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已经在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从教多年,是专业课的骨干教师。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非常想针对会计学专业导论课程的教学谈点自己的看法。
会计学专业导论课程是针对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开设的专业入门课程,这门课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引领学生走进会计学专业。而要完成这个教学任务,首先要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对这个专业的热爱,然后要使学生对这个专业有个初步的了解,最后让学生头脑中产生对这个专业的很多个问号,这样才能让学生怀着好奇心和对专业知识的渴求积极地、主动地去学习后续的各门专业课程。那么该如何设计专业导论课程的内容来完成我们的教学任务呢?下面笔者将详细谈几点自己的微薄之见:
一、首先,笔者认为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导论课程内容设计应遵循“三位一体”原则。所谓的“三位”即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和会计专业课程的特点;所谓的“一体”即设计教学内容时要兼顾这三者的结合点。
1.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
教育部在2003年颁布的《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应主要面向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要努力创造条件加快发展社会和人力资源市场急需的短线专业。”由此不难看出,国家对于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是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设置专业,主要为地方和区域社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型、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人才。这种专业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从应用的角度看比高职的学生要具备更全面、更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从理论的角度看比二本的学生应该具备更强的动手意识和操作技能。所以,我们的教学目标应该是为应用而教学,我们所教的理论知识应该是为应用而安排的,我们的教学过程应该更生动、更具活力。
2.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
笔者根据教学实践中与学生的接触总结出我们的教学对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这些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表现在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学习是为老师学的、是为父母学的,不能从心里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这样就产生不了学习的紧迫感和学习的动力,从而导致学习不主动,上课老师看着就学点,下课铃一响就把学习丢一边了。而大学的学习可以说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事,大部分内容都是自己课下自学的,这样学习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第二,这些学生学习能力有限,对知识的接受和理解比较慢。三本的学生在高考录取中大多是被二本学校甩出来的,招生分数低足以说明这一点。但是,当我们的学生毕业后在社会中却与那些重点大学的学生是处于相同的竞争环境中的,所以我们作为教师就要努力让他们在知识结构上不输给重点大学的学生。
第三,可塑性强。可以说这是我们的学生的优点。三本的学生就像天真的孩子,像中学生一样,上课非常听老师的话,老师教什么就接受什么,很少提出质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像培养大学生一样放手,又要像对待中学生一样贴心和周到,让我们的教学状态介于教大学生和教高中生之间。
3.会计学专业课程的特点
会计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其中涉及的主干专业课如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报告分析、税法、审计、经济法等都是知识点很细、很多的课程,需要学生稳扎稳打地学习,将知识基础打牢。而且这些专业课之间都有联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哪个环节薄弱都不利于其他环节的学习。比如,有些学生基础会计学习中借贷记账原理没掌握好,学习财务会计时就觉得晕乎乎的,不知道为什么买股票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就要记入“交易性金融资产”账户的借方;以后学习成本会计核算时也不清楚为什么各项要素费用的分配就要借记相应的成本费用账户,学习财务报表分析时也不理解财务报表的结构,等等。可见,会计专业课学习中一环不紧环环松懈,形成了恶性循环。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帮助学生首先对专业课程体系有个清晰的框架,对主干和重要专业课程每一门课的知识体系都有个明确的印象,从而建立起扎实全面的知识网络体系。要做到这一点,合理的教学规划是很重要的,专业导论课程让学生明确了大学四年的专业课教学规划,它既是入门的向导,同时也是为这个全面的知识网络体系打好基础的关键起点和基础环节。专业导论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为学生这个知识网络支好架铺好线,为后续展开具体的织网过程打好基础。
二、其次,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不断实践、不断探索,根据“三位一体”原则设计了以下课程内容体系,包括4讲内容,每讲4课时,共计16课时。具体内容如。
