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模式应用及有效性探讨论文(共4篇)
发布时间:2024-04-27 18:30  

 

 第1篇:翻转课堂模式下高中生物教学探讨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课堂教学效果对学生的生物学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翻转课堂模式下的生物教学相较于传统模式下的生物教学,其教学效果会更好。翻转课堂模式下的生物教学,更多的是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自觉性,不再需要教师去跟学生说应怎样学习,这克服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师的依赖性。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传统课堂模式下的生物教学与翻转课堂模式下的生物教学进行比较,并对翻转课堂模式的应用措施进行研究,以提高生物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一、传统教学模式及弊端


  在高中生物课堂上,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会使课堂教学每时每刻都离不开教师。例如,生物课上,教师因为有突发事件要解决需离开一下,离开前特意交代学生先尝试着自学这节课的内容,回来再给大家上课。有一部分学生可能因为学习习惯好,且自学能力较强,能够很好地进行自学并弄懂这节课的内容。但是那些缺乏自主学习意识和自学能力较差的学生,由于在平时学习中养成过于依赖老师的习惯,导致老师离开之后就不会主动学习。这种依赖性,简单说就像“赶牛”,老师在身后鞭策他,他才会去学习。长时间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会造成一些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薄弱、学习习惯不良。传统教学模式下的生物教学,教师就好比主动的施教者,而学生则是被动的外部刺激接受者即灌输对象。传统教学模式所采用的多媒体工具,顶多也只是辅助教师向学生进行灌输教学的工具,而教材则是灌输的内容。其实,无论是高中生物还是其他科目,只要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其课堂就一定会具有向学生灌输知识的固定结构形式。而且,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课堂上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去开展一系列教学。这样,教师就难以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还会迫使学生在学习上过分依赖教师。所以,对于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必须慎用。


  二、翻转课堂模式的益处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使用翻转课堂模式进行教学,不仅会使学生减少对教师的依赖,还会使学生在生物学习中增强自觉性和积极性。作为教师,应该努力尝试采用翻转课堂模式开展生物教学。学生学习时,教师可以在旁边指导学生,及时给学生提出建议或对学生的错误行为进行纠正。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采用,不仅可以使学生的学习行为不再过分依赖教师的“教”,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可谓一举两得。


  三、翻转课堂模式的应用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颠覆,尤其是课堂教学方法的改变更为突出。翻转课堂模式要求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网络、多媒体教学技术,能够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及时、准确地解答学生的问题。只有这样,生物课堂教学才能适应新时代的教育要求,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服务。翻转课堂模式的应用方法,即翻转课堂上所采取的学习形式,其实有些类似于自主学习,因为两者都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为主,而且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也大同小异。通常来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一般都是以“课程开发”为开端,然后依次是“学习先行”“课堂内化”“评价反馈”,最后是“研讨总结”,现阐述如下。第一,课程开发。在翻转课堂教学中,“课程开发”包含着整个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利用PPT教学、利用视频教材教学、利用文档教学等,教师可以先把学习内容发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自学。第二,学习先行。继“课程开发”后的内容是“学习先行”。“学习先行”就是指学生在正式学习新课之前要做的事情,比如课前预习。第三,课堂内化。学生“学习先行”后,便是“课堂内化”。“课堂内化”指课堂上学生所从事的所有的学习行为,学生在课堂上要最大限度地掌握本节课规定的学习内容。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情况进行一对一或集体性的辅导,适當指导一下学生的学习。第四,评价反馈。继“课堂内化”后便是“评价反馈”。学生自学完毕后,要写一张学习反馈表交给教师。同时,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适当的作业,或者让学生做一份测试,以检测学生是不是通过自学真正掌握规定的知识点,是不是真正学到知识。第五,研讨总结。“研讨总结”是翻转课堂模式中的最后一步,包括教学反思、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学习、教师优化教学方案和教学内容,从而为下一次教学做好准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生物教学中采取翻转课堂模式,不仅可以改变一直以来的传统课堂结构和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理念,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提升。所以,生物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探讨提高翻转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进一步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生物知识。


  作者:钱雪松

  第2篇:如何提高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随着新课改的普及,课堂教学逐渐开始注重“有效性”,然而从当今形势来看,高中生物教学却还没有较高有效性,其原因在于教师教学过程中依旧过于注重灌输,而不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学生自身的体验。基于此,本文拟结合人教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实例,深人分析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高中生物教学现状问题分析


  在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中,生物课程因较长时间被试为“副科”,加上高考中生物试题分值比例最低,所以学校常重视不够,往往课时偏少,专门的自习时间也偏少或根本没有,教学的难度较大。从学生自己角度看,大部分的学生都以为,高中学习核心是将语数外学得好,对于以高考为宗旨的高中学习而言,生物这门学科占的总分数比例较小,当然不及语数外等课程重要,最终促使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关注不够;而且,中学时期的课表安排很满,且高中的生物课程其内容很是无趣烦闷,这更是对激励学生们学习生物很是不利。


