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护理医学中平行模式教学的应用论文(共2篇)
发布时间:2024-03-13 10:14  


第1篇:妇科护理医学中平行模式教学方法的浅谈


妇科护理专业大多数都是在传统护理专业的基础上开设的,从普通护理向妇科护理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必然。但是目前妇科护理和普通护理基本上是没有差别的,很少有自己的特色。


1妇科护理教学基础课程教学的背景


1.1教学理念


大多护理专业的教师都是毕业于医学专业,很少是高护专业毕业,对护理并不是很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强调本学科的理论性和系统性医学知识,对护理的知识设计得很少,尤其是护理的职业技能方面涉及少之又少,导致学生对本专业的本职工作了解较少,认识较为狭窄。


1.2教材编写


妇科护理专业的教学往往没有专门的教材,大都是和普通护理专业的学生用同样的教材,很少专门涉及到妇科护理方面的专业知识,而普通护理方面的教材尽管进行了多次改革,但还是相当不成熟,在内容上充斥着大量的生硬理论,让学生望而生畏,缺少鲜活的实践和具体的操作技能的培养,这种教材尚不足以培养普通高护,更不用谈培养有高度针对性的妇科高护。在教学上,没有彻底摆脱“平面式教育”的限制,教学中学时较少,不足以给学生足够的集体讨论时间,把抽象的理论知识采用只是堆积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高强度的灌输,使学生无法把深奥抽象的理论知识和具体实践有效结合起来。这其中种种问题都在显示传统的“平行式教育”已经无法适应高护尤其是妇科高护的护理专业知识和医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2平行式教学模式的探索和思考


自从国家在2006年提出支持职业院校建立的政策以来,我国护理专业的学习开始发生了结构变化,由原来的中专教育发展到了大专和高职教育上来。在教学上表现为医学基础课采用超过百人的大班式教学,学生层次差别极大,又有文、理的差别,很难使上百个学生同时适应一个老师的教学。其次是学校自主招生的比例在逐年加大,而护理专业的基础教学设施长期跟不上,导致大量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方法没法在护理专业实施,对提高教学水平是一个很大的限制。为了达到学生的知识素质和能力得到同步提高的目的,在教学中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维的限制,采用以岗位需要为目的的教学方式,把原来一个学科的教学改为打破学科采用多学科同时融汇在一起进行传授的模式,让学生既能学到高护所需要的医学专业基础知识,还能够学到其他学科的知识,同时提高学生的知识面和专业技能。


“平行模式”的教学内容是把本学科的理论知识按照护理学科的学科性质和护理的岗位需求进行多学科知识筛选优化和融合,实行探究性和驱动性的教学方法,是实现妇科护生能力、知识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有效途径。


3平行模式教学方法


“平行模式”的教学理念是把医学基础知识与高护的职业素养结合起来。教师在日常教学当中不仅仅只强调传授学生本学科的学科重点,还应当重视护理知识的实际应用;不仅仅要充分考虑护理学科的系统性同时还应当考虑护理系统知识之外的临床上必须用到的知识。在教学当中教师应当告诉学生护士是一个神圣的行业,首先让每一个学生都树立起职业荣誉感,让每一个学生发自内心地热爱护理工作。同时强调护士的核心技能是每一个学生都能有真才实学。


4结语


教师应当把教学理论知识和未来护理行业的行业技能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培养护生的临床技能。例如单纯地让护生死记硬背生理学的内容是非常枯燥的,并且不容易掌握,还容易遗忘,很难引起学生的重视,更不用说护生的兴趣。为了解决这种在教学上的困惑,教师在上课时一定要先认真备课,备课时根据护理的职业考纲,把学科中的重点和难点融汇到其他学科中,以生理课为主线,把更多的学科和护理知识进行优化和重组,在理论内容上,重点介绍相关解剖学、护理知识、临床知识和保健知识。每节课放映5~10min的护理实际操作视频,对视频中的护理过程进行详细讲解,结合大量图片和课件把医学的基础理论和护理专业的具体技能结合起来。另外还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针对学生不会阅读医书的现状,每次在授课完毕后告知学生下节课的教学内容,提示学生注意提前进行自学,以提高护生的自学能力;针对学生习惯被动听课的现状和特点,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提问学生,和学生达成互动,启迪学生自主思考;针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差的问题,在授课中增加学生的讨论环节,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进行模拟临床实验。


作者:刘慧,张丽波(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临床医学系,哈尔滨150001)


第2篇:妇科手术术后的心理护理医学分析


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因素与健康相互关系,研究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诊断、治疗及预防中的作用的科学。而护理心理学是医学心理学的分支,是护理学与心理学相结合的一门新兴学科,心理护理学是研究护患心理活动的规律。