要注意的是,在第二讲中一方面要详略适当地概述各门课程的基本内容;另一方面还要阐述清楚这些课程之间的联系。通过讲解让学生认识到要想掌握会计专业知识,这些课程的学习都是必要的,并明确各门课程在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位置从而明确这些门课程的学习该如何安排侧重点,达到为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打下基础、铺下网络的目的。
三、最后,笔者建议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第一,现实案例分析法。对于刚步入大学的学生来说专业对他们充满了新鲜感,他们迫切地渴望能更多地了解专业,但他们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还有限,所以如何能以生动的形式引导学生入门,让学生对专业产生兴趣,这是专业导论课程教学中需要特别注意的。现实案例就是以平实的语言讲述身边发生的故事,这些案例既不要求用专业知识去分析,也不需要多么用心地深入去学习,只需要学生像听故事一样乐中求知即可。比如,在讲到会计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时,列举了我身边的几位比较成功的同学和不太成功的同学的例子,讲述了他们求学、工作选择以及一直以来如何注重培养自己能力和积累知识的过程。讲述完毕让同学自己去评析;再比如,在介绍借贷记账原理时,可以介绍一个创业者的故事,他从开始投资一直到完成一年的经营,如何记录这一年发生的经济业务,如何最后编成报表。通过这个例子让学生对借贷记账原理有个形象的概念,从而也认同了借贷记账原理是报表的编制基础。
第二,短文写作训练法。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开放式的,所授知识具有常识性的特点,所以相关的内容学生了解得越多越好,理解越深刻越好,短文写作是达到教学目的的有效方式。写作形式可以是命题的,也可以是非命题的。比如,在笔者的教学过程中先后让学生在短短16课时的教学中写过三次短文:第一次题目是“会计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通过这个题目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会计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同时也使学生去思考自己所学的专业将来的发展前途将是怎么样的;第二次题目是“我的会计职业生涯规划”,通过这个题目可以让同学对大学四年的学习有更深入的思考,并对自己今后的学习、工作有个事先的规划,也许以后并不会严格执行这个规划,但却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指导他们今后的行动;第三次题目是“对会计核算对象的认识”,通过这个题目可以让学生清晰地理解会计核算工作的具体对象,明确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活动、会计要素、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这些概念的含义和它们之间的联系,为学习借贷记账法打下理论基础。
第三,全程课堂提问教学法。由于这门课程涉及到的知识专业性不是很强,参与性却很强,所以这种方法要贯穿于每堂课的教学过程中,并且教师要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反应情况随时随地地灵活掌握运用。比如说当讲到某个问题(如会计专业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发挥了什么作用呢?)时学生非常积极地想发表看法,大家你一句我一句,老师又听不清楚具体内容,这时就可以找几个同学具有代表性地阐述一下看法,然后老师在总结他们的发言基础之上给出正确、全面的答案。再比如说当讲到某个问题(如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会计专业本科毕业生你该学习哪些知识呢?)时学生都保持沉默又露出茫然的表情,这并不代表大家都没有想法,而是个别几个同学想表达又不确信所以不敢说出来,这时可以找几个教师自己认为可以回答的同学发表一下看法,然后可以在赞赏地总结他们的发言基础之上给出正确、全面的答案。还比如说在进行课程教学内容总结时和课前内容回顾时也可以通过提问把握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类似地当教师想检查所布置的课后查资料的任务(如要求学生课后查资料了解我国会计准则的内容体系)完成情况时也可以通过提问方式进行,掌握了具体情况才有助于教师因材施教。最后笔者还想提示的是,提问的同时可以采取奖励积分的方式给予鼓励,让更多的同学踊跃发言,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中来,师生互动把我们的导论课程上得生动活泼。
结束语:专业导论课程没有教材可依,其教学内容的安排完全取决于任课教师,要想更好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安排好教学内容是对我们任课教师的挑战。本文所谈的几点看法完全是笔者个人之见,期待着各位同行能够不吝赐教,共同商榷。
参考文献:
[1]《独立学院培养目标刍议》施昌海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年第5期
[2]《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探讨》孙晓琳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9月刊
[3]《基于独立学院培养目标的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探讨》张建华管理方略2010年第1期
作者简介:
连红奇,女,1980年生,籍贯:吉林省;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会计学专业,硕士学历;2005年—2010年任教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8月起至今任教于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会计理论与实务。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3年4期
作者:连红奇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联系方式:电子邮件:1053406363@qq.com 豫ICP备2023024751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