:商情 2016年3期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联系方式:电子邮件:1053406363@qq.com 豫ICP备2023024751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