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安全投入不足、不实,是导致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对建立安全会计的意义、内涵以及如何确认、计量和报告安全信息提出了全面的思考。
【关键词】安全会计;确认;计量;报告
安全生产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也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顺利进行。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安全生产,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对安全生产工作始终高度重视,特别是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在加强安全生产上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提出安全生产的指导方针,健全安全监管体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法制建设,强化安全生产的监督和管理,使我国的安全生产状况呈现出了总体稳定、趋向好转的良好局面。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影响安全生产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其中安全投入不足、不实,是导致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应当尽快建立、健全安全会计,强化安全意识、确保安全投入,从而实现安全生产。
一、安全会计的内涵及其建立的意义
作为一个新的会计分支,什么是安全会计至今尚无定论。综合各方面的观点,笔者认为,安全会计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货币及中介变量的形式核算并监督安全资源的成本、价值和行为效用,并将其结果报告给有关方面的会计管理方法。安全会计不但能够全面、详细地反映企业的安全投入、产出状况,给决策、管理、监督提供信息和依据,有效防治安全投入不足、不实,而且能够促使企业重视和充分利用安全资源,正确认识企业安全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优化企业经济行为,提高安全投入产出效率,确保安全生产。
(一)建立安全会计是防治安全投入不足的利器
众所周知,安全投入不足是造成我国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的主要原因之一。造成企业安全投入不足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缺乏有效监督。近几年我国为扩大企业安全投入资金来源及数量,建立稳定的安全保障资金渠道,颁布了一系列规定制度。由于安全投入效益的隐蔽性、滞后性、不确定性及其他原因(经济效益不佳、领导不重视、短期行为等),一些企业(尤其小煤矿)往往在安全投入方面“勤俭节约”。企业为了应付针对安全投入状况的检查弄虚作假。比如将机电设备、材料等生产费用,将为职工缴纳的工伤保险等费用支出列入安全费用支出。安监人员由于时间、精力或会计专业知识不足往往很难发现问题。企业是否足额投入了安全资金?安全资金又投入到哪些方面?形成多少安全资产?存在多少安全负债等等这些信息的披露完全可以通过建立安全会计解决。会计师事务所、安全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也可以通过相应的安全会计资料出具相应的安全审计和安全评价意见。这样,企业安全投入不足、不实状况就会得到有效监督。
(二)建立安全会计有助于满足有关各方对安全信息的需求
建立安全会计的基本目标,是通过对企业的安全资源进行会计确认、计量与报告,最终向政府、公众、金融机构、经营者等信息使用者提供与安全有关的财务信息,以供决策之需。政府部门通过安全会计可以全面了解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及安全投入产出信息,从而制定相关政策,加强管理和控制。以金融机构为主的债权人以及其他潜在的债权人,在全面分析企业财务状况时,可以通过企业安全会计反映的安全信息,分析由于安全问题可能引发的潜在风险。企业经营者根据安全会计反映的安全投入、安全成本、安全负债等具体安全信息,及时作出相应的安全决策,保证企业安全发展。另外,企业员工、消费者、经销商、社会公众及有关中介机构也都可以通过企业安全会计了解企业安全信息。
(三)建立安全会计是提高安全投入产出效率的需要
“安全是最大的效益”,这个道理许多企业往往只有在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才能够深刻体会到。建立安全会计,可以随时反映企业安全投入状况与安全资源利用情况。这样一方面避免企业在某些安全建设方面重复投入,造成浪费;而另一方面避免有些方面安全投入不足,形成安全隐患。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是一项系统工程、长期工程。通过安全会计披露的相关安全信息有助于分析和评价安全工程和措施的经济合理性,指导企业进行安全投入,提高安全投入产出效率。
(四)建立安全会计是反映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的需要
