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生态”二字成为媒体上出现频率最高的概念之一。随之在美学、文艺学领域也相继出现了一股“绿色之思”的浪潮。生态文艺学、文艺生态学、生态批评、生态美学引起学界的重视,并先后发表了一些论文和着作。从发展趋势来看,生态美学、生态文艺学、生态批评大有成为一种“显学”的迹象。这种美学、文艺学的绿色浪潮,给正在被“历史终结论”、“艺术终结论”、“文学终结论”、文学研究已经成为“过去”的解构主义思潮搅得晕头转向的文学艺术界和美学界,注入了一线生机和希望。
生态美学、生态文艺学为什么在短短的几年间会成为一种令人注目的“显学”?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两点:
第一,生态的危机引发“绿色革命”。自英国产业革命以来,西方发达国家从传统的农业文明走向了工业文明,由于科技的迅猛发展,经济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一方面为社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同时也暴露出了现代化进程中的种种矛盾和问题,严重的生态危机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发展。人类生存家园的失去,人类也必将走向自己的末日。基于对工业化带来的生态危机的自觉和认识,首先在欧美诸国,出现了“绿色运动”和“绿色革命”他们力图以绿色取代黑色、灰色和白色,以新兴的生态工业文明取代传统的工业文明。在这种文化背景下,生态学、生态批评也就应运而生,并且迅速得到发展。我们中国对生态的危机认识得比较晚。改革开放以来,虽然目前在经济上比上世纪的80年代初期翻了两番,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我们长期缺乏“绿色”意识,加上不合理的资源开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十分严重,以致达到触目惊心的地步。两年前潘岳先生在《环境文化与民族复兴》一文中披露:
——我国三分之一国土被酸雨侵害;被监测的343个城市的四分之三居民呼吸着不清洁的空气;全球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中,我国占一半;据联合国开发署2002年报告称,我国每年空气污染导致1500万人患支气管病,23万人患呼吸道疾病,1-3万人死于心脏病。
—我国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而污染更使日益赵缺的水资源雪上加霜。在大江河水系中劣五类水质占41%;城市河段9(%以上遭受严重污染;海河、辽河和淮河的有机污染已经不亚于英国污染最为严重时期的泰晤士河;全国尚有36亿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卫生标准的水。
——我国沙漠和沙河总面积达1743万平方公里。每年还在以3436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一年等于损失一个大县的面积。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7%。当我们为人工造林的伟大成就欢呼雀跃的同时,也不得不为天然林面积的不断萎缩而捶胸顿足。
只要我们睁眼看看我们周围的世界,生态的破坏,比比皆是。我们伟大的母亲河黄河曾出现一年断流226天的事实,还有美丽的趵突泉干枯的景象,怎能不使我们这些炎黄子孙、齐鲁儿女痛心。如此严重的生态危机,促使人们反省和反思,呼唤着“绿色”意识的觉醒。随着全民生态意识的自觉,一股“绿色革命”的旋风,短短几年已经吹遍祖国大地。
第二,生态问题已引起国际上的关注和政府的重视,它已超越国家民族的界限,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与人类的和平发展的共同任务。在国际上对生态问题的关注,比中国几乎早了半个世纪。1962年美国生态学家蕾切尔卡逊发表《寂静的春天》标志着生态批评的兴起;1970年罗马俱乐部发表《增长的极限》进一步为生态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1972、1992、2002年相继在斯德哥尔摩、里约热内卢和约翰内斯堡召开了关于地球的生态环境保护的各国首脑会议,与会代表在共同保护人类生存的家园与可持续发展的诸多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在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后,伴随着现代化的进程,生态问题逐渐引起党和国家的重视,自上而下把生态文明的建设看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任务。胡锦涛主席明确指出: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胡锦涛主席在全面论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的同时,明确将“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工作”,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重点做好的十项工作之一,要求全党全民提高认识,坚决贯彻落实。他说:“如果不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不仅无法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人民群众也无法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由此必然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要科学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学会按照自然规律办事,更加科学地利用自然为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服务。”