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首先从三方面论述了大数据对会计电算化带来的影响,立足于当前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现状,分析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式以及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在大数据背景下,如何对会计电算化课程进行创新和优化,为中职学校打造出适应新时期会计人才需求的会计电算化人才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數据背景;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
中图分类号:F232-4文献标识码:A
在信息社会,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十分普遍,这不仅改变了财务工作的方法,也给会计电算化带来巨大影响。中职学校进行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应用型、技能型和创新型人才,要求学生毕业之后可以立刻上岗,能快速适应岗位。在这个背景下,就要求会计电算化教学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适应新时期会计工作对于人才的要求,满足财务大数据的发展需求。
一、大数据对会计电算化的影响
大数据指的是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使用常规的软件和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资产。大数据整体上表现出数据单元海量化,因此需要更加强大的处理软件、处理模式和处理工具进行处理。大数据具备海量、高速增长以及多样化等特点。通过对大数据的处理,可以发挥其更大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以及流程优化能力。按照IBM的说法,大数据具有5V特点,即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样)、Value(低价值密度)、Veracity(真实性)。从本质上说,大数据技术的意义并不在于掌握这些海量的数据信息,而是借助一定的技术和方法,对这些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挖掘其中的价值,提高对数据的加工能力,从而实现对这些数据的增值。
在大数据背景下,会计电算化出现新的变化。首先是工作手段的创新,大数据技术的出现使得电子信息可以在部门之间、企业之间进行高速传播,这意味着会计工作逐渐实现无纸化办公。同时,大数据技术还可以实现商业报告语言的扩展,实现对会计语言的识别、分析、对比和汇总等,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时效性和集成度提升[1]。其次是工作模式的创新,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会计核算和业务活动的适度分离,为实现两者的同步集成奠定基础。同时,将会计监督、内部控制等工作与会计工作流程相结合,使得会计电算化的工作模式逐渐朝向财务共享模式发展。最后是工作职能的创新,在大数据背景下,会计电算化的工作内容不再局限于进行财务信息处理和提供,而是逐渐实现财务信息的分析应用,用于辅助决策。同时开展的核算工作也从事后核算转变成事前预测和事中控制,实现对财务工作的全过程管理。
二、目前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不合理
当前中职学校设置的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比较老套,而且这个专业的人才普遍出现供大于求、高精尖人才缺乏的问题。究其原因,就是学校设计的教学内容无法适应岗位的需求,导致很多学生只是纸上谈兵,难于适应岗位。因为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推广应用,一些复杂的会计电算化流程已被人工智能代替,传统的财务会计工作更侧重于会计核算和监督,现在财务工作已逐渐转变为财务数据分析、判断和预测。但是中职学校设置的教学内容更强调的是对会计电算化基础知识的掌握,对相关软件的操作熟练度等,缺乏对于数据分析、判断、预测等能力的培养和教学。这样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需求不匹配,导致新入职会计人员难以在短时间内适应岗位工作。
(二)教学手段和方式落后
在大数据背景下,很多新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和工作软件陆续出现,应用也越来越普遍。很多大型的财务软件公司,比如金蝶、科云等都推出了立足于大数据平台的教学辅助软件,通过网络教学和远程教学、视频教学等模式,鼓励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并提升教学的互动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当前很多中职学校实施的会计电算化教学手段和方法比较传统,依然是灌输式理论教学以及机房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过程比较枯燥,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还有的中职学校虽然对教学方法进行了创新,但出现本末倒置的问题,过于强调先进教学技术的应用,忽视了对会计电算化内容的融合与创新,导致教学实效性不强。
(三)教学实践环节比较薄弱
会计电算化岗位对于人才的实践性要求较高,而这也是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所以需要安排科学的实践教学环节。但对于很多中职学校来说,会计电算化的实践教学环节存在很大的不足,因为学生数量较多,但合作的企业较少,所以无法安排每一位学生都前往企业在会计电算化岗位上进行实际操作,学生无法接触真正的会计业务实操,大部分都是在机房中模拟操作,这使得学生对于会计电算化操作的掌握比较死板,模式化现象严重,无法掌握真正的实践经验。
三、大数据背景下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创新途径
(一)创新教学理念
在大数据背景下,中职学校需要及时创新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避免只是传授微观上的理论知识,强调会计软件的机械操作,忽视对会计电算化业务流程和经营链条的了解。新时期中职学校和教师要认识到大数据带给会计电算化的影响和变化,并进行深度分析,从大数据角度进行思考,掌握企业实际岗位上对于会计电算化出现的新需求。在进行市场调查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中职学校要推动教师改变教学理念,将重点放在让学生理解企业会计人才在岗位中的角色定位,新时期企业会计岗位对会计电算化知识和能力的需求以及在企业经营过程中肩负的管理责任等事项上,针对会计信息资源进行整合,打造技能型人才,提升学生的会计电算化专业能力[2]。教师要指导学生认识到新时期会计人才的职能定位的改变,以及财务会计工作出现的变化,通过财务会计管理信息系统提供的各项信息与决策,实现教学理念的革新。例如:对于会计管理、思维及数据处理等方面的改变,企业要进行组织架构、管理职能、会计岗位设置、会计职能定位等方面的调整,那么中职学校也要相应地改变教学内容和方式,促使新时期的财务会计人员符合互联网时代的财务工作要求[3]。
(二)革新教学内容
在大数据背景下,过去机械、重复和简单的会计基础工作都将由电脑完成,比如填写凭证、记录账簿等。會计人员对这类工作只负责信息的录入和监督、核对等。会计电算化人员的重点不再是会计核算,而是借助大数据平台监督会计业务的流程开展,整合所有的会计信息进行分析和预测,判断未来财务工作发展方向,为企业制定发展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所以中职学校需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不仅要教授会计电算化基础知识,还要按照新时期会计工作的要求,进行教学内容的拓展,覆盖企业的整体架构,包括需求分析、业务流程集成等方面,保证教学内容与财务大数据发展步伐一致,也与企业会计岗位的人才需求相一致。
(三)强化校企合作
中职学校进行会计电算化的教学,还需要与企业合作,打造校企联合的教学模式,尤其是要争取会计软件公司的支持,获取会计电算化的实践资源。中职学校需要引进最新的财务软件辅助教学软件,建立网络教学平台,让学生通过实践体验出大数据背景下会计电算化与传统工作模式的区别。同时,邀请企业的会计人才和专家等,与学校共同建立新时期的课程体系,利用软件平台构建网络实训基地,安排资深的会计电算化专家提供指导;还可以模拟企业会计工作流程,让学生在网络上模拟进行操作。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操作逐渐提升学生的会计电算化技能水平。例如:重庆市合川职业教育中心,进行会计电算化课程改革,建立“岗证一体、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按照公共基础课程,加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岗位实务课程,再加素质拓展课程的模式来配置本专业的课程及课程的内容与教学要求;最后推进“双真”的项目教学法,以保证课程改革的实施。
四、结语
大数据技术的普及应用给中职学校的会计电算化教学带来巨大影响。面对新的会计行业发展形势,中职学校要创新会计电算化教学模式,紧贴企业需求,跟上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步伐,努力进行创新,以培养出高质量的会计人才。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联系方式:电子邮件:1053406363@qq.com 豫ICP备2023024751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