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活中的经济学论文
什么是经济学呢?对这一概念的界定有各种各样的回答。那么,关于生活中的经济学论文怎么写,以下就是我整理的,一起来看看吧!
经济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在西方可以追溯到亚里斯多德时代,在我国则可追溯到孔夫子那里。但如果以亚当·斯密1776年《国富论》的发表作为经济学诞生的标志,则经济学至今也不过只有200多年的历史。
什么是经济学呢?对这一概念的界定有各种各样的回答。如经济学探讨生产什么物品,如何生产这些物品和为谁生产这些物品。在名著《经济学》中萨缪尔森写道:“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使用稀缺资源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把它们在不同的人之间进行分配。”我在《管理经济学》一书中从公平与效率、生产与分配的角度出发,指出“经济学是研究如何有效配置经济资源和如何公平分配国民财富,以满足个人或社会目的的一门社会科学。”种种说法归结起来,总离不开这样一种思考,即经济学是使有限的资源被用于最合理的方面以便增加社会总的财富,使社会变得越来越富裕。
这种对经济学的理解,大致具有三方面的含义:第一,个人或社会的目的或欲望是永无止境的,而经济资源在绝对量上来说是有限的,稀缺的。由于人口的急剧增加,工农业的调整发展,污染的日益严重,森林和地下水等可再生的资源及矿产等不可再生资源日渐匮乏,甚至就连以往认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空气和江河之水也因污染而变得稀缺起来。第二,稀缺资源虽然有各种各样的用途,但一旦用于某一用途就不能再用于其他用途。因此,人们的各项经济活动都牵涉到选择问题。在这里,效率意味着一国经济应将它的生产和消费单位组织得使社会能够得到最大数量的所需要的物品和劳务,而且,在现行习惯、法律和制度的范围内,经济资源应得到最充分的利用。第三,在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目标下,可通过“机会均等”或“结果均等”等制度来寻求公平分配方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机会均等的公正游戏规则,将实现由竞争带来的繁荣。
在短暂的200多年中,经济学按照科学的规范建立了自己的语言、文字的逻辑系统。一组初始概念,一套公理体系,精确的定义,严密的逻辑,以至如果没有受过专业训练,很少有人能够读懂经济学论文,特别是如果没有一定的数学功底,人们不要指望能看懂那些权威的经济学学术刊物上的论文。经济学已成为人类社会的“阳春白雪”而难以普撒寻常巷陌人家。
世纪之交,经济改革成为全球性流行思潮。而随着原计划经济国家大幅度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这一思潮日益成为广泛的社会行动。学习、研究、传授和应用经济学则成了这一社会行动的一个重要方面。经济学人认真钻研经济学、大胆实践经济学、不遗余力地传播经济学,为经济建设提供了大量经济管理人才,他们已经或正在成为跨世纪的市场经济主体。国内近百所大学开设经济管理专业,为市场经济建设提供了大量的人才。各级各类的研究机构对经济理论的潜心研究和深入探讨,极大地丰富了经济理论宝库,为我国经济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理论依据。
