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救助对策研究思考本科论文(共3篇)
发布时间:2024-04-12 09:25  

  

第1篇:农村残疾人社会救助需求研究


  据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各类残疾人总数已达829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34%,其中农村残疾人6225万人,占我国残疾人总数的75.04%。我国政府历来对农村残疾人事业高度重视,并为此作出了很大努力,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是我国的农村残疾人社会救助事业仍有较长的路要走,和谐社会的建设关键在于社会是否公平、公正,为此我们需要高度重视农村残疾人社会救助工作,切实满足他们的实际需要,让农村残疾人与我们一起共享社会经济发展各项成果。


  1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简介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是最为重要的经典行为科学之一,该理论将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五级: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感情和归属的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其中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属于低一级的需求,这些需求通过外部条件就可以满足;而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属于高级需求,只有通过内部因素才能满足。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有下面几个基本观点:一是五种需求像阶梯一样逐级梯升,但是它的次序并不是完全被固定;二是同一时期,一个人可能有几种需求,但是总有一种需求占主导地位,对行为起决定性作用;三是一个国家大多数人的需求层次结构与这个国家的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水平和人民受教育程度直接相关。


  2农村残疾人的社会救助需求


  通过需求层次理论,我们可以全方面了解到农村残疾人的社会救助需求,为提出有效的社会救助对策提供参考。


  2.1生理需求


  生理需求是人们维持生存的最基本需要,即对衣、食、住、行、医药等的生理需要。结合农村残疾人自身特征,将生理需求概括为温饱需求、医疗康复需求、住房需求、性需求。温饱需求:农村残疾人无法同健全人一样正常就业,甚至需要家庭成员舍弃工作来照顾他们的日常起居,致其生活艰难,成为农村贫困人口的主体部分,他们迫切希望不用为每日的温饱问题而发愁。医疗康复需求:残疾使其健康状况注定不如健全人,残疾人需要花费巨额的医疗费用来治疗疾病,因此,他们的医疗康复需求比健全人要大的多。住房需求:住房是人们生存的基本条件,但是依然有不少农村残疾人的居住房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对他们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性需求:性欲是人类的本能欲望,是人的自然属性,残疾人在生理、心理上的缺陷使其普遍面临结婚难的问题,残疾人的性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


  2.2安全需求


  農村残疾人的安全需求体现在对健康安全、职业安全、人身安全、生活保障的需求。健康不仅仅指身体上的健康,还指精神上也达到完满状态,残疾人因自身残疾受人歧视所引起的自卑感、孤独感会给他们带来不安和焦虑,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安全。健康安全需求指的是当农村残疾人的身体、精神出现不适时能看得上病,看得起病,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职业安全:指的是农村残疾人希望能找到工作,且工作可以保持稳定,他们因残疾生活窘困,迫于生计,对职业安全的需求会比健全人要大。人身安全:残疾人反抗能力弱,遭遇歹徒时人身安全很难得以保障;在照护方面,年轻残疾人或许还能依靠家庭成员来照顾,但是对于晚年残疾人而言,父母离世,儿女进城务工,他们的日常生活无人照护,根据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60岁及以上的老年残疾人占农村残疾人总数的51.45%,老年人的人身安全问题面临严峻的考验。生活保障:贫困残疾人希望可以得到一定的生活救助金,且补助标准能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得以提升,以此来保障自己的日常生活。


  2.3社交需求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个体无法脱离社会而孤立生存。社交需求包括农村残疾人对情感和社会归属感的需要。情感的需要:农村残疾人渴望与别人交往融洽,能像健全人一样平等地参与社会活动,例如希望可以通过参与社会娱乐、文化、体育等活动来增进相互间的友谊,排解自身的孤独感。社会归属感的需要:同为社会的成员,农村残疾人不愿看到因自身的残疾而被大家抛弃,他们希望自身所面临的困难可以得到大家的关心和同情,并能给予相应的帮助,唯有如此,农村残疾人在生存的社会里才会有切实的存在感。


  2.4尊重需求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应有的尊重,残疾人更亦如此。他们的自尊心会因为自己的缺陷而变得比健全人更强,非常看重别人对他的看法,怕受到别人的歧视。然而,社会上仍有不少人歧视残疾群体,给残疾人造成巨大的心理伤害,他们把“残疾”等同于“残废”,认为残疾人不但没法养活自己,还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其实公众应该明白,无论他们是出于何种原因造成的残疾,都是因为社会服务和管理的缺位所造成的,是人类发展过程中所需要付出的代价,残疾人是需要大家一起解决的社会公共问题。


