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的紧密联系
发布时间:2024-04-30 16:30  


一、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中教育目标的一致性


大学生国防教育和民族精神培育集中表现为激发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为争取和维护祖国独立、富强和荣誉而奉献一切的高尚道德和献身精神。


国防教育关系到民族、国家的生死存续,民族精神是国防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国防教育中加强民族精神培育,就是要在大学生中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教育,増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培养学生强烈的国防意识、国防观念及国家防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革命战争年代,国防教育的重心是战争,民族解放、国家独立是其核心任务。毛泽东曾就革命年代的国防教育作过论述,他指出“根本改革过去的教育方针和教育制度。不急之务和不合理的办法,一概废弃。新闻纸、出版事业、电影、戏剧、文艺,一切使合于国防的利益。”社会主义革命战争的胜利,使得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的时期,虽然和平与发展己经成为世界的主题,但天下仍不太平,仍然存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国际舞台上,中国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华民族仍然面临着巨大的前进阻力,在国防教育中培养民族精神仍是重中之重。国防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实践,对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光大仍然有着极强的推进作用。


当前高校开展国防教育重点就是要在大学生中形成稳定的富有时代特征的民族精神,要使之成为激励大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在中国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的夙愿。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复兴这一项充满艰辛和创造的伟大事业,更需要在大学生中弘扬民族精神,使他们成为振兴中华民族的践行者。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还关系到民族、国家的命运和前途。国防教育和民族精神培育共有的根本指导思想,就是培育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保卫者,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増进学生振兴中华民族的献身精神。


二、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中教育内容的同构性


(一)吸取国外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经验


早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就形成了以民族精神为核心的公民国防教育体系。在古希腊普通教育体系中,至18岁期间接受的是以体育训练为重点内容的军事国防训练,18至20岁的青年阶段除进行军事国防训练外,还要通过民族精神的培育在公民中建立民族认同感。古罗马传统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合格的罗马公民,从公元前6世纪塞尔维乌斯改革起,罗马正式建立了公民兵制,“兵农合一”成为罗马共和制早期民族精神培育的特征之一。到了近代,一些发达国家非常重视通过国防教育来培养民族精神。美国的国防教育是公民教育的重点,特别是“9.11”事件后,更加强化对“美国精神”认同的教育。日本注重发扬以民族危机感为切入点的“日本精神”教育。俄罗斯近年先后制定了对全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大纲和法案,力求重振俄罗斯民族精神。新加坡于20世纪后期开展的“国家至上”价值观教育,増强了各族人民对“新加坡人”的认同感和为国效忠意识。韩国以政府为主导,推崇以“身士不二”的民族自豪感来培育“韩国精神”。可见,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后发展国家,都需要以民族精神作为其前进的内在动力。


(二)继承我国革命战争时期的优良传统


在革命战争年代,我党就非常重视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的结合。毛泽东强调:“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他指出“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他认为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推倒三座大山、战胜强大敌人、夺取革命胜利的巨大精神动力。这种民族精神在国防教育中得以发展强化,集中体现为中国共产党人追求国家民族独立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这个时期民族精神的培育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贯穿在“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革命精神的塑造中。


(三)继往开来,与时俱进


邓小平同志指出,如果说过去民族精神主要表现为拯救中华的话,今天则表现为振兴中华。具体体现为:全党全国人民同心同德,奋发图强,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注重在国防教育中以爱国主义为中心培养民族精神。他强调,、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他认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强大的国防。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阶段,胡锦涛继往开来,他指出,国防意识、国防精神是民族之魂的核心。振奋和培养民族精神,首先要培养全民的国防意识和国防精神,进行国防教育,増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这种向心力、凝聚力在军事上可以转化为战斗力,在经济上可以转化为生产力,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中教育载体的互补性


(一)课程教学载体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和军事理论课教学要与时俱进,充分发挥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的主渠道作用,把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塑造放在培养合格人才的战略高度予以重视。从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角度对大学生进行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的教育,让学生自觉接受国情、民情、民族历史教育,学习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了解中国国防建设的进程,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认清自己所承担的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使命,从而培养学生深厚的民族情感,不断増强其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


(二)国防教育活动载体


应根据大学生的个性特征,组织一些既生动又有一定深度的国防教育活动。利用博物馆、纪念馆等,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激励学生奋发成才。在活动的设计上,要注意集中和分散相结合,内容力求丰富多彩,形式力求活泼多样。如军政训练、社会调查、参观爱国主义基地、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勤工助学、校园文艺演出、各种竞赛等,让广大青年大学生在活动中増强对于民族精神的学习、理解、感悟和内化。


(三)校园文化载体


国防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大学生民族精神构建的最好教材。国防文化包括国防历史、国防精神、国防伦理观、国防人生观、国防价值观等内容。可以利用文化节、科技节、读书会、文化沙龙、诗会、影视评论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国防教育和民族精神培育,以増强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充分利用网络、电影、电视等现代传媒,强化民族精神的引导功能和国防文化的渗透功能,将抽象的民族精神鲜活地物化在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娱乐、生活环境之中,为大学生深刻体会和真正实践民族精神创造良好的氛围。


四、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中教育成效的转化性


(一)“知”的相互转化


国防教育传授知识以军事理论学习为主要形式,使学生了解国防与军事知识,増强学生的危机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引导学生树立民族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精神,増强他们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情感,使他们能把自己的理想、志愿、工作选择与祖国的前途、民族的振兴联系起来,把个人荣辱得失与祖国的命运联系起来。教育目标的一致性使认知具有衔接性和相互转化性。


(二)“情”的相互转化


“情”,主要指思想道德情感。通过开展国防教育,使大学生増强国防观念,激发其爱国之心、报国之情、强国之志,凝聚起强大的推动国家和民族延续、发展的内在精神动力;民族精神培育则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道德情感等。国防教育中的“情”,是民族精神中情感培养的组成部分。前者通过系统讲授军事理论课,引起大学生的理性思考,増强他们的危机意识和应付外部挑战与压力的心理准备,激起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民族精神培育中的“情”,在国防教育中找到了合适的平台。凝聚全民族的意志、智慧和力量,同心同德、维护统一、顾全大局的互助合作精神是民族精神培育的重要内容。军事活动的团体性有利于培养集体意识、协作精神,可有效地激发集体荣誉感和强化集体主义精神。


(三)“意”的相互转化


国防教育中的“意”,主要在于磨砺学生的意志;而“意”在民族精神培育中,则表现为一种自强的精神和积极的意识。中华民族精神凝聚着大学生内在的精神力量,对大学生成才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意”成为联系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的重要精神纽带。


在国防教育中,尤其是在军训中,对学生意志的磨砺、对忍耐力的培养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使学生的自觉性、自制力、果断性和坚持性得到了培养。而民族精神的培育对学生意志的强调,与国防教育磨砺学生意志是一致的。


(四)“行”的相互转化


国防教育中的“行”既指学生积极参加军事训练与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也指学生将爱国情感和安全危机意识转化为努力学习和勤奋工作上;民族精神培育中的“行”主要体现在学生通过民族精神的教育,树立远大的理想,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坚决抵制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影响,做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实践者。


总而言之,学生的“知、情、意”最终都要落实在“行”上,而“行”在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中的转化是显着的。国防教育中的“行”内化在民族精神培育中。


作者:祝木伟,赵红灿(中国矿业大学学生工作部,江苏徐州221116)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很牛学术网 联系我们 文献下载器
返回顶部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