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哲学是什么?它的论文该怎么写呢?能不能举例说明一下呢?下面就跟着学术参考网的小编一起来看看马克思哲学原理论文如何写,给大家在写马克思哲学原理论文时带来帮助。
第1篇:论恩格斯与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区别
就传统的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释而言,一般将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哲学思想合并成一个无法分割的整体,很少提及其哲学思想中的差别。关于两人哲学思想的差异研究,对我们正视马克思与恩格斯之间哲学思想的差别,是对马克思主义再认识的重要标志之一。那么,两人的哲学思想区别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一、在哲学研究视野上,两者存在着差异。
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视野以“超验”为基础,恩格斯却把自己所研究的视野放在“经验”之上。马克思一直以“扬弃”作为自己思想发展的动力源泉。在《手稿》中,马克思叙述了他的“扬弃”的本质目的,扬弃是与共产主义息息相关。马克思自青年时代开始,就已经将对现实的应有提出自己的质疑作为一种哲学思想趋向。这一点在其《〈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有着非常明确的表达。现实与思想之间是存在必然的相互转化。这就是说他的哲学研究视野中,早在其青年时期,已经非常自觉地运用超验性的视野来研究问题与探索问题。恩格斯选择了经验作为其哲学研究视野。在哲学构建上,遵循科学的范式,是恩格斯哲学研究视野的重要特点。这一特点在其物质本体论哲学体系的构建中清晰可见。物质本体论是恩格斯唯物主义思想的实质,而物质本体论带有明显的实在论特征,而符合常识性是是实在论的重要特点,尤其是在朴素实在论身上,这一特点表现的更加突出。
二、在哲学本原命题的表述上,两者存在着差别。
关于世界的本原命题表述,马克思认为应当以“存在决定意识”来概括,而恩格斯则认为把世界本源用“物质决定精神”来概括更为恰当。这两种表述代表了两人在这一命题上的重要差别。
马克思认为:“存在决定意识”,并阐述了这一命题的理由。马克思说到:“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因此,“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可以看到当时马克思已经确立了人的存在及人的实践活动与实际生活这一研究视野,就研究立场而言,他已经超越了唯心主义者,并且为自己的这一超越奠定了稳固的理论基础。
恩格斯对于物质概念的论述与其关于唯物论与唯心论对立方面的阐述中。恩格斯用这样一种观点:物质在概念上是抽象出来的,它代表一切物的总和。这就表现出在恩格斯的哲学思想中,将物质看成是一种纯粹的抽象,是与人的存在及实践活动没有关系的。而马克思则将实践称之为“物质实践”。他认为人是社会的人,人自身的存在表现在其所处的社会的现实的生活。
三、在真理观上,两者存在着差别。
在真理观上,马克思属于本体论。马克思认为,真理并不是一种狭义的规定,并不是单纯的一种对于客体的一种认知结果,而是人的存在的一种本性回归。“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由此可见,在马克思看来,真理是对社会历史本原面目的一种呈现与恢复,是人的自我本性的一种复归。这一观点揭示了真理的本然含义,是大写的“真理”,是本体论的重要体现。恩格斯的真理观属于符合论。真理是指符合认识客体的认识,与认识客体不相符合的认识就是谬误。这一点在其对“我们怎么知道我们的感官所给予我们的是感官所感知的事物的正确反映”这一问题的回答中可以看出来恩格斯对于真理的这一认识显然是具有科学逻辑性的,但是这一观点却仅仅停留在了科学逻辑这一结果之上,而没有真正的将人的存在这一本体论问题提出来。因而是小写的“真理”,是伸不开手脚的“真理”,与马克思的本体论认识还有一定的距离。
四、在“自由王国”这一概念理解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别。
虽然马克思与恩格斯都在自己的论著中使用了“自由王国”这一概念,但是其含义表述却是有所差别的。马克思认为,“自由王国”得以实现,并不仅仅是一个认识论意义上的规定,作为理想社会的代名词,“理想王国”的真正意义不在于人类对于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认识,而在于个体的人与社会意义上的人之间的关系协调与矛盾解决。这一观点在《资本论》中有着非常明确的表述。马克思对于自由王国的理解与认识,带有明显的“彼岸”性质,是对人在社会关系中的最终诉求的最本质阐述。罗楠浪漫主义色彩为其批判性提供了可能性。而恩格斯则较为倾向于科学家,其自然科学知识广博,因而严谨、理性是其重要的个人气质。也正是因为如此,恩格斯的哲学观点受规范的科学哲学的影响较深。或者可以这样来理解,恩格斯与马克思他们在哲学思想上的具体差别,代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逐渐成熟与完善的一种思想历程。从这个角度上说,对于马克思与恩格斯两人哲学思想的差异性研究,有助于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解读与深入探讨。
作者:罗楠
第2篇:马克思哲学思想逻辑嬗变及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19世纪40年代创立至今,已经走过一百六十多年风雨历程,但马克思主义哲学依然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迄今为止仍然是我们时代“唯一正确”的哲学。从历史逻辑的角度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对时代内涵和实践主题的独特解读,是19世纪时代精神的精华。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出现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人们开始思索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科学性、实用性,马克思哲学思想整体演变历程开始受到学界的高度关注。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改革进入攻坚期和矛盾突发期,如何看待马克思哲学思想逻辑嬗变,准确而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仍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价值。
一、伟大时代呼唤科学理论