传统会计学认为,企业是一个单纯的经济组织、赢利组织,而不是社会组织,因而企业的宗旨和使命是获得最大利润。这种思想导致企业管理者的决策只求利润,而忽视社会责任,埋下了污染生态环境、损害消费者利益、影响雇员安全健康的许多隐患。现代会计学认为,企业是一个经济组织,同时也是一个社会组织,是社会的一个细胞。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社会效益。否则企业不可能长期地确保其最大限度的收益。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了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安全具有“拾遗补缺”和“本质增益”功能,具有“外部经济性”特征。建立安全会计,有助于披露企业安全投入状况,反映企业在安全发展方面履行社会责任情况,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五)建立安全会计是加强对外经济交往的需要
我国已经加入WTO,企业面临更多的国际市场竞争。安全直接影响企业产品的形象,在国际贸易中中国产品常因为安全问题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另外在国际贸易争端中,低价倾销是西方主要贸易国指责中国产品的主要理由之一。建立安全会计,有助于全面反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安全投入情况,及时客观确认计量产品安全成本,将企业付出的安全成本计入实际成本中去,全面反映产品完全成本,为企业积极应诉提供有力证据。
二、安全会计的确认
所谓确认是指将某一项目,作为一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营业收入、费用或其他要素正式列入会计报表的过程。会计确认对于整个会计工作意义重大,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或要求进行。安全会计的确认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或要求:
第一,确认的对象必须符合会计定义与特征,否则不能予以会计确认。
第二,确认的对象必须依据法律规定。
在安全会计中,记录安全投入(欠账)的一项重用依据,是企业是否承担法定义务。我国针对煤炭、烟花爆竹、矿山开采、建筑施工、危险品生产、道路交通运输的企业以及其他经济组织必须按规定提取安全费用,进行安全投入。企业应提未提、应投而未投的安全费用形成安全负债(欠账)。但是企业应注意根据安全生产相关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报告,不能仅以法律形式为依据。
第三,确认的对象必须能以货币和中介变量的形式予以确认。由于安全会计的独特性,不再以货币为唯一合法的计量单位。在传统会计中,当一项安全投入、安全价值的金额难以计量,会计人员如果不采取非常武断或主观的方法,就不能确定其金额时,可以不予以记录。但在安全会计中,会计人员应充分运用职业判断,作出相应价值评估并予以记录。例如:在确定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尤其是间接经济损失时,往往难以定量化统计与计算,此时需借助于职业判断,作出相应价值评估并予以记录。
第四,确认的对象必须遵循以权责发生制为确认的时间基础。
第五,确认的对象必须遵循稳健性原则。由于安全生产的特殊性,企业对安全成本、安全价值的确认应该保持应有的谨慎,不能高估安全投入(资产)、安全价值,也不能低估安全负债(欠账)。安全会计确认的基本内容主要有安全成本(投入)确认和安全价值(效益)确认。
(一)安全成本(投入)的确认
安全成本,也称安全投入,是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在基准的安全标准下,与安全有关的费用总和。即安全成本是企业为保证安全生产而支付的一切费用和因安全问题而产生的一切损失。安全成本包括预防成本和事故损失两部分。从投入角度说,安全投入包括主动性安全投入和被动性安全投入。安全成本具体项目主要有:
1.安全措施费。它是为防止事故发生而专门建立安全工程,购置安全设备、仪器、材料及采取专门安全措施所花费的费用。现实生产中,一定的工程、设备、仪器既能保证、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又能增加、恢复生产能力。比如矿井主要通风设备的更新改造,一方面改善了通风条件;另一方面又为产能扩大创造了条件。此时是归结为安全成本还是归结为生产成本,存在一定的困难。这也是建立安全会计的现实需求。相应成本的确认一定要遵循会计确认原则(比如经济业务实质、相关性原则等)加以确认。
2.安全教育与培训费。它是为了提高人们安全意识与职能而进行的各种宣传、教育、培训等。包括宣教培训所使用的设施、设备、工资等费用。
3.安全奖励费。它包括为调动人们进行安全生产的积极性所开展的各种活动的奖励费用。
4.安全维持费。它是指为了保证安全设施的正常运转而投入的必要人力物力。包括安全设备、设施检测检查费、折旧费等。
5.安全管理费。它是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正常开展工作所需的投入。包括安全员(兼职和专职)的工资、津贴和办公支出、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建立、运行及维护费用。
6.安全科技研发引进费。它是指在进行安全技术、安全设施研究开发引进过程中发生的费用。
7.安全保险费用。如企业为员工办理的各种安全保险费用等。
