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莫高窟艺术背后的艺术内涵
发布时间:2024-04-19 10:31  

  摘要: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其艺术创作,一定程度上是其当时社会风貌的展示.


  关键词:莫高窟;艺术手法;社会风貌


  1洞窟始建


  十六国前秦时期,三秦六王当政。其做了一个决定,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那就是决定修建了莫高窟第一窟。由此拉开了莫高窟悠久璀璨的历史进程。


  莫高窟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境内,河西走廊的西端,开口处。它始建于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各朝代的修建,新建。最终形成了一个在历史上规模空前庞大的洞窟群。敦煌是古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是连接亚洲地中海的重要关卡,各国各民族汇聚于此,形形色色的文化汇聚于此,是华夏和友邦的交流关口。在艺术创作之中,隐含了国家统治者的意识形态,借美好佛国,表现了国家的形象,社会的运作,人民的生活。借用佛这一形象,宣扬了自我的统治。同时因佛本身这一形象,稳定民心,成为人民重要的精神寄托。莫高窟本身起到的作用,又反之加强了敦煌的枢纽特性,加强了丝绸之路的价值。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它是人民的精神寄托,是统治者宣扬自我的标志,是各国文化相融的结果。


  莫高窟现存石窟七百余窟,前秦建元二年(366),沙门乐僔和其后的禅师法良创建了莫高窟第一批洞窟。其后经过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回鹘、西夏、元等十一个时代,修建洞窟七百余个。窟区长约一公里,南区为主体,建佛窟四百九十二个,保存着壁画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彩塑三千多身。北区建禅窟,工匠、僧侣起居窟,瘗窟......等約二百五十余个。加上东西千佛洞、榆林窟、五个庙、一个庙、水峡口、昌马等石窟,共八百七十窟左右,壁画约五万多平方米,形成了举世无双的佛教石窟艺术博物馆。早期以彩绘壁画为主,表现了交脚弥勒佛等形象,壁画题材多为佛像画,故事画,装饰图案和供养人画像。佛像画又三世佛、菩萨等。故事画多以佛传故事和本生画为主,装饰画在顶部,是莫高窟的一大特点,其以藻井平和为主。


  因其和朝代兴盛相关的特点,莫高窟以北凉,唐朝,西夏时期洞窟成就最有特点。


  2追其艺术特色


  2.1北凉时期


  北凉时期开凿的洞窟是莫高窟现存洞窟中最早开凿的一批,主尊交脚坐菩萨是其典型。彩塑造像的衣冠服饰,或右袒袈裟,或高髻宝冠,上身半裸,下身羊肠裙。衣裙上装饰密集的衣纹,有薄纱透体之感。人物面相丰圆,造型雄健厚重,肩宽胸平,姿态端庄,少动态,手法简朴。


  其壁画中人物形象饱满体态健壮,面相呈椭圆,高鼻大眼,都身着相同的西域风格衣冠服饰。人物面部晕染采用表现明暗的凹凸法,面部轮廓及眼眶均用朱色(已变为黑褐色),作圆圈晕染,眼睛和鼻梁涂以白粉,以表现人物面部和肢体的立体感。人物形象均以土红线起稿,赋色后以深墨铁线定型,线描细劲有力。此时彩塑和壁画是中原传统艺术和西域艺术的融合。


  同期北凉国西临匈奴沮渠部,后匈奴部历经战争,归顺北凉,因而在壁画风格中有所体现。北凉时期的洞窟壁画主要描写了佛本生,尊像画,供养人像,各种团祥云等。故事画采用主体式单幅画并列的组画形式,排列于同一个横卷上,既可单独欣赏,又可连续观看。单幅画只表现故事中主体人物的主要情节,构图简练,特点明确,一目了然。人物作平列安排,无前后层次。画面表现出布满空间的平面装饰美。