马克思认为:“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1]120-122。任何一种哲学体系的出现都是人类思想发展到特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欧洲自近代以来,随着英、法、美等国相继完成产业革命,整个欧洲资产阶级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并取得一系列经济社会巨大胜利,但却无法解决自身的根本矛盾问题。因为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必然要求变革落后的生产关系,催生先进生产关系。然而,资本主义私有制本身的制度性特征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与生产社会化矛盾不断激化和经济危机的爆发。法国学者托克维尔曾说,文明创造了它的奇迹,而文明了的人却几乎变成了野兽。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一切等级的和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人们终于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他们的生活地位、他们的相互关系。”[2]25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进一步凸显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最终演化为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之间的阶级利益斗争和冲突。从19世纪30—40年代,资本主义进入相对高级的发展阶段,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使人的主体地位逐渐丧失和异化状态更加明显,这一切要求从历史的、辩证的角度去分析和判断社会历史发展,新的时代已在呼唤着新的理论。马克思恰逢西欧经济社会发展经历重大转折的变革时代,这一点不仅体现在经济政治等领域,也体现在思想文化领域。一是18世纪后,《罗马帝国史》《英国史》《路易十四时代》《英国革命史》《法国革命史》等一大批历史著作的诞生对人类社会思想发展和唯物史观的产生起到了重要作用。二是17—18世纪的《论出版自由》《政府论》《论法的精神》《社会契约论》等著作,对“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社会契约”等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成为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创建的重要理论基点。三是以《国富论》为代表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发展来说,有着重大而现实的价值。四是以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奠定了初步基础。总体上讲,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在对时代课题的解答过程中运用哲学思维方式,在理解近代哲学以及其他各种理论的基础上归纳、提炼、升华而形成的新唯物主义。
二、美丽嬗变催生科学理论
(一)思辨哲学的批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萌发
纵观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过程,少年时代的马克思是康德、费希特的追随者,洋溢着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表现着德国早期理想主义,他开始转向研读在当时居于统治地位的黑格尔哲学。大学时代是马克思哲学思想转变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思想的转化体现在他的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自然哲学比较研究》中,马克思开始对当时德国盛行的思辨哲学进行批判,走向了理想与现实的批判路径。大学毕业后,马克思以理想主义的民主主义革命信念先后投入《莱茵报》和《德法年鉴》的编辑工作之中,但“出版自由”“林木盗窃”等大量现实问题的讨论使他对尘世批判转向对现实批判,黑格尔哲学的纯粹理性批判的缺点日渐明显,马克思开始转向以社会革命为主体的“革命实践”。也就是说,马克思在“莱茵报时期”通过批判黑格尔的“客观理性”思想,阐释“自由理性”思想,马克思认识到不是国家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德法年鉴》期间,马克思开始立足于市民社会来解决现实的国家政治问题,逐渐从思辨哲学批判转向用唯物主义来思考实践问题。在这个意义上,对黑格尔思辨法哲学的批判是一种理论的解放,但哲学批判的理论成果必须交由实践检验。即“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2]9显然,对现实的批判,不仅需要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来摧毁旧的制度,而且还要用先进的、彻底的理论武装群众,让理论变成群众手中的武器,从而实现人的解放。但能够掌握和运用先进理论的阶级只有无产阶级。因此,马克思指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思想的闪电一旦彻底击中这块素朴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2]15事实上,早在《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就已完全站在共产主义和人类解放的立场,全面批判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国家、资产阶级政治原则和经济生活。由此可见,马克思在《莱茵报》与《德法年鉴》期间对现实的批判,是他最终同黑格尔哲学决裂的起点,而《导言》和《论犹太人的问题》是对思辨哲学批判的逻辑后承,标志着马克思的“两个转变”,即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最终促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萌发。
(二)实践哲学的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初步形成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代表性著作。贯穿其中的一条逻辑主线是“新唯物主义实践观”,提出了“异化劳动”“对象性活动”“私有财产”和“人的解放”等实践观层面的概念,力求从经济学角度揭示异化劳动是产生私有财产的原因,进而阐明工人阶级只有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才能解放自己,解放全人类,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因此,可以说《手稿》在马克思哲学思想转变过程中已经迈出了关键性一步,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形成的一个开端。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确立其新唯物主义思想的宣言和纲领,通过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明确自己哲学思想定位,实现从传统哲学向现代哲学的改变。所以,马克思把自己的哲学称之为“新唯物主义”或“实践唯物主义”。正如马克思所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2]16如果说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使抽象本体论发展到了顶峰,同时,其辩证思维又为抽象本体论的解体打开了一个缺口。那么费尔巴哈哲学既是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同时也是对以往抽象本体论哲学的批判。可见,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是“抽象的人本主义哲学”即以其抽象的人代替了黑格尔的抽象思维,把传统本体论转变为抽象本体论。而马克思对传统本体论进行彻底批判,超越了传统哲学的抽象本体论,创立了崭新的哲学形态——实践哲学。因此,纵观从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到马克思唯物主义的转变过程,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是从旧唯物主义到新唯物主义的转变,不仅注重解释世界,而且注重改造世界的新本体论哲学。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恩格斯认为《提纲》“作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非常宝贵的”[3]213。也就是说,马克思哲学思想逐渐从总体上成为一个整体,即马克思主义哲学。
