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流域环境经济学
发布时间:2024-04-23 18:46  

  流域生态环境问题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各种利益冲突也日益尖锐.面对流域的准公共物品属性、跨界外部性、整体性及地域分异性等特征,现有的环境经济学理论和手段遇到了障碍,迫切需要从新的视角不断拓展环境经济学的研究领域.流域环境经济学就是随着流域环境问题不断演化而产生的新研究领域.

  

  大量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表明,流域管理必须以经济手段为核心,并紧密结合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和教育手段,以更有效率地实现流域综合管理目标.流域污染问题尤其是跨界流域污染问题始终是环境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并且不断引入信息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并将生态学、系统论、控制论以及资源学的相关理论分析框架纳入其中.与空间有关的、区域性的、跨学科的环境问题被认为是未来一段时期内环境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但与流域相关的新兴学科,如流域管理学、流域生态学、流域经济学等也都仅处于初创阶段,都未将流域环境和经济结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从经济学的视角研究其作用机理及调控措施当前我国流域水环境管理已进入流域综合治理阶段,迫切需要提出一套系统的流环境经济研究,hohong@cmesoigcn域官理的理论框架、内容体系、综合经济手段和政朿.

  

  笔者针对环境经济学在流域这一特殊研究对象的理论需求,分析了流域环境经济学成立的必要性,提出了流域环境经济学的概念、内涵和理论基础,并初步构建了流域环境经济学的框架和主要内容.

  

  1流域环境经济学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流域是以水为核心,由水、土地、生物等自然要素与社会、经济等人文要素组成的环境经济复合系统.为了促进流域环境、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保证流域水资源、7水环境和水生态可持续,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和技术等手段进行流域综合管理已经成为共识.传统环境经济学强调运用税收、投融资、补贴、补偿、价格、产权、奖惩等经济手段,故难以有效解决流域这一特殊的因地域分异性、污染的单向外部性以及上下游和利益群体之间冲突等特征引发的环境经济问题.

  

  11解决流域跨界单向外部性方面的障碍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流域的核心要素一水资源属于准公共物品的范畴,不具有明晰的产权或者很难清晰界定其产权,同时对其消费具有非排他性.流域内的每一个涉水主体都受到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的经济理性驱动,期望尽可能地从公共资源中获更多利益,肆意地开发利用水资源或向水体排放污染物.而流域常常跨越多个行政区,涉及到具有不同诉求的多元利益主体,因而产生各种矛盾和冲突.一方面上游污染呈现出跨界和单向外部性,这种外部性的输出将生产带来的经济收益留在该辖区,而将污染造成的损害成本输出到其他辖区,由全流域来承担,损害全流域的社会福利;另一方面,上游保护水资源的行为产生正的外部效应,由此产生的收益由全社会分享,但会使行为主体的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甚至小于私人成本,而消费的非排他性导致搭便车的动机和行为难以避免,使得市场倾向于提供正外部性的行为供给不足,而不论是过度使用还是供给不足,都不能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由于跨界单向外部性导致流域上下游各主体的成本收益函数存在较大差异,传统经济手段在解决单向外部性时需要更加严格的条件,实际政策设计以及操作实施也更加复杂,使得传统经济手段是低效率的,实践上也鲜有成功案例.

  

  1.2解决流域地域分异性方面的障碍

  

  环境经济复合系统的自组织和自维持功能,呈典型的耗散结构特征;其次,流域水资源的状况决定了流域特定的资源环境条件.流域的水量、面积、河网密度和河流形状等自然地理要素存在空间差异,流域主体功能、7水环境、水生态功能、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也同时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分异性,上下游间存在/功能不对称”现象,在环境影响和生态服务方面,下游被上游所支配,而在经济发展方面,上游被下游所支配,处于依附地位.

  

  流域系统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性特征决定了流域综合管理目标的多元性,一方面要求重视流域环境经济复合系统的协调可持续目标,通过对系统的耗散结构、协同、调控功能进行分析和评价,使流域自维持和自调控作用的发挥在客观上受到系统阈值的约束,避免超出系统承载力的过度开发和人为干预[17];另一方面,又要兼顾由于流域在地理要素、功能和经济发展的差异性所导致的不同目标诉求,根据流域主体功能、水生态功能和水环境功能等合理确定综合管理目标.因此,流域这种整体性和地域分异性特征所导致的多元性流域综合管理目标,使得环境经济手段之间可能会相互抵触、牵制,从而降低经济调节的总体效率,这一问题给传统环境经济学带来了极大挑战.

  

  1.3解决流域各干系人利益冲突方面的障碍

  

  流域环境管理中涉及到多方干系人,而且干系人之间存在着各种利益关系.目前,我国流域环境管理中部门间的利益冲突和博弈现象广泛存在,不仅加大了各级政府间的代理成本,而且可能导致不同地区间因经济竞争引发的地方公共政策选择扭曲,也可能使各级政府作为代理人在行为选择时往往出现/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然而,跨界外部性、信息不对称和不确定性,以及行政边界下的分散决策,使得流域环境问题及其解决变得复杂化.流域环境管理面临利益的分化和协调,不仅要解决一般环境问题中规制者与被规制者的理性行为与非理性行为的博弈,而且要解决规制主体间的博弈.