8.事故处理费。它是指在事故发生后,企业为了控制事故扩散、减少损失、恢复正常秩序等处理事故所必需的花费。主要包括:事故处理活动费用;对伤亡职工的救治与赔偿费用;环境污染处罚与治理费用;事故发生导致企业停产的损失等。
上述1~7项主要属于预防成本范围,是企业的主动性安全投入。而第8项属于事故损失部分,是企业的被动性安全投入。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安全生产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安全的投入和支出越来越大,与安全有关的费用越来越多,还会产生新的安全成本具体项目,这也是现代企业发展所必需的。
(二)安全价值(效益)的确认
安全价值,亦称安全资源价值,是指决策者利用(或追加)一项安全资源所产生的预期决策效果与不利用(或追加)该项资源所产生的预期决策效果之差,是安全资源在使用过程中所创造或减损的经济价值。它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企业由于进行安全投入而避免事故的发生带来的“隐性”价值;另一部分是企业由于进行安全投入进而促使生产效率提高所创造的价值增值。
三、安全会计的计量
计量是指对会计报表要素进行量化描述的程序。“会计的灵魂在于会计计量,会计计量是会计系统的核心职能。”安全会计系统的运行同样离不开一套恰当的会计计量理论,然而困难正在于此。
(一)安全成本(投入)的确认
日前比较成熟的安全成本(投入)计量方法主要有:
1.历史成本法。它是按历史成本计价原则,以安全资源的取得、开发、形成等实际支出为依据,并将其资本化的计价方法。历史成本法的操作简便易行,计量准确,具有可验证性的特点。但采用历史成本法作为计量基础也存在不足之处。主要是安全资源的实际经济价值与历史成本差别可能较大。
2.重置成本法。所谓重置成本,是指在当前的物价条件下,由于置换日前正在使用安全设施、安全人员等所应付的代价。但对安全资源的重置成本进行估价带有较强的主观因素,不一定能准确反映安全资源的真实成本。
3.机会成本法。这种方法是以企业安全投入缺失导致的经济损失为计价依据进行计量的。虽然从表面上看,机会成本更接近安全资源的成本,但机会成本在数量上是难以界定的。
(二)安全价值(效益)的计量
安全资源价值计量模式旨在计量、报告安全资源作为经济资源的价值。相对于安全投入主要从货币计量角度提出的计量方法。由于安全价值(效益)具有的特点(不确定性、间接性、滞后性、隐形性),它们的确认计量可能更多的有赖于非货币计量方法。主要有:
1.评价法。这种方法通过对影响安全价值的安全投入结构、效率、安全文化建设、安全人员的配备以及安全人员的工作态度、操作技能等难以货币计量部分,作出相应评价。
2.商誉法。这种方法要求把企业过去若干年的超过本行业正常赢利的部分作为商誉,然后乘以安全投入额占企业总投资额的比例,其积数作为企业安全资源的价值。它以历史成本作为计量基础,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但没有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
3.指数法。该法以一定时期内安全资源价值的变化情况为依据,建立一个安全资源价值发展指数,根据基期的企业安全资源价值,推算以后年度的安全资源价值。但该指数的建立需要充分、详细的历史资料,模型的构思也有一定难度。
4.工资报酬折现法。安全资源中人的价值可以采用此法。将职工在录用期限的预计工资报酬的现值作为安全资源的价值。因为一个职工的价值是该职工在剩余受雇期间内工资报酬的现值。
四、安全会计的报告
出具安全会计报告是安全会计确认、计量的最终目的。安全会计报告反映企业安全投入数量、结构以及安全效益状况等相关信息。其形式具有多样性:既有定性信息,也有定量信息;既有货币信息,也有以实物、技术等指标表示的非货币信息。安全会计报告可以采用表内报告与表外报告相结合的形式。
(一)安全会计表内报告
安全会计的表内报告是通过对日常安全成本和安全价值的确认与计量,将综合结果以会计报表的形式对外披露,以满足投资者、企业经营管理者、安全监管部门及社会公众等决策的需要。安全会计的表内报告可以采用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单独编制安全投入、收益表。第二种形式是在现有会计报表中增加安全成本、安全费用提取、安全效益等项目,采用这种形式必须防止与现有会计报表中的一些项目混淆,因为安全成本在现有会计报表中是分散在有关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中的。
(二)安全会计表外报告
由于安全资源自身的特点决定了有些信息在目前条件下不可能通过会计确认与计量进行表内报告,因此通过表外的补充说明有助于帮助安全资源信息使用者理解会计报表的内容。安全会计表外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1.会计报表中有关重要项目的详细资料;2.其他有助于理解和分析报表需要说明的有关事宜;3.分析、考评安全资源给企业带来的效益以及存在的不足。
【参考文献】
[1] 段海峰.煤矿安全投入和安全成本的界定[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6.
[2] 朱元午.财务会计通论[M].南京出版社,1993.12.
[3] 郝成林.企业的安全投资及其会计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3.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联系方式:电子邮件:1053406363@qq.com 豫ICP备2023024751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