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论基于中职学生特点的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工作是学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维护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秩序,推进教学的发展。在职业教育教学工作发展的今天,对中职学生的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加深,相较于同为职业院校的高职高专学生,中职学生受到年龄限制,具有自己的特点。本文通过对中职学生特点进行分析,进而有针对性的思考中职班级管理的策略,以期对中职教学发展做出推进。中职学生是未经过普通高中而直接进入初中学习的学生,在对世界的认识上,他们模糊不清,在对自己的认识上他们用狂放不羁的外表掩饰自己的自卑,对中职学生的管理,就要基于中职学生的特点,在引导他们进入新的学习状态的同时调整心理状态,正视自己的未来发展。
一、中职学生特点分析
1.学习习惯差,学习基础弱
通常情况下,中职学生是在未能通过考试进入到普通高中学习,不得已情况下选择了中职教育,为未来发展寻找出路的。中职学生普遍学习基础弱、学习习惯差、学习兴趣低等问题。进入中职阶段,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为学生重新建立学习兴趣,这也是引导中职学生在新的环境中重回课堂的关键。在学习中,由于基础的薄弱,加之中职院校的教学目标,中职学生中普遍会存在重专业轻基础课程的问题,对于语文、数学等基础学科的学习处于忽视状态。
2.有一定自卑心理,内心迷茫
中职学生多数处于14——20岁之间,涉世未深,与同龄孩子相比,他们要较早的接触社会,中职毕业后就会直接进入到社会工作,而他们同龄的大部分同学此时进入到高中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因此,中职学生面临着较同龄学生较早的看到社会的残酷,实际上,在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内心是迷茫而脆弱的,尽管中职学生有时会以狂放的行为、不羁的性格,强烈的个性色彩将自己包装起来,他们的内心渴望被理解,渴望被关注与呵护,并且通过强硬的个性保护自己不被伤害。对于中职学生的管理,可能会受到他们的抵触,这些都是中职教育中必然要面对的问题。
3.可塑性强但要求足够的耐心
中职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一方面,他们聪明、灵活,较早的尝试了一些社会的滋味,看到了校园以外更为多元化的世界;另一方面,他们年龄尚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未形成,中职院校中,教师进行认真的思考,在教育中既要教会学生学习,也要教会学生做人,德育与智育并重。
二、中职院校学生管理特点
1.注重入学教育,帮助学生安心
中职院校学生在选择中职时往往是迫于无奈的,要么是成绩不够进入普通高中学习而为日后发展谋出路,要么是因为家庭等一些其他原因而进入中职,在中职院校的学习中,在进入中职院校学习时,学生基本上是焦虑、迷茫、恐惧以及不知所措的,有时也会有些抵触,因此,在入学阶段,教师就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做好既来之则安之的心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认识中职院校。并且要告知中职学生进入中职能学到什么和要学什么,明白中职院校在社会中的定位等,这是教师在日后教学中能够对中职学生采取有效教学的基础,需要中职院校学生进行认真的思考。
2.在管理中多些人文关怀
在教学管理中关注到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是至关重要的,在中职院校的管理中要充分渗透人人文关怀。中职学生正处于叛逆期,对于事物的认识又并不完整,在中职教学管理中,教师要充分给予学生人文关怀,关心学生,拉近师生关怀,这样能有效降低学生的恐惧与抵触心理。在教学管理中展现人文关怀主要表现在教师关注到班级的每位同学,首先在接收档案时就要悉心察看学生的档案资料,做好准备工作,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又要加强对学生的了解,从学生的行为表现上了解学生。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关心,为学生营造良好氛围建立归属感;在班级规范制定中要体现足够的人文要素,以人为本。
3.组建优秀的班干群体
在中职院校管理中,教师要培养建设班干群体,帮助进行管理。对于正处于叛逆期的学生,教师与学生间的代沟问题愈发明显,难免会产生摩擦或隔阂。优秀的班干群体能够成为教师与学生交流的纽带。班干部作为同龄人,能够更好的了解到班级每位同学的需要,与同学进行有效沟通,建立良好的班干群体,能够将教师的一些决策等传递给学生,也能将学生的一些情况及时反馈给教师,沟通师生,也能使班级决定更为民主化。
4.制定合理的班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合理的班规能够有效提高班级管理效率。在版规的制定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班级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学生为本进行规划。在班规制定中,要尽量做到细致、明确、合理,以对学生成长有益为主。除此之外,在班规制定中,教师还要注意到以鼓励为主、惩罚为辅的管理理念。在班规制定中,既要明确奖罚,也要侧重于奖而忽视罚,由于中职学生特点决定,过多的惩罚措施反而会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抵触心理,而无视版规的存在。
三、结论
在中职院校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中,整体要人治多于“法治”,中职学生尽管叛逆,但本性仍然单纯,需要教师、长辈给予更多的关爱,而不是强烈的打击。只要耐心对中职院校学生培养,他们毕业后都能在各自本职岗位中得到发展。中职院校限于教学目标上,对于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视程度高,而对于学生的人文素养等教育相对较少,教育的缺失,就需要在教学管理中、在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中进行补充。
第2篇:基于现代中职学生特点的体育教学模式探讨
本文通过分析现代中职学生特点,结合中职体育课程要达到的教学目标,综合对比了目前比较成熟的几种教育模式,研究发现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基础水平、接受能力、学习兴趣、未来岗位需求综合的权衡教学模式的选择,灵活的将各种教学模式融入到教学实践活动中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体育作为众多中职课程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因为其学生自身固有的特点、师资力量、就业岗位要求等,形成了具有极强自身特色的一门课程,是不同于义务教育阶段和大学本科阶段的学校体育,本文从中职学生自身特点入手,结合中职教育的目标,通过对比、分析目前比较成熟的体育教学模式,探讨出适合中职学生的教学模式,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服务中职教育。本文主要分为三大部分:中职特点、体育教学模式、实践教学中灵活选用教学模式。
