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民歌“卷席片”音乐形态探讨
发布时间:2024-03-14 08:53  

卷席片的旋律发展手法多样,有重复、顶真、定音法、模进、倒影和逆行。重复手法根据重复材料的规模可以分为乐句的重复、动机的重复和乐节的重复。

一、卷席片的历史背景及研究现状

(二)研究现状

1.曲谱收录

卷席片基本以书面曲谱的形式得以保存,主要得益于上世纪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20世纪70年代末及本世纪的三次较为系统的民间收集整理工作,第一次收集整理产生的1955年《山西民间歌曲选集》②与1958年出版的《山西民间歌曲选集.第二集》中包含了部分卷席片的曲调,该曲谱集以题材为分类依据,是卷席片乃至山西民歌的早期曲调收集成果。第二、第三次收集整理产生的1979年出版的《山西民间歌曲集》三至六册、1990年出版的《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山西卷》和2015年出版的《民歌五台山》为卷席片的“集成”类专著,凝聚了大量音乐工作者的心血,共记录了两百余首卷席片。上述曲谱集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是众多音乐工作者的心血和结晶,其中参与的记谱人员有亚欣、萧纪、刘子贞、晓敏、晋音民、范廷选、张瑛、赵甫仁、陈秀章、张松林、孟奋臻、边玉堂、张书平、朱生和、王一民、邢和贵、宜增高、郭秋彦、余清莲、杨海帆、敬谱、马志强、张国义等,演唱卷席片的民歌手以及劳动人民有春风、弓换鱼、卢上官、德英、邢丑花、杜眉眉、范佩先、胡贵隆、梁书印、区三、武莲花、张成生、赵文生、赵战楼等。

《山西民间歌曲集》第三、四、五、六册的“山歌”一类中共收录宁武、岢岚、神池、定襄、阳高、原平、忻县、静乐、五寨、朔县、繁峙、晋北、应县的88首卷席片,其中《山西民间歌曲集(三)》收录卷席片33首(含歌词16首),《山西民间歌曲集(四)》收录20首(含歌词1首),《山西民间歌曲集(五)》收录1首,《山西民间歌曲集(六)》收录34首。该专著的卷席片较为分散的分布在“山歌”一类中,是对各地山歌的一次较为系统的整理,而其中的卷席片是根据其概念的不断演变和完善进行整理归纳的结果。

三、卷席片旋律发展手法研究

(一)旋律发展手法

卷席片是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劳动中即兴创作的山歌,其旋律的产生虽具有一定的随机性,但通过分析其音乐材料,能够发现其中旋律发展手法的应用与现今专业音乐创作中使用的旋律发展手法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卷席片应用了重复、顶真、定音法、模进、倒影、逆行等旋律发展手法,卷席片旋律发展手法应用情况如下表,下面根据各类旋律发展手法出现频率一一进行分析。

四、卷席片音乐形态对音乐创作的借鉴

(一)卷席片改编作品

随着国家对民歌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相关专业工作者先后完成各类民歌的搜集并出版大量民间歌曲集成,此后专业作曲家常以民歌为创作主题对民歌进行编创,山西民歌在专业音乐创作中常作为创作的“母本”。在声乐作品中,大家耳熟能详的民歌《那是个谁》、《亲圪蛋下河洗衣裳》、《桃花红杏花白》、《大红公鸡毛腿腿》、《交城山》等都以山西各地民歌为基础加以润色。在民歌改编的合唱作品中,芝达林《桃花红杏花白:山西民歌女声合唱曲集》①一书中收录了《想亲亲》、《桃花红杏花白》、《打酸枣》、《交城山》、《看秧歌》等13首山西民歌改编的合唱作品。歌剧《白毛女》中杨白劳的唱段《十里风雪》是以山西民歌《捡麦根》为基础进行改编;歌剧《刘胡兰》中的《交城的山交城的水》为山西民歌《交城山》。在器乐作品中,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起,便有多位专业作曲家对山西民歌进行改编创作,如黎英海《民歌小曲五十首》②中的《开花调》、《绣荷包》等;杨立青《九首山西民歌主题钢琴曲》③选择《挑菜》、《闹饥荒》、《山歌(二)》等九首山西民歌进行改编;鲍元恺《炎黄风情:24首中国民歌主题管弦乐曲》④以及与朱培宾合作完成的《二十四首中国民歌主题钢琴曲》⑤中的第六组曲《太行春秋》以山西民歌为基础进行改编;刘聪《中国经典民歌钢琴曲集·第一集“兰花花”》⑥中的《会哥哥》、《交城山》等;郏国庆《110首中国民歌钢琴小曲集》⑦中的《绣荷包》、《闹元宵》等;安然、陈仕屹《简易版中国民歌改编的钢琴小曲80首》⑧中的《五哥放羊》、《挂红灯》等。再如舞剧《一把酸枣》中的《走西口》、《想亲亲》等,主奏乐器为二胡、锣鼓等中国乐器,运用了民族配器手法。

