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变与应变 ———ChatGPT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潜在风险与应对策略
发布时间:2024-04-14 10:43  
识变与应变
———ChatGPT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价值、潜在风险与应对策略
杜晓东,胡 沫
摘要: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 ChatGPT的横空出世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机遇和新挑战。建立在大数据、大算力、大算法基础上的 ChatGPT有助于打造更加智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提升高校思政课的教学与科研效果,建立起全要素、全流程的数字化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ChatGPT也蕴含着巨大的“破坏性效应”,它的技术缺陷会误导大学生的思想动机和行为模式,美西方国家可能利用 ChatGPT对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和敌对性宣传,过度依赖 ChatGPT将削弱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不利于形成健康的人格和人际交往能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完善顶层设计,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话语体系的人工智能产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数字素养,培养大学生的高阶思维和健全的人格品质。
关键词:ChatGPT;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守正创新
  2022年底,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公司 OpenAI推出一款基于 Transformer神经网络架构的生成式预训练语言模型:ChatGPT(ChatGenerativePre-trainedTransformer),它不仅拥有语言理解和文本生成能力,可以完成撰写邮件、文案、代码、翻译等任务,还能根据聊天内容进行高智能的人机互动,可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ChatGPT发布后,很快在多国社交媒体“狂飙”。2023年初,它的活跃用户已经超过 1亿,成为史上增长最快的消费级应用程序。ChatGPT的横空出世标志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进入利用人类语境理解人类语言的更高发展阶段”,①必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和新引擎。一些学者认为“其意义可媲美于蒸汽机,甚至被视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②
    在 ChatGPT海啸式的强大冲击波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受到的影响最为复杂,有学者认为ChatGPT作为一种效率工具与技术义肢,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明显的赋权效应,可以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智能助教”和“能力倍增器”,是重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与形态的杠杆和点燃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阿拉丁神灯”;也有学者认为 ChatGPT可能会松动教育的根基,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是挑战而不是机遇,将揭开信息时代创造性人才培养的“潘多拉宝盒”。总之,以 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可能引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局性甚至颠覆性的重塑。① 有鉴于此,研究 ChatGPT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价值及潜在风险,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ChatGPT的技术优势及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2022年 4月 18日,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协会(EDUCAUSE)发布了《2022年度地平线报告:教与学版》,该报告从人工智能学情分析、人工智能学习工具、混合式学习空间、主流化的混合式/远程教学模式、微认证、混合式/远程教学的专业发展等六个维度剖析了数字时代高等教育的发
展趋势,认为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加持下,高等教育模式正从疫情初期的“应急式”或“被动反应式”的远程教学,转变为“战略性”和“更加可持续”的混合/远程教学模式。② ChatGPT是数字化时代的最新产物,是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迭代升级产品,其独特之处在于有近 100万亿的超大参数,并通过多模态深度学习模型生成自然语言文本,实现与人类的高智能对话。ChatGPT的技术优势使其成为“目前可获得的最大规模的自然语言处理模型”。③ 可以预见的是,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将极大地改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显著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建立在大数据、大算力、大算法基础之上的 ChatGPT有助于打造更加完善的智慧化思
想政治教育平台。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④ 在此背景下,由教育部思政司指导,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和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共同发起“数字思政”项目。该项目融合了虚拟仿真、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各项思想政治教育数据进行分类采集和归纳整理,进而构建起精准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实现数字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联动效果。与上述平台相比,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 ChatGPT的新颖之处在于借助多模态深度学习模型直接在现实中开展教师、学生与人工智能的互动交流,无需创设虚拟场景,它使人机对话由原先的虚拟走向逼真。此外,ChatGPT的人类反馈强化学习技术(ReinforcementLearningwithHumanFeedback,简称 RLHF)使高校师生体验到独一无二的一对一交互模式,摆脱了虚拟仿真技术多对一的批量化互动形态。ChatGPT的技术优势高度契合“精准思政”的教育需求,能够为高校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人机互动打造更加智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第二,ChatGPT的海量信息资源以及信息处理和文本生成模型有助于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效果,助力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也是研究和阐释党的创新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阵地。