(三)唯物史观的创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变革
如果说《提纲》实现了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转变,那么《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唯物史观诞生的标志性著作。1846年,在与恩格斯共同完成《德意志意识形态》后,马克思彻底与黑格尔、青年黑格尔派哲学和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告别,系统阐释了唯物主义历史观基本原理,彻底划清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原则界限,科学论证了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但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与今天所理解的共产主义是有区别的,马克思、恩格斯当年设想的“个体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相对于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本质“异化”的扬弃,而更高级的真正的共产主义社会的价值目标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正如《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的那样“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273。因此,《形态》中阐述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标志着马克思哲学领域中的革命性变革。但唯物史观的诞生如同一个婴儿的诞生,《形态》只是分娩的开始,而作为一个婴儿最终落地则是《哲学的贫困》。正如马克思所说:“我们见解中有决定意义的论点,在我的1847年出版的为反对蒲鲁东而写的著作《哲学的贫困》中第一次作了科学的、虽然只是论战性的表述。”[4]84马克思批判了蒲鲁东的谬论,阐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他指出:“生产力在其中发展的那些关系并不是永恒的规律,而是同人们及其生产力发展的一定水平相适应的东西,人们生产力的一切变化必然引起他们生产关系的变化……”[5]602马克思这一经典性论述揭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结合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彻底批驳蒲鲁东唯心史观的社会改良主义,揭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对立和对抗,指出无产阶级要获得解放,就必须进行暴力革命的必要性,深刻地阐发唯物史观关于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特别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完成了他的第一个伟大发现——唯物史观的创立。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马克思恩格斯才以天才的笔调论述了《共产党宣言》。正如伟大的理论产生于伟大的时代,并回应时代的需要,提出“阶级斗争学说”和“两个必然”思想。“阶级是同生产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的,它是一个历史的、经济的概念,任何阶级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到目前为止,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资产阶级社会没有消灭阶级和阶级斗争,只是阶级对立简单化了。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最终是要达到没有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共产主义社会。”[2]250-251尽管“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但资产阶级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产阶级必然灭亡,这是客观规律,即“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客观规律”[2]263。并提出了“两个最彻底”的思想,即“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2]271-272进而论述了未来社会的根本目标,在未来,“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273由此可见,《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完全确立。
三、科学理论体现当代价值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从根本上说是新唯物主义。所谓的“新”旨在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绝不是旧唯物主义的简单变异,是实践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哲学领域的革命性变革,诞生了一个新的哲学体系。正如恩格斯所说:“这已经根本不再是哲学,而只是世界观”[6]178。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根本上改变了“形而上学”传统哲学理论,试图从“世界本原”“哲学理性”中去探索事物的本源和人的本质。尽管近代唯物主义的确“包含着全面发展的萌芽”[7]163,但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和思想理论的不断进步,马克思后来发现近代唯物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变得“抽象”和片面,甚至“变得敌视人了”[7]164。所以,马克思认为,近代唯物主义以批判“形而上学”为原点,绕了一个大圈,最后又重新回归原点,并未真正理解一切事物的本质和存在理由。而黑格尔辩证法是唯心思辨哲学和自我主体哲学的简单杂糅,建立起了一个“形而上学”王国,仅把人当作一种“主体性”抽象存在,这实质上是一次“哲学流产”。马克思认为“这种形而上学将永远屈服于现在为思辨本身的活动所完善化并和人道主义相吻合的唯物主义。”[7]159-160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新唯物主义,不仅在于它作为“真正实证的科学”的真理性[8]31,而且在于其时代性和指向性完美统一。要而言之,马克思哲学思想逻辑嬗变的实质实际上是从传统哲学转向现代哲学的过程,是从批判哲学、实践哲学到新唯物主义的主题转换的过程,是在对传统哲学的批判中发展起来的“现代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对中国革命、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对于指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从理论价值上讲,完整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固然重要,但仅从字面理解是不够的,因为有一个如何学习和坚持的问题。