然而,漫步街头巷尾的大小书肆,以经济命名的“大全”、“读本”、“丛书”挤满书架,大有泛滥成灾之势,然而对这些出版物中所述种种,即便是著作者本人,心中也是不大有把握的。人们在百忙之中,选中几本去读以使自己的生活质量更上一层楼,可读后常大失所望。用抽象理论来阐述简单事实的做法往往是著作者为评定职称而加重砝码。这类书籍文章通常是写给学者们和校园里的莘莘学子看的,而不是写给大众百姓看的。即使硬着头皮耐心地看过了,对实际工作和生活也毫无帮助,除了花费时间几乎别无所获。经济学的发展需要学术研究,但更需要对社会公众的启蒙教育和应用。纵观世界各国,国民的经济学素养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活力的重要标志。揭开经济学的神秘面纱,让经济学从经济学家的书斋里走出来,这是时代的呼唤,也是社会发展的一种迫切需要。
我国经济学泰斗陈岱孙教授说过“经济学是经世济民的致用之学”。但如何广泛传播经济学,使和寡的高曲成为流行的音符?这是我在从事经济学教学和研究时常常浮现在大脑里的一个问题。在我评上教授职称之后,这一问题更是困扰着我,影响着我。特别是在我主持主讲的“西方经济学”课程被评为江苏省级一类优秀课程之后,我产生了撰写一本通俗经济学启蒙读物的冲动。作为一个经济理论工作者,来不及陶醉于烫金的证书之中,顾不上多呼吸几口悠闲的空气,便准备投入紧张的“业余”创作工作之中。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开始了这项工程的规划设计,试图结合身边的事例,用通俗的语言向读者普及现代经济学思想理论和方法等基础知识。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经济学的眼光,以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进行观察和思考,而并非象教课书那样做系统的灌输。为了使我的研究生能将所接触和学习到的理论应用于实际,而不是将其束之高阁,自我欣赏,并成为经济学的精神贵族,在制订出详细的工作计划和写作大纲之后,我便安排他(她)们进行写作内容的研讨和初稿的执笔。在初稿的基础上我进行了修改、统稿和定稿,并将其命名为《生活中的经济学》。本书由许长新、刘俊等编著,参加编著的还有宋敏、郝琳、徐杏、王甲、庄惠娟、赵国蓉、尚静、金雯飞、张自斌、张孟硕。他(她)们的具体工作在相关篇章的后面都有明确的执笔者署名。
好友张军来电邀我将本书在中国知识经济出版社出版,考虑到普及经济知识也是知识经济的重要方面,于是我欣然应约。
本书定稿之时,日历已悄然指向1999年元旦,我也有了一定的解脱感。本书从写作到出版,得到多方面的协助与支持,谢意难以言表。由于初次涉足经济学启蒙读物的写作,书中定有多处缺陷,但我们希望能给读者多一些回味,少一些遗憾。当读者在百忙之中静下心来,读过本书以后,掩卷回首反思,但愿能豁然开朗。
1、打开冰箱时,为啥冷藏室会亮而冷冻室却不会亮——“成本效益原则”原理
“成本效益原则”是指只有当改后效益大于改进的成本时,才应该改进这个产品。
对于题目的问题,我们可以对比相关成本与效益。不管是在冷冻室还是在冷藏室,安一盏打开门就会自动亮的灯,成本差不多是一样的。这也就是经济学家所谓的“固定成本”,在这里指的是,它不随你开关冰箱门次数的多寡而发生变化。
从效益方面来看,冰箱里有一盏灯,你找东西更方便。由于大多数人打开冷藏室的次数比打开冷冻室的次数要多得多,因此显然,在冷藏室安装一盏灯的效益更大。所以,既然加装一盏灯的成本相同,那么,根据成本效益原则,在冷藏室安灯就比在冷冻室安灯更划算。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门上要安装锁”,因为当时这种工业门都是有锁的,我们不会为了便利店而专门做一种不带锁的工业门。产品设计不仅要满足卖方保持低价便于竞争的需求,还要包含最符合消费者心意的功能。简单来说,成功的产品设计就是根据“成本效益原则”在两方面实现平衡。
