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的形成特征
发布时间:2024-02-22 16:12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以******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形成的核心理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具有历史继承性、现实发展性、时代创新性等特征。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形成特征,是不断深化科学发展观认识的基础,是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前提。
  [关键词]******;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形成特征
  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人类社会的发展既需要正确的发展理论规范、协调和引导,同时也不断催生、推进和更新发展理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形成的科学发展观,是以******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指导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核心理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具有历史继承性、现实发展性、时代创新性等特征。把握科学发展观的这些形成特征,是不断深化科学发展观认识的基础,也是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前提。
  
  一、历史继承性
  我们党三代领导集体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时期,十分重视发展问题,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发展问题,形成了一系列社会发展思想和理论。科学发展观汲取了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丰富的发展资源,继承了党的发展思想。
  1.继承毛泽东以统筹兼顾为主要特征的“赶超”发展观。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从与发达国家相比较的角度指出了发展的重要性,形成了“赶超”发展观。毛泽东指出,我国是个大国,但不是富国,也不是强国。再有五十年、六十年,我们应该赶过美国,这是一种责任。你有那么多人,你有那么一块大地方,资源那么丰富,又听说搞了社会主义,据说是有优越性,结果你搞了五六十年还不能超过美国,你像个什么样子呢?那就要从地球上开除你的球籍!在毛泽东“赶超”发展思想指导下,1958年5月,我党制定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发展路线。毛泽东在强调“赶超”发展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发展中的统筹兼顾,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统筹发展思路。在着名的《论十大关系》中,他系统阐述了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关系,毛泽东指出:统筹兼顾、协调发展,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坚持两点论,避免片面论,坚持重点论,避免消极平衡,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集体、眼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利益的关系,国家、集体、个人等各种利益都必须兼顾。毛泽东统筹发展思想包括:在全面安排上,要坚持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在协调发展上,要坚持统筹兼顾、同时并举;在战略布局上,要坚持统筹兼顾、平衡布局;在照顾各种利益上,要坚持统筹兼顾、各得其所;在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要坚持统筹兼顾、发挥地方的积极性。此外,毛泽东还制定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农轻重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等一系列统筹发展方针。在毛泽东统筹兼顾“赶超”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国民经济取得了伟大成就,建立起了比较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国民经济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把一个满目疮痍的旧中国建设成了一个初步繁荣的新中国。
  2.继承邓小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全面发展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形成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全面发展观。首先,邓小平把“生产力”、“经济建设”作为发展的核心内容。邓小平反复强调:“社会主义就是要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最根本的是要发展社会生产力。”“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与此同时,邓小平把全面、协调的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一贯要求。1979年10月,邓小平就指出,我们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980年初,他更明确地指出,为了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任务很多,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各种任务之间又有相互依存的关系,像经济与教育、科学,经济与政治、法律等等,都有相互依存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他强调,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但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强调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强调要注意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在邓小平发展思想指导下,我党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3.继承******以创新为动力的可持续发展观。20世纪90年代起,******站在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高度,始终把发展与执政党建设、发展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展与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紧密结合。一方面,他强调加快发展,才能处于主动地位、立于不败之地。他指出,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我们只有加快发展,才能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才能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处于主动地位,立于不败之地。另一方面,他又把发展目标从经济社会领域扩展到人与自然领域,提出发展中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1995年9月,******在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上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口。此外,******还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矛盾动力思想和邓小平改革动力思想,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大力倡导全党和全社会发扬创新精神,坚持创新、创新、再创新,推动国家的各项工作创造性地向前发展,把创新作为21世纪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核心动力,为社会主义的发展理论增添了新的动力源。
  以******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2003年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的集中表述。这一发展观,继承了我党的发展理论,吸收了毛泽东、邓小平、******的统筹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等重要发展思想,体现了党的科学发展理论的代代相传、一脉相承。
  二、现实发展性
  理论的发展扎根于实践之中。进入新世纪,我国发展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多变,改革的深层次矛盾日益明显。科学发展观适应变化的实际,依据发展的新阶段特征,在新的社会条件下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发展理论。
  1.深化了发展本质。科学发展观把坚持以人为本放在首位,深化了对发展本质的认识。1999年3月10日,******参加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概念时就阐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他说: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按照市场需求配置资源、组织生产和流通。特别是在我国的市场供求关系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尤其要强调规模与结构、数量与质量、速度与效益的统一。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没有水分的、实实在在的、有良好效益的、能给人民带来实惠的发展。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诚心诚意帮助群众排忧解难。2003年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形成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把“以人为本”放在首位,充分突出了发展的本质。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以人为本”,具有三层含义:第一,强调发展的全部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而不是“物”,明确了发展与“人”的关系。第二,强调“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明确了“人”是指最广大人民群众,而不是少数人。第三,强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包括全面满足人的需要,即不仅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而且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政治需要,以及人生存和发展的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的需要等;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即不仅包括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还包括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和生理素质等;全面发挥人的才能,即包括通过教育、激励和竞争机制,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等。