患者是躯体生理活动与心理活动的统一体,医疗与护理又密不可分地统一在病理变化的全过程。医中有护,护中有医,这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因此,认为只有护士需要学护理学的观点是片面的。医师护士学习护理心理学是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需要。医师护士服务的对象是患者,患者有复杂的心理活动的人,是想为患者服务得好,就必须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并依据患者的心理活动规律采取恰当的医疗和护理措施,才能使患者感到满意,患者良好心理状态可以促进良好的生理状态,良好的生理状态又促进良好的心理状态,造成身心之间的良好循环,促进病程向健康方向发展,从而大大提高了医疗和护理质量。


1资料与方法


本院2011年12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妇科手术患者中共72例,其中子宫肌瘤48例,功血4例,卵巢肿瘤11例,宫外孕7例,子宫肌腺症1例,黄体破裂1例。年龄23?55岁之间,平均39岁,文化程度小学、初中为多数,分别占26.45%、52.49%,高中、中专占12.90%,文盲、半文盲占7.86%,大专以上仅占0.30%。职务为家庭妇女和务农,从文化层次上看,层次越低,知识比较落后,接受医学知识机会少,不能正确面对身体,比较敏感,易出现焦虑不安、恐惧、忧郁、失眠等一些症状。


2手术前心理护理


2.1妇科患者女性之理特殊性较敏感,胆小,意志较脆弱,容易受他人情绪感染,抗打击能力差,心理承受力弱。


2.2住院患者中子宫肌瘤占患者的比例是66.66%,多为良性肿瘤,好发于30?50岁之间,一旦病情诊断明确,被告知需要手术治疗后,患者的心理反应首先表现为惧怕手术,尽管有一部分患已经明确诊断很长时间,症状非常明显,并出现严重合并症,使她们感到十分痛苦。惧怕手术的原因除害怕麻醉、手术、疼痛等原因外,更重要一点对术后自身性器官、性特征、性能力的顾虑,还怀疑自己是否是癌症,尤其是有一定知识水平,又对医学不十分了解的患者,这种顾虑更明显。她们常误以为子宫是女性特有的内分泌器官,是维持女性特征的不可缺少的部分,临床上自己已经绝经的妇女,患有卵巢肿瘤同意切除卵巢肿瘤而坚决不同意切除已经退化萎缩的子宫,她们坚信术后会影响女性激素的分泌,失去女人特殊及生理功能发生改变,衰老过快,影响夫妻感情和家庭和睦。通过告知维持女性特征器官是卵巢而不是子宫,术中对卵巢的保留是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等情况而定,术后还会有少量月经来潮,有利于患者身心健康。


2.3收集资料,向患者介绍住院环境,和患者交谈,了解患者各种需要,如生理和心理需要,让患者感觉被认识和尊重。再次通过家属及医师了解患者病情及心理状态。手术对患者来说,是一个创伤过程,做好手术前准备、介绍同病房已手术后恢复中的患者,放有关手术录像片,教会患者练习卧床排尿,腹式呼吸,减少肌肉痉挛,对术后切口疼痛有所缓解。


2.4切口疼痛是术后最常见的临床症状,疼痛严重者可影响心脏正常功能,告知麻醉方法,麻醉前禁食、禁水的时间及意义,术中置硬膜外自控镇痛泵管于硬膜外腔,连接药物微量泵,减少疼痛。


3术后心理护理


3.1患者回病房清醒后,同手术医师向患者及家属告知术中情况及手术成功的信息,责任护士要经常巡房,解释患者提出的各种疑问。告知术后可能出现的一些情况,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现象,是由麻醉药导致,如出现头可偏向一侧,随着药物的代谢可自行消失。


3.2手术早期可能发烧,因为手术不分大小,对肌体来说都是一次创伤,会造成组织破坏、出血、坏死后产生的物质被吸收可引起机体反应而发热。


3.3保持切口清洁,注意观察切口有无红肿、热痛,协助患者翻身,观察各种引流管性质、颜色、尿管护理,术后24?48h可拨除尿管,协助患者翻身,保证皮肤完整性,促进肠蠕动,尽快排气。


4结果


术后患者常常很压抑,情绪变化多,但通过术前、术后告知了解自己的疾病、手术情况,有了解和接受过程,使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情绪稳定,增强恢复信心,而转变为积极乐观的心理,加快身体康复的过程。结果发现,心理准备组平均早出院2d。


5结论


5.1通过对患者术前、术后的心理疏导和放松训练,达到解除心理紧张症状,使患者摆脱抑郁和焦虑,消除不良情绪,最终建立好心态,面对疾病和治疗疾病的信心,最终达到面对生活的正确态度。


5.2护理心理学正在推动者护理学的发展。随着经济的稳步增长,医疗体制改革的进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和人们对心理健康要求,认识程度提高,每1、人都应该学习一下心理学,心理学不又在医学上,而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将越来越重要。


作者:赵彦辉(吉林省农安县人民医院,吉林农安130200)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很牛学术网 联系我们 文献下载器
返回顶部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