毛泽东在《辩证法唯物论》中就指出“有人说,许多人懂得实际的辩证法,而且也是实际的唯物论者……他们虽从实践中学得了许多辩证法,但是没有系统化,没有如同已经成就的唯物辩证法那样的完备性与深刻性……仍有学习辩证法的必要。”[9]41可见,只有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揭示事物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抓住事物的本质。不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就不能在实践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结合起来,更谈不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现实价值上讲,党的十八大以来,虽然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但我国基本国情仍是“三个没有变”——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发展中国家地位没有变,发展不平衡格局没有变。尽管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风险因素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整体上仍处于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把握当前及今后发展趋势,深刻认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正如总书记所说:“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社会主义从来都是在开拓中前进。”[10]23当前我国正处在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和“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实施,改革开放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发展仍是第一要务。我们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和“问题导向”意识,切实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目标,牢固树立新的发展理念,继续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实施“五大发展”理念,切实增进人民福祉,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总之,马克思哲学思想逻辑嬗变是理解马克思主义众多具体观点的主体线索,只有把马克思主义许多观点放在马克思哲学思想逻辑嬗变的过程中,准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并对其进行准确定位,才能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时代性、大众性,以科学的、理性的态度,与时俱进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而不至于离开时代主题抽象地谈论马克思主义。
作者:王艳飞
第3篇:马克思哲学思想精神的当代思考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
这里所说的马克思哲学思想是指马克思本人的哲学思想。在哲学史上,它无疑具有其他哲学思想无可企及的历史高度。诚然,谁来改变世界?如何改变世界?把世界改变成什么样子?这也正是马克思哲学精神内涵所在。马克思哲学始终把实践活动的人作为主体,把人的实践活动作为历史生成与发展,科学论证了唯物史观。把握这一精神对我们今天正确认识与坚持社会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突出人的主体地位与彰显人的理性是马克思哲学的核心价值之一
纵观古今中外的哲学史,我们就会发现那些爱智慧的古代先哲们,无一不是在对人们所生活的这个物质世界困惑的追问。“我是谁?”“我走向何方?”的问题是人类发展历程中永恒的价值诉求。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空中,鉴于生产的发展而不发达状况,人们的科学文化发展及认知能力发达程度不同,哲学家们总是悬设一个个形而上的理念,来回答人们现实生活中的质疑。这些文明成果一方面成为哲学发展进步的阶梯,另一方面却又不自觉地在意识领域,迫使那个时代的人们处于自己生活的屈从地位。诞生于19世纪大工业时代的马克思哲学思想,引起了那个时代哲学界颠覆性的革命。因为它真正突出了现实生活中人的主体地位,倡导人对自我命运实践的理性把握。
马克思哲学视阈下的人不是德国古典哲学语境下的纯粹理性的人与纯粹自然的人,不是一个抽象的主体。而是现实生活中一个个有着实践活动的人。正如他说:“这里所说的人不是他们自已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条件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1]马克思哲学正是立足于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劳动的分析与考察,进而科学论证了全人类自由和解放的必然性。
人类自身的自由和解放正是通向人类终极幸福生活状态的必由之路。它的实现不在天国,不靠神灵,而是人类自我理性的实践。马克思明确指出:“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没有蒸汽机和珍妮走锭精纺机就不能消灭奴隶制;没有改良的农业就不能消灭农奴制;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已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不是思想活动,‘解放’是由历史的关系,是由工业状况、商业状况、农业状况、交往状况促成的……”[1]它超越了以往黑格尔的“抽象的精神的人”和费尔巴哈“抽象的自然的人”以及宗教理论中“虚构的原罪的人”的唯心主义和宗教“解放”的局限性,从而将落脚点置于此岸现实世界的矛盾关系中,因此人类自身的自由与解放也就成为人们对自身生活关系自主性、目的性、历史性的改变。
纵观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国共产党无时无刻不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党的工作重心首位。党始终坚持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人民利益从最高层次说,就是人民幸福生活,无论是政治还是生产活动,都是为人民谋幸福。1934年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就指出,革命是为了“使广大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辉煌成就表明,我国生产力进一步得到了解放和发展,人民群众共享了改革发展的成果。在此基础上,党又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这一崭新的历史命题,探索和解决民生问题仍然是我党的工作重点。因此,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调动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就是坚持马克思哲学精神,这不仅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能够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胜利推进的根本保证。
