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采用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效果分析
发布时间:2024-04-22 09:53  

  【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采用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5月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n=45例)和对照组(n=45例)。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DS和SAS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过程中进行康复护理,并同时采取积极心理学理论,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积极心理学理论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5月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n=45例)和对照组(n=45例)。对照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28~67周岁,平均(55.36±6.57)周岁;观察组,男28例,女17例;年龄30~68周岁,平均(56.24±8.22)周岁。


  1.2方法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干预,医护人员在患者入院后进行接待以及为患者做好全面的检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相应的病情治疗资料制定科学合理,以及针对患者的护理方案,为患者提供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心理护理,医护人员在日常护理的基础之上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护理工作。医护人员需要时刻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掌握心理状态以及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同时还需要告知患者家属对患者的康复进行支持工作。同时康复期间患者需要与社会保持相应的联系,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促进患者找回对生活的热情。


  1.3观察指标


  1.3.1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量表评分变化。SDS抑郁自评量表,主要是由20个条目所组成,总分为100分,每个条目也按照Ⅰ~Ⅳ级进行等级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的焦虑状况等级划分如下:①无焦虑;②轻度焦虑;③中度焦虑;④重度焦虑。二者评分越高,证明患者越压抑,焦虑。


  1.3.2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主要包括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精神健康,认知功能,每项总分100分,分数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高。


  1.4统计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x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x±s])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量表评分变化


  两组患者在干预前的SDS和SAS得分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SDS和SAS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存质量


  护理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精神分裂症的致病原因非常多,主要在分析以及理解方面存在着片面的状况,因此患者在对待事件时呈现偏激以及极端的想法。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通过医护人员展开健康宣教等活动,是精神疾病的患者对自身的疾病的认知度提高,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治疗的信心以及积极配合治疗,以及开展各类活动,改进患者不良心理以及产生社交的愿望。本研究中,干预后,观察组SDS和SAS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在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过程中进行康复护理,并同时采取积极心理学理论,可以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的临床症状。本研究中,护理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在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过程中进行康复护理,并同时采取积极心理学理论,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狀况。


  综上所述:在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过程中进行康复护理,并同时采取积极心理学理论,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很牛学术网 联系我们 文献下载器
返回顶部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