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良好的师德在特殊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一、前言
好的师德师风可以从本质上保证师生之间的人格平等,进而相互学习、相互尊重,这是教师精神内涵与文化品位的双重体现,所谓教书育人,教的虽然是知识,但是学生得到的却应该是超出知识以外的东西,因此对于小学教师而言,强化自身的师德,以身作则的去进行教学,将更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
二、良好的师德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一)良好的师德等于言传身教
小学生的学习习惯以及德育品行都处于塑造阶段,他们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的言行举止以及衣着仪表对学生都具有很深远的影响,因此作为一门小学教师能够恰当的运用自身的言语进行教育教学将更有利于感化学生的心灵,使学生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而这也是教师师德的一种体现,但是在以往的教育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习惯了扮演一个保姆或者警察的角色,对学生苦口婆心的说教,但是却忽视了自身的带头作用。在这里笔者举这样的一个例子,在小学班级行为规范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爱护公物、保护环境,但若是教师不注重自身的言行乱扔垃圾,那学生势必也会相互模仿,但若是教师可以以身作则、严于律己,时刻为学生树立榜样,那么学生势必也会跟从教师的脚步,去自觉的遵守这些行为规范,“言必行,行必果”的行动实践远胜于说教,教师发挥师德作用,对学生进行言传说教,将更有利于规范学生的品行。
(二)良好的师德提升教学效率
在以往的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秉持着师为尊的思想,在教学中将自身放在高高在上的位置,致使师生之间长期处于一种不平等的关系,学生看似对教师的尊敬实则其实是对教师的一种畏惧,这不符合现代教育观念,同时也不是教师师德的一种体现,更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真正的教育教学应该是遵从学生本心的一种体现,对于小学教师而言,师德的体现不在于传授学生知识多少,而在于学生理解知识多少,这就需要学生能够真正的从心灵深处拥有主动学习的愿望,进而积极的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而良好的师德可以让教师真正的放下身价,平等的去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这样课堂气氛势必会有所提升,学生才能真正的遵其道,信其师,长此以往课堂教学效率势必会有多提升,这也是师德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的一大作用。
二、塑造和提升良好师德的有效措施
(一)认真学习,提升素养
春蚕到死丝方尽是人们形容高尚师德一种体现,而宋代的理学大师朱熹也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所有高深的学问以及精辟的见解,都是勤于学习,不断进取才能获得的一种能力,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必须要明确自身的责任与义务,不断的提升自己,才能适应这个熟悉万变的教育时代,这也是教师师德的一种体现。除此之外教师要注重自身內在涵养的提升,除了专业知识,多去学习一些有关儿童心理学,以及学生安全教育学方面的知识,在空闲时间多去听一些关于这些方面的知识讲座,并将这些知识融合到教育教学实践中来,才能使自身的内在素养与职业专业靠
(二)严于律己,注重言行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听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就是如果学生是一杯水,那么教师本身就应该是一桶水,尤其是对于小学教师,在这些小学生的心中教师具有完美的形象,是学生学习以及生活中最信赖的一个人,教师的举手投足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言行,学生对待这个世界以及社会的看法都是从教师的影像中折射出来的,何为师德,这不仅仅是教师的学识问题,还关乎着教师良好的形象问题,因此教师在提升和塑造自身师德的过程中,必须要严于律己,注重自身的一言一行。为此教师首先要强化自身的控制能力,注重对自身情绪的控制,进而让自身有更加良好、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去投入工作,即使当学生出现错误时,也能够换位思考,不对学生进行过激的行为,这是一种注重自身言行的表现,其次教师能够做好普通人和教育者身份之间的转化,在校园以外教师也是普通人,可以有自身的喜怒哀乐,也可以去抱怨生活,但是当教师走入校园的那一刻,自身就是一个教育者的身份,这时就要将所有的个人感情以及一些不快的烦恼留在校门外,不将私人情感带入课堂,这就是严于律己的师德表现,而这说起来很容易做实际做起来其实是很困难的,教师要时刻的留心注意。
三、总结
教育事业是一项充满爱的事业,教师的责任与义务任重道远,因此作为新时期的小学教师,必须要明确良好的师德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从而认真学习,提升素养,严于律己,注重言行,做好学生的方向标与引路人。
青年时代 2017年2期 作者:黄朝晖
第二篇:浅谈如何提高教师师德
教师师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中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过程中所遵循的行为规范必备品质。它体现了社会和人民对教师的期望和要求。只有教师师德高尚,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传道授业解惑才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师德如何才能提高呢?我认为,不外乎“知”与“行”两步,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提高师德修养的基本途径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这是提高教师师德修养的最基本途径。师德修养认识的提高、情感的培养,以及信念的确立、意志的锻炼都离不开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的锻炼。加强自身的理论知识学习,是教师师德修养的先决条件。正确的理性认识,是自觉行动的前提,教师师德修养也离不开实践。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就从这两方面谈谈如何提高教师师德。
一、认真学习理论知识
这就要求广大教师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理论,从中汲取精神养料,结合当前实际情况提高认识,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远大理想。只有透彻领会人生价值,深刻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深知人民群众之需求,才能摆正个人和教育事业的位置,正确处理义与利、奉献与索取的关系,才能明确自身发展的正确方向,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教育教学理论是人类长期教育实践中概括和总结出来的。学习和掌握教育教学理论,有助于深刻地理解师德修养的必然性,提高履行师德修养的自觉性;学习优秀教师的模范事迹,在自己心中确立崇高的师德榜样,才能升华自己的师德境界。一切优秀教师的道德实践,都是师德规范理论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具体化,具有鲜明生动的特点。教师要向古人学习: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一定会有益于师德品质的养成。
二、勇于实践,总结经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无论理论知识掌握得多么透彻,如果经不起实践检验,其理论的说服力是苍白无力的;在实践过程中,不重视对理论知识的反思与感悟,就会走很多弯路。因此,要参加到社会实践中,投身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重视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是教师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师德修养。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事实证明,教师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才能更好地认识到自己行为的是非善恶,认识提高自身修养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教师的师德师风认识再深刻,师德情感再深厚,如果不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实践,那么师德意志就无从谈起,更谈不上能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教师在学习科学理论的同时,还必须投身到社会实践中不断锤炼自己,不断进步,不断升华;解剖分析自己,认真进行自我批评。教师师德修养实际上是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不断纠正自己大脑中陈旧的错误的道德观、教育观,逐渐树立起科学的道德观、教育观的过程,勇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时时对自己的品行进行反思,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还必须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和批评,分析别人对自己的意见和批评,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改变自己。当今时代,教师要以新世纪的师德原则和师德规范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以教育界的模范典型优秀教师为榜样,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
教师是学生的楷模,学习的榜样,所以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育是以心灵塑造心灵,以人格造就人格的神圣职业。孔子说:“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身教重于言教。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师德就是榜样,当今提高师德是第一要务。因此,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和修养,是教师职业特点的客观要求。只有具有高标准道德修养,才能成为合格的人民教师。
新课程·中旬 2016年11期 作者:马强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联系方式:电子邮件:1053406363@qq.com 豫ICP备2023024751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