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化整体护理是一种创造性的、个性化的、整体的、有效的现代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精神上处于满足而舒适的状态,降低不适的程度。剖宫产手术对产妇是一种应激源,术前患者产生较明显的心理应激反应,除担心自身安危同时还担心婴儿的安危,其心理受到了双重压力,大部分为初产妇,加之文化层次偏低,对分娩知识了解甚少,更容易出现心理焦虑。手术室护士通过对每位剖宫产妇的心理特点,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结合“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观,给产妇提供人文关怀,使产妇达到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手术和护理,为手术后康复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本组348例,年龄20~35岁,平均25.5岁。初产妇316例,经产妇32例,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178例,初中至高中130例,高中以上40例;合并症:妊高症55例,糖尿病7例。
二、护理方法
1、术前访视
手术前一天巡回护士到病房阅读病历,了解产妇的一般情况、既往病史、手术史、药物过敏史及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注意有无异常,了解本次剖宫产的原因,以及病情的轻重缓急。探视产妇时要注意仪表端正、态度和蔼、言行规范,语言要通俗易懂尽量少用医学术语。嘱咐病人术前晚注意保暖、保证充足的睡眠、术前禁食水、不化妆、不佩戴首饰,配合病房护理人员做好术前准备,简介手术室环境、手术台次、麻醉及配合方法、术中注意事项;通过关注、真诚和尊重的态度,给患者以良好的第一印象,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最大限度的消除恐惧焦虑心理,耐心地解答产妇关心的手术,麻醉,术后疼痛等问题,使产妇对手术方法,路径、麻醉镇痛方法有全面的了解,从而打消顾虑。同时要做好家属的工作,使产妇获得心理支持。
2、术中护理
产妇进入手术室后,做好安全查对工作。在产妇进入手术室之前,护士应将所用的器械物品和仪器准备好,缩短产妇进入手术室到手术开始的时间,减少准备器械时产生的噪声和忙乱给产妇造成新的焦虑。多数产妇在进入手术间时,恐惧感会更为强烈,尤其是急症剖宫产术患者,表现为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精神高度紧张,对各种刺激均十分敏感,所以给产妇过床、摆体位,动作要轻、稳,特别是有男医生在场时,避免过多暴露产妇身体,以满足自尊需要。医务人员言行举止都应慎重,不可边手术边谈论一些与手术无关的话题,以免使产妇认为医护人员对手术不够重视而失去安全感。手术间可播放轻柔的背景音乐可分散患者注意力,使患者精神情绪稳定,从而增加对疼痛的耐受性。手术开始前、关闭体腔前、关闭体腔后,巡回与器械护士做好手术器械和敷料的核对,器械护士熟悉手术步骤,应用自己熟练的专业技与手术医师密切配合,尽量缩短手术时间,使手术顺利完成。巡回护士要做到各项护理记录完整、准确,并且在手术全过程中注意各种导管的通畅。
3、术后随访
术后1~3天,由负责手术的巡回护士回病房向产妇了解术后的情况,包括伤口的疼痛情况、生命体征转自第一论文网的变化情况、身体的恢复情况等,指导产妇预防手术合并症、促进术后康复。给予患者必要的健康指导和祝福语言,解答患者术后仍然存在的疑虑。征询产妇对手术室工作、麻醉医师、手术护士的满意度,有何意见和建议。认真总结经验,解决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三、结论
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手术室护理模式也从只重视病人的疾病护理转变到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上来。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不仅仅局限于手术室内的工作,而是根据产妇术前、术中、术后不同的需要,采取深入、细致、全面、有针对性的护理。改变以往手术室护士送来什么产妇做什么手术的被动工作局面,通过整体护理实践,开展的整体系统化护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时也使整个护理队伍的素质得到提高,使手术室护理与病房的整体护理得到了贯通,是现代护理模式的需要。
由于许多复杂的原因,剖宫产率逐年上升,做好剖宫产手术后的护理,直接关系到母子的生命安全及健康。我们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对剖宫产病人进行了客观全面的评估,提出了疼痛、睡眠形态紊乱、组织完整性受损、有新生儿受伤的危险、活动无耐力、母乳喂养无效、有感染的危险、潜在并发症八个护理问题,制订了相应的护理目标,采取了有效的护理措施并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最后对护理效果进行了客观的评价。
参考文献:
[1]王淑杰,刘巍,孙艳华.剖宫产手术患者整体护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J].慢性病学杂志,2010.
[2]祝有菊,张智慧,王晓光.手术室护士对剖宫产产妇的心理护理[J].黑龙江医学,2008.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联系方式:电子邮件:1053406363@qq.com 豫ICP备2023024751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