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世界局势处于急剧变化之时,“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承担培养大学生国际视野和责任担当的重任,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教师需要时刻关注时事的发展,调整教学内容,向学生解读正在发生的问题和潜在的问题,并注意政策导向性问题;为解决本课程“博而杂”的问题,建议组建教学团队,并处理好涉及的各学科的关系,并注意适应学生不同的英语基础采用相应的双语教学方法。
[关键词]时效性;教材;世界政治
世界局势发生急剧而深刻的变化,正如总书记所言“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是一门的现实性很强的课程,思政教育需要“把握好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环境”,此课程为适应时势发展的需要,应该尽快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提高此课程的时效性。
一、提高时效性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政策导向性问题
“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是思想政治的核心课程之一,此课程在引导学生具备国际视野的同时,务必引导学生识别披着“自由、平等、博爱”外衣的和平演变策略。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大学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清楚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西方国家自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了和平演变策略,成功地诱发东欧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体制转变。自苏联东欧剧变之后,中国就成为和平演变的主要目标。“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政策性、导向性。不仅我国重视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国际上一些名牌大学同样将它们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贯穿在学科体系之中。
(二)处理好学科之间的关系
世界性的问题大多存在历史渊源,表面上是军事、政治问题,深层原因则涉及经济与宗教,又与各国的历史文化、地理位置、风俗习惯等存在盘根错节的关联。教师在准备一个专题时,往往因材料过于纷杂而选择困难。而学生面对如此广博专题,知识储备、相关问题的理解程度存在很大的差异,教师难以深入地把问题讲解清楚。
“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涉及多门学科的专业知识,如何处理各学科之间在教学中的关系,是本课程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应处理好世界政治、世界经济、国际关系三者之间的关系。通常,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侧重于世界政治、国际关系,对世界经济方面讲授不够,没有充分论证、揭示世界经济的基础地位。以特朗普与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展开贸易战为例,经济利益是国家利益的基本组成部分,经济因素是国家制定相关政策的最重要的依据之一。
二、提高课程时效性的对策
(一)调整教材内容
教材的观点普遍落后于时事的发展。例如:原来通行的观点认为,在冷战之后,世界局势成为“一超多强”,“一超”为美国,“多强”为俄罗斯、欧盟、中国、日本等。而现在,金灿荣认为当前是“二超多强”的观点得到广泛的认同,“二超”是中、美,而印度则被认为是新兴的重要大国之一。欧盟作为一个最有成效的区域组织,在国际政治、经济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多数教材观点还停留在2016年以前。但教材内容相对滞后,由于英国脱欧正在进行之中,各种观点在网上流传,教师难以识别可信赖的信息,难以形成全面而可靠的认知体系。有些教师为避免麻烦,依然按原来主流教材将西欧视为一个整体。这种偏重讲授已成为历史的僵硬知识的授课方式,削弱了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掌握和领会。不仅不能解答学生的疑问,而且容易使学生厌倦此门“过时而无用”的课程。
由于本课程教材内容相对滞后的问题不可避免,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是极其必要的。首先,考虑到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及学生自学和复习的便利性,需要谨慎采用全部课程使用专题教学的方式,也需要慎重对待对教材进行过度删减的做法。其次,针对教材内容的调整,可考虑在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适当删减,并援引新近发生的现实热点问题,增加对现实热点问题的深度追踪与分析探讨,补充更新教学原有内容。再者,对于重点、热点问题,可采用專题教学方式,形成以教材扎实理论与原则,以解析最新热点问题为应用和实践的模式。针对教材相对滞后于形势发展的问题,建议适应安排时间将时事问题引入课堂。根据情况可以分别安排“时事课前评”“时事课中评”和“时事专题评”,使课程紧密联系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联系国家的政策,解决教材往往落后于形势变化的问题。
(二)建立学科教学团队
建立教学团队是提高课程时效性的必要措施之一。提高课程时效性,需要把新近发生的重大国际事件解读列为教学内容,近几年来,重大国际事件往往是各种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综合表现。教师首先将最新发生的重要事件进行全方面的了解,才能较为准确地向学生传达信息。如此就要求教师短时间内掌握不同学科的最新动向和前沿理论,这样的工作对于一个老师来讲是较难达到的。从专业角度,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国际关系学、地理学等相关因素都是学科大类,该课程涉及多门学科专业知识,体系庞大,内容丰富。同时,该课程又是一门融理论教育、知识教育和价值观教育三位于一体的课程,教师既要具备一定政治素养,也要具备广博的知识,还要求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思考问题。因而这门课程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
单独一个教师同时具备以上各学科的素养是较为困难的,建立教学团队是一个值得尝试的解决办法。由于需要各个相关专业的教师参与共同教学,具体如何实施需要进一步探讨。部分高校采用不同专题安排不同专业的教师讲授,这样做法的优点是深化了某一专题的内容,但却容易造成割裂相关专业之间的内在联系,不能使学生形成统一认识。教学团队的成员应该来自相关的各个专业。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多召集几个专业的教师参加。
(三)时事热点问题与双语教学相结合
越来越多的高校将此课程列入英汉双语教学计划。时事热点问题既是该课程的重要部分,也是时效性较强的部分。重大事件在国际上同样产生热烈反响,相关的英文资料十分丰富。这些材料学生容易产生兴趣,教学效果较好。双语教学的引入有利于“培养学生世界的视野”,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以多元文化的视角对问题进行反思。
双语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教学方式与学生英语水平相适应的问题。目前开展双语教学且运行良好的高校主要是知名高校或重点院校,这些高校的学生英语基础较好,不仅可以适应教师英文讲解时事问题,也可以适应英文原版教材。对于大多数英语基础较差的地区或高校,注意以下问题。首先,双语教学要避免成为英语教学,要保证本课程的教学效果。其次,慎重完全使用英文教材。学生在英语基础较差的情况下,理解原版资料往往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
总而言之,当前世界局势的剧烈变化要求本课程提升时效性,注意政策导向性和协调各学科的关系,由于涉及专业领域太广,建立教学团队是一个值得的尝试,同时引入时事热点教学和适应利用外语进行双语教学。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联系方式:电子邮件:1053406363@qq.com 豫ICP备2023024751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