  如果说毛泽东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邓小平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核心内容,******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其发展观都包含有“以人为本”的思想成分,科学发展观则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发展本质,用新的语言进一步概括和深化了我们党对发展本质的认识,确认了人是发展的最高目的。

  2.强化了发展要义。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始终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指出发展对于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正确道路,强化了发展的重要意义。
  3.系统化了发展要求。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包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它强调的是处理好“中心”与“全面”的关系,解决社会结构的整体性发展进步的问题。所谓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它强调的是处理好“平衡”与“不平衡”的关系,解决发展的均衡和协调的问题。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它强调的是处理好“当前”与“未来”的关系,解决长期的不间断的发展问题。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针对新世纪我国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新情况而提出的解决办法途径,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党在新世纪对发展内涵的深化和对发展要求的系统化。
  4.具体化了发展方法。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人和自然的发展。具体来说,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统筹区域发展,就是要从根本上扭转我国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实现各地区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就是要不断促进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就是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使世界上的各种生产要素在中国土地上实现最佳的结合,完善对外开放的制度保障,在扩大开放中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统筹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就是要纠正和克服以牺牲环境、过度消耗资源为代价而求得发展的片面倾向,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营造优美、洁净、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
  科学发展观的五个方面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整体,它的思想内涵、精神实质,集中体现了发展本质与发展动力的统一、发展目标与发展方式的统一、发展要求与发展方法的统一,它深刻反映了我们党在发展问题上的新认识,是以******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新的社会发展阶段上对党的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三、时代创新性
  科学发展观立足于时代,科学判断国际局势、准确把握历史方位,面对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带来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提出了治国理政、内政外交等方面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创新了党的发展理论。
  1.创新了执政理念。我们党已顺利地走过50多年的执政生涯,执政理念曾经发生过多次转变。20世纪50年代初,是建立和巩固政权;50年代末,是“大跃进”,“跑步进入共产主义”;60年代初70年代末,是“抓革命促生产”,“以阶级斗争为纲”;80年代,是“发展是硬道理”;90年代,是“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新世纪新阶段,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这一执政理念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辩证统一”上:第一,在认识上,发展主体与客体的辩证统一。主体是指现实的人,客体是指自然和社会环境。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第二,在实践上,总结历史经验与解决现实问题的辩证统一。科学发展观汲取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和发达国家在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实践经验,同时,它又着力解决我国当前和今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第三,在过程上,跨越式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统一。我国要在今后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集中力量,以较短的时间和较小的代价实现跨越式发展,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同时又要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把跨越式发展与可持续发展辩证统一起来。
  2.创新了发展关系。毛泽东时代,主要的发展关系是正确处理两类矛盾和社会主义建设上的“十大关系”;邓小平时代,主要的发展关系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时代,主要的发展关系是正确处理改革开放中的“十二大”关系;新世纪新阶段,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的发展关系,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全面的政绩观、正确的人才观、唯物的群众观之间的重大关系。发展观、政绩观、人才观、群众观,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丰富,是我们党对“三大规律”认识的深化。
  3.创新了发展体系。科学发展观是一个以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相结合的发展体系。
  科学发展观是以发展为主题的理论创新体系。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为主题,形成了包括指导发展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发展的价值取向(以人为本)、发展内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发展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展手段(统筹兼顾)、发展方式(加快自主创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更大决心深化改革开放等)、发展的根本保证(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发展的基本条件(和谐中国、和谐周边、和谐世界)等层次有机统一的理论体系,进一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科学发展观是以发展观为主线的实践创新体系。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以科学发展观为主线,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走和平发展道路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构建起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体系。在科学发展观的体系中,科学发展观是贯穿其中的主线,是处于统领地位的战略思想,其他方面的战略思想是这个理论体系中的子系统,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和目标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才能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才能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人自身的和谐发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党的建设提出的迫切要求。同样,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走和平发展道路,也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才能把握方向、统筹全局、协调各方、营造环境,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地发展。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很牛学术网 联系我们 文献下载器
返回顶部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