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4-03-21 10:00  

一、研究背景 

  经济全球化时代,资源、环境和经济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简称GSCM)、加强环境社会责任控制,是我国企业突破绿色贸易壁垒做大做强的关键举措。经济活动包括物流活动带来的资源耗费、大气污染、水土恶化等问题违背了可持续的发展原则。2007年震惊全国的三鹿奶粉事件爆出,罪魁祸首是奶源的失控,即原料供应源头就掺杂了三聚氰胺化工原料。无独有偶,2012年绿色和平组织(一个国际性的非政府环保组织)对9个品牌的18种茶叶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茶叶样本全部含有农药残留,检出的农药多达29种,其中超半数样本被检测出含有国家禁用农药。“毒奶粉”“毒茶叶”等事件反映了建立社会责任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许多类似的伪劣产品从原料供应环节就是“灰色”产品,严重威胁人民的健康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反映了我国企业供应链管理和供应链上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存在重大缺陷,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 

  为了应对供应链质量管理风险,国际组织和很多国家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制度,国际贸易中绿色成为准入国际市场的要求之一,如欧盟认证(CE)标志是一种安全强制认证标志,是任何制造商进入欧盟市场的护照,这是欧盟法律对产品提出的一种强制要求。在全球经济低迷、我国社会经济转型时期,为了实现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我国企业要走出国门,取得“通行证”,需要构建和实施基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从而保证企业从采购、加工、包装、运输、贮存、销售过程中产品绿色度和品质。运用社会责任内部控制系统应对供应链上的质量管理风险,是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一个新方向、新课题,本文拟构建基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框架,旨在为我国企业提高绿色供应链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二、文献回顾 

  现有文献中关于绿色供应链社会责任内部控制的文献较少,绿色供应链管理方面主要从绿色供应链管理内涵、作用、目标以及如何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等方面进行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方面主要从内涵、范围、框架以及如何建设等方面展开研究。 

  (一)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 

  1996年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制造研究协会在一项“环境责任制造”(ERM)的研究中首次提出绿色供应链的概念。Zsidisin[1]认为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以环境友好型进行规划设计、采购、生产、分销以及使用和再利用,以及企业内部供应链的管理决策、行动及形成的合作关系,通过对绿色供应链的管理包括绿色计划、绿色采购、绿色制造、绿色物流和绿色回收[2],使得产品从物料获取、加工、包装、仓储、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过程中,达到对环境影响最小,资源效率最高的目的[3]。绿色供应链管理实施的必要性方面,Sarkis[4]指出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改善企业组织绩效,减少企业生产成本,保护自然环境。孙萃萃等[5]通过对2007年77户大型钢铁企业数据比较,发现实施绿色制造后企业盈利能力显著提升,而能耗、废水、废气排放有所降低。从绿色供应链实施的角度来看,王能民等[6]认为应该从战略、动机以及业务三个层次来设计绿色供应链的协调机制。曹景山等[7]研究了绿色供应链的动力机制,提出企业实施深层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动力来源于企业内部最深层的社会责任感。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方面,曹国青等[8]运用专家调查法构建了包括财务价值、客户服务、成本费用、业务流程和环境绩效五个方面的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并验证指标体系的评价模型。 

  (二)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研究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方面,目前主要从内涵、范围、框架和如何建设等方面展开研究。王海兵等[9]提出“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是企业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实现社会责任内部控制目标的过程,其实质是对隐藏在社会责任背后的各类资本以及依附于资本的相应权益进行控制。花双莲[10]认为社会责任内部控制包括治理控制、管理控制和作业控制,并构建“目标、主体、层面和要素”四位一体的社会责任内部控制框架。此后,有学者开始研究社会责任内部控制在不同行业的应用问题,齐鲁[11]认为应该构建建筑行业的社会责任内部控制体系,王海兵等[12]提出汽车行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的实施路径。在社会责任内部控制和风险管控整合方面,唐洋[13]建议加强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传递和沟通,重视社会责任内部控制监督,增强企业社会责任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水平等;王海兵等[14]将战略性社会责任内部控制引入到预算控制,构建以社会责任战略为导向、以社会责任预算风险管控为中心的企业战略性社会责任预算控制體系。 

