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共卫生在传染病预防工作中的定位
基于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交通、通讯等行业得到迅猛发展,全世界交流与沟通更加频繁,致使社会和生存环境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导致疾病控制空间环境发生着变化,使得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频发生,影响公共卫生管理效率。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疾病类型不断出现,例如,因排气扇和空调所致的空调病,因快餐店卫生条件诱发的血吸虫病、大肠杆菌感染等,充分显示了公共卫生管理在维护人们生命健康方面的重要性。同时,公共卫生管理部门不仅以宏观调控者的身份存在,而且代表的是实际监管者。鉴于此,公共卫生管理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迫使传染病有效控制。
2.基于三个层面保证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中的作用
2.1法律层面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于2006年正式颁布,其明确提出:以依法管理、分级负责、快速准确、安全高效为基本原则,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上报工作有序开展,提高公共卫生管理效率。国家相关部门在坚持统一监管原则下,对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进行管理。县级以上卫生行政管理部位,则负责该区域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而单位和个人,以相关规定为指导,及时上报相关信息。基于此,若发生传染疫情,各部门、各单位和政府间协同指挥,统一行动,以保证传染病疫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
2.2政府层面
在预防传染病过程中,政府扮演者宏观调控者的角色,通过财政管理和公共卫生宣传等方式,达到调控公共卫生的目的,促使公共卫生管理朝着正常化道路发展。政府在安排和部署宏观调控的前提下,制定切实可行的传染病控制原则,达到干预效果。疾病控制中心以政府政策为依据,高效开展传染病控制工作。目前,地级市的公共防疫机构较为完善,但县级及其以下较为薄弱,部分县级医院无法满足重患救治需求,难以承担公共卫生事业责任。基于此,各级政府应强化自身责任感,主动承担责任,促使基层公共卫生信息体系得到较大程度上的完善,以确保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控制方面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2.3人员配置层面
人力资源是公共卫生管理工作有序开展的保障和基础,因此,公共卫生管理部门应完善人员配置管理,适当发放津贴,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其更好地开展公共卫生管理工作。针对一线工作人员,例如,救治患者、动物预防、口岸检疫、市场调査处理等方面的工作人员,以工作人员的强度、试件和工作风险为依据,给予工作补助,为稳定公共卫生工作人员奠定基础
3.发挥公兵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中的作用的措施
3.1加大公共卫生对疫情防控的宣传力度
一方面,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以公共性为基本特性,其标志着公共卫生事业与人民利于存在密切联系,一旦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媒体舆论导向作用对社会稳定存在较大程度上的影响。《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于2006年2月正式颁布,其明确指出:中央和地方广播、互联网、电视等媒体需强化对社会群众的教育宣传。基于此,在预防感染病过程中,媒体应充分发挥其作用,正确引导人们群众,及时准确报道疫病现状和发展趋势,坚决打击谣言,全面性报道事件处理过程。针对我国,不同层次的群众对传染病的了解程度存在差异,因此,公共卫生管理部门在开展宣传工作时,利用传染病相关的防控知识,增强人民群众对传染病的认识,引导其树立较强的防控意识。另一方面,重视健康教育知识的宣传,完善信息披露和公共交流平台,采用多样化形式,例如,电视、杂志、广播、报纸、互联网等方式,激发人们的公众意识。与此同时,公共卫生部门应增加与媒体间的交流与合作,搭建良好的沟通渠道,保证公共卫生管理工作髙效开展。
3.2完善公共卫生监测体系
为提高传染病预防效率,公共卫生管理部门应在完善信息整合的基础上,搭建公共卫生信息交流、共享平台,以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各级疾控机构以统一的表格为依据,以国家公共卫生监测体系网络系统为指导,仔细填写相关内容,为公共卫生信息管理提供方便。实行定期通报制度,每月需定量分析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
3.3优化传染病防控体系
近几年,我国公共卫生管理取得了一定成就,人们群众的生命健康基本得到保障,但我国公共卫生管理仍需进一步强化和优化。因此,相关部门应优化传染病防控体系,为公共卫生管理工作有序开展奠定基础。一方面,地区部门以政府宏观调控为指导,合理开展疫情控制工作。另一方面,各地区管理部门通过强化公共卫生管理职能,搭建符合实际情况的防控网络,推动防控工作发展。
4.小结
综上所述,传染病控制不仅与人们生命健康息息相关,而且与社会稳定存在密切联系。因此,公共卫生部门应在不断提升自我管理水平的基础上,提高管理效率,充分发挥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方面的作用,达到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目的,推动公共卫生管理事业发展,为人们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提供保障。
杨磊\山东省新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科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联系方式:电子邮件:1053406363@qq.com 豫ICP备2023024751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