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脱贫攻坚日益深入,备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各地对精准扶贫审计的需求越来越大,如何充分發挥审计在精准扶贫中应有的职能作用是值得审计部门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精准扶贫审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希望能够对精准扶贫审计工作的开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精准扶贫;精准扶贫审计;审计工作
2013年,“精准扶贫”概念被正式提出。我国精准扶贫尚处于初级阶段,相关工作还不完善。近年来,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来指导脱贫攻坚工作,精准扶贫工作成效显著。这些政策文件对扶贫审计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审计机关积极学习并领会相关政策文件精神,努力提高扶贫审计专业化水平,着力推进扶贫审计全覆盖。同时,实施精准扶贫审计还可以发现扶贫政策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相关政策,从而指导精准扶贫工作做得更好。
一、精准扶贫审计的内涵
精准扶贫是根据每户的实际情况来识别贫困户,并对贫困户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帮扶要做到精准,找出贫困源头,从根本上帮助贫困户摆脱贫困。精准扶贫要对扶贫对象和相应的资源进行较为精细的管理,做到“真扶贫、扶真贫”。除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外,精准扶贫审计也在实现精准扶贫的过程中发挥了必不可少的作用。精准扶贫审计是对贫困地区的精准扶贫工作进行审计监督,具体来说,是各级审计机关对贫困地区的精准扶贫政策实施情况进行审计,真正了解精准扶贫资金以及精准扶贫项目情况,从审计角度服务于精准扶贫工作。
二、精准扶贫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审计范围较窄
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日益深入,我国贫困人口数量急剧下降,虽然一些贫困人口摆脱了贫困,一些贫困村变成了非贫困村,但贫困人口数量依然很大。与较大的贫困人口数量相比,我国审计人员数量略显不足,这就无形之中加大了扶贫审计的工作量。精准扶贫项目范围较广,有危房改造、易地搬迁等项目,且多集中在边远地区,环境恶劣,这进一步加大了扶贫审计人员的工作难度。另外,精准扶贫资金来源用途广泛,涉及政府的多个部门和众多人员,覆盖各个领域。扶贫内容涵盖教育、医疗、交通等多个方面,审计监管比较困难,很难实现扶贫审计全覆盖。总之,由于外部环境限制以及审计人员时间精力有限,审计人员无法监督所有的扶贫审计项目,导致扶贫审计范围较窄。
(二)审计方法单一
目前,各级审计机构在对精准扶贫项目进行审计时采用的仍然是传统的审计方法,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够充分。由于精准扶贫项目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涉及范围比较广,所以采用传统的审计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传统审计方法要求所获取的数据资料准确且详细,但要对所有的精准扶贫项目资料进行收集存在难度,极易出现项目资料收集不齐全的现象,导致审计结果存在偏差。另外,传统审计主要是借助纸质资料和现场调研进行取证,但现场调研工作由于各种因素很难开展。在大数据背景下,一些审计机关虽然应用了大数据技术进行扶贫审计,但应用程度极为有限,远远没有发挥出大数据技术的潜力。单一的精准扶贫审计方法降低了审计效率,为改变这种现状,需要加强大数据信息技术在扶贫审计领域的应用,帮助审计人员获取准确全面的信息资料。
(三)审计人员综合能力不强
精准扶贫审计是对一个新领域进行审计,精准扶贫工作涉及的范围广、项目多,需要审计人员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然而,目前我国审计人员数量有限,专业人才相对匮乏,很多审计人员根本没有从事过与扶贫相关的审计工作,实际审计工作经验不足,审计往往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审计工作效率也较低。另外,在大数据时代,传统的抽样审计已远远难以满足大数据审计的需求,因为大数据审计对审计人员的专业化程度要求较高,需要审计人员既掌握审计专业知识,又要懂计算机方面的知识。目前,我国仍有不少审计人员不能熟练运用电子数据系统,缺乏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的能力。在审计过程中,部分审计人员对运用大数据开展精准扶贫审计的认识不足,审计效率较低。
(四)审计结果利用不足