二、历史唯物主义的推演与应用是马克思哲学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中明确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的方面去理解。”[1]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唯物主义的考察正是以人的现实生活的实践活动为起点的,他把能用“纯粹的经验确认”的现实的个人实践活动及对物质生活条件的需要作为人类历史开始的前提。因为人们为了生存首先需要吃喝住穿等,所以这些是人类创造历史活动的开始,也就是人们的第一次的生产活动;人们的不断需要的满足,促使人们不断进行社会再生产,由此便进一步形成了人们生活的社会结构及政治结构,人的社会本质也在不断生成。即“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1]。马克思同样立足人的实践活动发展,科学地论证了意识、交往、分工的形成及演变,进而说明了人们的实践活动与社会所有制演进的关系,最后得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论断。
同样,马克思用唯物史观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调和的矛盾及其必然灭亡的历史发展趋势,从而导论出共产主义社会必然胜利的科学结论。马克思一方面评价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进步性,另一方面又论证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矛盾的不可调和性;他一方面强调了人的自由与解放的客观历史性,另一方面又重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正如他说:“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1]
毛泽东曾说过,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这一精辟论断是关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发展重大意义的历史性总结。中国革命之新不仅在于有了一个崭新的领导政党,一支崭新的革命队伍,一个崭新的革命目的,更在于一套崭新的革命理论,其中遵循的就是历史唯物主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打破旧的生产关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救旧的社会制度下受压迫受剥削的劳苦大众,在发展社会生产的基础上为人民谋幸福。同样今天的改革开放也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不断地调整着生产关系,以利于更加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最终现实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因此,坚持唯物史观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能够取得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胜利进军的最根本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三、理论的批判性与实践的革命性相统一是马克思哲学基本的指导原则
西方哲学一贯富有批判性的精神,马克思哲学当然继承了这一优良传统,但是他超越于德国古典哲学之处在于他的理论的批判性源自于人们的现实实践活动。正如他说:“这些哲学家没有一个想到要提出关于德国哲学和德国现实之间的联系问题,关于他们所作的批判和他们自身的物质环境之间的联系问题。”[1]“因此,真理的彼岸世界消逝以后,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被揭穿以后,揭露具有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就成了为历史服务的哲学的迫切任务。”[1]其批判的对象就是德国现实社会,即当时德国的封建制度及小资产的“市民社会”,马克思哲学肯定了当时“德意志意识形态”对宗教的批判,又指出它们的局限性,即“仅仅是宗教观念的批判”;他在指出旧唯物主义的缺陷的同时,把“客体和直观形式”赋予了人的实践活动意义。
理论的批判性正是无产阶级实践活动革命性的价值取向。马克思强调:“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的力量。”[1]““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思想的闪电一旦彻底击中这块素朴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1]因此这种理论的批判性与实践活动的革命性的统一,成为人们改造世界的基本指导原则。另外,这种理论的批判性与实践活动的革命性的统一,也内蕴着实践活动中主体不断对社会发展规律理论上新的把握。
从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到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无不体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的原则。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中,第一次使用“实事求是”这个概念,提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命题。1980年2月,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第三次会议上讲到党的思想路线时说:“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2]我国在改革开放取得了辉煌成就,又面临继往开来的今天,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又强调:“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全党同志要倍加珍惜、长期和不断发展历经艰辛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综上所述,马克思哲学思想之所以位列于当今时代的前沿,是因为它是关于现实生活中、实践活动着的、人的哲学;之所以科学,是因为它立足以人的实践活动为基础的唯物史观;只所以革命,是因为它强调了实践活动的历史生成性与创新性。今天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社会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实践和理论的创新,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就是坚持社会主义。
作者:吴允涛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联系方式:电子邮件:1053406363@qq.com 豫ICP备2023024751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