  2.5自我实现需求


  自我实现需求是指人们希望可以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实现个人理想与抱负的需求,这是最高层次需要。对可以接受教育的适龄残疾人而言,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能像其他同龄人一样在学校学习,并取得优异成绩,实现自我价值。对已步入社会的农村残疾人而言,他们不愿被众人视作残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希望能同健全人一样自食其力,或下田劳作或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中实现个人价值。


  3农村残疾人社会救助需求的实现对策


  3.1生活方面


  由政府、村集体出资,安排老年残疾人住进当地敬老院,对于不愿住进敬老院的残疾人,由村委会组织自愿村民或学生定期为他们提供日常生活服务。增加政府对农村残疾人社会救助资金的转移支付;积极推动非政府组织、社会志愿者的参与,实现救助主体的多元化;扩大贫困残疾人的低保覆盖面,提高最低生活保障金额,同时可以对特困,重度残疾人提高补助标准,实行区别施保;按年龄段为失去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提供不同水平的福利津贴。


  3.2就业方面


  政府需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以及农村残疾人对职业技术的兴趣提供多选择的职业培训,增强农村残疾人的就业能力;大力扶持福利企业的兴办和发展,拓宽农村残疾人的就业渠道;鼓励支持农村残疾人自主创业,在政策上给予特殊照顾,如减免税费、帮助开拓市场、免费提供标准咨询等,以创业带动就业;为农村残疾人提供全面、有效的就业信息,保障信息的通畅。


  3.3医疗康复方面


  完善新农合制度,扩大农村残疾人的新农合覆盖面;减免贫困、重度农村残疾人的个人缴费,提高报销比例;将残疾人的医疗康复项目纳入报销范围;简化新农合报销程序。加大康复培训人员的培养力度,推进康复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加快建立农村残疾人基层康复站,大力研发有助于残疾人康复的新技术、新器具;为贫困残疾人免费开展特定康复治疗,如,白内障复明手术、残疾儿童肢体矫治手术、盲人定向行走训练等。


  3.4住房方面


  多渠道筹集危房改造资金,建立以残疾人自筹为主,中央和地方补助为辅,社会捐助,银行贷款等组成的残疾人危房改造资金筹集机制;加大政府危房改造投入,适度提高补助水平;积极宣传危房改造惠民政策,让更多残疾家庭参与危房改造;贯彻执行先急后缓原则,優先对最危险住房、最贫困残疾人进行危房改造。


  3.5教育方面


  建立教育经费来源多元化机制,积极争取个人、社会团体、慈善机构等社会各界的教育捐助;完善农村残疾人助学政策,减免残疾学生的学费、学杂费、住宿费,给予伙食补贴费,确保残疾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大力发展农村特殊教育,在残疾儿童比较集中的乡镇建立特殊教育学校,满足残疾儿童入学愿望;发展残疾人高等教育,对高等学校教师进行必要的特殊教育培训。


  3.6服务方面


  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充分考虑到残疾人的特殊性,为残疾人建设无障碍空间与设施,保障残疾人能独立、安全出行;由村委会牵头,为本村残疾人积极组织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增进残疾人的人际交流,满足残疾人的社交需求;为解决残疾人的单身问题,可由乡政府在本乡镇定期举办“残疾人相亲会”,为农村残疾人搭建一个广阔的交友平台。


  3.7精神方面


  残疾人属于社会弱势群体,加之社会上歧视残疾人的行为依然普遍存在,极易使残疾人产生自卑失落、自暴自弃的精神状态,为此相关部门应该加强残疾人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时疏导、解决其心理问题;完善残疾人权利保护法,严厉处罚针对残疾人的非人道主义行为,以完善的法律制度捍卫残疾人的人格尊严;加强对公众的宣传力度,纠正民众将“残疾”等同于“残废”的错误理念,让民众明白残疾人也同健全人一样能够创造社会财富。


  作者:邹鑫

  第2篇:关于民政社会救助档案管理的思考


  一、民政社会救助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相关文献研究以及结合笔者多年工作实践来看,现阶段在民政社会救助档案管理工作中主要存在着以下四方面问题:


  (一)档案管理意识不强


  档案管理意识是档案管理工作这所必须具有的基础条件,但在目前的民政社会救助档案管理工作中,管理意识欠缺的情况还比较严重。由于受到“轻档案,重业务”传统思想的影响,许多民政社会救助档案管理人员都不重视档案知识以及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甚至还有部分的领导干部认为档案管理工作只是管理人员的个人事情,这种思想的存在非常容易导致档案资缺少、档案管理混乱的情况出现,大大降低了档案资料的保存寿命。


