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启东市吕四港镇如意村新农村建设为例,介绍了如意村村级经济发展基本情况以及新农村建设措施,并提出了对如意村新农村建设成功实践的几点思考,并从中总结了经验与启示,以期为推动新农村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经验;启示;江苏启东;吕四港镇;如意村
中图分类号F32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7)24-0294-02
吕四港镇如意村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高度,秉承新发展理念,开展了以“建设新如意,发展新如意,培育新农业,塑造新风貌,创造新经济组织”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些年来,如意村抢抓发展机遇,不断破解“三农”问题,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村经济与各项社会事业正朝着全面协调可持续方向发展。
1如意村村级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如意村总人口4672人,全村GDP总收入连续6年超过1亿元,农民人均收入24120元。2016年,全村完成农业总产值8000万元,已通过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的验收;完成工业总产值6543万元,转移劳动力2400人;村内有民营企业27家,其中定报企业17家,超1000万元税收企业1家,超300万元税收企业1家。闻名全国的天汾国际电动工具商贸城坐落于村内。
如意村多年被评为“南通市文明单位”,2005年3月,启东市吕四港镇如意村被确定为“南通市级小康示范村”,2012年又获评江苏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村”,成为启东市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典范。南通市委党校在如意村设立现场教学基地,成为展示启东市新农村建设成果的一个窗口。如意村荣获了多种荣誉,2011年获江苏省“廉政文化示范点”,2012年被评为南通市“民主法治村”、2012年被评为南通市“先进基层党组织”、2013年被评为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2015年被评为启东市“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2015年被评为南通市“首届南通市美丽乡村示范村”等。
2如意村新农村建设措施
如意村在上级领导亲切关怀和各级政府的帮助扶持下,围绕“发展农村产业、美化村居环境、积极倡导宣传”三大举措,通过多年来的小康村建设,实现了“民富、村美、风气好”的小康示范村建设目标。
2.1发展农村产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小康示范村建设,“民富”是基础,也是关键。只有民富,才有创建小康示范村的实力和积极性。为此,如意村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服务电动工具市场,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全村GDP连续6年超1亿元。
2.1.1充分利用区域优势,发展培育民营经济。如意村大力吸引在外的成功人士,鼓励其回家乡创办实业。加强招商引资环境建设,正在实施推进占地10hm2的休闲农庄项目,已经建成商贸城东侧的五星级宾馆,正在积极筹建五金大桥。目前,村境内创办了民营企业27家,其中定报企业17家,形成了村级集体经济和民营经济共同发展的链条带,走上了以企养村、以工养农的道路。
2.1.2积极引导农民致富,加快劳动力转移。如意村的村办企业基础比较好,近几年来,村内有30%的劳动力转向第二产业,进入企业务工,有60%的劳动力走向全国各地,从事经营五金电动工具及其他商贸行业,为农民铺就了一条致富大道,从而提高了如意村社会经济效益,发展壮大了农村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水平。加快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可以使更多的农民走出田野、经营商贸、走向富裕。
2.1.3发展物业经营项目,促进资产保值增值。这是发展村集体经济主要途径之一。如意村积极注重盘存集体存量物业资产,对闲置或低效使用的办公楼、村集体土地进行物业租赁经营,年获租金收入6万元。
2.2美化村居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2.1道路硬化。全村水泥路共有19.97km,2005年前建成8.83km,2005—2006年新建、改建水泥路11.14km,2007年新建水泥路8.03km,总投资达390万元。全村道路硬化率达100%,其中道路配套桥梁、宽路窄桥改造等工程已实施到位。
2.2.2村庄绿化。近年来全村绿化投入超过100万元,基本完成全村绿化任务,村庄绿化率达到36%以上。2016年庭院绿化计划1600户,现已落实1200户。建设舒适宜人的生态环境,加速围村林带、农田林网建设,逐步实现村在林中、房在树中、人在绿中。
2.2.3河道净化。全村10条纵河都进行了开挖疏竣,完成土方43万m3,总投资额255万元。河道配套水利设施已经完成,全面达到“深、通、清”的要求。
2.2.4路灯亮化。完成3条主干道的路灯安装,村级道路达到“宽敞、整洁、明亮、绿化”的标准。
2.2.5建筑美化。拆除破房2335m2,旧房整修30户,村庄规划已完成,村民集中居住小区建设已全面启动。
2.2.6卫生洁化。搞好宣传引导,大力营造氛围;强化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职责。建立稳定的村保洁员队伍,做到垃极袋装、定时回收、定点填埋。
2.3积极宣传倡导,推动乡风民风转变
狠抓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2.3.1制订村规民约,提高村民知晓率、履约率。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制订并发布了村规民约,在村主要入口处、村部对外醒目位置等处建设有宣传村规民约广告牌,使村民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2.3.2广泛宣传教育,提升村民自身素质。定期开展集体主义、公民道德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提高村民思想素質;保障学校、幼儿园、卫生保健所设施建设达标;通过科普教育阵地,针对农民开展经常性、时效性、实用性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使其掌握1~3门致富技术。
2.3.3开展文明家庭先进人物评选活动,改善村民人际关系。结合如意村实际,制定发布了文明家庭评选标准、办法和激励措施,做到文明家庭评选活动正常、有序开展,并评选全村先进个人、致富能手。
2.3.4实施普法教育,依法治村,稳定社会治安。如意村成立了矛盾调解中心小组,开展全民民主法制宣传教育,全面完成了普法任务。如意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达到市级先进标准。