  综上所述,绿色供应链的研究取得丰硕成果,为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务参考,但社会责任内部控制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个企业或行业,没有涉及供应链管理方面,这限制了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的进一步发展。随着企业经营环境日益复杂,国际范围内的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如火如荼,基于绿色供应链管理视角,在复杂商业生态与价值链网络中考察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问题变得尤为迫切。企业需要考虑绿色供应链管理过程中的风险防控,关注如何降低、转移或控制绿色供应链管理中的风险。目前,社会责任是作为内部控制的环境因素而没有充分融入到其他内部控制要素,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的实施应该具体到管理和业务活动。绿色供应链管理更关注社会责任以及环境资源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而非短期的财务目标,基于绿色供应链管理构建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体系为我国内部控制建设指明了新方向。在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需要有效的跨越职能部门甚至是跨越企业的业务流程、新环境下的理念文化、资源高效利用目标约束下的预算控制,辅助以部门运作和考核机制,而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可以为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实施提供“落地”的方式。

    三、基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体系构建 

  基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属于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Strategic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ternal Control,简称SCSR-IC),是内部控制窗口往社会责任领域扩宽,往战略层次提升所形成的内部控制体系[15]。为了实现战略性社会责任而进行的一系列控制活动,是一种战略管理手段。基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体系是以绿色发展战略为导向,社会责任内部控制嵌入到供应链各个环节的有机系统。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引领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的决策和实施,而运行高效的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可以进一步推动社会责任内部控制作用的发挥。因此,构建基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体系(图1),可以推进绿色供应链管理实施和绿色发展战略的实现。 

  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体系包括绿色发展战略、绿色信息与沟通、绿色物流、控制活动和内部监督,其中控制活动包括绿色研发、绿色采购、绿色智造、绿色营销和绿色回收。 

  (一)绿色发展战略 

  战略为企业行动指明方向。从国家层面来说,我国进入从工业化到信息化的关键阶段,如何面对中国复杂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问题,绿色发展战略是必须要遵从的。宏观层面的绿色发展战略需要微观层次的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来具体落实。企业在制定和实施绿色发展战略时应注意防范绿色战略实施不到位带来的形式“绿色战略”,或者绿色战略过度激进导致企业经营的难以为继。因此,企业在制定绿色发展战略时需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在科学分析预测基础上制定绿色发展战略,报经股东大会批准实施。绿色发展战略要求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站在新的高度,走财务目标和绿色目标相结合的道路,实现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绿色发展战略可以分解为两类型目标:绿色发展目标和绿色财务目标。绿色发展目标主要是在研发设计时考虑到产品在后续生产、营销环节对环境的污染最小化、能耗最低化,产品在生命周期末端可以回收、处理。绿色财务目标包括绿色预算控制目标和绿色财务报告目标,绿色预算是为了有效保护环境和资源而制定的企业预算收支、预算投资、预算筹资等内容。绿色预算是在传统预算基础上所做的增量预算,短期内绿色预算支出会超过绿色预算收入,但长期来看,绿色预算控制带来的产品服务高附加值和品牌效应,会提高全供应链价值,最终改善经营业绩。绿色财务报告要求在财务信息基础上加上非财务信息,尤其是环境资产、环境负债和环境权益的信息,披露企业在节能减排、环境建设等方面的完成情况。 

  (二)绿色信息与沟通 

  绿色信息与沟通是指企业通过收集、整理加工绿色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并在战略目标的指导下,将这些信息用于支持企业的整体层面内部控制和具体业务控制活动,然后以真诚的态度引导顾客购买绿色产品和服务。绿色信息包括绿色法规信息、绿色消费信息、绿色产品研发信息、绿色科技信息、绿色预算信息、绿色财务报表信息等。绿色沟通是将整理后的绿色信息纳入企业具体的生产经营销售活动中,通过对内沟通生产符合消费者需要的绿色产品,进而引导顾客购买绿色产品。绿色信息与沟通贯穿于绿色供应链管理活动全过程。绿色战略的制定需要在相关法律法规框架下,结合绿色消费信息和绿色科技等。绿色物流在正向和逆向物流中都包含绿色能耗耗费、绿色预算信息等。绿色研发、绿色智造、绿色营销和绿色回收等绿色控制活动,以及内部监督,都离不开绿色信息的支持。企业不仅重视内部的绿色信息与沟通,也重视与供应链上其他企业之间的绿色信息与沟通。 