  (二)档案资料缺失或不全


  由于民政社会救助工作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官广泛,使得档案的资料的数量越来越大,而且在其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各自管理问题,不同业务的部门、科室都存在着各自为阵的情况,无法实行统一的管理,非常容易导致档案的缺失。不仅如此,在档案的收集、整理过程中,许多部门的都存在着归档资料遗漏的情况,这就加大了民政社会救助档案管理的难度。


  (三)档案人员专业知识缺乏


  在近些年中,我国的有关部门虽然已经逐步建立起了有档案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当在实际工作中,制度的落实程度并不是很高,导致规则制度的实际作用没有能够充分的发挥除了“名存实亡”的情况非常明显。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相当一部分的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不足,缺乏档案管理和档案开发建设的基本知识;第二,部分档案管理工作者认为,档案管理工作就是简单的对相关业务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不明白什么样的档案资料需要上交,也不清楚怎么样才算是科学规范的管理。


  (四)档案利用效率不高


  民政社会救助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而且涉及部门繁多,档案的种类、数量都比较复杂,部分档案是为广大群众直接提供服务的,当在实际的档案使用过程中,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利用效率不高的情况,许多需要经常使用到的档案资料的使用程序过于复杂,在加深档案的缺、错漏等情况,使得档案的利用变得更加困难,从而大大降低的民政社会救助档案的使用效率。


  二、加强民政社会救助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针对现阶段民政社会救助档案管理工作中所存在问题,要想确保救助档案得以发挥其巨大作用,笔者认为民政部分应当采取以下对策将此项工作做好。


  (一)强化档案管理意识,注重资料的系统化收集


  要全面提升民政社会救助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及规范性,首先,必须强化档案管理工作者的管理意识,让领导干部、管理人员等从根本上意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与此同时,还应该加强档案管理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让民政社会救助的档案管理工作变得更加科学严谨,根据管理制度去进行档案管理的每一项工作,有效的提升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自觉性,严格的进行归档资料的上交工作。除此之外,还应该动员所有工作人员都参与到档案的收集工作中,尽最大的努力去保证档案资料的准确性与完整性。在档案资料的使用过程中,必须进行严格交接登记工作,以便清楚的知道档案的使用动态。


  (二)加强队伍建设,强化业务素质


  随着民政社会救助工作的不断深入,档案资料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内容也变得越来越的富。同时档案资料的载体形式也逐渐多样化起来,管理手段也变得更为现代化。现代化的民政社会救助档案管理工作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具有较好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并能够数量的运用现代化设备来进行相应的档案管理工作。从长远的问题上看,加强档案管理的队伍建设,强化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首先,应该通过开展各种专业技能的培训来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和也是素质,并进行定期的民政历史、民政实践、民政理论等相关内容的学习,突出档案管理工作的针对性与超前性。其次,合理的进行管理工作经验交流会,促进管理人员间的学习和提高,为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三,对档案管理工作者给予一定的重视和关系,其中包括政治、生活、工作等方面上的支持和奖励,积极的去了解工作人员的需求和困难,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有利于管理队伍的稳定。


  (三)完善管理制度,并强化制度的落实


  档案管理制度是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指导,为此应该在深入贯彻并实施《档案法》的同时,还应该不断的完善有关的档案管理制度,并建立起一个健全的保密制度来维护和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和隐私性。不仅如此,还应加强管理制度的落实工作,让档案工作符合规章制度中的要求,同时还要求并档案管理工作向着朝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以及现代化的方向发展。重视档案管理工作的各项业务,并将其归入到民政工作目标考核当中,让民政社会借助的档案管理事业能够与民政的业务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四)注重档案的利用,提高档案的实际意义


  档案的收集、管理等工作都是为了可以更好的对其进行利用,所以在加强民政社会救助档案资料的管理中,还应该注重档档案资料的利用,让档案资料可以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建立统一的档案管理部门,让各部门、个科室中的档案资料可以进行统一的管理,这样不仅个可以简化档案的分析、整理过程,也可以提高档案的使用率。同时,还可以剔除档案使用过程中的一些不必要步骤,例如:档案使用的逐级申请等,从根本上去简化档案管理、档案使用的步骤,让民政社会救助的档案规律工作更规范,让档案的更具有实际意义。