2、为什么破旧的钱币总是被先花出去——“劣币驱逐良币”原理
这种现象可类比经济学一个很著名的原理,“劣币驱逐良币”。目前,最通俗的解释是:当你的钱包里有一张崭新的百元钞票和一张破旧的百元钞票时,你总是倾向于把那张破旧的先花出去。久而久之,流通中的货币越来越破旧,新钱却没有花出去,仍然呆在钱包里,于是劣币驱逐了良币。
“劣币驱逐良币”原本是说:古时候,因为铸造货币工艺的差别很大,人们就倾向于将那些足值的“良币”收藏起来,并试图将那些成色差的“劣币”转让给他人,这样市场上就同时流通着劣币和良币,且劣币得不到有效地制止和惩罚,如此循环,良币就会被驱逐出市场,质量差的货币反而在市场上流通了。
在现今社会中,大家可以不必担心“劣币驱逐良币”,人们虽然会排斥残币,但是对于新币的收藏偏好并没有古代那么强烈,或者说,即便收藏了新币,也不能兑换更高价值的东西。并且,钞票的更新成本并不算高,市场上的残币大都被商业银行收集起来,送交到人民银行销毁了。
当今,“劣币驱动良币”的现象已经被广泛引申到各个领域,人们用这一法则来泛指价值不高的东西会把价值较高的东西挤出流通领域,这个“劣胜优汰”的淘汰定律,可以引申出不同版本:官场的劣币驱动良币是“贪官排挤清官”。
婚姻市场的劣币驱动良币是“丑女先嫁,美女成为剩女”;在信用领域的劣币驱动良币,就是“格雷欣法则”即“失信者得利,守信者失利”的现象。
3、为什么富者更富,穷者更穷——“马太效应”原理
“马太效应”,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学、教育、金融以及科学等众多领域。其名字来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我们往往会选择生意比较好的饭店就餐,哪怕需要在店堂中等一等,也不愿意去一个客人寥寥的饭店。到医院就诊,我们宁愿在一个有名望的医生那里排长队,也不愿意到同一个科室医术平平的医生那里就诊。
于是,人多的饭店客人越来越多,老板的生意越做越大;而客人少的饭店人越来越少,最终门可罗雀,最好关门大吉,这就是马太效应。
对于富人和穷人而言,由于富人通常会借助雄厚的经济力量,从而享受到更好的教育和发展机会,而穷人则同样由于经济原因,与富人比较,则要相反缺少发展机遇。
长此以往,富者更富,穷者更穷。可以说,无论是在生物演化、个人发展等领域,还是在国家、企业间的竞争中,马太效应都普遍存在。赢家与输家之间,常常从起初的很小差距,发展为“赢家通吃”的结果。
4、为什么有些人会“以偏概全”、“爱屋及乌”——“晕轮效应”原理
俄国著名的大文豪普希金曾因晕轮效应的作用吃了大苦头。他狂热地爱上了被称为“莫斯科第一美人”的娜坦丽,并且和她结了婚。娜坦丽容貌惊人,但与普希金志不同道不合。当普希金每次把写好的诗读给她听时。她总是捂着耳朵说:“不要听!不要听!”
相反,她总是要普希金陪她游乐,出席一些豪华的晚会、舞会,普希金为此丢下创作,弄得债台高筑,最后还为她决斗而死,使一颗文学巨星过早地陨落。在普希金看来,一个漂亮的女人也必然有非凡的智慧和高贵的品格,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种现象被称为晕轮效应。
所谓“晕轮效应”,就是在人际交往中,人身上表现出的某一方面的特征,掩盖了其他特征,从而造成人际认知的障碍。在日常生活中,“晕轮效应”往往在悄悄地影响着我们对别人的认知和评价。
比如有的老年人对青年人的个别缺点,或衣着打扮、生活习惯看不顺眼,就认为他们一定没出息;有的青年人由于倾慕朋友的某一可爱之处,就会把他看得处处可爱,真所谓“一俊遮百丑”。
