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社会心理学论文范本欣赏(共2篇)
发布时间:2024-04-17 09:11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教育中的应用,它并不是单独的学科。教育应用社会心理学运用基本的社会心理学观点和方法,来考察学校系统中,集体或个体由于人与人间的相互作用而发生的心理现象,进而探讨它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下面是学术参考网的小编整理的关于应用社会心理学论文范例,欢迎大家阅读欣赏。


  第1篇:浅析如何应用社会心理学相关理论提升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学科吸引力


  随着时代的大发展,我们目前正处在经济大发展、信息呈碎片化膨胀的多元时代。比如,通信手机从2G到4G的普及,交通运输从铁路到轻轨的实施,微信网络的二十四小时在线等,时代发展的不可逆性让我们的生活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又是如何来影响学校教学的呢?


  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是为初中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它有很强的时代性、思想性、人文性和实践性。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思想品德课程的开设是学校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标志,表达了国家和民族核心的价值观,贯彻这种价值观,是课程时代性、思想性的重要体现。同时,在时代进步与教育教学改革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课程建构基础,整合了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国情等学习内容,坚持正确的价值引导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帮助学生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这些又突出了思想品德课程人文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因此,当我们认识了为什么要转变教学理念以及该学科的性质时,我们才会有目的地去想办法解决教育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相吸引的问题。那么,如何才能提高思想品德学科的吸引力呢?如何才能最大化地发挥出思想品德课的学科特点呢?将学科教学与社会心理学相关知识联系起来,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通过让学生自己体验所扮演的各种角色,用他人及社会对自己行为的期待来要求自己


  教育是培养社会人的活动,运用罗森塔尔效应,在课堂中用社会期待的目光暗示学生的心理,以此来健全学生的人格,培养合格的人才。在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思想教育;在学校里,老师对学生的思想培养;在社会的需求下,对每一个个体的价值观塑造,这些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需求都为青少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思想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对青少年的未来发展有着非常大的帮助。虽然在家庭、学校、社会中,青少年扮演的角色不同,但都需要正确的思想指导行为。否则,即使拥有娴熟的技术和丰富的知识,而没有优良的道德素质,那么只会给国家、社会以及家庭埋下危害。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严也是一种爱》的课堂任务是通过学校的教学课堂来讲家庭关系。用一贯的教法,我们可以通过备教材、备学生来讲授,但如果这里加入心理学的知识,让学生通过课堂看到生活中真实的自己,使课堂内与学生的生活产生共鸣。当青春期到来,自我意识增强,叛逆的心理也会随之产生,这个时候,如果心理的“我”和现实的“我”行为不一致,就会造成角色不清,往往产生应激反应,出现焦虑和不满足。“我已经不再是个孩子了”和“我真的长大了吗”的矛盾思想,使青少年往往偏离角色期待,招致他人的反对和不满。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这就要让青少年明确自己在不同环境里扮演的角色,从对角色的期待、角色的领悟、角色的实践三个过程中体会自己与所处地位的行为方式和相应的心理状态。比如,在家庭里,青少年是父母的孩子,是晚辈,从出生到长大,一直都是处在父母长辈的监护下,父母多希望孩子是听话的、好管理的而非任性的,而孩子自己会这样认为吗?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课堂问问学生:父母希望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角色期待)你觉得孩子会是什么样的?(角色领悟)你如何让自己成为你认为的那个孩子?(角色实践)即个体承担某一角色,首先遇到的是他人与社会对这一角色的期待,接着,个体根据他人的期待,认识和理解角色,不断地调节自己的行为,并在此基础上,在生活中表现自身的角色。如果用这种思维告诉学生懂得体谅、理解父母,并正确认识自己,可能比单纯的用道德规范对学生提出要求的效果更深刻。


  二、由态度出发,通过说服沟通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要想矫正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并不是关注表面行为的变化,而是要关注学生观念和态度的转变。认知正确,其行为才不会偏离需要,行为正是个体认知内化的结果,知行合一,个体才会内外协调一致,否则,知行不一致,就会产生认知失调,继而产生一些不良心理。


  这里用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知识点来举例说明。如果学生只是到了入学年龄就进校,然后顺应学校的内容按部就班上课,完成作业,参加考试等等,而没有完全正确认识到学习、受教育对自己的重要性,很大一部分学生就会觉得学习是一件非常痛苦无趣的事,很难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如何让学生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学习,发现自身的潜能呢?