  

  然而,传统环境经济手段在治理流域污染时,多把治理重点放在微观排污者,而对宏观层面流域上下游各政府间及其与中央政府间理性选择的内在矛盾,以及由此导致的污染治理信息供给偏差、激励不足和监督缺乏等问题重视不足.同时,传统环境经济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实现流域部性内部化还是产权界定,都需要相应的流域环境管理体制能在分散化信息下良好运作,但流域内相关者间利益冲突所致的信息不对称和地方保护主义,却限制了传统环境经济手段作用的发挥,迫切需要制定超越部门利益的经济手段,以突破限制环境经济手段正常发挥作用的障碍。

  

  综上所述,传统环境经济学对于解决流域环境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面对流域的准公共物品属性、跨界外部性、整体性及地域分异性等特征,在当前流域管理体制下,传统的环境经济学理论和控制手段在解决流域这类与空间有关的、区域性的、跨学科的环境问题时遇到了障碍[5],难以考虑流域生态系统的整体性,更无法兼顾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无法满足促进流域环境、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要求.迫切需要改进和创新环境经济手段,促进传统环境经济手段之间以及与其他环境管理手段的配合,通过借鉴空间计量经济学、信息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突破环境经济手段有效发挥作用的各种限制.因此,拓展环境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开展流域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就成为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流域环境经济学的成立是对传统环境经济学的重要理论补充和拓展,对于提高流域水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改善流域综合经济管理手段的实施效果,协调区域内不同行政区间的环境经济利益关系,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流域环境经济学的概念内涵与理论基础

  

  2.1概念与内涵

  

  环境经济学是环境科学和经济学发展到一定阶段,二者相互交叉的产物,是在解决环境问题的过程中、在经济学理论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21].随着环境问题的逐步发展,环境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也在迅速拓展.流域环境经济学就是随着流域环境资源的稀缺和环境问题的不断演化而产生的新领域之一.流域环境经济学以流域这一特定地理单元为研究对象,以环境经济学为基础,综合运用空间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信息经济学、行为经济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流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引发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探索流域环境管理的机制设计[16]和合理的环境经济政策手段,优化流域环境资源配置,实现流域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流域环境经济学本质上是环境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属应用经济学范畴,其既借鉴传统环境:理论和方法,又根据流域特征和流域环境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重点研究如何突破环境经济手段在流域管理中的障碍,提高流域综合经济管理手段的管理弹性和效率,实现流域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流域环境经济学结构框架见图1

  

  2.2理论基础

  

  流域环境经济学作为应用性的环境经济学分支学科,环境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被视为流域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础,但流域环境经济学重点是在对各种环境经济手段在流域层面上的针对性、适应性和优劣势等方面的理论研究上,构建一套目标一致、相互补充、协同作用的流域综合环境经济手段和政策.同时,根据流域的基本特征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还要从理论上研究如何保证流域综合环境经济手段有效运行的前提条件和运行效率.根据上述分析,空间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相应成为流域环境经济学的重要理论构成.

  

  2.2.1空间经济学

  

  流域既是由分水线所包围的独立的自然地理单元,同时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载体,是产业集中、城市发达和人居条件相对优越的地区.由于流域经济具有极点增长、轴线延伸的“点-轴”空间特征,使得沿流域发展的城镇在利用流域水资源的同时不断地向河流排放污染物,污染物进入水体不仅产生污染,而且随水流方向由上游向下游转移扩散.污染物转移和扩散不受行政边界的限制和人工调控,一方面形成了以沿江城镇增长极为污染源、以干支流为轴线的“源-轴”环境空间分布格局,并且与流域经济发展的“点-轴”空间分布特征相叠力口,加剧了流域环境问题的复杂性;流域地理要素分:学的异和功能分异也直接或间接导致了流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决定着流域环境经济的空间特征.因此,利用空间经济理论对实现流域经济、社会、环境综合效用最大化的目标,建立空间异质下的空间均衡的系统分析框架,优化生态空间分布及其与经济活动开发空间的合理配置等具有重要作用.

  

  2.2.2信息经济学

  

  在我国当前属地化流域管理体制下,资源的有限性和部门利益最大化倾向阻碍着部门之间的协调.地方政府作为理性利益个体,治污政策力度和激励强度要服从于地方收益最大化的理性目标.这使得污染的地方保护成为地方政府的理性选择,并使流域环境经济手段和政策失效,强烈地约束和影响流域污染治理效果.利用信息经济学理论,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提高流域管理主体信息获取的效率和效果,是防止流域综合环境管理中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效,有效发挥流域环境经济手段和政策作用的前提.因此,信息经济学在流域环境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将成为流域环境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基础.