12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历史创举。这其中有许多理论问题需要我们深入地进行开拓性的研究。文学艺术和美学、文艺学,如何在这个伟大的建设工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作用,自然已经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因此,我们已清楚地意识到,生态美学、生态文艺学、生态批评等理论问题的提出,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生态美学、生态文艺学以其独立学科的姿态已被学界提了出来,但它是否已经真正成为一种独立的学科,尚需进一步研究。海德格尔是20世纪有着世界影响的哲学家和美学家,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中国学界同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海德格尔一改传统的提问题的方法,他认为不应当以“存在是什么”这种方式提出问题,而应以“存在何以成为存在”的方式提出问题。他说:“现成存在是一种存在方式。??……此在的39;本质’在于它的生存。所以,可以在这个存在者身上清理出来的各种性质都不是39;看上去’如此这般的现成存在者的现成39;属性’,而是对它说来总是去存在的种种可能方式,并且仅此而已。这个存在者的一切39;如此存在’首先就是存在本身。”131因此,我们对事物只有明确了存在何以存在,才能真正领会事物存在的意义。对于生态美学,我们不妨也以这一方式提出问题:即生态美学何以成为一种美学?我认为生态美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存在,正处于进行式之中,而非已是完成式。就本人已见到的有限的资料看,我认为有以下三个问题值得进一步思考和研究。
一、出发点问题:天、地、人何为中心?
在美国出版的《生态读本:文学生态学的里程碑》一书的《导论》中,格劳特费尔蒂先生给生态批评下的定义是:
生态批评研究文学与物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正如女性主义批评从性别意识的视角考察语言和文学,马克思主义批评把生产方式和经济阶级的自觉带进文本的阅读,生态批评运用一种以地球为中心的方法研究文学。
这里明确点明生态批评是“以地球为中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以“地”为中心的方法去研究文学。
英国的一位神学家托马斯贝里(ThomasBenD则说:“现代社会需要一种宗教和哲学范式的根本转变,即人类中心主义的实在观和价值观转向生物中心主义或生态中心主义的实在观和价值观。”(见雷毅《深层生态学思想研究》)这位神学家倒是没讲以神为中心,而是主张以“生物中心主义或生态中心主义”取代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原则。
关于人类中心说,不论中西自古有之。在《礼记■礼运第九》中说:
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十三经注疏》下册)寻L!页达对这段话的注疏曰:“故人者天地之心者也,天地高远在上,临下四方,人居其中央,动静应天地。天地有人,如人腹内有心,动静应人也。故曰天地之心也。
王肃云:39;人于天地之间,如五藏之有心矣。人乃生之最灵.其心五藏之最圣也’”(《十三经注疏》下册)在西方古希腊哲人普罗泰戈拉(约公元前480—前408)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15]这一观点实际同中国古人说的人是“天地之心”的观点,没有本质的区别。文艺复兴时期的莎士比亚称人是“宇宙的精华丨万物的灵长!”以后一直到启蒙运动的思想家、德国古典哲学时期的康德,实际都是人类中心主义者。
以天为中心往往与以神为中心联系在i。对于天,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释曰:“天,颠也,至高无上从1。”161荀子在《天论》中称:“列星随转,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是之谓天”。中国第一位大诗人屈原也专门写了一首哲理诗《天问》诗一开始就写道: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谁能极之冯翼惟像,何以识之明明暗暗,惟时何为阴阳三合,何本何化?圜则九重,孰营度之惟兹何功丨孰初作之天,一般泛指茫茫宇宙,而在唯心主义哲学家看来,天实指的是神。在西方古希腊的大思想家柏拉图就明确反对普罗泰戈拉的观点,主张以神作为衡量万物的尺度。在《法》篇中,柏拉图借雅典人的口说:
什么样的行为才是神喜欢的,可以用来表明自己对神的追随这样的行为只有1,可以用一个古代的原则来概括:有特定尺度的事物“同类相亲”。因为,没有特定尺度的事物既不能相互亲爱,也不会得到哪些有尺度的事物的爱。在你我看来,“神是万物的尺度”这句话所包含的真理性胜过他们所说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所以被这样的存在(指神,引者)热爱的人自己必须尽力成为神一样的人。
从柏拉图开始,经普罗丁、托马斯。阿奎那到各种宗教的美学家,都是以神为中心,从神出发来观察文学艺术和谈论美学、文艺学问题的。
我们讨论美学、文艺学问题,首先应对美学、文艺学的学科性质有一个基本的看法。我认为美学、文艺学都属人文学科,是一种历史科学。如果我们同意对美学、文艺学的这样的学科定性,那么我们的出发点,既不应该是天,也不应该是地,而是人及人与天、地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
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火的存在。因此,第一个39;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当然,我们在这里既不能深入研究人们自身的生理特性,也不能深入研究人们所处的各种自然条件——地质条件、山岳水文地理条件、气候条件以及其他条件。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
