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备课的过程即是创造的过程。好的音乐课是件艺术品,只有当课堂充满生动活泼的心理气氛时,学生的精神才会饱满。情绪才会高涨,接受能力才会增强,学习效率才会提高。因此,要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率,必须创造各种条件,巧妙构思怎样备课?
一、创设一个引人入胜的引子
导入是引发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及热情的导火索,也是学生体验音乐和参加音乐活动的一个重要步骤。那么,怎样导入才能做到引人入胜呢?艺术源于生活,音乐源于生活。教材所采用的音乐,洋溢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从相关的生活话题导入音乐,会显得自然贴切,也易于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如歌曲《摇篮曲》的导入,我首先制作一些图片,出示一系列日期:《母亲节》、《国庆节》,并在黑板上写了一个“爱”字,请学生谈谈:看到这个爱字会想起什么?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联想,然后师生共话,母爱,当学生们都沐浴在博大的母爱时,音乐悠然响起,他们便会情不自禁的沉浸在音乐所营造的温馨气氛中,用这样的开端,有这样的文化背景,学生自然而然的渐入意境,正所谓水到渠成。
二、巧设教学组织形式,激活学生学习兴趣
音乐课中搞活教学组织形式尤为重要。形式活泼多样便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不感到枯燥单调,尤其是上课前十分钟,老师一定要用语言或动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学习的欲望,这样后面的课上起来,师生都会感到轻松自如,讲授新知识时,更要形式灵活,语言生动。
三、创设音画,启迪创造性思维
唱歌教学是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唱歌本身就是二度创作,创作离不开想像。在歌曲教学《渴望春天》时,教师可一边放春色美景的录像,一边动情的朗诵:当小鸟唱起歌儿,报告春天来临,在青草地上跳舞又是多么欢心,啊来吧,可爱的五月,快带来紫罗兰,也多多带来布谷鸟和伶俐的夜莺。通过教师优美的阐释语,学生个个翘首凝视,赞美之情不约而同地油然而生,教师优美的语言加之音乐录像的渲染,营造出课堂教学情景,把学生带到一个美好春光的情景中,此时教师再为学生动情的范唱,使学生加深理解歌曲,激发学习唱歌的兴趣,再掌握歌曲之后,再让学生根据想像,创作出一幅春天的图画,唤起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进一步得到美得启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盎然,充满了乐学的课堂气氛。加大了想像和创造思维的空间,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产生了共鸣。
四、力创新路,探索形式上的新意
课要有新意才能吸引学生,如果每节课都用相同的套路,那就会像白开水一样淡而无味。比如创作,要从新字上寻求突破,走出旧模式,要有积极创作的教学精神,科学的处理教材,善于发现突破口,找准聚焦点,捕捉契机,灵活的变换角度,把学生引入创造的情景。通过举办音乐擂台,比一比看谁是个小创造家活动,并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丰富教学过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使教材为我所用,自己有驾驭教材的能力,能不断突破自身的局限,将知识性,趣味性,容为一体,并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使音乐课真正做到轻松愉悦。从实字上下功夫,打好创作的基础,面对信息社会的挑战,我们每个教师都必须善于学习,且要具备开阔的视野,和创造学习的能力,对于各种竞争,我们要认清形势,正确把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不惟书,不惟上,在实践和创造上下功夫,加强自身学习,努力提高业务水平,不做表面文章,努力做到钻研教材,抓住知识点,育人点,持之以恒的进行基础知识的训练,以达到创造的目的。从活字上做文章,迈向新的台阶。
音乐教育可以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古今中外许多高智能的名人,酷爱音乐,可以说音乐对于他们的事业成就具有一定的影响,学校音乐教育不仅帮助学生形象的认识客观世界,扩大他们的知识视野,并且可以以了促智,让他们的智能得到多方面的发展,诸如思维,想像,情感体验,审美感官等。如在音乐欣赏和唱歌时,学生会产生注意、记忆、想像等一系列心理活动,这能促进学生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的发展,让其获得活跃的思维能力。音乐具有形象性、情感性、愉悦性三大基本基本特征,它主要是在音的运动与结构中,让人们感知美,享受美。学校音乐教育应注意抓住音乐的基本特征,让学生充分享受一切美得音乐。让他们感受、欣赏、体现、创作音乐的美。用音乐之美陶冶性情,树立健康的审美情趣。
总之,学校音乐教育的育人功能,是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加强的,凡是长期经过音乐教育的学生,其性情、精神、气质以及思想意识,思维方式乃至生活方式,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会形成一种心理定式,具有牢固的稳定性,能让其一生获得健康的心理、良好的行为习惯。普通音乐以培养和发展学生健康的教育,审美情趣和审美内涵,以培育人格审美完善,身心和谐发展的人为目的进行音乐教学的改革思考,应以情和美得视角切入,着眼点放在对音乐的构建上。因此学校音乐教育应以育人教育为宗旨,努力做到以乐辅德,促智怡性,从而得到全面育人的目的。
作者:王莉 来源:未来英才 2016年19期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联系方式:电子邮件:1053406363@qq.com 豫ICP备2023024751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