  

  2.2.3行为经济学

  

  选择行为是经济学分析的对象.选择行为包括理性行为和非理性行为.传统的经济学假设经济活动中的人是完全理性和自利的,是以预期效用最大化做出行为选择,其选择行为是理性行为.但是,现代经济学中逐渐兴起的行为经济学、博弈论、机制设计理论和社会选择理论等在“有限理性”的行为框架下对“经济人”的非理性行为进行研究发现,现实中的行为选择除了受到利益驱动,还常常受到人的认知偏好、情感和信息不完全等因素影响而很难达到完全理性,存在着非理性的一面.在流域环境管理中,“公地悲剧”的发生是个体理性行为的结果.个体与全流域环境管理的目标具有不一致性,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各方都从自身利益出发.各方在行为达到最优时,常常导致流域管理组织的行为偏离最优点,即个体理性行为导致集体非理性的结局[25].解决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之间的矛盾需要建立一种有效的机制,使得各方由目前的完全非合作状态逐渐转向合作,使得他们即使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情况下也能达到全流域环境保护的目标.目前,行为经济学在流域环境管理中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必将成为流域环境经济学的重要理论支撑.

  

  3流域环境经济学的框架和主要内容

  

  3.1流域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研究系统的整体框架内,使流域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向优化、相互博弈达到一个可接受的“纳什均衡”,建立起环境友好型的流域经济发展模式.流域环境和经济关系研究包括:流域环境经济复合系统内各子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和规律;复合系统与外部环境经济的相互作用关系和规律;流域产业结构调整及产业转移与流域水环境质量的响应关系;不同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模式对流域环境改善和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水环境容量的空间分异与生产力宏观布局的协调.

  

  3.2以水资源为核心的流域自然资本的优化配置研究

  

  自然资本是指在一定时空条件下,自然资源及其所处的环境在可预见的未来能够产生自然资源流和服务流的存量.自然资本的概念体现了经济学中稀缺资源的经济价值.自然资源作为一种资本,其未来存量及相应的不确定性是自然资源利用中的重要因素,必须在一个跨期背景下进行研究.水资源是流域的核心要素,因此,流域自然资本的优化配置研究重点除了研究流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同时还应包括流域自然资本的评估、投资、管理,自然资本损失的经济评估,以及以自然资本实物量为基础的流域生态补偿理论和方法、流域生态承载力等.

  

  3.3流域环境管理的机制设计

  

  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是调节环境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针对流域环境问题的特殊性,在自由选择、自愿交换、信息不对称和分散决策的情况下,如何进行灵活有效的机制设计(即法则、政策条令和资源配置等规则),约束流域环境资源的过度使用和污染行为;同时,通过有效的激励,改善和提升各利益相关方保护流域环境的意愿,实现激励相容,促使各利益相关方的个体利益和流域环境管理整体利益目标一致,是流域环境经济学研究的最终目标[2M7].流域环境管理的机制设计主要内容包括流域环境管理的利益博弈分析、流域环境管理体制与机制设计的方法和模式等,其中涉及到流域环境管理组织的定位、构成、主要职能,流域环境管理综合决策机制、合作协商机制、监督机制、资金机制、利益补偿机制的设计和最优化选择等.

  

  3.4流域环境管理手段研究

  

  直接或间接改变利益相关方的成本收益,刺激其保护流域环境成为一种自愿行为[28].遵循分区、分类、分级、分期的理念[22],进行流域环境管理手段的设计,主要包括:1研究基于法律、行政手段的各种命令控制型政策的效率、效果和实施条件,如排污总量分配要考虑流域的地域分异性,并与各地资源环境容量的特征相结合;@研究基于福利经济学的庇古理论和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科斯定理的经济激励政策的效率、效果和实施条件,如排污收费、环境税和排污权交易政策等;(四研究环境经济政策之间以及环境经济政策与命令一控制型政策的优化选择和组合问题,如取水许可和排污许可的联合审批,水权与排污权的联合市场体系与联合交易[29_.

  

  4结语

  

  流域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着流域的可持续发展.但是,流域环境系统的特殊性和流域环境管理面临的市场失灵、政府失效,以及理性行为、非理性行为的多方博弈,使环境经济学和其他相关学科无法根本解决.因此,有必要构建流域环境经济学,从新的视角分析流域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进而提出解决流域环境问题的途径.虽然流域环境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提出还不是十分成熟,但是这样的尝试是有意义的;而且,从目前严重、复杂而紧迫的流域环境问题以及流域管理所面临的困境来看,流域环境经济学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流域环境问题涉及多方面、多学科,对其整体把握还需要跨学科的综合视野.流域环境经济学不仅要充分利用环境经济学、系统科学、空间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成果,而且近年来打破主流经济学的界线和视域的行为经济学[3NM]、机制设计理论、试验经济学[33]等新兴学科和理论也为流域环境经济学注入了新的内涵,使其在对现实问题的探索中逐步完善起来,为解决流域不断出现和恶化的环境问题,实现流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作为环境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流域环境经济学将成为一个新的学科增长点.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很牛学术网 联系我们 文献下载器
返回顶部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