  三、结束语


  总的来说,现代化的民政社会救助档案管理工作,不仅要符合时代的发展,将先进的技术设备运用当档案管理工作中,从根本上去保证档案资料的准确性与完整性,同时还要提高管理的人员的管理意识,为提高档案的使用率带来更大的帮助。


  作者:洪坦秋

  第3篇:关于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对策思考


  1社会救助的内涵


  社会救助制度也称社会救济制度,是对因自然灾害或其他经济、环境、社会原因而无法维持最基本生活水平的社会成员,由政府主导或在政府的倡导和推动下,通过再分配的形式给予救助,以保障社会成员最基本生活水平的一种社会制度。社会救助是保证社会成员基本生活的“最后一张安全网”,其制度设计核心目标即帮助已经陷入贫困的社会成员维持其最基本的生活水平,并摆脱贫困的机会,从而构建社会和谐,促进社会进步,推动社会政治、经济平稳运行。


  2关于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对策思考


  2.1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实现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公平正义


  长期以来,由于中国政府的“城市偏好”倾向,造成了城乡经济的巨大落差,二元结构下的社会发展状况同样也体现在了城乡社会救助层面上。二元结构通过多种方式表现出来,形成了一種强烈的反差,集中体现在了城市与农村的差异。具体涉及社会救助对象的筛选与认定、社会救助标准的衡量与制定、社会救助基金的核算与管理等内容。政治社群要想实现城乡社会救助的公平正义,必须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道路。


  2.2积极推进政策研究,促进城乡社会救助立法一体化


  1993年,上海市率先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随后民政部门将这一制度推广至全国。1997年的《国务院在全国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1999年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以及2007年的《国务院关于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标志着中国社会救助时代的到。2011年,民政部、发改委、财政部、国家统计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制定和调整工作的指导意见》(民发{2011}80号),对城乡低保标准的制定和调整进行了规范,确保低保制度公开、公正、公平实施,这一指导意见的出台,也为推动城乡社会救助立法一体化提供了理论和政策依据。此外,政治社群还可以积极引导社会救助与慈善事业相结合,不断推进政策创新,例如,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就是进一步落实慈善救助与低保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等多层面救助之间的衔接机制。


  2.3建立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的监督管理制度和责任追究机制


  城乡二元体制的长期分割导致了社会救助监管效率低下,成效不明显。笔者认为通过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救助报告制度,开展日常化督察模式,健全成效反馈机制,完善监管通报制度,明确绩效考核标准,强化责任追究机制,来真正地体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公平化和效益化。同时,随着经济指标的增长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居民跨城乡流动的频率也逐渐加快,因此,政治社群有必要建立一个覆盖城乡、资源共享、品质保证的一体化社会救助信息平台。大力推行全国性的社会保障“一卡通”服务,并利用新媒体多元化的手段,使得城乡居民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网站、微信、短信等方式查询关于社会救助的政策法规、救助标准、资格认定、资金发放、监督管理等事项,确保居民在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临时救助等层面享受“一站式”的服务,进一步促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数据共享、互联互通、业务协同、稳定发展。


  2.4促进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建设与民族地区专项扶持政策相结合


  首先,在资金投入上,加大当地政府的财政支持,努力拓宽社会筹资渠道,积极吸引外商企业进驻投资,合理开发民族特色产业,建立专项扶持资金动态管理机制,促使民族地区专项扶持资金按需分配、合理规划、有效利用,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其次,在业务范围上,不断提高民族地区专项扶持政策在服务领域上的覆盖能力,促使其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协同发展。再次,在监管评估上,建立健全民族地区专项扶持政策的长效机制,组建第三方专家团队或检查小组,根据当地民族村寨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并通过社会舆论的作用,扩大社会影响力和关注程度,增强监管评估工作的透明度。最后,在人才输入上,应加强相关工作人员对于专业知识的培训,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定期到先进示范基地学习考察、交流经验、分享成果,特别要建立健全人才晋升和补偿机制,增加专业骨干对民族地区的亲切感和归属感,鼓励并吸引专业骨干真正地扎根和服务于民族贫困地区。


  3小结


  政治社群一方面应树立城乡社会救助均衡发展的公平意识和正义理念,从保障和完善城乡居民基本权利出发,将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目标逐步发展成以人为本,逐步克服和消除二元结构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加大落实社会救助的管理力度,形成统筹城乡社会救助制度规划、资源配置、发展目标、成效评估的长效机制,促进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和谐、健康、持续发展,真正做到实现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公平正义。


  作者:郭一建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很牛学术网 联系我们 文献下载器
返回顶部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