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过对牡丹江地区地理位置、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分析,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适合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
关键词:区域经济 牡丹江 自由贸易区
前言:
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在黑龙江省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不仅有沿边开放口岸,还有丰富的矿产、林业、旅游等资源。但是牡丹江的经济和东南沿海相比还是相对落后。当然这种落后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还在于思想观念,要积极的实践,要充分利用本地的优势,因地制宜制定相关发展策略,才能使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一、牡丹江地区地理环境特点及优势:
牡丹江市是中国黑龙江省政府直属的一个地级市,中国大陆最大的边贸城市之一,亦是北方的一个著名旅游城市,享有“中国雪城”“鱼米之乡”“塞北江南”等美誉。位于黑龙江东南部,地处中、俄、朝合围的“金三角”腹地,区位优势明显。是黑龙江省东南部区域中心城市。亦是黑龙江省东部和吉林省东部最大的城市和政治、文化、交通、科技、经济、旅游中心。地处长白山北部,西部为张广才岭,东部为老爷岭。牡丹江自南向北纵贯全境。中部是牡丹江河谷盆地,整个地区凸现山势并且连绵起伏,亦纵横河流,被称为“九分山水一分田”。
区位优势明显。牡丹江市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接壤,边境线长211公里。距俄罗斯远东交通枢纽城市乌苏里斯克209公里,距我省进入太平洋的最近出海口海参崴248公里,距远东最大的不冻港纳霍德卡331公里。
历史比较悠久。从商周到满清,一直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居住地;隋唐时期,号称“海东盛国”的渤海国上京龙泉府在这里建都,是当时仅次于长安的亚洲第二大都市;清朝年间,作为流人的聚集地,宁古塔荟萃了中原和江南的文化精英,形成了极富地方特色的“流人文化”。
自然资源富集。牡丹江市地处长白山脉的山地丘陵地区,生态环境优良,土地肥沃,耕地面积1000万亩。森林覆盖率62.8%,是全国最大的木材集散地之一。 有大量的矿产资源。可开发利用的野生药用、食用植物500余种,被誉为“黑龙江省天然基因库”。
旅游风光秀丽,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自然景点主要有世界上第二大火山堰塞湖、世界地质公园和国家风景名胜区——镜泊湖,、国家体育水上训练基地——莲花湖,以及“中国雪乡”、地下森林等。
二、目前经济发展状况和存在问题:
在计划经济年代和改革开放初期,牡丹江曾经辉煌。但近十多来,牡丹江发展相对滞后,城市地位下沉,经济总量不大、增长速度不快,城市吸引力与辐射力不强,日益面临边缘化的威胁等等,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很多。
追根溯源,牡丹江面临的根本问题主要在于:1、发展过于内向单一。牡丹江有着十分优越的对外开放条件,但总体而言牡丹江城市外向度不够,国际化进程较为缓慢。虽然绥芬河在对外开放方面一枝独秀,成绩斐然,然而绥芬河毕竟是弹丸之地。广大的牡丹江地区的多数区县,在绥芬河对外开放进程突飞猛进之时,仍然沿袭传统的内向型发展方式。2、城市品牌模糊。在当下市场经济的中国,城市竞争如百舸争流,已进入品牌竞争时代,一个城市可以默默无闻,也可以脱颖而出,关键在于城市自身的选择——能否树立和对外传播独树一帜的城市品牌。长期以来,牡丹江城市发展的一大短板,在于城市品牌的缺失,城市品牌定位不清,品牌形象模糊。
牡丹江经济总量、发展速度、产业结构、城市地位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都是一种现象,可以说是“东北现象”的缩影。在这些现象的背后,以上两大问题是深层次的发展瓶颈之所在,只有突破这些瓶颈,牡丹江的经济才能实现腾飞。
三,适合牡丹江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
1、探索辟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形式,是指在自由贸易区中,各缔约方达成协议,取消各成员间的贸易壁垒,但各成员仍有对非成员国贸易政策的自主权,即可以制定不同的关税税率及其他贸易限制措施,黑龙江正处于东北亚俄、日、韩、朝、蒙的中心,是未来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的地理枢纽。北部、东部与俄罗斯远东接壤,不仅通过俄罗海远东港口连接日、韩及太平洋沿岸国家地区,而且向西通过大铁路连接蒙古、俄罗斯腹地、欧洲。恰好处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新旧欧亚大陆桥和东北亚经济圈的心腹地区。是连结亚太地区与欧洲地区大陆桥的战略节点,世界范围内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潮流势不可挡,自由贸易区战略是我们走向世界、实现与发达国家、周边国家地区共同繁荣与发展的必经之路。突破行政区划束缚,与周边地区、国家优势互补、互利共赢、集团化发展,是新时期牡丹江的战略选择。
2、大力发展旅游业,创建旅游文化名城:
历史的眷恋和大自然的钟爱,给牡丹江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纯朴民风和自然风光,使这里的一山一水、一峰一壑都风韵别具、如诗如画,已开发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达450多处,形成了以“湖、森、雪、边、俗、特、红”为代表的七大特色旅游资源。牡丹江的旅游可以不受季节的限制,一年四季都有景点。虽然牡丹江地区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牡丹江的旅游名气太小,还广不为认知,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还相对落后。应加大旅游宣传,加强旅游营销策略投入,提高牡丹江旅游名声。使牡丹江逐步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旅游文化名城。通过旅游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3、发展现代化、外向化的生态高效农业。
根据牡丹江地区的地缘优势,面向俄罗斯远东市场需求,加强农业对外合作,扩大在俄农业开发规模,实施“龙头企业+生产基地”模式,发展畜牧、食用菌、果菜三大产业,做大做强肉牛、生猪、食用菌和果菜四大基地,完善加工企业、生产基地和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实现农业园区化,创新发展生态农业。重点抓好农产品种植园区、现代农业技术示范区和出口加工园区建设,推进农业园区“百园工程”和“一村一品”,探索打造立体生态农业链,按工业化、集约化、无公害化的方式进行生产和管理,发展生态林和优质经济林,鼓励发展粮经、草畜、林果、林草、林药间作,调整粮经比例和粮牧结构,加速构建以畜牧、果菜和食用菌为主导的现代生态农业产业格局。
4、推进新型工业化,调整产业结构。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依托大产业、大项目和大基地建设,运用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提升制造业水平,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把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加快牡丹江发展的重要支撑,积极承接国际和国内产业转移,以“哈牡绥东对俄经济带”为载体,加快工业的追赶型跨越式发展,构筑以新型工业为主导、传统优势产业为基础、大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为依托的黑龙江东南部先进制造业基地、面向俄罗斯市场,实现双向过埠增值的进出口加工制造基地。改造提升五大传统产业。提升轻纺服装鞋帽、建筑装饰材料、医药、机械加工、农副产品和绿色食品产业集群(肉制品、木耳粉、食用菌等地方特产、粮食精深加工品、名特烟酒产品等)。培育科技含量高、产业附加值高、未来发展前景巨大的新兴产业。
结语:诚然,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能急功近利,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思想观念,大力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始终调控环境与发展的平衡,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继东 区域经济发展定位的哲学思考.运城学院学报 2004年第四期
[2] 章尺木 骆玲 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生态经济 . 2005年 第12期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联系方式:电子邮件:1053406363@qq.com 豫ICP备2023024751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