  认知成分是态度的基础,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首先来源于对学习的正确认知。而学生的种种不良学习态度,往往是对学习的某些错误认识而造成的。因此,转变学生的不良学习态度,首先要转变学生对学习的种种错误认识。


  目前社会快速发展,追名逐利的现象对部分学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致使他们错误地认为:“学习好与坏基本一个样”“在校读书不如早早去挣钱”“没有文化知识照样也能挣大钱”等等。这些错误认识,导致他们学习态度消极,个别学生甚至发展到“厌学”“弃学”。要转变这些学生的消极学习态度,教师就要通过说服的方法,改变他们对学习的这些错误认识。在说服过程中,教师要教育学生自觉抵制社会上只图眼前实惠等不良风气的影响,教育学生放眼未来,引导他们纠正目光短浅的低水平动机。另一方面,教师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向学生提供有说服力的信息或实证材料来改变学生的错误认识,以转变其消极的学习态度。


  由此可见,思想品德课的课堂不光是学知识的课堂,还可以让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认知,进而培养学生的好习惯、好行为,可见,该门课程对学生的影响可谓深远。


  三、用良性的人际吸引技巧辅助教学


  在社会心理学上,人际吸引是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相互亲密的状态,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该理论提高学生对思想品德学科的喜欢程度。


  人际吸引理论里影响喜欢的因素有:


  1.熟悉与邻近


  熟悉能增加吸引的程度,此外如果其他条件大体相当,人们会喜欢与自己邻近的人。但交往频率与喜欢程度的关系呈倒U型曲线,过低或过高的交往频率都不会使彼此喜欢的程度提高,中等的频率交往,人们彼此喜欢程度较高。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找出与所学内容有关的同时又是同学们了解的人物及相应行为,但不宜过多使用同一个人的例子。


  2.相似与互补


  相似性主要包括:信念、价值观及人格特征的相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相似;社会背景、地位的相似;年龄、经验的相似。实际的相似性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双方都能感知到的相似性。


  互补也会增加喜欢程度,比如,需要的互补;社会角色和职业的互补;人格某些特征的互补,如内向与外向。当双方的需要、角色及人格特征都呈互补关系时,所产生的吸引力是非常强大的。


  实际在课堂上用案例进行教学时,往往课本中有些案例是比较过时的,陈旧的案例不仅会降低课堂的灵活感和时代性,还会让师生产生倦怠心理。如果教师能将课本知识与现阶段出现的人物及相关事例联系起来,就会拉近课堂与生活的距离。比如,在讲七年级下册有关个人的道德品质学习时,我们可以用学生喜欢的一些偶像人物的个人历程来举例分析,让学生体会到即使是偶像明星也是在付出努力后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通过学生喜欢的人物来学习有关自立自强、战胜挫折、磨炼意志等等道德品质。


  3.人格品质


  人格品质是影响吸引力的最稳定因素,也是个体吸引力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美国学者安德森(on,1968)研究了影响人际关系的人格品质。影响喜爱程度最高的六个人格品质是:真诚、诚实、理解、忠诚、真实、可信。这一点就要求老师起到模范作用,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和心灵的塑造者,我们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建立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令而行,行其所服。亚里士多德说过,人格的魅力胜过任何介绍信。教师扮演着学生校园生活中不可替代的角色,师生交往更是校园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经常会听到学生议论喜欢某位老师,喜欢该老师的课堂,而有些老师则表现出应付、散漫的状态。


  事实上,能否赢得学生尊重和爱戴,不是单方面因素决定的,老师的学识、能力、性情、品德修养等综合素质融铸成其人格,这是一名老师吸引学生力量的主要源泉。而这些也与社会心理学有关人际吸引的理论相一致,因此,要丰富自身的知识面和教书育人的能力,拥有一颗慈爱宽容的心,保持对学生的信任和理解,具有对美好生活的热情追求,用人格去影响人格,用心灵去感染