马克思恩格斯在谈到“其他条件”时,特意在手稿中删去这样一段话:“但是,这些条件不仅决定着人们最初的、自然形成的肉体组织,特别是他们之间的种族差别,而且直到如今还决定着肉体组织的整个进一步发展或不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些话,对我们全面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存在观,全面地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对我们今天讨论生态文明及生态美学问题,都有极大的启迪。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没有提出以什么为中心的主义,但他们研究历史科学的前提和出发点确已讲得很清楚。马克思恩格斯明确宣布:
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甚至人们头脑中的模糊幻象也是他们可以通过经验来确认的、与物质前提相联系的物质生活过程的必然升华物。因此,道德、宗教、形而上学和其他意识形态以及与它们相适应的意识形式便不再保留独立性的外观了。
我们谈的美学、文艺学作为一种历史科学,应属于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其他意识形态以及与它们相适应的“意识形式”。因此,马克思恩格斯这个讨论问题的前提和出发点,同样适用于美学、文艺学的研究。马克思恩格斯还特别申明:“这种考察方法不是没有前提的。它从现实的前提出发,它一刻也离不开这种前提。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
二、理论基础:唯物辩证的实践观与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主张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观察世界,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同样也是我们研究和解决生态问题,建构生态美学、生态文艺学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观察、研究和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所表达的主要思想观点,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全部历史都是为了使人成为人的生成史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中曾从多方面论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他说:
全部历史是为了使“人”成为感性意识的对象和使“人作为人”的需要成为〔自然的,感性的〕需要而做准备的发展史。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
在社会主义的人看来,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所以关于他通过自身的诞生、关于他的产生过程,他有直观的、无可辩驳的证明。不仅人的肉体的形成是一个自然的生成过程,而且人的五官的感觉,“具有音乐感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人的审美意识的产生都是历史的自然生成的。“一句话,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只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
2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既是受动的自然存在物,又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
马克思批判地承继了康德、歌德关于人既受自然的限制、又可以能动地超越自然的思想,进一步以唯物史观阐述了人在自然面前的受动与能动,限制和超越的双重关系。马克思指出,人在肉体上只有靠自然产品才能生活,不管这些产品是以食物、燃料、衣着的形式还是以住房等等的形式表现出来。“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110(195)同时人又具有能动性,他们在自己的生命活动的过程中,又可以认识自然的规律,通过劳动实践创造出一个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马克思说:“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也就是说,他的欲望的对象是作为不依赖于他的对象而存在于他之外的;但这些对象是他的需要的对象;是表现和确证他的本质力量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对象。人类能够自觉地去认识自然,揭示和掌握自然的规律,进而正确地运用自然规律,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创造一个对象化的新的自然,这是人的能动性,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最重要的标志。
3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对象化的关系
“人化自然”与“自然人化”是一种双向的、互动的历史过程。马克思说:
当现实的、有形体的、站在稳固的地球上呼吸着一切自然力的人通过自己的外化把自己现实的、对象化的本质力量设定为异己的对象时,这种设定并不是主体;它是对象性的本质力量的主体性,因而这些本质力量的活动也必须是对象性的活动。对象性的存在物客观地活动着,而只要它的本质规定中不包含对象性的东西,它就不能客观地活动。它所以能创造或设定对象,只是因为它本身是被对象所设定的,因为它本来就是自然界。因此,并不是它在设定这一亍动中从自己的“纯粹的活动”转而创造对象,而是它的对象性的产物仅仅证实了它的对象性活动,证实了它的活动是对象性的自然存在物的活动。