“晕轮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主观心理臆测,其错误在于:它容易抓住事物的个别特征,习惯以个别推及一般,就像盲人摸象一样,以点代面;它把并无内在联系的一些个性或外貌特征联系在一起,断言有这种特征必然会有另一种特征;它说好就全都肯定,说坏就全部否定,这是一种受主观偏见支配的绝对化倾向。
总之,晕轮效应是人际交往中对人的心理影响很大的认知障碍,我们在交往中要尽量地避免和克服晕轮效应的副作用。
5、单身土豪那么多,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小三——“帕累托优化”原理
“帕累托最优”原理,是指资源分配到达一种最理想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所有人都达到了最好的利益水平。直白地说,就是达到“社会的大和谐”,而寻求这一结果的过程就叫“帕累托优化”。也就是并基于帕累托最优变化,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
理论上,社会上的每个人都在努力寻求更合理的资源配置。如果把社会男女比作“可分配资源”,再按照普遍的价值观,男人要找“貌美贤惠”的女人,女人要找“有钱又帅”的男人,这样搭配起来才让人觉得“最和谐”,达到“帕累托最优”。
如果我们不去深入研究“为什么‘有钱长得帅’的男人会找上‘不貌美贤惠’的女人”,就很容易理解那些自认为“比她貌美贤惠”女人为什么会想要对这对男女进行“帕累托优化”,即让那个“不貌美贤惠”的女人去找更适合她的“不有钱也长得不帅”的男人,让自己上位。
那类自觉“貌美贤惠的”女人会觉得,那个“不貌美贤惠”女人找到了更适合的,而且情况没有变差,因为她和那个“又有钱又帅”的男人都呆在了“总体利益更大化”的点上。反之,自认为“长得帅又有钱”的男人去挖“貌美贤惠”的女人也是一样的道理。
涉及到男女间的“帕累托优化”,就不得不说道德在其中扮演的戏份实在太轻。“土豪”和“高富帅”孰轻孰重美女们都知道,加个“未婚”或者是“已婚”的冠词,影响并不大。这个理论的漏洞在于,世界上从来都有那么多信息不对称,“有钱长得帅”的性格缺陷你无从知晓。
另外,所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世界上从来都不存在真正的“帕累托最优”,劈腿者恒被劈,就是这个道理。
6、为什么有很多多年轻人迷上打游戏——“有效市场假说”原理
“有效市场假说”:如果在一个证券市场中,价格完全反映了所有可以获得的信息,那么就称这样的市场为有效市场。
游戏世界就好比一个“有效市场”。比如COC(Clash of Clan)游戏中,每个级别都有其对应的兵种。还能清楚地显示防御塔属性、玩家的资金、玩家曾经的战绩等。因此,玩家极易作出判断:是否打得过。打赢了自己能得到什么利益。
购买某个装备的金币,自己需攒多久才买得起,而且在游戏中的投入了,几乎百分百有产出,除非技术不好。另外,游戏中猪一样的队友和神一样的队友也容易判断,能让你快速决定是否要与该成员一起继续团战或另寻高人,现实中的合伙人却完全没有那么容易能在一两个回合内看出端倪。
所以说,充分披露的信息、非常容易把握的“投资”结果,游戏世界的公平有效是现实中无法比拟的,这也正是为什么有那么多年轻人会迷上游戏的原因之一。不过,过分沉迷于游戏也不好,毕竟除了游戏,生活中还有很多事要做。
为什么在同一公司的同一工作小组中,生产效率最低的员工,收入一般比自身创造的价值要高;生产效率最高的员工,收入却比自身创造的价值低呢?
竞争性劳动力市场理论认为,员工的收入与他们为雇主创造的价值相一致。然而,在大多数组织中,从事类似工作的员工,工作效率差异很大,工资却不存在太大差异。从所做工作贡献的角度来看,一流员工的报酬偏低,而末流员工的报酬偏高。对末流员工来说,这笔交易似乎很划算。可要是一流员工报酬过低,他们干吗不改投工资较高的雇主门下呢?