2019年 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推动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中应用,建设一批国家级虚拟仿真思政课体验教学中心。”⑤近年来,高校思政课教师顺应教育数字化的发展趋势,将虚拟仿真技术(VR)、增强现实技术(AR)、混合现实技术(MR)等与传统思政课教学深度融合,开展互动式、沉浸式、体验式教学,不断丰富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式,打造出一批学生喜闻乐见、终身受益的“思政金课”。与此同时,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使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更加复杂、开放和多元,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保护学生隐私的前提下,利用 ChatGPT等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精准分析大学生的性格特点、行为习惯和思想动态,制定个性化和定制化的教学方案,从而提升高校思政课的育人质量。ChatGPT还可以突破教学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协助思政课教师高效完成组织教学内容、生成讲义和课件、批改作业和试卷、推送教学资源、制定学习和职业规划等,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因此,一些学者建议“学校应该深思熟虑地将 ChatGPT作为一种教学辅助工具,一种可以释放学生创造力、提供个性化辅导,并让学生准备好成年后与 AI系统一起工 作 的 辅 助 工具”。① 此外,ChatGPT也能从浩如烟海的文献中快速、精准地提炼出核心信息,辅助思政课教师分析科研数据、翻译外国文献、完成文献校对等,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科研效率。
  第三,ChatGPT的数据分析功能可以实时记录思想政治教育“教”与“学”的过程,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评价体系的精准度和可信度。“数字思政”是思想政治教育全要素、全流程的数字化变革,建立数字化评价体系是“数字思政”的内在要求。ChatGPT凭借强大的算力(训练阶段的总算力达到 3640PF-days)、超大的储存空间(45TB)和大数据分析能力,能够自动创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评价体系,为大学生提供即时精准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分析重难点知识的掌握情况,调整学习计划,改善学习效果,从而培养大学生独立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高校教师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评价体系可以辅助教师完成考试评分、试卷分析和教学反思等事务性工作,更好专注于为大学生提供人文关怀、情感交流和价值引导等,建立起集知识评价、能力评价和价值评价于一体的多元化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
  二、ChatGPT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潜在风险
  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它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潜藏着各种各样的风险。正如英国哲学家卡尔·波普尔所言:“所有的科学都建立在流沙之上”。② ChatGPT在以一种颠覆性的技术改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的同时,其安全风险亦不容忽视。一些学者认为“ChatGPT本质上就是高科技剽窃和避免学习的一种方式,……是对教育的一场瘟疫”。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育的未来”的报告中也指出:“数字技术背后存在多重逻辑,其中一些具有巨大的解放潜力,另一些则可能产生巨大的影响,带来巨大的风险。”④具体而言,ChatGPT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ChatGPT的技术缺陷可能会严重误导大学生的思想动机和行为模式。新一代人工智能产品 ChatGPT仍然是对人类思维的一种物化和模拟,是建立在巨大语料库基础之上的神经网络模型,其预训练模式是基于网上现有的文本数据进行的,并利用人类反馈强化学习技术完成语言文本的生成和表达。然而,网络空间本身是良莠不齐的。既有积极健康、向上向善和弘扬正能量、主旋律的优秀文明成果,亦充斥着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等妄图挑战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攻击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错误思想,甚至还有宣扬邪教迷信和恐怖主义、暴力仇恨、种族歧视、性别偏见、侮辱诽谤民族英雄和革命先烈的极端言论,这些受到“伦理污染”或“数据投毒”的语料库会严重危害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者赵汀阳曾指出:“强化学习需要与真实的人互动,人对其回答
的积极或消极反馈就是所谓奖励和惩罚,GPT据此来调整其模型参数。但是有个疑点:人类会给出大量自私、无聊、偏见、狭隘和恶意的反馈,与人类互动所获得的奖惩参数恐怕很难产生最优结果。”①此外,ChatGPT的语料库并不完善,还存在大量的知识盲区,由此导致生成的语言文本经常出错,甚至扭曲科学真相、传播错误信息,即所谓“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如过度依赖 ChatGPT,这些错乱的信息和编造的文本可能使大学生的错误认知闭环 式 强 化,甚 至 引 发 过 激 的 行 为 或 走 上邪路。
  其次,ChatGPT可能成为西方大国对华发动宣传战、心理战的政治工具,对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产生负面影响。早在 19世纪,马克思就预言“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科学技术有时表现为异己的、敌对的和统治的权力”。② 冷战时期,美西方国家仰仗雄厚的科技实力,利用广播、电视、图书、电影等,对包括中国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动“一场穿越铁幕的大胆而新颖的宣传攻势”,③试图通过“争夺青年学生心灵和思想”的“第四种武器”,④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和平演变”。进入新世纪后,美西方国家更是肆无忌惮地利用谷歌、推特、脸书等高技术手段,对中国“嵌入配售”所谓“自由”“民主”“人权”等美式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打造美国主导下的文化和舆论空间,推行蛊惑人心的文化霸权。可以预见的是,随着 ChatGPT技术的日渐成熟和用户群体的扩大,美国政府及其背后的资本力量必然会将
ChatGPT打上“美式民主”的烙印,将其作为对华进行文化和意识形态渗透,甚至颠覆性宣传的工
具。美国学者斯科特·蒂姆克指出:“目前开发的计算机算法技术都受到了意识形态的操控,如今,这些算法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已经让我们无法看清美国资本主义再生产的所有片段。”⑤大学生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思想新事物,对高技术产品背后扰乱人心的错误思潮缺乏足够的判断力和辨别力,可能不明就里地上当受骗,甚至成为美西方国家进行“和平演变”的推手。