  心灵。


  吸引力是学生学习的驱动力,作为学科教师,我们要让课堂教学充满魅力,吸引学生,在此基础上切实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学有所感,学有所得,学有所为。用爱学生、爱教育的热心经营课堂,在提高自己综合能力的同时,也使学科多了份人文情怀,这些需要我们教师在实践的道路上边思边学,进步在前时的道路上。


  作者:赵改伟

  第2篇:从多学科的视角解析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0前言


  教育社会心理学是上世纪70年代在美国逐步兴起并日益影响深远的年轻学科,传入国内并发展至今已逾40年。其中,“教育社会心理学”这一概念首先出现在Getzels(1969)编撰的《社会心理学手册》中,这预示着该学科的产生。国内研究始于1983年,以张世富撰写的《课堂中的教育社会心理学》和由章志光翻译林格伦的《课堂教育心理学》为起点。①随后,时蓉华(1989)撰写的《现代社会心理学》第十八章提及“教育社会心理学”,并将此学科看作社会心理学的分支,更为关注的是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在教育社会心理学中的重要性。②由于教育社会心理学整合了教育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所以关于其学科性质的界定问题,仍是不同学科研究者探讨的焦点。本文拟从多学科的角度出发,梳理教育社会心理学在国内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就该学科的学科性质归属问题作出分析。


  1教育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反思


  我国教育社会心理学发展的时间较短,学科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纵观国内有关教育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研究者不难发现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20世纪90年代是国内学者研究教育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高峰期,出现了很多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奠定了我国教育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基础。但近十年了,国内关于该学科领域研究的文献资料依然很少,无论是在理论建构,还是应用研究方面并无新的突破。(2)尽管有很多学者努力建立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学科体系,出版相关专著,但其体系仍较多依赖国外教材的框架,或是搬照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在教育社会心理学学科体系的建构上无独特之处。(3)研究领域庞杂,缺乏有针对性的、突出的研究课题,研究的角度与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不免有相似之处、重合之处。③(4)自教育社会心理学诞生以来,教育心理学家、社会心理学家以及社会学家和教育学家都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入到该领域。但研究者根据各自研究的目的,从不同的角度对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进行定向,带有很强的主观随意性。这不仅不利于其学科本身的发展,反而使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更加含糊。


  因此,解决以上问题,明确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应是首要探讨的课题。学科性质决定着学科体系的建构,决定着研究者改用什么样的方法研究什么样的问题,从而造出是什么东西的问题。总结国内多数学者的观点,认为教育社会心理学是一门介于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教育社会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它是应用社会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研究教育系统、教育过程中个体和集体由于人际交往而发生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现象,并探索它发生发展的规律的学科。④这一观点对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进行了定向,被后来的研究者普遍接受并引用。但是不禁引发新的思考:首先,既然已有了明确的学科定向,为何在教育社会心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还会出现诸多混乱的局面,研究中存在的不确定与争论,是促进了还是阻碍了学科本身的进步。其次,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由于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定向不完善造成的,还是研究者根据各自的研究需要,对其学科性质定向的主观随意性造成的呢?


  鉴于我国的教育社会心理学仍处于创建阶段,本文认为有必要进一步探讨教育社会心理学学科性质的归属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些共识。在此之前,明确一门新兴学科形成的要旨是什么尤为重要。


  2学科性质划分的标准


  判断一门学科是否具备形成独立学科的必要条件其标准很多,一些研究者已进行了比较系统深入的研究。在社会科学学科性质的划分中,研究者提出了一些特征:(1)内容的专门性;(2)对象的成熟性;(3)研究方法的科学性;(4)从理论形态上去把握认识。⑤从以上研究结果,可以发现:人们是一门学科的认识,其最根本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对象与方法两个方面。除此,则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理论体系。当然,关于学科还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第一,在应用中形成的学科并不妨碍其形成真正的学科,只要它有对象有方法,也可自成体系。第二,方法有“专利”,但并非专用。没有独特的方法也并不妨碍一门学科成为真正的学科。第三,实践指标也是评判一门学科形成的重要标准。归纳起来,评判一门新学科是否具备成熟条件,主要从两个方面看:一是学科理论方面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二是实践方面的,是否有代表的人物、著作、学术组织和学术期刊。