  2.提高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2.1从学生出发。生物学的深奥之处就在于其集复杂与简易于一体,可以使学生产生探索的兴趣。生物与每个人都相关,这是通常的看法,但是不经过系统学习却几乎没有人能明白生物学的内涵,也无法解释生物现象的存在。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种多样的方法来制造出一个十分愉悦轻松的氛围,并且利用所有机会为孩子们创造表演的舞台,促使他们能够综合发展,要秉承学生为本的理念,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使得师生能够在一个互相尊重,相互信赖的环境中共同进步。


  2.2准确把握教学教材及标准是前提。在高中课堂中展开生物的授课时,从一定角度上来说教材与课程标准之间的联系就如同老师和学生,展开具体的授课时,老师应当对课本有一个充分的认知,并严格依照课程规范中的要求来进行,才可以合理的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授课规划,进而大幅提升教学的效率。那么准确理解教材和把握课程标准要求需要注意什么呢?首先,充分研读,提出合理的教学目标,有的放矢。在传统生物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会因为没有深入研读教材和课程标准,使得教学目标把握得不准确,导致教学状况的不理想。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教师就要积极重视教学目标的重要性。


  2.3改变教学方式。对于中学生的物理教学来说,应该运用更加形式多样的方式,对过去那种单一模板形式的方法加以改进,进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应充足应用多媒体实现教学阶段智能化与现代化,让生物教学脱离文字和教室,让学习成为爱好,进行自我探索或一起讨论,老师以对等的姿态参加和指引学生的探讨,让教学流程由过去的传承型蜕变成现代的探究型。教师可以借助网络资源以及多媒体技术来把传统文字教材编制成电子教材,通过图、文、声并茂,将平时难以讲解清楚以及无法演示的知识点变成通俗易懂的、可以具体呈现的并且跨越学科及领域的教材,进而生动影响的展示到学生面前,使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2.4引进信息技术,强化学习兴趣。如果想让生物教学更有效率,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是极为必要的。要达到这个目的,教师要更换角度,从学生的视角,利用新的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引发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借助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将抽象的生物内容转变成生动的内容,能够给予学生全新的学习体验,从而让学生更有欲望参与课堂学习,营造热烈的学习氛围。尤其对于情境创设而言,信息技术能发挥更好的效果,教师借助图片以及音视频等,使同学们带动多重感官进行学习,进而拥有良好的学习效果。


  2.5優化课堂提问,增强教学实效。没有效果的“问”只会让课堂成为教师独自表演的课堂,无法有效的同学生互动。所以,对于传统教学过程中老师不重视问题设计、不给学生留有思考时间、不创新性的进行提问等现象,老师一定要把握整个课堂,从各个方面提高问的质量,通过“问”的方式使学生投入更多精力,让课堂更加有趣。


  2.6设计实验活动,引导互动体验。实验作为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作为一线生物教师,必须充分并且高度重视学生的生物实验活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响应新课改中的生本理念,设计符合学生生物水平的实验活动,引导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互动体验,亲历实验过程,从而快速吸收和掌握生物知识。


  3.总结


  教学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有效的互动才可以保证较高的教学有效性,在开展高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师生之间需要开展有效的配合。高中生物教学要不断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通过改变教学的方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确立明确的教学开展目标,从而提高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


  作者:史娅芹

  第3篇:谈类比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生物知识较为抽象,如果教师仅借助简单的理论文字或者是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将很难深入理解与掌握生物知识,无法形成科学的学习思路。对此,教师应当借助类比法,将一些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借助类比。加强新知识与原有知识间的联系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包含了大量的概念,有些概念非常深奥,学生很难理解。在学习这些概念时,教师可借助类比加强新知识与原有知识间的联系,以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相关概念。


  例如,在学习“种群特征”时,教师可将种群与个体进行类比,个体一般有出生死亡、性格与年龄等特点;种群则具有出生率死亡率、性别比例与年龄等特点。如此便可引导学生将新概念与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又如,在学习“激素调节”时,教师可借助激素调节与手机工作原理相似的特征,进行类比,由此降低神经递质与特异性受体的理解难度。手机的工作原理为:手机、号码、信号,只要拨打手机的号码,号码的信号就会向周围发射,不管手机在哪里,只有这么一个手机能够接收信号;激素调节也是一样,特定的激素,只能由特定的内分泌腺分泌,具备特定的信号,内分泌腺分泌到这一激素中,激素就能够进入各处血液,只有特单的靶细胞才能够接受并识别信号。通过此种类比,就能够帮助学生深刻地记忆与理解相关概念。


