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自考《政治经济学原理》学法指导

  一、教材分析

  从2005年1月份开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经济管理类专业启用了《政治经济学原理》2004版新教材。新版教材的逻辑结构更趋合理,便于考生整体把握,但内容增加,需要考生理解和记忆的东西明显增多,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体系结构。

  新版教材在体系结构上作了较大调整,把整个体系分为五篇二十二章,将一般原理和范畴集中在第一篇,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分析构成第二、三篇,第四、五篇阐述了经济体制、经济运行、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2.考点变化。

  新考点主要分布在以下知识点上:(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源;(2)剩余价值学说的地位;(3)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4)劳动联系的经济形式、劳动交换方式及其特征;(5)价值的形成与创造;(6)价值源泉、创造价值的劳动和劳动者;(7)资本主义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8)分工与协作的关系;(9)产业结构的演化趋势;(10)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11)资源配置的任务、目标、方式;(12)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含义;(13)经济全球化的双重作用;(14)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及其途径;(15)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16)渐进式改革的历史地位、特点;(17)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处理好的关系问题;(18)小康社会的实现目标。据以往经验,每有新版教材推出时,其新增内容都是命题的高度关注区。


  二、学法指导

  1.系统复习,善于整理。

  有很多考生经常出现这样的状况:自己学的时候好像挺明白,但是考的时候就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产生这个结果的原因在于没有理清各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学习政治经济学,只靠死记硬背是很难行得通的,因为它比较抽象,而且涉及内容多,知识范围广,各章节阐明不同的问题,但是它们之间密切联系,内容环环相扣。例如,理解了商品,就理解了货币;理解了商品和货币,对资本的理解就迎刃而解了。要掌握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及其相互间的联系,没有捷径,只看题典不看教材,猜体押题都将事倍功半,必须通过系统的学习才能全面掌握。何谓系统学习?就是认真通读教材,按照大纲要求,做好各章考核的知识点标记,然后整理、理解。大纲是编写教材和命题的依据,大纲明确列出了各章节的课程内容、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可以此为线索看教材是如何分析的。如果对某些知识点印象不深或理解不透,则说明这部分内容还欠缺,再重复读教材,把这些问题弄懂。


  分析历年试卷可以看到,虽然考试面广,但是答题一般只要答到要点就会得基本分,所以建议考生将笔记整理成框架式,详略得当,要点明确,便于记忆。整理时注意先后顺序、逻辑联系,在普遍联系中把握本学科的内容结构体系,对一些跨学科跨章节比较重要的知识点,可以前后相互对照着复习。例如,第四章商品经济、价值规律,可以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关内容一起思考,从而提高理解深度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2.明确重点,抓住关键。

  在系统复习后,考生对整个教材的概貌就会有所了解,有总体的把握。在此基础上,考生应进一步有重点地深入学习,即对整个学科中的一些重要理论弄懂弄通,能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出来,用一些事例来加以解释和说明。因为重点是整个理论体系中最基本的关键性原理,是理解其他问题的枢纽,掌握了它,就容易把握教材的全部内容。


  本课程重点如下:第一篇是物质资料生产和社会生产方式、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及劳动价值论;第二篇是剩余价值和资本积累论、资本循环周转和社会资本再生产、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垄断资本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第三篇是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基本经济制度、个人收入分配和国民收入分配;第四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社会主义商品流通和市场体系、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第五篇是社会主义经济增长和发展、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


  如何记忆以上重点呢?考生不要一看到题目就背,那样短时间内即使背出了过后也还是忘。可先“思考”后“做”,在“思考”的基础上“做题”。“思考”就是对每个问题及其内在联系认真地想:首先从问题中找到要点,然后从要点中找到关键词,将关键词记住,再反过来用自己的话将关键词扩展为要点,将要点组合成问题,最后用自己的话对要点作一些必要的说明,这样问题的答案就比较全面了。一个大问题,关键词只有几个,才比较容易记住。


  例如“相对剩余价值的产生”,这个知识点内容很多,考生可把它分三个层次来回答。第一层次为定义;第二层次分析相对剩余价值产生的条件;第三层次分析相对剩余价值形成的过程。这个问题内容很多很难,但抓住关键就好掌握了。关键句是:缩短必要劳动时间—降低劳动力价值—降低生活资料价值—提高劳动生产率—超额剩余价值,然后将关键字扩展为关键句,再作一些说明,答案就完整了。

