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重要的一员,是汉民族中的一个地缘性群体。客家人在千百年艰苦奋斗的生产、生活过程中不断磨练出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底蕴,即客家文化。客家文化是以汉文化为主体的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传承者。余秋雨先生2008年在龙岩举行的《客家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讲座中指出:“客家文化是中华文化中的一种特殊形态,是中华文化中的异数。”因此,客家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客家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意义
教育的价值是通过课程来实现的,而真正促进幼儿发展的课程,应该是从幼儿生活出发选择教育内容,而不是从文本和概念出发的①。而一个人在幼年、童年时期所受的乡土教育,会对他的人格形成、价值判断、情感模式及思维特点产生极人的影响②。我国从2001年9月起开始试行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客家文化是客家地区物质、精神的文化结晶,因此在客家地区幼儿教育中充分利用客家文化对幼儿进行教育,不仅可以丰富客家地区幼儿的教育活动,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激发幼儿对国家、家乡、文化的热爱,还有利于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二、幼儿教育中运用客家文化应遵循的原则
1.突出文化特色原则。千百年来,客家人保留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诸如勤俭耐劳精神、崇文重教精神、念祖思亲精神等,在幼儿教育中要坚持在熟悉、掌握客家文化特色的同时,启迪其美德,使这些文化精神之内化为幼儿的个性特征。
2.方向性原则。任何个体的成长、发展都离不开其成长的环境,幼儿时期又是人的发展的启蒙阶段、关键时期,为此,在幼儿教育中要选取美好的、积极向上的东西作为教育内容,以促进儿童健康发展。
3.发展性原则。所谓发展性原则是指在运用客家文化进行教育教学时一切行为都要着眼于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一方面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的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可接受性,既不能让幼儿负担过重,也不能一点难度都没有,要在幼儿能力尚处于形成状态的“最近发展区”内引导其通过努力解决问题;另一方面,还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注重因材施教,是每一个幼儿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4.游戏性原则。对幼儿来说,游戏既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适宜的学习方式,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时,让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通过听、看、做去亲身体验,这样才能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知识,还可以培养幼儿的好奇心、观察的兴趣、创新意识和能力。客家经常玩的游戏有捉木、跳飞机、跳绳、丢沙包、、踢鸡毛球、五子棋等,这些游戏操作起来简单易行,往往不受场地和时间的局限,但是功能却是全方位的,首先这些游戏都是体育游戏,可以锻炼儿童的身体;其次既然是游戏就有一定的游戏规则,这可以使幼儿逐渐形成规则意识;再次,客家民间游戏大多是群体性活动,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合作意识。
三、客家文化融入幼儿教育的方法
1.欣赏感受法。教师在运用客家文化对儿童进行教育时,应充分利用各种资料(包括图片、实物、录像等)和开展有针对性地活动(包括参观、实践、游戲等),引导幼儿欣赏、观察、体验客家文化,并鼓励幼儿运用绘画、歌唱等形式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表现出来,这有利于激发幼儿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如带幼儿参观客家民俗博物馆、欣赏客家民间艺术活动等都可以培养幼儿的艺术审美能力。
2.家园共育法。家庭教育是人的一生中真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它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客家具有崇文尚教的文化传统,对孩子的教育是非常重视的,在客家民间流传着“唔读书,白目珠(睁眼瞎)”,“秀才不怕衫破,就怕肚里无货”,“农家不离猪,教子不离书”,“生子唔读书,不如养头猪”,“嫁夫要嫁读书郎,斯斯文文进学堂”,“目不识丁,枉费一生”等劝读重教的谚语。因此,在幼儿教育中要注重与家长的沟通,强化家庭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例如可以请家长为幼儿讲述客家的神话传说、唱童谣、和幼儿一起参加民间游戏、节日活动等,使幼儿从多方面、多渠道地感受和理解客家文化。
3.经验总结法。所谓经验总结法就是在实施客家文化教育过程中,各教师之间要加强交流,就存实施过程中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等问题进行交流、研讨,进而进行归纳、总结,形成一些有效可行的教育方法和实施途径,以便提高幼儿教育质量,并作为今后工作中的参考。
总之,幼儿教育应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充分利用地方悠久历史的文化教育资源。客家具有悠久的历史,蕴含着大量优秀的教育内容,客家地区幼儿教育可以充分利用客家文化这一教育资源提高幼儿教育质量,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注释:
①何桂香.幼儿园游戏课程:区域游戏活动评价策略[M].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2005:48-93.
②唐群.论客家童谣与幼儿乡土教育[J].农业考古,2011:383-385.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联系方式:电子邮件:1053406363@qq.com 豫ICP备2023024751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