1.中职学生的特点
1.1文化基础较差。由于中职针对的招生人群是考分不高,没有顺利进入高中学习的初中毕业及肄业学生,他们普遍存在文化知识水平较差的情况,这也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等问题,很少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1.2自我约束力不强。中职学生入学年龄介于14~15周岁,属未成年人,思想不稳定,由于在初中学习成绩问题没有被足够的重视和关注,往往会自由、散漫等,对自身行为约束能力较差,同时也给课堂秩序的维护带来挑战。
1.3缺乏自信心和责任感。目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多数重视学习成绩和升学率,在初中阶段由于学习成绩不好,长期不被老师看中或委以重任,甚至被灌输学习不好就“一事无成”的观念,造成学生不自信,不主动担当,因而常常缺乏责任感。
1.4意志力薄弱。一个人学习上的毅力需要成功的体验来培养和强化,但他们在中小学那种氛围中似乎就没有过这种体验,甚至不自觉地往老师和家长那种不负责任或不懂教育原理的强调上靠拢:这孩子学习上是笨、不开窍……久而久之,使得他们不喜欢读书学习,也无法坚持下去。
1.5社会化倾向有了明显发展。职业教育重技能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环境,把中职学生从升学压力中解放出来,使其可以充分发展自己的特长,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与普通中学的学生相比,中职学生毕业后大部分要直接走上工作岗位,所以在学校期间和同龄人比较具有较强的准社会性。
2.教学目标
中职教育目标:教育部制定的《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要求中等职业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观念,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从整体教学目标中可以推出中职体育教学目标,因为中职学生的工作岗位多在一线,工作强度大、工作环境艰苦,对职工身体素质有这很高的要求,所以中职体育教育必须满足这样的要求,使其拥有强壮的体魄,同时掌握基础的锻炼方法、养成锻炼习惯,使其更好的适应工作岗位。
3.体育教学模式
体育教学模式是联系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纽带,是体育教学系统和教学过程的具体化和实际化。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为完成规定的教学目标和任务而形成的规范化的教学程序,包括相对稳定的教学过程结构、相应的教学方法体系。它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或几种教学方法的简单组合,而是体现了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条件和评价方法相互联系的教学过程的结构。近些年随着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终身体育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培养学生主动进行体育活动的态度、兴趣,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已成为人们研究的重要内容,学校体育教学目标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因此,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和构建,也根据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需要,从传授体育知识技能、发展能力、提高身心素质和培养体育运动的态度、兴趣,发展情感三种类型展开。
体育的教学模式分类详细、功能各不相同,所以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不能刻板的引用,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因为体育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下,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实施的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过程。体育教学模式的应用条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首先是体育教学模式的选择要与教学目标相一致。由于体育教学活动受教学目标所制约,不同的教学目标要求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例如,教学目标是传授系统的体育知识技能,则运用系统学习教学模式、掌握学习教学模式、程序学习教学模式组织教学。教学目标是发展学生能力,则运用发现学习教学模式、问题解决学习教学模式、目标学习教学模式。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体育态度,发展情感,则采用小群体学习教学模式和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第二,体育教学模式的运用要适应学生发展水平和个性特征。例如:问题解决学习教学模式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钻研能力和独立学习能力,所以小学低年级学生难以运用。第三,体育教学模式的运用应考虑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例如:掌握学习教学模式适用于人数较少的班级,时间可以伸缩,教师要掌握一套评价技术的材料。第四,体育教学模式的综合运用。体育教学目标的多元性和教学过程的动态性,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以某种教学模式为主多种模式的综合运用。最后体育课程的设置应该结合职业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职业特点对身体素质的要求科学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评价方法等综合的安排,起到促进学生提高学生岗位综合能力的要求。从体育学的视角下,未来职业岗位进行分成四种类型,手指灵巧类、全身综合类、流动交往类、站立类,并提出职业岗位对身体素质的需求相应的运动项目。
4.结语
4.1中职体育教学模式的选定应该是建立在综合考虑中职学生特点的基础上,有的放矢
4.2教学模式的选定应该基于教学目标的导向,同时综合考虑中职学生全面身心发展的需求
4.3体育教学模式的选定更应该匹配未来岗位对其身体素质的要求,建立在服务岗位意识的基础上
4.4体育教学模式的选定不是刻板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应该随着教学各因素的改变而改变的,也应该顺应教育的发展趋势。
友情链接: 百度 |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联系方式:电子邮件:1053406363@qq.com 豫ICP备2023024751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