  针对于后者,国内学者在研究教育社会心理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已经梳理出了相当清晰的脉络,不存在过多的争议。因而,另一重要的学科特征量——对象与方法,便成了研究者讨论的焦点,这也是本文对教育社会心理学学科性质进行探讨的起点和落脚点。


  3教育社会心理学学科性质的探讨


  3.1学科性质诸论


  教育社会心理学起初主要是运用社会心理学的理论观点研究和解释某些教育现象,例如课堂中的人际关系和人际互动等问题。随着其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研究的问题逐渐广泛并产生了分歧。而这一分歧主要是由于研究者对教育社会心理学学科性质的看法不同所导致。主要表象为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教育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是社会心理学和教育学两个领域的结合,并且它具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理论体系和研究内容。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教育社会心理学仅仅是社会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它并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国内著名学者张志学的观点认为,教育社会心理学是运用基本的社会心理学观点和研究方法,来考察学校系统中,集体或个体由于人与人间的相互作用而发生的心理现象,进而探讨它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3.2学科性质的分析


  总的来看,无论如何界定教育社会心理学这门学科的性质,研究者学者都一直强调社会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这并不妨碍教育社会心理学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教育社会心理学一经脱离社会心理学的,便会在研究对象与方法上寻求自己独特的方向。但同时研究者还是要反思:教育社会心理学发展至今真的寻找到了有别于其他学科的独特的研究对象和专门化的研究方法了吗?


  首先,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实践基础是教育改革的需要和其自身发展的局限。社会的需要对教育问题提出新的改革要求,迫切需要新的教育理论来指导,局限于教育心理学学科的理论基础和研究传统,仅仅依靠教育心理学已经不能承担起教育改革的重任。这促使了研究者对教育心理学学科体系的反思,从而促发了教育社会心理学的萌芽。如果说教育社会心理学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有区别于教育心理学的独特之处的话,那便是教育社会心理学开始变换角度看待教育问题,开始关注学校教育环境中所隐含的微型的社会关系。它试图从社会社会学的视角去描述、分析、解释和解决学校教育中的问题,深化对学校教育问题的理解。⑥


  其次,社会心理学的发展为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方法指导。教育社会心理学并不是机械地套用应用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问题,而是经过吸收将其融入到整个教育体系中。把研究课题落实到教育系统内特有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现象之中,从而其形成紧密的联系。在过程中便形成了教育社会心理学独特的理论和方法体系。所谓独特的理论体系指的是以社会心理学中成熟的理论观点为基础,将其转化的学校情境中进行研究。⑦因此,教育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应该建立在这种转化的关系上,并且由于研究情境和研究对象的变化形成了有别于社会心理学的新的理论体系。同时教育社会心理学所形成的独特的方法体系,这种方法体系的独特之处就体现在它必须借助于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融合各种方法于一体。所谓方法有专利,并非专用,所以这并不影响教育社会心理学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最后,教育社会心理学与教育社会学也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教育社会学研究的是特殊教育现象,教育社会心理学在研究社会文化环境对个体教育的影响和个体社会化进程方面,与教育社会学存在联系,但又因其强调从微观的视角考察社会文化和群体心理影响而与教育社会学相区别。⑧


  4结论


  综上所述,教育社会心理学与相邻的学科在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理论架构方面,既从上有交叉又相互区别,它已经具备了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条件。但如果将其学科性质简单地归属于一门交叉的边缘学科,与其说是合理科学的,不如说是受限于当前的研究水平所致。因为,作为教育社会心理学母体学科的教育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他们的学科性质归属也并非明确。例如,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中一直就存在两种观点,即心理学家眼中的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家的教育心理学,其学科性质的模糊性显而易见。所以对教育社会心理学学科性质的定向,依然是一个困难和漫长的过程,而这也正说明了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学科体系还未正真形成,对于一些基本问题的分歧还有待解决。这无疑也验证了学科发展的轨迹:在混乱中争论,在争论中发展,在发展中达到共识。


  作者:李静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很牛学术网 联系我们 文献下载器
返回顶部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