乍一看来,这种情况似乎暗示着桌上摆了免费的午餐。假设一家公司的一流员工,值10万美元,但只得到7万美元的薪资,那竞争性公司可以马上付8万美元的工资挖角,2万美元的利润就轻松入袋。即便如此,另外的竞争性公司仍然有利可图。所以,该员工的工资应该很快飙升至10万美元——如果他真能创造这么多价值的话。
为什么在人们的观察中,工资模式趋于稳定呢?要解释这一现象,可能首先要接受这样的假设:大多数员工愿意在工作团队内占据较高职位,而不喜欢较低职位。可并不是每一个喜欢高级职位的员工都能如愿以偿。毕竟,团队中必然会有50%的职位是低级职位。所以,一部分员工能够满意地占有高级职位的惟一方式,就是其他人愿意忍受低级职位所固有的不满。假设说资方不能强迫员工违背个人意愿呆在组织当中,那么,低级员工愿意继续留下来的惟一原因,必然是他们可以获得额外的补偿。
那么这种额外补偿是从何而来的呢?应该是来自对高级员工的隐性课税。如果这种税数额不算大,那么高级员工乐于继续呆在公司里,虽说他们到别处可能挣得更多;同时,低级员工也获得了足以补偿职位低这一负担的额外报酬。所以,每一家公司的薪资模式,在功能上都相当于一种累进所得税。
很多职业,在不同的公司有多种岗位可选。不介意职位高低的人,最好是到员工生产效率高的公司去,接受低级职位,享受额外薪资。其他重视高级职位的人,则最好是到平均生产效率较低的公司去,接受高级职位。
为什么公司宁愿出高价雇用临时的管理顾问,也不愿以较低的薪水聘用全职管理人员?(詹姆斯·贝雷特)
企业采用管理咨询公司服务的时候,不仅要支付顾问的工时费,还要付给咨询公司一笔高昂的酬金。很多咨询公司,每付给顾问一美元,自己就收三美元。为什么客户企业不直接聘用额外的管理人员,节省开支呢?
一个可能的原因是,管理咨询服务就好比电力公司用来满足高峰用电需求的昂贵发电机。电厂能靠着普通负荷的发电机满足大部分需求。发电机这种设备,买起来很贵,但维护费用相对较低。用这种昂贵设备满足短期的高峰需求,得不偿失,因为它大多数时候都闲置着。所以,电厂会用高频发电机弥补用电高峰期发电不足的部分。较之普通发电机,高频发电机运营成本较高,可买起来更便宜。
同样,企业内部对管理服务的需求,并不是随时都处于满负荷水平的。所以,大多数公司会雇用自己的全职管理人员,提供大部分日常管理服务,而在短暂的高峰期外聘管理顾问。的确,咨询服务每个小时的成本比内部雇员的管理时薪要高得多。可假设对管理服务的高峰需求期足够短,外聘昂贵顾问还是要便宜一些。毕竟,要是改用额外聘请内部管理人员的做法,一旦过了高峰期,他们就无事可做了。
还有一个可能的原因是,企业愿意用优厚价格聘请管理顾问,是因为他们知道,存在争议的商业战略倘若由受人尊重的外部顾问发起,会更容易加以执行。比方说,有一家公司产品销售不景气,管理层明知道要裁员,但害怕采取此举会给剩余员工的士气造成负面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告诉员工裁员并不是管理层的主意,而是麦肯锡咨询公司提的建议,员工接受起来大概会容易一些。
(以上两则出自“职场的奥秘”)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公司把保安工作外包出去?
每家公司都必须决定,哪些服务要亲自提供,哪些可以委派给外面的承包商。上述外聘管理咨询师的例子说明,对于有着稳定业务量的日常性服务,公司更愿意自己聘员工来完成;而对于只有间断性需求的服务,则愿意聘用外部承包商。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公司却反着做,把保安工作外包出去,而保安似乎属于稳定的日常性工作。为什么要外包日常性的保安服务,产生营业间接成本呢?