  (三)绿色物流 

  目前我国绿色物流方面存在较严重的问题,如运输能耗大、噪声污染、存储保管不当、包装物废弃等。根据国家邮政公布的数据,2015年全国的快递业务总量达到206.7亿件,按照每个包裹0.2千克计算,这些包裹会产生400多万吨垃圾,且这些垃圾的处理难度大大高于生活垃圾的处理难度,有些垃圾甚至残留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和环境带来很大危害。随着人类社会环保意识的觉醒,消费者开始使用绿色产品,拒绝不利于环境的服务,从而倒逼绿色物流的发展。绿色物流主要是指充分利用物流资源的同时降低物流对环境的危害,实现可持续发展。绿色物流管理包括供应链正向绿色物流管理和逆向绿色物流管理,涉及绿色运输、集约资源、绿色仓储等。绿色运输是指对运输线路合理规划和布局,缩短运输路线,提高运载效率,达到降低车辆能耗的目标。绿色仓储是指在选择仓储地址时要有利于节约运输成本,仓库的大小要根据实际情况预测,使得仓库使用效率最大化。2015年6月,顺丰、申通、中通、韵达、普洛斯五家物流公司联合公告,共同投资创建深圳市丰巢科技有限公司,研发运营面向所有快递公司、电商物流使用的24小时自助开放平台——“丰巢”智能快递柜,以解决快递末端难的问题。丰巢物流模式让包裹信件的收发变得更加人性化、快捷化和信息化,提高了物流效率和社会满意度,同时也通过缩短快递运输时间和等待时间,进而降低了物流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四)绿色控制活动 

  绿色控制活动是在传统的控制活动上考虑环保,体现绿色。绿色控制活动是全过程的绿色管理活动,从产品研发到产品回收都追求经济与环境双赢,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绿色研发。研发设计阶段对于产品性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企业在进行研发时应考虑绿色技术工艺和绿色设计,亦即绿色研发。绿色研发是指设计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时充分考虑其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包括取材、耗材等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据新华网报道,美国环保局2015年9月18日指控德国大众汽车集团在所产车内安装非法软件、故意规避美国汽车尾气排放规定。美国环保局局长助理辛西娅·贾尔斯表示,此举旨在规避美国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属于违法行为,并且危害公共健康。以汽车行业为例,如果没有绿色发展战略为导向,实施绿色研发,可能会给公司品牌带来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因此,在企业绿色发展战略导向下实施绿色研发,需要控制和防范研发风险。绿色研发风险主要有五个方面:绿色研发的立项申请和审批、绿色研发過程、绿色研发的结题验收、绿色研发成果开发和绿色研发成果保护。立项环节需要建立完善的绿色研发审批制度,审批中关注研发的产品是否符合企业绿色发展战略、技术的先进性和可行性、技术转化为成果的可能性等,条件允许可以聘请外部独立的专业机构或行业专家对绿色研发项目进行评估论证。绿色研发过程的风险包括人员配备不合理、研发过程费用失控、研发进度滞后、研发资源局部短缺等。为降低绿色研发风险需要合理设计项目实施进度计划和组织结构,跟踪项目的进展,确保每笔费用符合科技开发费用报销制度和绿色制造标准。如有需要,可以建立中期检查制度,以及时发现问题并纠偏。绿色研发的结题验收需要防范的风险包括验收的成果与事实不符、鉴定不充分等。企业应建立严格的技术验收制度,严格执行测试程序,可以考虑聘请独立客观的专家机构进行系统、严格的评审。绿色研究成果开发阶段主要有研究成果转化应用不足、造成资源闲置或者新产品未经充分测试导致大批量生产不成熟等。需要建立健全绿色研究成果开发制度,促进成果及时转化。建立项目研发档案,推进有关绿色信息的共享和应用。绿色研究成果保护阶段需要防范技术外泄、研发产品被限制使用等风险,因此,在研发完成后,采取专利或技术秘密等方式进行保护,同时建立绿色研究成果保护制度。

    2.绿色采购。为了确保企业从环境中提取或从供应商处采购材料时,在绿色发展战略的前提下按质按量高效满足生产经营需求,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绿色采购业务管理制度和绿色供应商管理制度,并将相关责任明确落实到具体岗位。绿色采购重点关注绿色材料选择和绿色供应商选择两个方面,绿色材料选择是指企业在获取材料(包括从大自然提取资源)时,注意控制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在绿色采购的请购环节企业需要根据绿色发展战略和实际情况,结合采购预算、库存和在途物资,科学安排采购计划。在具备审批权限的部门和人员审批采购计划时应重点关注采购计划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合规性。绿色供应商选择是指企业在采购材料时除了考虑产品质量、性能,还应将绿色标准作为重要考虑因素,从而激励供应商生产绿色产品。企业建立科学的绿色供应商评估和准入制度,入围的供应商一定是与企业绿色发展战略相符。在防范舞弊风险基础上,与供应商签订质量保证框架协议,同时对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进行适时管理和考核评价,并根据供应商淘汰制度对供应商进行动态调整。 

