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宗教信仰引导与教育
发布时间:2024-04-30 09:50  

  新疆是我国信仰伊斯兰教居多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也是我国民族问题、宗教问题较为突出的省区之一。作为新疆的高校,除了注重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及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还应注重引导大学生在民族、宗教问题上的正确认知,从而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本文试图对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何积极、有效的在宗教信仰上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1 实施物质扶助、注重能力培养、组织交流合作相结合

 

  首先,新疆高校不仅要对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在物质上进行一定的帮助,如奖助学金的发放、社会慈善救助等,又要尽可能的帮助他们介绍一些自力更生的途径,如勤工俭学、介绍他们当家教等,从而确保他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思考自身的精神世界,思考自身所信仰的宗教。其次,新疆高校应不断组织与内地高校的交流与联系,积极与内地高校开展一省一校项目建设、干部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对口支援活动,从而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接受高水平的知识教学,并有机会到内地高校进行深入的交流和学习,从而促进其知识水平和自身认知的提升,从而拓宽自己的眼界、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对宗教的认知。

 

  2 巩固意识阵地、加强信仰教育、坚持依法治校相结合

 

  首先,学校应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学校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从根本上肃清泛伊斯兰主义和泛突厥主义、民族分离主义运动、三股势力的反动影响,把学校建立成防止、反对、抵制其进行非法宗教的引导、渗透、破坏的坚强堡垒。其次,对于已经受到非法宗教势力诱惑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不能一味的打击批评,而要结合教师、同学、家长三方面进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教育,不断提高其对宗教的正确认知和政治上的鉴别力,彻底粉碎不法宗教势力的不轨活动和图谋。第三,学校应将宗教活动纳入法治的轨道,并结合宗教方面的法律、法规等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在制度上防止其加入非法宗教、妨害民族团结,对于已经危害到政治稳定的问题或案件,则应积极与司法机关配合调查,依法进行处理。

 

  3 开设宗教课程、理性认知宗教、弘扬积极作用相结合

 

  一些少数民族学生从小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而信仰宗教,但实际上他们大多数对宗教认知并不清楚。因此,高校应开设相关的宗教学课程,从而使大学生对宗教与社会、宗教与个人、宗教本质、宗教信仰的意义等问题有一个全面、理性、客观的认识,并使大学生对自己所信仰的宗教在内心形成一个得起时间和现实的考验的结果。其次,宗教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优秀的民族文化,诸如伊斯兰教的《古兰经》,就有鼓励人们坚韧、正义、和平、宽容等方面的教诲、江泽民同志指出:利用宗教教义、宗教教规和宗教道德中的某些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努力挖掘和弘扬宗教教义、宗教道德、宗教文化中有利于社会发展、时代进步和健康文明的内容,对宗教教义进行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通过对信仰宗教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宗教方面的知识传授,也有利于他们积极发扬宗教所具有的积极因素,从而为民族团结、社会发展、国家稳定等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

 

  4 完善系统学习、改善教学方法、重视信仰塑造相结合

 

  首先,高校教师应完善对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的系统学习,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理论修养,全方位的把握宗教的起源、本质、发展和消亡等过程,并对现今宗教的现状和作用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对学生现存宗教问题和困惑进行详尽的指导和解析。其次,面对宗教信仰等问题,无论是在理论讲解上还是教育教学上,教师都应根据学生心理需求和发展状况来设定教学内容,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将宗教信仰问题讲明白、讲清楚、讲通透。从而使学生能够正确的认知宗教信仰,了解宗教的本质,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第三,教师应充分重视对大学生的信仰塑造,正确认知宗教活动和民族风俗习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不能将宗教问题一概而论、简单归纳,对于从事宗教活动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应进行合理的劝告和引导,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风俗习惯则要充分的理解和尊重。

 

  5 开展心理疏导、维护民族团结、提升自我价值相结合

 

  首先,高校应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心理上的交流和疏导,对因民族之间交往不和谐、自我认同度较低、没有倾诉途径,从而诉诸于宗教信仰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开展相应的心理交流和疏导,从而使他们找到与人相处的途径、提升自我认同的途径、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等。其次,新疆高校应开展民族团结教育,鼓励、支持和提倡民汉大学生之间的友好沟通和交流,相互了解和尊重彼此的风俗习惯,尽可能为他们提供共同学习、共同生活的条件和环境,从而有效的促进民族团结,使少数民族大学生感到其他民族学生的关心和认同,从而在心理上不再感到隔离感和孤独感。第三,高校应营造团结向上的学风,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学习中找到精神动力和乐趣;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少数民族大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更多的了解国情、民情、社情,使他们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到生活的意义及自身的价值所在。

 

  作者:李瑛 来源:知音励志·教育版 20163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很牛学术网 联系我们 文献下载器
返回顶部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