有研究显示,从事特定工作的员工,在效益更好的公司能得到更高的薪水。这似乎为上述问题暗示了一个可能的解释。倘若一家效益好的公司以最低工资标准和最低限度的员工福利,聘用保安职员,人们会觉得有失公平。但倘若由效益相对一般的外部承包商提供同样的就业条件,同一批保安工作人员大概愿意接受。故此,一个勉力经营的独立承包人给保安工作人员提供6美元的时薪,似乎合情合理;可要是IBM或谷歌这么做,那就就极不公平。而最近几十年收入增长的不平衡,进一步深化了人们的这类看法。
我是学经济学的 六月就毕业了 这是我大一的时候写的 估计有用 望采纳 还有几个案例需要再发给你。
生活中的经济学
人们对经济学的理解,大致具有三方面的含义:第一,个人或社会的目的或欲望是永无止境的,而经济资源在绝对量上来说是有限的,稀缺的。由于人口的急剧增加,工农业的调整发展,污染的日益严重,森林和地下水等可再生的资源及矿产等不可再生资源日渐匮乏,甚至就连以往认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空气和江河之水也因污染而变得稀缺起来。第二,稀缺资源虽然有各种各样的用途,但一旦用于某一用途就不能再用于其他用途。因此,人们的各项经济活动都牵涉到选择问题。在这里,效率意味着一国经济应将它的生产和消费单位组织得使社会能够得到最大数量的所需要的物品和劳务,而且,在现行习惯、法律和制度的范围内,经济资源应得到最充分的利用。第三,在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目标下,可通过“机会均等”或“结果均等”等制度来寻求公平分配方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机会均等的公正游戏规则,将实现由竞争带来的繁荣。
而“生活中的经济学”是将略显抽象的经济学与我们生活中某些看似平常的现象以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在中国现阶段以经济建设为核心目标的情况下,经济学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了:分析投资股票、买房前斟算性价比、就连女人们热衷的商场打折。但是大部分人还没有仔细想过,为什么股市跌涨,房价会有高有低,商场又为什么要打折呢。用经济学的角度看待生活中的现象,更科学的权衡利弊,帮助我们做出更好的判断。
比如说这些例子:
1、扣狂潮里的秘密
如今,商品打折已成为一种“商业风气”,正在整个商业系统中迅速的蔓延开来,许多商店也把打折当做是招揽顾客的一种手段之一。无论大街小巷,你总会看到商店的门口贴着“大甩卖”、“跳楼价”、“大放血”等字样。而且,商店还贴着“恕不讲价”的牌子。而且在商场里,“买一送一”、“买二送一”等广告也随处可见。
总之,整个的打折气氛,让人觉得自己是在一个充满了“便宜”的世界里,似乎只要你稍稍打开口袋,就能够把无穷的“便宜”带回家。但是,面对如此疯狂的折扣潮流,我们都应该清楚地对待,不要因为贪小便宜而吃了大亏。
谁都知道,商家做生意都是为了赚钱。而如果他们真的“大放血”,而且是整天整月地放血,那么有那个商家的体魄如此“健壮”呢?虽然我们必须承认确实有一些商品,由于建筑拆迁、生意转行、急需资金、商品换季价格确实比原来要低了,但利用“薄利多销”的手段进行促销的商家占很大一部分。尤其是那些“回报新老客户”之类的店庆,这样的目的更是明显,他们是假借打折之名招揽顾客,赚取高额利润的。
让我们来看看商家打折的秘密。
我们知道,一定数量的产品,不管是生产一万件还是只生产一百件,有些投资是必须的,比如厂房和机器设备。而且,这些投资在短期内是不能改变的,我们把这种短期内在数量上不能改变的投资成本称为“不变资本”。而另一些投入如劳动力,如果你还想生产一万件,就要多用几个工人,如果只想生产一百件那就少用几个工人,这是随时可以改变数量的投资,称为“可变资本”。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之和就是生产商品所需的总成本。
如果把一段时间内生产出来的产品看做一个整体,那么,把生产这些产品所耗用的成本(包括可变成本和不变成本)平均的分摊到每一件产品上,我们就可以大概知道每一件产品中包含了多少的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于是得到了“平均可变成本”和“平均不变成本”的概念,两者之和又可以称为“平均总成本”。而如果我们把厂家卖商品的价格看做是他从每一件商品中获得的利益,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比较价格和以上几个方面的平均成本的大小关系,来判断厂商愿意生产商品的最高数量和愿意卖商品的最低价格。
实际上,商店不可能把所有的商品都如此打折销售,商场里只有部分的商品如此打折,不仅是部分打折而且是轮流打折今天是日用品打折,明天是调料打折,这周是烟酒打折,下周是食品打折。而其他商品与别的超市的价格是没有区别的。
先说消费者,那些知道打折商品又欲购买之的消费者显然愿意前去购买。但去超市要花车费和时间的。既然去了,既然花了车费和时间,理性的选择哪里能只购买打折商品呢?一般总是要购买一些别的商品,那些不知道打折商品的人又当怎样呢?虽然不知道具体打折的是些什么商品又不比别处的超市贵,为何不奔着打折的商品去呢?