通过开展精准扶贫审计工作,审计人员能够发现扶贫政策落实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一定的改进措施,但这些措施主要是处置和问责,缺少跟踪与评价。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扶贫资金使用不规范,部分扶贫资金闲置或被冒领冒用。发现此类问题后,审计机关会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但问责之后,相关问题依然存在,这说明扶贫项目存在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审计机关的问责机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另外,很多部门在处理精准扶贫相关问题时往往抓大放小,避重就轻,导致类似问题重复出现。精准扶贫审计工作的开展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仅对违法乱纪行为进行处置和问责,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由此可见,精准扶贫审计结果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三、完善精准扶贫审计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扩大审计范围
审计要想助力精准扶贫,就需要不断扩大审计范围。在审计人员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审计机构可以通过提高审计效率,对更多的扶贫项目进行审计。一方面,审计机构可以不定期对审计人员进行培训,让他们了解更多关于精准扶贫项目的知识,熟悉精准扶贫项目;另一方面,审计人员可以利用业余时间自主学习与精准扶贫相关的知识,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从而提高实际审计工作效率。另外,审计人员要统筹好不同的审计项目,把握审计重点,提高审计效率。在大数据背景下,审计人员可以采用大数据技术收集精准扶贫信息,制订全面跟踪审计方案,对精准扶贫项目进行跟踪审计,保证信息收集的全面性,扩大精准扶贫审计范围。
(二)创新审计方法
精准扶贫项目范围广给精准扶贫审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传统的审计方法已远远难以满足审计需要,这就需要利用大数据技术来提高审计质量,实施大数据审计。大数据审计是监管精准扶贫工作的有力工具,能够助推精准扶贫审计发展。我国贫困人口分布在各个地区和各个项目中,运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实现信息共享,将分散的数据集中起来,这有利于审计人员搜集贫困户信息,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作负担。这样,审计人员可以把节省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审计信息分析决策上,从而更好地发挥精准扶贫审计的作用。另外,借助大数据技术,审计人员还可以比较方便地进行精准扶贫审计取证,通过对比相似的项目来丰富审计项目资料,进而提高精准扶贫审计质量。
(三)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能力
为更好地开展精准扶贫审计,审计人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一方面,可进行精准扶贫审计知识宣传,定期开展与精准扶贫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邀请社会上大数据审计专家和精准扶贫审计专家开展专业讲座,让审计人员了解最新的审计知识,提高其专业知识技能。借助大数据审计技术和精准扶贫审计知识,为审计人员日后高效开展精准扶贫审计工作打下基础,并及时纠正实际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素养。精准扶贫项目涉及的范围广、人员多,审计人员在开展精准扶贫审计时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和权限,熟悉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自身职业道德。另外,还要提升自身的风险防范意识,结合大数据审计平台,及时发现精准扶贫审计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从而保证审计工作顺利开展。
(四)充分利用审计结果
为从根本上解决扶贫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就需要充分利用精准扶贫审计结果,增加对精准扶贫项目结果的量化评估,建立考核机制。如果精准扶贫项目结果较好,可以作为政府部门年终考核的一个指标。健全的考核机制可以对精准扶贫项目进行全过程监督,使得政府部门和人员重视扶贫政策的实施效果。除健全考核机制外,还应及时公布审计结果,让社会公众了解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发挥外部利益相关者的监督作用,提高审计结果的利用效果。总之,要充分发挥精准扶贫审计的作用,助力精准扶贫工作高效开展。
四、结语
目前,我国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而大数据时代给精准扶贫审计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致使精准扶贫审计难度不断增加,要想促使精准扶贫政策有效落实,就离不开审计的保驾护航。因此,应不断完善精准扶贫审计工作,助力扶贫政策的顺利实施。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联系方式:电子邮件:1053406363@qq.com 豫ICP备2023024751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