2.3.5建设公共服务中心,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总投资80万元、总面积1800m2的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已建成,有线广播、电视入户率达到市级先进标准。
2.4建设公共服务中心,积极打造为民服务新平台
启东市农村公共服务中心从满足广大农民致富、就业、教育、娱乐、健康、安全等多方面的迫切需求出发,努力构筑为农民生产、生活服务的新平台。
2.4.1根据农民需要设立服务项目。设立村公共服务中心,全市农民基本实现了小病就诊、购买农资和日用商品、农技咨询、大宗农副产品销售、矛盾纠纷调解、电信交费和信件邮寄等“六个不出村”,同时享受村民看病就诊不收挂号费、村内通话不收电话费(村内部建立虚拟网)、科普办班不收培训费、娱乐活动不收场租费、计划生育和就业指导不收服务费等“五个不收费”。
2.4.2以政府为主体提供公共服务。主要有农技推广、信息提供、远程教育、就业培训、环境保护、流动法庭、计划生育指导等项目。
2.4.3整合资源,共同打造服务平台。整合公共服务,主要有矛盾纠纷调解,签订村规民约、赡养老人协议,结对帮扶困难户、贫困生等活动,评选“五好文明家庭”“好婆媳”等农村文明新风典型,提供免费基础医疗、体育健身、书报阅览服务、群众文体队伍辅导、留守儿童监护等。
2.4.4创新服务形式,增强服务效果。在政府的指导和监管下,通过提供菜单式、契约式、代理式、挂钩式、互助式和联动式等形式多样的服务举措,让村民享受便利。
3如意村新农村建设实践经验
新农村建设是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的新途径,其创新了农村基层管理与服务的模式,为广大农民提供与城市大体相当的社会事业服务设施,是启东市实现城乡居民均等享受改革发展成果的新举措。如意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成功实践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范例。
3.1必须致力于发展,积聚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实力
3.1.1新农村建设要有科学的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新理念,把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新发展理念、制定发展思路、发展农村产业、培植支柱产业以及积聚发展实力显得至关重要。如意村紧紧围绕本地特色和市场需求,确定了以发展农村庭院绿化为主的水果业、以“四青作物”为主的种植业、以生猪禽蛋为主的养殖业、以“小五金”加工为主的服务业四大支柱产业,使得该村经济发展充满了活力。
3.1.2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四大支柱产业的形成切合本地实际。如吕四港镇一带以电动工具加工为主的产业发展由来已久,因而有扎实的技术基础、市场基础和群众基础,突出了“小五金”加工这一支柱产业,抓住了“小五金”加工产业即抓住了如意村发展的“牛鼻子”。
3.2必须坚持共享发展,找准新农村建设的核心
3.2.1广泛动员农民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如意依据农民群众家庭作坊式加工业,通过科学规划、组织形成了“小五金”加工的产业群体,让农民群众参与进来,在发展规模、档次方面提升了一个台阶。
3.2.2充分依靠农民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体。农民是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主体,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真正的主力军。农民知识素质、技术能力、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如意村在全村开展农业技术培训以及集体主义、公民道德和党的路线方针教育,使其成为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和较强就业能力的新型农民。
3.2.3做到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致力于解决民生问题,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如意村围绕“民富”目标,将农民增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来抓,实现了经济上小康的目标,又围绕“村美”目标,加大硬件投入,落实道路硬化、村庄绿化、河道净化惠民工程。
3.3必须坚持协调发展,正确处理好新农村建设中的各种关系
如意村在新农村建设中注意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一是处理好群众参与发展活动与享受发展成果的关系;二是处理好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关系;三是处理好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与全体整體建设的关系;四是处理好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五是处理好党群、干群关系。因此,如意村无论在小康示范村的建设,还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其道路越走越宽畅,越走越稳健。
作者:张卫杰
4 参考文献
[1] 吉林省新农村办.多措并举、务求实效、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安图县新合乡新农村建设经验[J].吉林农业,2014(11):16.
[2] 李小健.城乡统筹发展视域下廊坊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思考[J].职业时空,2012,8(11):47-50.
[3] 吴秉功.对官坞村的新农村建设经验的若干思考[J].福建党史月刊,2009(20):45-46.
[4] 高东方,冯艳屏.桦川县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验总结[J].农家之友(理论版),2008(9):18-22.
[5] 贾明进,冀俊强.运城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验与启示[J].山西农经,2007(2):17-20.
[6] 赵元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南方文物,2006(4):134.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联系方式:电子邮件:1053406363@qq.com 豫ICP备2023024751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