  在全面系统学习和掌握重点的关系中,全面系统地学习是最主要的,在全面系统学习课程内容的基础上,考生通过掌握和领会重点问题,就能带动对全部课程内容的理解。


  3.答题技巧。

  (1)识记类型题

  该题型一般以单项选择题形式出现,特点是点多面广,识记性强,答案具有唯一性,但缺少灵活性。该类题虽然每小题分值低,但总分值占每份试卷的30分,所以不能轻视。


  应对单项选择题的基本办法是理解原理、熟记要点,也就是考试大纲中要求“识记”的知识点。但大纲上的知识点较为琐碎,概念很多怎么办?从历年的命题情况来看,单项选择题大多数考的是每一章每一节中最基本的知识点,因而在复习的时候,考生应把这些知识点理出来,把一些有可能出选择题的关键句子列出来,以填空题的方式熟记。以2010年7月试卷为例:第4题:纸币的发行量取决于(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实际上是一种让考生从试题的标准答案看试题,掌握应对试题的方法。那么知识点的重点又在哪里呢?从历年试卷分析看出,在于每一章的黑体字和标题。以2010年7月试卷为例:第3题:两大部类产业结构的演进趋势是(制造消费资料部类所占比重下降,制造生产资料部类所占比重上升);第5题: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或局部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还有第9、12、16、17题,等等。


  这类题是最容易拿分的,答案规范标准,不易在选项上产生异议。在答此类题时,考生应仔细审题干,弄清题目规定的内容和要求,然后根据题目内容的要求去选项,避免草率地看题干、仔细地选答案的做法。因为选项答案中有些句子本身可能是正确的观点,但正确的观点不一定是该题所要求的最正确的答案。如2010年7月试卷中选择第19题:垄断资本在经济和政治上进行统治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摇)。A.制订垄断价格;B.获取高额垄断利润;C.掌握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政权;D.协调垄断组织之间的矛盾。如果不仔细审题,就会感觉4个选项都是对的,可仔细一看,题干的关键字“归根结底”,所以只能选B。同样的情况还出现在该份试卷的选择第26、28、29题中。


  (2)领会类型题

  该题型一般以多项选择和简答题的形式出现,是基础知识、原理进行基本理解和简单应用的层次,是对考生基本分析问题能力和解释能力的考核。题目大多是在大纲要求“领会”的部分,一些简单的识记题,答案分第一第二第三的,在以往的命题里也会少量出现,但是大部分是在大纲“领会”的部分。

  多项选择题由于所给的正确选项在2—5个之间,是不确定的,因此它在整个试卷中难度最大,该题中关联性、层次性多,对干扰项中迷惑性大的考生要仔细识别、比较分析,真正不会做的,不要空白,凭现有记忆的内容,跟着感觉选也比放弃得分机会要好。


  简答题要求答题要点全面、紧扣题意、简明扼要,不要面面俱到、长篇大论。论述再多、再深刻也只得一个要点分。简答题涉及名词概念时,必须回答名词概念,这是简答题不可少的要点之一。如“商品价值量是怎样决定的”这个问题,就要求回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概念。在简答题中凡有区别和联系,必须既回答联系又回答区别,如:“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如果只答一个方面,就会丢掉一个要点分。


  (3)应用类题型

  该类题型是以论述题的形式出现,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所学基本原理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说明并加以论证,该类题目在大纲的“领会”和“应用”部分。它需答内容多、层次多,是一份试卷中最难的部分,论述题三选二,第一题为大部分考生所选,选二、三两题大致各为50%。难度高,分值高,失分也最多。考生在答论述题时要注意:不要“联系实际”应用、发挥,只要在理解原理的基础上加以概括、组织即可。考的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对教科书所阐述的原理的取舍、重新组织,反映出考生对原理的理解、把握,以及文字的组织、表达能力。


  答好论述题,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审清题意,明确题目要求,即明确答什么,大约有几层要点;二是理清思路,分出层次,先答什么,后答什么;三是排出次序,把想好的要点、思路写在草稿纸上;四是正式答题。这样既会有条理,又会紧扣题意。如:“金融资本是怎样形成的?金融寡头如何实现其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统治?”要求回答定义、形成、经济上和政治上的统治四点,层次思路十分明确。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考生才能提高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不仅是考试过关,而且要弄懂弄通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并运用这些原理解决一些实际经济问题。


  参考文献:

  [1]顾学荣编著.政治经济学原学原理自学考试题典.2005.

  [2]李晨吉,白莉莉.整理课:一种独特的课程类型.中国教育学刊,2010,(7).


  来源:考试周刊 2010年48期

  作者:王若维


上一篇:针对当下经济学研究生教育的思考
下一篇:新中国70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