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软实力提升的需要,我们必须进一步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繁荣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强,作为国家“软实力”核心元素的哲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地位与作用得到进一步凸显。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央领导同志提出了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四个同样重要”、“五个高度重视”、“两个不可替代”等重要论断,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
但是,当前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依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的地位没有得到真正落实,特别是经费投入等方面差距更大。以2008年为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的总经费约2.4亿元。而高校从事哲学社会科学教学与研究的人员近40万,每年人均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经费只有600元。
二是哲学社会科学不能很好回应和解答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提出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创新能力不强,预见性、前瞻性研究不够,主要表现为照搬西方的多,自主创新的少;学术成果总量多,具有长久生命力的少,书斋里的成果多,理论联系实际的少。
三是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机制还不完善,照搬“理工科”思维模式,如在高校教学中重知识传授、轻思想道德培养,在科研考核上重数量、轻质量,过于强调统一标准,而忽视多样性、差异性、创新性等。此外,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对外交流和影响远远不够。
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软实力提升的需要,我们必须进一步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繁荣问题。首先,不仅从认识层面,而且切实从政策制度层面落实哲学社会科学的“同样重要”性。设立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国家级奖项和国家级研究基地,尽快落实文科一级教授岗,恢复文科院士制度;加大“211工程”、“985工程”对文科高等教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点学科和课题研究的投入力度。
其次,要立足中国,放眼世界,面向未来,制订国家文化发展战略,核心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中长期发展战略。把文化建设、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繁荣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到一个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并拿出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建设,提升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再次,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加大哲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队伍建设力度。要尊重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律,认真贯彻“双百”方针,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和环境,造就一大批政治强、学术精、作风正的哲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成就一批学贯中西、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的学术大家、思想大师。
此外,依托高校建立一批国家级哲学社会科学决策咨询机构,提升哲学社会科学回应和解决社会重大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加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鼓励跨学科、跨院系、跨学校、跨地区组合研究力量,形成机构开放、内外联合、良性竞争、鼓励优胜。有利创新的研究团队。推动高校与政府、企业、民问团体建立紧密的合作联系,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深入社会、拓宽视野、扩大资源创造条件。要把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为主攻方向,加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对策研究,扶持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激励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创新能力,提高研究回答实际问题的能力。
来源:教育与职业·综合版 2009年7期
作者:程天权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联系方式:电子邮件:1053406363@qq.com 豫ICP备2023024751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