  二、借助类比。将生物知识条理化


  生活中包含了很多生物知识,这些知识非常琐碎,因此教师需要将类似的知识进一步条理化。以“染色体变异”这一知识点为例,这一节课的重点是染色体组、二倍体以及多倍体等知识点的讲解。假如仅仅依靠单纯的记忆,学生很容易将这些概念混淆在一起,无法分辨知识点间存在的差异,无法有效掌握这些概念。此时教师可通过类比的方式,将生物知识条理化,从而促进学生有效掌握生物知识。教师可先伸出自己的手,为学生展示一只手的手指,告知学生手指有三长两短,每一个都是不同的。随后教师可举起双手,将双手的手指相对,由此类比两个染色体组,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为何是两个染色体组?由此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教师应当正确地引导学生,如使用十根手指与一只手的手指进行相除。在讲解多倍体时,教师可将一只手浸湿,在黑板上按压三次,这样就可得到三只手印。在得到手印后,教师就可类比三个染色体组。在完成上述工作后,教师可恰当地总结相关生物知识,如判断二倍体与多倍体的基础条件是什么等。如此一来,学生就能够将生物知识条理化,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三、运用类比。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类比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教学方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可将常见知识的一些特性提取出来,随后借助类比将一些不常见的知识特性预测出来,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例如,在学习“DNA模型建立”时,沃森与克里克按照前人的研究结果,认识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为螺旋形,因此推想出DNA结构或许也是螺旋形。按照此种类比,对于原有DNA模型进行了修改,同时与DNA分子的X射线照片进行对照,证明了这一结论是正确的。由此可见,通过此种形式,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掌握學习方法。


  在课堂上,教师需要找到更多的资源,带领学生借助生活经验,运用类比的方法,掌握生物知识。


  例如,在讲解“细胞的癌变”时,怎样才能让学生认识癌细胞的特点呢?教师可将免疫系统类比成防御工事,将对身体有害的病毒类比成敌军,当敌军被侦察兵发现时,就会被摧毁;而癌细胞就像隐藏较深的敌特分子,普通侦察兵并不能发现并摧毁。通过类比,能够使学生快速掌握细胞癌变的特点,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综上所述,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借助类比,不但能使学生将不同类型的知识结合起来,系统地学习生物知识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作者:仲作军

  第4篇: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一直以来,高中生物教师采取的都是让学生机械接受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这造成的后果是学生除了掌握丰富的理论性知识外,在其他方面的能力极其缺乏,如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实验研究表明,采取探究性教学法,可促使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和提高。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倡导探究性学习”“探究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一”。为此,我们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要有意识地采取探究性教学法,即促进学生转变以往机械接受、死板记忆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以主体者的身份进行探究性学习,以此来改变“高分低能”学生的培养状况,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下面,我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进行探讨。


  一、以导学案为指导,给学生提供独立探究的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导学案即由教师设计,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案。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运用导学案,可以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学习问题的机会与平台,是实现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合理、有效途径。所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具体的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来编写导学案,让学生以导学案上的内容为依据来进行探究性学习,从而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以《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这一课为例,在正式讲授这节课的相关知识点之前,我首先为学生设计了一份预习导学案,导学案中的大致内容如下。


  1.知识体系梳理


  (1)酶的特性;(2)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


  2.基础学习交流


  (1)什么叫酶的专一性?(2)温度对酶活性有什么影响?(3)pH对酶活性有什么影响?(4)在利用淀粉作为反应物进行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能否利用斐林试剂来检测淀粉是否被水解?为什么?


  3.重难点探究


  (1)酶的专一性解读;(2)温度、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探究及酶促反应速率有关的曲线。


  然后,让学生以这份导学案为指导,对课本上的内容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如此,我们便为学生提供了独立探究的机会与平台,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性学习,促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以及生物学习效率得到极大的促进和提高。


  二、重视课堂提问,有效创设问题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课堂提问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进行互动的一种常用手段,也是考查学生反應能力、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对于高中生而言,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教师进行课堂提问,能激发他们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促使他们将学习注意力迅速集中到探究性学习活动中。所以,作为高中生物教师,我们要十分重视课堂提问,并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富有思考和讨论价值的问题,创设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情境,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为实现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奠定基础。


  例如,在教学《物质跨膜运的方式》这节课时,一上课,我就为学生现场演示了向清水中滴一滴蓝墨水”的小实验,并提问:“这是物理上的哪一种现象?”接着,我展示教材中水分进出哺乳动物红细胞的状况图片,提问:“这种现象与刚才蓝墨水滴入清水中的现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结合学生的具体回答,我顺势引出本节课的课题——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随后,我又提出几个问题,要求学生带着问题来进行本节课的学习。具体问题如下:


  (1)什么样的分子可以通过双脂层?什么样的分子不能通过双脂层?


  (2)葡萄糖不能通过无蛋白质的双脂层,可是,小肠上皮细胞能大量吸收葡萄糖,对此,你觉得该如何解释?


  (3)观察刚才所看到的图片,你能否提出其他问题?能否对提出的问题作出回答?


  这样,教师通过提出富有启发意义的问题,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促使学生在探究中学习新知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与牢固掌握所学知识。


  综上所述,作为高中生物教师,我们要积极以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学理念为依据,让学生以主体者的身份进行探究性学习,从而彻底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提高高中生物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李慧宁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很牛学术网 联系我们 文献下载器
返回顶部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