马克思认为,说人是肉体的、有自然力的、有生命的、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这就等于说,人有现实的、感性的对象作为自己的生命表现的对象。比如饥饿是人的一种现实的自然的生理需要,为了得到温饱,满足自己的需要,他就需要在他之外的自然界,找到他所需要的对象一食物。“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自己的自然界,就不是自然存在物,就不能参加自然的生活。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对象,就不是对象性的存在物。一个存在物如果本身不是第三者的对象,就没有任何存在物作为自己的对象,也就是说,它没有对象性的关系,它的存在就不是对象性的关系。
4“劳动创造了美”,M°I(S3)“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之间,实践,首先是生产劳动实践居于中介的地位。实践是人认识、掌握自然规律和美的规律的根本途径。实践是检验人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因此,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最基本的观点。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19(156)他又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9|(157)实践首先是生产劳动实践,使人真正成为人。人在顺应自然、支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也改造了自身,并在实践中逐渐认识和掌握了自然的规律。人从创造第一件劳动工具开始,就萌发了审美的意识,并在漫长的实践过程中逐渐认识了美的规律,进而又在实践中自觉地运用美的规律去创造一个对象化的世界。马克思说:
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既改造无机界,证明了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也就是这样一种存在物,它把类看作自己的本质,或者说把自身看作类存在物。诚然,动物也生产。它也为自己营造巢穴或住所,如蜜蜂、海狸、蚂蚁等。但是动物只生产它自己或它的幼仔所直接需要的东西;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支配时才进行真正的生产;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规律是宇宙运动中本质的东西的反映。规律就是关系,是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自然的规律既是客观的,又是多种多样的。如地球有自己运行的规律,地球的地壳形成也有自己的规律,大气运行、动植物的生长都有自己的规律。美的规律是规律的一种。它是自然、社会和人本身及其相互关系中具有审美属性的一种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美的规律又是发展的,它具有时间、地域和性质的差别。马克思提出的“按照美的规律建造”的命题,不仅在世界美学史上具有原创性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于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构建人类理想的和谐社会,培育全面发展的新人,有着现实的、实践的意义。
5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与自然界对人类的惩罚
马克思恩格斯没有直接提出生态问题,但他们在论述人类支配自然界、改造自然过程中产生的负面效应时,实际已经提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出现的生态破坏和生态危机问题。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讲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他说: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欠这样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欠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就失去了水分的积聚中心和贮藏库。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当他们在山南坡把在山北坡得到精心保护的那同$批树砍光用尽时,没有预料到,这样1,他们就把本地区的高山畜牧业的根基毁掉了;他们更没有预料到,他们这样做,竟使山泉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内枯竭了,同时在雨季又使更加凶猛的洪水倾泻到平原上。……因此我们每走^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并不是无限制的。要真正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天、地、人能和谐相处,最最重要的就是要按自然规律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去无限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违背自然生态的发展规律,那么,不可避免地就要受到自然的惩罚和报复。因此,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应努力学会更为正确地去认识和理解自然规律,更加自觉地按照自然规律去善待自然,按照美的规律去建设人类自己生存的家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进入一个中国古人所追求的那种“天人合一”的境界。120多年前,恩格斯指出:“事实上,我们一天天地学会更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学会认识我们对自然界的习常过程所作的干预所引起的较近或较远的后果,特别是本世纪科学大踏步前进以来,我们越来越有可能学会认识并因而控制那些至少是由我们的最常见的生产行为所引起的较远的自然后果。但是这种事情发生得越多,人们就越是不仅再次地感觉到,而且也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而那种关于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之间的对立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也就越不可能成立了。恩格斯的这些谆谆告诫是多么的深刻、亲切和富有远见,值得我们认真地体会和认识。