  最后,大学生对 ChatGPT的过度依赖不利于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等高阶素养的形成,也不利于形成健康的人格和人际交往能力,这些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要实现的情感和价值目标。ChatGPT具备远超人类的信息检索和文本生成能力,可以帮助大学生轻松完成各种学习任务。如果大学生长期习惯于 ChatGPT的精准投喂和即时投喂,他们将沉浸在 ChatGPT构建的“信息茧房”或“数字牢笼”中无法自拔,沦为“只用眼睛不用脑”的“技术俘虏”或畸形的“单向度的人”。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体验到了浅层次的技术奇观,失去的却是好奇心和想象力、逻辑推理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评估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主动进取和开拓精神等高阶能力和素养。正如纽约市教育局发言人所说:“虽然该工具(ChatGPT)可能会快速轻松地回答问题,但它不具备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能力对于学术和终身学习至关重要。”⑥更严重的是,ChatGPT的滥用可能衍生一系列学术诚信和知识产权归属等问题。数据显示,超过 89%的学生使用 ChatGPT完成家庭作业,48%的学生用其完成小测试,53%的学生用其写论文。⑦ 有鉴于此,《科学》《自然》《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等国内外知名刊物或者不允许在论文中使用 ChatGPT生成的语言文本,或者禁止将 ChatGPT列为合著者。此外,人类意识是知情意的统一体,而 ChatGPT只是对人类理性智能的模拟和扩展,不具备情感、信念和意志等人类意识形式,由此决定 ChatGPT难以取代现实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精神交互、生命顿悟与价值判断。如果大学生沉迷于与 ChatGPT进行虚拟交互,而不愿与教师、同学进行心灵沟通与思想碰撞,将导致大学生情感交流缺失和社会化能力不足,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人格品质,使其产生“人情趋于冷漠、世态更加炎凉”的错觉,进而造成社会撕裂的弥散化和人性异化,使人类最终陷入“所有人对所有人的战争”的“霍布斯主义”或“丛林法则”之中。
  三、ChatGPT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策略
  美国欧道明大学教育技术学副教授海伦·克朗普顿认为:“我们正处于教育史上的一个转折点。……教育的未来取决于教师们现在如何使用 ChatGPT。”①面对 ChatGPT独特的技术优势及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与挑战,我们既不能将它神化,认为 ChatGPT无所不能;更不需要把 ChatGPT视为洪水猛兽,简单粗暴地一禁了之。相反,我们应该以开放包容的态度接受它、利用它,通过坚持顶层设计与底层逻辑相结合,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工智能治理新格局,最大限度地降低 ChatGPT潜在的“创造性破坏”效应。具体而言,ChatGPT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应对:
  第一,从国家层面上看,要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完善顶层设计,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为 ChatGPT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基础保障和法律支撑。当今时代,大国之间的科技竞争愈演愈烈,尤其是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区块链等领域,已成为各国科技竞争的主战场。为了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推进教育数字化”的决策部署,教育部全面启动了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把诸多典型案例、资源素材等进行整合,集成上线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释放数字技术对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放大、叠加和倍增效应。这些措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针对西方大国利用 ChatGPT从事意识形态渗透和危害国家数据安全的可能性,促进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国家网信办、教育部等七部门于 2023年 7月 10日联合公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鼓励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业、各领域的创新应用,生成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优质内容,探索优化应用场景,构建应用生态体系。文件还为提供和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划定红线,规定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得生成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损害国家形象,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宣扬民族仇恨、民族歧视,暴力、淫秽色情,以及虚假有害信息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内容。各高校也应在国家法律法规的框架内,加强对国外新一代人工智能产品(如 ChatGPT)应用于本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安全评估和伦理审查,防止美西方国家利用人工智能对华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甚至颠覆性宣传。
  第二,从社会层面上看,发挥人才第一资源的作用,加强高校与科技企业的合作,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话语体系和价值观念的新一代人工智能产品,用“中国心”铸就“中国芯”,为数字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技术支撑和鲜活素材。“无芯片不 AI”!人工智能芯片是数据价值的倍增器,能够发掘出海量数据背后的信息,提升数据的价值;人工智能芯片是算法实现的转换器,可以将各类算法从程序语言转变为现实工具,解决实际问题;人工智能芯片也是算力爆发的推进器,将显著提升海量数据的实时处理能力,促进人类文明加速向智能化迈进。一段时间以来,中国芯片产业在 “主流CPU”架构上受制于人,IT产业整体生态与国际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2018年 3月,美国特朗普政府对华发起“贸易战”后,中国芯片产业卧薪尝胆,走上自主研发之路。同年,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先后发布两款采用“达芬奇”架构的云端类脑芯片———基于 7nm工艺的癉腾 910和 12nm工艺