再说厂家吧,商店的打折虽然使得商品的平均单价降低了,但由于打折吸引了消费者,提高了销售量,总利润一定不减反增。为了吸引那部分即使知道打折也不购买打折商品的消费者,最大限度的增加销售量,商店不可能让所有人都事先知道具体打折的商品,他是要让一部分人知道,又让一部分人不知道。
其实,正像前边所说的由于各种特殊原因,商场被迫降价出售商品,价格往往比实际造价还低,那么,消费者就会获得比较实在的优惠。但是,在一般紧急的情况下,这种情况也是很少见的。因为,在平时,商品出卖的价格都比实际成本要高很多,而且在比较紧急的时候只要把价格下调,调到可变成本以上一点点,从消费预期来说就已经十分满足了,商品就很容易卖出去,而且会比原来的销售量更大,这才是最常见的打折现象,许多商场就是用这种手段吸引消费者,以获得“薄利多销”的效果。看起来他是在“放血”,但是虽然在单件商品上的利润少了,但是卖出去的商品数量增多了,所以只要打折程度合理完全可以在打折的情况下,获得比原来还多的销售收入。
因此,对于各个商场疯狂的打折热潮,我们应该清醒的对待!
1、经济学:啤酒效应”原理
“啤酒效应”是流通领域中一种常见的经济现象,并非啤酒行业独有。它是指由于供应链中各节点企业之间信息的不对称以及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造成了需求信息在供应链内部的传递过程中失真的经济现象。
在一条供应链上,由于信息传递的失控,零售商对需求乐观,于是追加订货;零售商的提高需求又大大刺激了生产商,生产商的行为又更大地刺激了原料供给商。
也就是说信号在逆向传递的过程中被不断放大了,消费者的需求可能只需要10瓶,但零售商的订单使得生产商对需求盲目乐观,造成了好象需要100瓶的印象,而生产商向上游供给商的大量订货又给原料商造成好象需要1000瓶的印象。反之,当需求缩减的时候也是一样。
现在的房地产市场,就经常能看到“啤酒效应”的影子。由于房地产市场信息的失真,使开发商对房地产市场的预期充满信心,疯狂拍地,致使地价一路飙升,房价也随之大幅上涨。在消费者“买涨不买跌”心理的影响下,房地产销售面积连年提升。
投资者见房地产市场一片红火,又会加大投资,给房地产市场注入新的资金,使房地产开发商对未来的房地产发展更加充满信心,于是再度疯狂竞拍土地,就这样在“啤酒效应”中形成恶性循环,将房地产行业的泡沫越吹越大。
房价与房子的真实价值严重背离,最终泡沫如果破灭,必然会引起房价下跌,房地产市场的投资者及开发商都将在这场“啤酒效应”引发的循环中尝到恶果。
“啤酒效应”原理告诉我们,企业在进入市场时不能太过于盲目,要先做好市场需求量的调查,以免因为盲目乐观而造成资源浪费和不必要的损失。
2、“蛛网理论”原理
“蛛网理论”又叫“丰收悖论”,是市场经济中一种比较奇怪的现象,是指某些商品的价格与产量变动相互影响,引起规律性的循环变动的理论。
1930年由美国的舒尔茨、荷兰的J.丁伯根和意大利的里奇各自独立提出。由于价格和产量的连续变动用图形表示犹如蛛网,1934年英国的卡尔多将这种理论命名为蛛网理论。
和古典经济学理论相反,蛛网理论证明了在一定的假设下,市场均衡被打破后,经济系统不一定能够自动恢复均衡的经济现象。
该假设是,第一,完全竞争,每个生产者都认为当前的市场价格会继续下去,自己改变生产计划不会影响市场;第二,价格由供给量决定,供给量由上期的市场价格决定;第三,生产的商品不是耐用商品。这些假设表明,蛛网理论主要用于分析农产品。因此,对于蛛网理论带来的丰产不丰收现象。
我们也可以这么理解:在完全竞争且价格由供给量决定的农产品市场,当某年某种农产品价格上涨给农民带来很大利润时,第二年就会有大量的农民选择种植这种作物,于是一时间,市场上该种农产品供大于求,价格急剧下跌。
农民辛苦一年虽然在产量上获得了大丰收,但是并没有使收入增加。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许多农民离开土地走向城市打工的主要原因。
总之,农民没有准确预测市场的能力,种植农作物很容易受历史经验及他人影响而盲目跟风,最终白白辛苦却得不到预期的收入。
为了消除或减轻农产品市场出现的蛛网型波动的现象,一方面需要政府运用支持价格或限制价格之类的经济政策对市场进行干预,另一方面利用市场本身的调节作用机制进行调节,如发展特色农业和运用期货市场进行调节。
3、“帕金森定律”原理