  3.绿色智造。绿色智造是将清洁生产和智能化技术相融合的产物,绿色智造是指将最新的电子通讯、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应用于绿色产品制造,提高产品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包括绿色智造环境、绿色智造工艺和绿色合同能源管理(G-EPC)。绿色智造环境是包括在产品生产或加工过程中的实体环境和无形环境。实体环境是指生产加工的具体场所、原料的堆放和耗費过程等。无形环境是指和绿色智造相关的理念、文化、法律制度、数据库和信息网络等。企业应根据国家对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规定,结合自身的情况建立相应的绿色生产制度,包括前期绿色研发成果的实施责任制度、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操作规范、应急方案和日常监督等。同时,加大对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的宣传教育,实现绿色安全生产。绿色智造工艺是指在众多实现成品的工艺路线中,选择耗费少、能耗低以及对环境污染程度最小的工艺。在此过程中企业应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检测制度,保障产品质量。严防危害环境和人民身体健康的产品流入市场。企业可以在内部实施六西格玛项目改善企业质量流程管理,鼓励员工针对工艺中存在的能耗高、环境污染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绿色合同能源管理(G-EPC)是指节能服务公司与用能单位以契约形式约定节能项目的绿色节能目标,节能服务公司为实现绿色节能目标向用能单位提供必要的服务,用能单位以节能效益支付节能服务公司的投入及其合理利润的节能服务机制。传统合同能源管理将节能作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手段,而绿色合同能源管理不只是关注短期的经济效益,更关注企业对环境的影响以及企业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企业建立低能耗环境,要求充分利用好材料,杜绝浪费。增强员工节约能耗的意识,养成离开工作岗位关闭相关电源、切断水开关的习惯。对于“三废”的处理,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执行,净化达标后才可以排出。泰禾集团是全球农用化学品及特殊化学品领域中举足轻重的企业,企业秉持“没有好的QHSE管理体系,就没有好的未来”的理念,斥资打造了具备QHSE国内一流水平制造基地,并投资超过1亿元资金用于建设生产基地的“三废”处理设备,使企业符合QHSE规范标准。企业在全球多家跨国公司每年多次QHSE审计中获得认可。企业多项产品的绿色合成工艺获得国家重点项目资金支持,并取得ISO9001■2000、ISO14001■2004、ISO18001■1999三项官方认证。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此前“三聚氰胺”事件给乳制品行业带来的冲击波令人们记忆犹新。泰禾集团的这一做法,值得我国许多企业借鉴。在生产过程中瞄准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战略高度、提高质量安全环境等的社会责任温度,加快绿色产品生产与使用过程的智能化速度,对于我国企业参与经济全球化、绿色化、信息化竞争,夯实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至关重要。 

  4.绿色营销。绿色营销包括绿色包装和绿色销售。绿色包装是指在包装环节考虑通过包装设计、包装结构调整达到降低包装耗材、包装对环境的污染等负面影响。2012年全国人大代表汪光焘指出大概20%的垃圾是过度包装的废品。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于2010年3月28日发布《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国家标准,新国标于2010年4月1日起实行。销售前企业应加强对市场的调查,根据市场情况及时调整销售策略,运用线上线下销售形式,采取销售折让、商业折扣、电子广告等多种销售策略,达到保护环境、节约能耗、促进销售、提高市场占有率的目的。完善客户服务制度,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通过售后反馈及建议,不断改进产品质量、工艺和服务水平。 

  5.绿色回收。绿色回收是为了通过回收、重新利用、循环等使得产品末期阶段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2014年,244个大、中城市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达2 436.7万吨,工业危险废物综合利用量占利用处置总量的58.2%,处置、贮存分别占比24.7%和13.4%。为了促进我国的清洁生产和绿色回收,相关的顶层制度设计开始紧密部署。2012年7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依法利用废物和从废物中回收原料生产产品的,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税收优惠。绿色回收包括材料和产品的回收、材料和产品循环、材料和产品的报废。绿色产品回收方面,国务院发文要求建立废旧商品回收体系,提高各主要品种废旧商品回收率,比如很多企业开展的“以旧换新”“高价回收废旧家电”的活动。材料和产品循环通过对现有产品的重新拆装、组合、加工,使得零件可以重新利用、使用。材料和产品的报废是针对无法回收、循环利用、使用的部分进行报废,报废时候需要通过处理、加工使得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五)内部监督 