  2。2盛唐时期


  盛唐是中国的民族和文化融合的鼎盛时期,莫高窟开凿洞窟近百个,洞窟气势恢宏,在壁画和雕塑艺术上可以说是登峰造极了。盛唐洞窟也多以西壁开龛的复斗型洞窟为主。盛唐壁画在经变化上令人瞩目,第172窟南壁法华经变化城喻品种的山水画充分体现了唐代青绿山水的堆粉沥金的风格,北壁壁画琼楼玉宇,对于研究唐代古建筑群提供了珍贵资料,同时壁画上出现了飞天穿楼的场面,极具艺术效果。第45窟北壁宝树观,第23窟耕作等壁画对于反映唐代社会生活和服饰方面提供了珍贵的资料。敦煌盛唐的飞天也显得精美异常。445窟北壁的弥勒经变中表现剃度的场面,也同样细致地刻划了人物形象,渲染了故事的情节。画家非常巧妙地把六组男女剃度场面交错地、互相对称而又有变化地描绘在画面的中下部。这里有不同年龄身分的各种人。但是画家不具简单地只依靠服饰、须发或外部的动作来区别这些男女僧尼,而是同时运用不同的情态神采刻画他们之间的不同性格与身份。


  盛唐时期创作的莫高窟壁画,以艺术上的精美细致,对人物形象进行了细致的刻画,从而清晰的表达了对应比画的主题,所作主题多为市井百姓绕佛而行,欢呼雀跃。表现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体现了盛唐社会的安居乐业,国力兴旺。唐代画家的艺术智慧和熟练的绘画技巧,既继承发展了汉、魏以来的壁画转统艺术,同时又吸收了外来艺术的长处,把壁画艺术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他们发挥了自己的创造性,把主观想象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壁画作品愈发注意反映现实生活和刻划人物的精神气质,造型由粗犷而进入精细,形象准确生动,男子宽衣博带,气象雍容;女子体态丰腴,容貌端丽。尤其是菩萨形象,戴宝冠,穿天衣,生动有姿,光彩照人。衣装多用中间色晕染,层次浓淡富于变化,恰也反映出当时人们对现实生活中女性之美的认识和愿望。


  2.3元代


  由蒙古族建立,元代是中华民族经历了五百多年的战乱、分裂、衰败后复归统一的时期。蒙古族入主中原虽然不过百年,却给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的建构与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在美术方面更是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文人绘画创作空前活跃,占据了主导地位。这是一个既统一又动荡,既钳制又开放,既苦涩又活跃的一百年,美术作为时代精神的反映,就是在这一背景和气候下折射出了璀璨的光华。


  元蒙统治时期,各国取道敦煌进行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一度形成文化、经济的繁荣时期。


  元代代表壁画为第3窟的千眼千手观音,南壁壁画中的千手千眼观世音像为研究对壁画充分发挥了传统壁画的线描技巧,如以铁线描表现脸面手臂,富于肌肉的弹性;以游丝描表现鬓发,富于轻松飘渺的质感;以兰叶描表现裙裾,磊落飘洒,又扭转飘举之势。笔法精熟,造型能力过人,线条刚劲中含婀娜,饶有生气。由内而外体现出了元代大一统的国家气势,其融合的高超的创作手法和精美艺术创艺,无一不是国家强势,百姓兴旺的体现。


  结语


  莫高窟是一部活着的中国史,其每一幅壁画,每一个雕塑,都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其创作的故事题材反映了了当时社会的基本面貌。其壁画雕塑的衣着服饰基本是以当时流行的款式风格为原型,加以艺术创作而汇成,有极高的社会研究价值。而人物形态方面,或喜,或怒,虽其基本对应佛教形象,但也融入了艺术家的愿景,能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底层百姓的生活状态。


  从莫高窟壁画雕塑本生,能探究时代艺术特点。从其手法表现,能探究深层次的社会内涵。这二者无一不体现着莫高窟巨大的研究价值。


  艳丽的色彩,飞动的线条。随着人们对其研究不断深入,它们逐渐呈现在世人眼前。它,仍然是一座巨大的人文艺术宝库!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很牛学术网 联系我们 文献下载器
返回顶部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