的癉腾 310芯片,这两款芯片均支持多种混合精度计算,具有高算力、高能效、灵活可重构的特点。此后,清华大学又研发出可支持脉冲神经网络、卷积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等同时运行的全球首款异构融合类脑芯片。在芯片技术突破的基础之上,2023年 2月,复旦大学自然语言处理实验室邱锡鹏团队推出国内第一个对话式大型语言模型 MOSS,它可以执行对话生成、编程、事实问答等一系列任务,打通了让生成式语言模型理解人类意图,并具有对话能力的全部技术路径。8月 31日起,11家通过备案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陆续上线,面向全社会开放,包括百度“文心一言”、百川智能、商汤“商量 SenseChat”、智谱华章“智谱 AI大模型”、抖音云雀大模型“豆包”、中科院“紫东太初”、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书生大模型”、MiniMax“ABAB大模型”等。这些产品在研发和内测阶段,需要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嵌入算法程序中,使其输出的语言文本符合主流意识形态,以便引导大学生在使用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此外,人工智能芯片技术的突破和新一代人工智能产品的研发成功也可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鲜活的素材,使大学生萌发“今生无悔入华
夏,来世还做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引导大学生自觉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大潮之中。
  第三,从高校层面上看,要深入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创新,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前提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数字素养,使其更好地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新机遇和新挑战。2019年 3月 18日,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所谓“守正”,核心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①“创新”则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摒弃“数字恐惧”和“技术疏离”等错误认知,主动拥抱教育数字化发展趋势,学习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基础知识,以及利用数字技术获取、加工、管理和评价数字信息和资源,发现、分析和解决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优化、创新和变革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从“人技分离”转向“人技合一”的智慧型教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此外,针对 ChatGPT不具备人类情绪、信念、意志,缺乏同理心等缺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构建数字时代的新型师生关系,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情感交流和价值观塑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促进学生自由而全面地发展,从而防止人工智能对学生的“异化”或“物化”。正如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所述:“大学的生命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于教授传递给学生合乎其自身境遇的思想以唤醒他们的自我意识。”他主
张大学教育不仅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还应提升“一个人的人文素养,即罗马人所说的 Humani
tas:能听取辩论,富有理解力,能兼顾他人的观点来考虑问题,诚实,自律,表里如一”。②
  第四,从学生层面上看,要在高校教师的引导下,培养批判性思维、自主可控意识和健全的人格品质,避免沦为被 ChatGPT“驯服的躯体”。总书记强调:“彻底的批判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就是在同各种错误思潮的不断斗争中开辟前进道路的。思政课要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基础上用好批判的武器,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旗帜鲜明进行剖析和批判。任何社会任何时期都会有各种问题存在,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辩证认识、理性分析现实问题,辨明大是大非、真假黑白,在对社会假恶丑现象的批判中弘扬真善美。”③今天,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 ChatGPT等新一代人工智能产品的投入使用,已经使思想政治教育不再局限于学校之中,移动学习、泛在学习、混合式学习等新型教学模式的推广,使得学习的主导权逐渐从教师手中转移到学习者手中,从而动摇了大工业时代标准化、批量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ChatGPT的工作原理是根据大学生在应用程序中的学习痕迹,利用大数据进行精准分析和信息投放,其优势是能够辅助大学生开展自主化和个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然而,ChatGPT不具备人类对复杂世界的抽象认知、生成的自
然语言容易被敌对势力操控、知识碎片化、“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等技术缺陷也会在很大程度上误导大学生。这就要求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问题为导向,对 ChatGPT推送的信息资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在批判性思维中培养大学生对世界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求知欲,运用已有知识发现新问题、分析新问题和提出新方案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人工智能伦理元素、独立的人格品质和团队协作能力,使其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四、结语
  随着 ChatGPT技术的日渐成熟,人类即将大踏步迈向“通用人工智能时代”。在可预见的将来,以 ChatGPT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不仅会深刻地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也必将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造成重大冲击。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动对接时代变革,在完善顶层设计、健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将主流意识形态嵌入技术创新成果中,输出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心的话语体系;与此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要与时俱进,善于运用数字化教育平台,采用案例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等方式,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不断增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给大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增强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时代责任感,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很牛学术网 联系我们 文献下载器
返回顶部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