  绿色供应链管理框架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内部监督是指内审机构及人员以企业的绿色发展战略为导向,以绿色信息为基础,以法律法规为准绳,对将要或已经实施的经营活动实施监控、检查和评价,揭示和报告社会责任内部控制缺陷等信息,并在内部审计报告中提出意见和建议,为绿色管理决策提供依据,降低企业经营活动的风险,促进企业绿色发展战略实现。结合国家绿色发展战略和企业QHSE管理体系的要求,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组建内部审计机构,配备内部审计人员。培养在绿色研发、绿色智造、绿色营销、绿色回收、绿色预算、绿色财务、环境社会责任审计[16]等领域具备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道德的高素质人才。此外,还应该培养具备公司战略管理、风险管理、跨文化管理、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人才,以便站在供应链管理和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全面、正确地开展绿色监督工作。为落实《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进一步规范清洁生产审核程序,更好地指导地方和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发改委、环保部联合颁布第38号令,要求2016年7月1日开始实施修订后的《清洁生产审核办法》。内部审计机构在遵循《内部审计准则》(2014)基础上,依据《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2011)、《环境保护法》(2015)、《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和《清洁生产审核办法》(2016)等相关法律法规,对绿色供应链管理框架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各要素和环节实施一般内部审计监督和专项内部审计监督。明确各个环节的风险点,建立风险清单,对于重要性风险点实施重点监控,降低风险,强化落实绿色发展战略。在审计队伍组建方面,可以借鉴一些好的做法。例如华为公司审计部与公司总人员的规模比例为1■1 000左右,审计部的人员其中之一是来源于研发、营销、供应链等部门的业务骨干,形成跨部门的业务团队,其审计业务范围包括了产品的研发、市场营销、供应链等。同时,实施过程审计,保证业务根据预定流程体系得到执行。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社会责任内部控制体系,还能够拓宽企业的监督边界,为供应链各企业、各流程、部门之间、不同人员之间实施动态交互制衡与监督提供了可能。

    四、结语 

  绿色供应链管理框架下的企业内部控制具有一定的外部性、协同性和创新性,不同于单一企业内部控制或集团公司内部控制。社会责任风险在供应链主体之间生成、传导和渗透,单一的组织内部控制架构难以支撑日益扩大的风险防控格局。本文构建了基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体系,涵盖绿色发展战略、绿色物流、绿色信息流、绿色控制活动和内部监督五个方面。本文将COSO内部控制框架中的风险评估蕴含于绿色发展战略之中,偏离绿色发展战略的因素即为风险。此外,考虑到供应链上企业内部控制的特殊性,内部环境蕴含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环境中,并增加绿色物流控制,能够涵盖绿色供应链管理框架下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和特征。基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企业内部控制不仅能够控制环境社会责任風险,同时倒逼供应链和价值链上的各利益相关方对自身的内部控制系统做出相应的调整和优化,形成能够适应复杂生态、参与高层次竞争、具有协同共生能力的内部控制网络。本文基于供应链视角,将绿色供应链管理和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进行整合研究,对于深化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研究,提高我国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是深入探索供应链管理和企业内部控制之间的作用原理和耦合机制,并将战略性社会责任和互联网+思维融入到绿色供应链管理框架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建设,为促进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增强企业全球化竞争能力提供新思路和新动能。● 

  【参考文献】 

  [1] ZSIDISIN G A,SIFERD S P. Environmental purchasing: A framework for theory development[J]. European Journal of Purchasing &Supply Management,2001,7(1):61-73. 

  [2] 顾志斌,钱燕云.绿色供应链国内外研究综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11):204-207. 

  [3] 但斌,刘飞.绿色供应链及其体系结构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0(11):1232-1234. 

  [4] SARKIS J. A Strategic Decision Framework for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03,11(4):397-409. 

  [5] 孙萃萃,张志红.钢铁行业传统制造与绿色制造的比较研究[J].环境保护,2008(18):54-55. 

  [6] 王能民,汪应洛,杨彤.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研究进展及趋势[J].管理工程学报,2007(2):118-122. 

  [7] 曹景山,曹国志.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驱动因素理论探析[J].价值工程,2007(10):56-60. 

  [8] 曹国青,华凤燕.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的模型研究[J].工业工程,2007(1):117-119. 

  [9] 王海兵,王冬冬.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基础理论研究[J].会计之友,2015(15):88-91. 

  [10] 花双莲.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理论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11] 齐鲁.融入社会责任的建筑企业内部控制构建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12] 王海兵,梁松.汽车行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实现路径探微[J].会计之友,2014(11):95-97. 

  [13] 唐洋,曹秋菊.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建设研究[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4(10):96-101. 

  [14] 王海兵,李文君.企业战略性社会责任预算控制体系构建探析[J].财务与会计,2016(11):56-57. 

  [15] 王海兵,刘莎.企业战略性社会责任内部控制框架构建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5(4):31-37. 

  [16] 王海兵,周琳.企业环境社会责任审计论纲[J].会计之友,2017(7):103-109.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很牛学术网 联系我们 文献下载器
返回顶部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