(二)音乐创作借鉴意义

第一,更好把握民歌风格。我国地域辽阔,民歌资源丰富,各地民歌因当地的地理环境、生活劳作方式及历史沿革而表现为不同的风格,如江南民歌旋律起伏较小,曲调优美细腻,而西北地区民歌高亢嘹亮,旋律中的跳进现象较多。通过对卷席片音乐形态的分析,可以更深入的了解卷席片的音乐风格,在创作此类风格的作品有迹可循,将卷席片的结构、调式、音阶、旋律特征运用其中,突出民歌特点及色彩。

第二,创作技法的充分应用。我国的作曲理论在上世纪早期多以借鉴西方作曲技法为主,通过海归人才的传授以及西方作曲技法相关专著的引入,再由本土作曲家加以学习和应用。随着我国民族音乐的理论体系发展建设以及本土作曲家理论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逐渐出现各类以民族音乐为研究内容的作曲理论类专著,如胡登跳《民族管弦乐法》、吴式锴《和声学教程:理论与应用》、桑桐《和声的理论与应用》、樊祖荫《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的理论与方法》、李吉提《中国音乐结构分析概论》、黎英海《汉族调式及其和声》、苗晶《汉族民歌旋律论》、杨瑞庆《中国民歌旋律形态》、沙汉昆《中国民歌的结构与旋法》等。通过对卷席片旋律发展手法的分析,可以从中发现非专业作曲的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与运用作曲技法创作的作品中的不谋而合之处,该现象使得我们关注和探究。

结语

卷席片类山歌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出现在《山西民间歌曲选集》第二集中,至今已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在数量、概念等方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各类集成中收录的卷席片共计232首,在音乐形态、旋律发展手法、词曲结合规律、对音乐创作的借鉴等方面有深刻内涵。

卷席片的音乐形态在结构上可分为一句体、两句体、三句体、起承转合四至六句体、重复型乐段、两段体结构和三段体结构,其中最常见的是4+4的对称两句体民歌,乐句材料多为对比性材料。在调式与音阶中,卷席片以徵调式为主,商调式和宫调式次之,羽调式与角调式极少;音阶以五声音阶和五声音阶加变宫的六声音阶为主,其中五声音阶加变宫的六声音阶在定襄、五台、原平三地在数量上具有明显的聚集性特征,是当地民歌风格的重要体现。在节拍与节奏中,卷席片最常见的节拍为24 拍,多应用前八后十六、附点八分音符等特色节奏型。在旋律形态中,卷席片的音域在6-17度之间,9-11度的音域最为常见;卷席片中出现了大量七度及以上的跳进现象,其中一首卷席片中多出现1-3次跳进,以七度跳进和八度跳进为主,向上跳进多于向下跳进,句内跳进多于句间跳进;卷席片的旋律线形态以下行斜线、下行斜线中向上大跳一次再下行、级进上行到达顶点后下行三种最为常见;部分卷席片中出现了装饰音,最常见的为前倚音;卷席片的乐句落音多为功能性落音,少量卷席片终止在调式主音之外的音,徵调式和商调式的终止式具有一定的特征,多为旋律音下行到达主音。卷席片中大量存在同宗民歌的现象,具体可分为同核心、同曲、同词三类,共有44组同宗民歌,每组2-7首不等,既有不同曲目卷席片的同宗现象,也有卷席片与其他地区、其他类型民歌的同宗现象。

参考文献(略)

(本文摘自网络)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