6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同人与社会的关系密不可分
“人创造环境,同时环境也创造人。人是自然的存在物,又是社会的存在物。马克思指出:首先应当避免把39;社会39;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人对立起来。个人是社会存在物。因此,他的生命表现,即使是不采取共同的、同其他人一起完成的生命表现和这种直接形式,也是社会生活的表现和确证”。他还说:“社会性质是整个运动的一般性质;正象社会本身生产作为人的人一样,人也生产社会。活动和享受,无论就其内容或就其存在方式来说,都是社会的,是社会的活动和社会的享受。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说来才是存在的;因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说来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才是人的现实生活要素;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的基础。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说来才是他的人的存在,而自然界对他说来才成为人。因此,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1101(1121—122)这里马克思深刻阐明了自然界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人既是自然的生成,又是“社会本身生产作为人的人”;人不能离开自然和社会而生存,“人也生产社会”。而自然界对人来说,则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是人的存在的基础。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中阐发的这些思想,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则以辩证而又精确的语言概括为:“人创造环境,同时环境也创造人。”人是社会的主体人类社会是由人组成的,是以人的存在为前提的。“人创造环境”,它是以客观存在的自然界为基础的。“没有自然界,没有外部的感性世界,劳动者就什么也不能创造。自然界、外部的感性世界是劳动者用来实现他的劳动,在其中展开他的劳动活动,用它并借助于它来进行生产的材料”。1131人创造环境与环境创造人,二者的关系是双向的、互动的对立统一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环境,同过去的哲学家、美学家所说的环境有着本质的差别。卢梭所说的自然环境,是指远古时期的那种原始的自然环境;黑格尔所说的环境,是由绝对理念转化而成的一般世界情况和具体的环境一特定的自然环境、个人具体的生活环境和环绕着人们的复杂的精神关系网;自然主义者主要是指地理环境和个人生活的狭小天地,他们着重指时代的精神气质,个人的职业、居住地点等等。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说明环境是指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一切外在条件的总和。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而社会环境则是指那些环绕着个人并驱使他行动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一经济关系、政治关系、精神关系、血缘关系等等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生命的生产,无论是通过劳动而达到的自己生命的生产,或是通过生育而达到的他人生命的生产,就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含义在这里是指许多个人的共同活动,至于这种活动在什么条件下、用什么方式和为了什么目的而进行,则是无关紧要的”。_正是基于自然界和社会环境对人的生命的生产的这样的认识,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当前,在我们思考、讨论和研究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生态美学问题的时候,我认为马克思论述的辩证唯物的实践观、关于人的历史生成与人同自然的对象性关系的理论,关于学会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与按照美的规律建造的理论,关于人创造环境与环境创造人的理论,以及恩格斯关于人违背自然规律则必然受到自然的报复和惩罚的警示等,不仅有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启示,而且也有现实的理论指导意义。
三、生态美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和学科定位问题
