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人造板产业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的势头,人造板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一位。但人造板生产与原料供应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因此急需开发新的原料替代木材以解决原料供应不足的问题。本文介绍了人造板生产所用原材料应满足的条件及人造板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人造板;可持续发展;原材料
我国人造板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最重要的问题是要解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和木材资源日益紧张的尖锐矛盾,建立森林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发展模式,努力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及终极产品的档次水平,使我国的人造板产业健康、有序、良性地向前发展。此外,还有赖于通过创新克服产品固有的缺陷,扩展产品功能。创新包括产品结构的创新、工艺方法的创新、原材料使用的创新、产品功能和用途的创新、管理方法的创新,以及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等。本文仅就人造板原材料使用的创新加以论述。
1.人造板原材料应具备的条件
作为人造板生产的原材料,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必须符合产品质量要求,如必须满足产品的强度、物理和力学性能;(2)具有丰富的蕴藏量,这决定人造板生产的持续性;(3)原材料价廉,这是影响产品价格的因素之一;(4)便于运输和储藏,同样会影响产品成本;(5)无环境污染,这是能否作为人造板原材料关键因素。只有具备这几个条件,才能成为人造板的原材料,保证人造板工业持续稳定地发展。
2.人造板原材料可持续发展
2.1继续开发利用木质资源
目前我国废旧木材用于人造板工业的再循环利用主要应解决以下问题[13]:(1)国家政策法规的配套问题。例如规定人造板厂在生产过程中必须添加一定比例的废旧木材;对采用废旧木材为原料的人造板企业在税收方面予以优惠政策鼓励。(2)建立废旧木材回收利用管理和运行机制,开展废旧木材回收利用规模化生产示范。通过建立废旧木材回收、分拣、加工、销售循环体系和管理体系,促进新旧木材的合理流动,实现全部木材资源的循环利用。(3)增加科技投入,加强国际合作,大力支持废旧木材用于人造板工业关键技术的研发,如前述的废旧木材为原料存在的缺陷,可以通过建立完备的检测和清理系统,调整其切削方式,保证设备的安全;通过控制新旧木材的混合比例来保证人造板产品的质量。(4)扩大宣传,营造废旧木材回收利用的社会氛围。发挥新闻媒体作用,宣传我国实施废旧木材再生利用人造板产业化工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2农作物秸秆资源前景广阔
加速农作物秸秆人造板技术开发与产业化,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原料可以一次性收购,但要有足够的场地且注意防腐防火;也可以分批收购、分地贮存,采用定期运送到工厂的方法,减轻集中管理的压力。建厂应首选秸秆产区,原料收购的半径小于50km为宜。
(2)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应当与企业紧密合作,实事求是地面对秸秆人造板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具体技术难题,通过科技创新,找到在技术上、工艺上和经济上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改性、降低胶粘剂在产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降低脱模剂的成本、改善板坯初强度等,不断提高产品的利润率。
(3)客观地评价农作物秸秆人造板的性能,不断开拓产品的用途。通过具体的检测数据和应用实例,消除广大消费者对农作物秸秆产品的不信任情绪,在价格和质量两方面树立秸秆人造板产品的市场形象。
(4)要加强农作物秸秆利用研究的国际合作。国内外从事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研究的科技人员联合起来,形成一个学科交叉的攻关群体。通过各种切实可行的方法进行科技合作和学术交流。
虽然近几年国外一些农作物秸秆人造板企业相继倒闭,但由于我国的木材缺乏,供不应求;劳动力成本又相对较低,而且国产人造板设备价格便宜;秸秆人造板的性能与木质人造板相近,且市场广阔;政府也通过一些优惠政策鼓励使用秸秆原料,目前还在进一步开发秸秆板材的新品种,扩大应用范围;因此,农作物秸秆人造板在我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2.3挖掘其他材料的应用潜力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要满足更高的心理与精神层面的需求,包括对于住房、室内外装修及生活、居住环境的建设等都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历经汶川大地震之后,木结构建筑得到迅猛发展,使人造板在建筑行业的应用不断扩大。除上述几大类人造板生产用材料外,还可以根据人造板的不同用途,继续挖掘其他材料作为人造板生产用材。通过开发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各类纤维材料以及多种材料复合等进一步发展无机人造板、各类纤维增强人造板、不同原材料生产的OSB板材以及”铝/木复合人造板”等各类复合人造板材,可作为住宅建筑、工业建筑、商业建筑与园林建筑等的结构和非结构板材,以及建筑装饰、家具制造、包装等行业所需板材。
草/塑、草/木、竹/塑复合材料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复合材料,利用农作物秸秆与木材或塑料复合制造各类板材,最大限度地节约木材资源。目前,这些研究在我国尚处于机理研究与工艺探索阶段。作者:李云龙,张守君。本文来自《中国人造板》杂志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联系方式:电子邮件:1053406363@qq.com 豫ICP备2023024751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