“帕金森定律”就是官僚主义现象在经济学中的称呼,也可称之为“官场病”、“组织麻痹病”或者“大企业病”,源于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诺斯古德·帕金森1958年出版的《帕金森定律》。
帕金森在书中阐述了机构人员膨胀的原因及后果:一个不称职的官员,可能有三条出路,第一是申请退职,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第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第三是任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
这第一条路是万万走不得的,因为那样会丧失许多权利;第二条路也不能走,因为那个能干的人会成为自己的对手;看来只有第三条路最适宜。于是,两个平庸的助手分担了他的工作,他自己则高高在上发号施令,他们不会对自己的权利构成威胁。
两个助手既然无能,他们就上行下效,再为自己找两个更加无能的助手。这样一来,本应一个人做的工作量就会分摊给7个人。如此类推,就形成了一个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领导体系。
帕金森还发现,在一个组织中,机构和人员的增加并不完全来自现实工作的需要,而是有它自身的需要,有它自身的法则。管理活动本身会制造工作,增加人手会制造出功能重叠、互相扯皮的管理体系,从而使工作目标不明确、不紧凑、进而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帕金森得出结论:在行政管理中,行政机构会像金字塔一样不断增多,行政人员会不断膨胀,每个人都很忙,但组织效率越来越低下。因此,这条定律又被称为“金字塔上升”现象。
在现实生活中,“帕金森定律”十分常见,无论是哪个国家,只要存在机构,存在不称职的管理者,存在自我完善的需要,就一定会存在“帕金森定律”。
“帕金森定律”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流传,深刻揭示出了人们对于这种权力扩张引发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等“官场传染病”的深恶痛绝。官僚主义从来不是一个国家一个时间段的产物,它像被热火烤化了的牛皮糖一样紧紧地粘上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帕金森定律”给组织带来的种种恶果不容小觑,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帕金森定律”的症结,就必须建立一套合理的用人制度。
招聘员工要公开和透明,以防别有用心的人为了保住自己的领导岗位而招聘庸才;同时要对已经入职的员工就劳动分配率和人事费用率两项指标进行考核,时刻关注“帕金森定律”是否已经偷偷地在组织中起作用。
扩展资料:
政治经济学根据所代表的阶级的利益为了突出某个阶级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自发从某个侧面研究价值规律或经济规律,科学经济学自觉从整体上研究价值规律或经济规律。
对称经济学就是科学经济学。经济学的核心是经济规律;在对称经济学看来,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只是经济规律的展开和具体表现,经济学的对象应该是资源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后面的经济规律与经济本质,而不是停留在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层面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经济学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联系方式:电子邮件:1053406363@qq.com 豫ICP备2023024751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