生态美学顾名思义它是生态学与美学联姻而生出的儿子。关于生态学,《辞海〉作如下的界定: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之间及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按生物的类别分,有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等。按生物的组织水平分,有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以及研究生物与非生物环境同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生态学等。按栖息的环境分,又有水生生物生态学、陆栖动物生态学、寄生动物生态学等。生态学不仅是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学科之一而且与农、林、牧、副、渔、医都有密切关系。
关于美学,同年出版的《辞海》作了这样的界定:
美学是研究人对现实审美关系的一门科学。由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主要表现在艺术当中,所以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艺术。但它并不研究艺术中的一般问题,而是研究艺术中的哲学问题,因此有人又把美学叫做艺术哲学,属于哲学的一个部P门。
在我国由于对美的看法的不同,因此对美学的定义也不同。《辞海》的界定可代表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美学界以实践美学为代表的基本观点。蔡仪先生从上个世纪40年代出版《新美学》时起,就坚持美是客观的,因此以他为代表的美学家们在蔡仪主编的《美学原理〉冲,提出了不同于《辞海》的美学定义:
美学就是关于研究现实的美、人对它的美感和艺术美的创造有关规律的学科。
任何一个学科,能够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首先就应有明确的研究对象,连研究对象都不明确,难以成为一个独立学科。关于美学的研究对象,自上个世纪经过几次美学大讨论之后,蒋孔阳先生曾作了概括,他说:
目前我国美学界对于美学研究的对象问题,据我所知,至少有四种看法:(1)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2)人类的审美意识,或美感经验;(3)无往而不在的美,包括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
近几年在我国美学界逐渐浮出水面的生态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说法不一。如何在吸取国内外已有的美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做出更为科学的界定,似乎尚需作深入的研究。对非生物的自然美以及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与生态美的联系和区别,怎样认识和说明也有待进一步探讨。如果连研究对象的问题都说不清楚,生态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就难以挺拔地站立起来。
与研究对象紧密相联的,还有一个美学的范畴问题。生态美学有哪些不同于美学界共认的或新发现和概括的美学范畴,在它的诸范畴中,其中的元点或称逻辑起点是否已经明确,这些问题对读者来讲,似乎都还处于雾里看花、朦朦胧胧、模糊不清的阶段。
方法是对象的相似物。马克思指出:
难道对象本身的性质不应当对探讨发生1即使是最微小的影响吗不仅对探讨的结果应当是合乎真理的,而且引向结果的途径也应当是合乎真理的。真理探讨本身应当是合乎真理的。合乎真理的探讨就是扩展了的真理,这种真理的各个分散环节最终都相互结合在一起。难道探讨的方式不应当随着对象改变吗?
马克思所说“探讨的方式”和“引向结果的途径”指的就是研究方法。科学的研究方法应符合研究对象的性质、特点和规律。如果说生态美学是一种交叉学科,那么它又如何将生态美学的研究方,法与美学的研究方法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呢?采j取一定的研究方法,既与研究对象相联,又与研究者的哲学观、历史观、美学观分不开,而后者又往往为某种研究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我们的生态美学研究采取什么研究方法呢?是现象学研究方法、存在主义的研究方法、马克思的研究方法,还是以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为指导,综合众家之长而采取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在采取不同的研究方法时,是以生态为中心,还是“以人为本”?如果我们仍然坚持马克思的实践观和美学观,那么它又同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的美学观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从中批判了些什么,吸取了些什么,属于自己的创新之处又在哪里?我也读了一些关于生态美学的论文,但这些问题在我脑海中,仍然是被遮蔽的,并未“澄明”地显示出来。
关于生态美学的定位问题,我困惑不清的是:它是美学学科的一个子系呢,还是一个超越传统的美学学科的新的独立的学科?它同我国已存在的实践美学派、自然美学派的观点,又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如果说它是超越各美学学派的一种新的美学观,那么它又新在哪里?
问题意识是从事科学研究的重要前提。我提出上面这样一些问题,是因为我寄希望于我国新一代的美学家。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呼唤新的理论和新的理论家的时代,我期望着我国美学走出低谷,获得新生。我也衷心地希望在我国已经出土的生态美学,能够茁壮成长,自立于世界美学之林。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联系方式:电子邮件:1053406363@qq.com 豫ICP备2023024751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