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代中国德性伦理学的民族性、主体性和原创性
发布时间:2024-03-27 09:02  

  摘要:在现代伦理学多样化理论取向的学术环境下,新时代德性伦理学是心性、行为、规范、工夫、境界五位一体的伦理学新形态。民族性、主体性和原创性是新时代中国德性伦理学发时代之心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道德支持和精神鼓舞的重要因素。民族性是新时代德性伦理学体现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主体性是新时代德性伦理学追求自主、能动与自由的价值特质,原创性是新时代德性伦理学的创造活力和创新性贡献。新时代中国德性伦理学主流是马克思主义德性论或马克思主义德性伦理学,是民族性、主体性和原创性相统一的伦理学理论形态,对于当代人类反思和探讨伦理学的学科结构、推动伦理学研究领域的整合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将起到重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新时代中国德性伦理学民族性、主体性和原创性


  作者王文东,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中华经典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100081)。


  德性伦理学(或德性论)以德性概念为伦理学的中心或基础,由于它探讨的重点是“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从而与以探讨“人应该如何行动”并论证或说明行为合理性规则体系的规范伦理有着显著的区别。建国70年以来德性问题逐渐成为伦理学研究的核心。目前我国德性伦理研究在中西方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思想多重影响下呈现出多样化的学术取向。其中有兴起于20世纪60、70年代,至今仍受瞩目的新儒学德性伦理学,它以“德性本体论伦理学”(成中英)、“境界形而上学”(牟宗三)等为代表;也有在“继承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主流语境下,秉承文明互鉴、以传统为本、综合创新形成的中华传统美德论;同时还有70、80年代产生于欧美、2000年后逐步引入我国且备受理论界重视的新亚里士多德主义美德伦理学,它以G.E.M.安斯库姆(m)、菲莉帕·福特(PhilippaFoot)、伯纳德·威廉姆斯(BernardWilliams)、阿拉斯代尔·麦金泰尔(AlasdairMacIntyre)、罗莎琳德·赫斯特豪斯(RosalindHursthouse)等人为代表,其中麦金泰尔的《德性之后》、赫斯特豪斯的《美德伦理学》等中译本美德伦理著作在学界都引起了重要反响。新中国伦理学事业的重要开拓者、我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罗国杰先生在其晚年《学术自述》(2011年)等著述中把自己的伦理思想归结为一种“新德性论”(或“马克思主义德性论”)。这与当代美德伦理复兴者赫斯特豪斯等人关于“美德伦理学已……与现代世界义务论、功利论两大思路构成竞争”的断言构成了某种呼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崇高而艰巨的事业,需要有科学的伦理思想及其精神力量来鼓舞和支持。在多样化的德性伦理学语境里,马克思主义德性论是主流。民族性、主体性和原创性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德性论的生命活力所在,也是其在现代世界伦理学领域内建立独特学术话语体系具有根本重要意义的问题。


  一、民族性:新时代德性伦理学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见英文版第66页,下同]


  民族性是新时代中国德性伦理学体现出来的具有中国特色、風格和气派的根本特质。总书记提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该……体现继承性、民族性”,“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民族性是新时代中国德性伦理与中华民族的基本文化基因相适应、与社会主义道德相协调,从而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德性理念。


  任何一种德性伦理学都以该民族个体或群体为德性认知和实践主体,以自身独特的理论话语形式来体现特定民族的语言、文字、心理和道德传统,并以该民族独有的伦理观念、价值认知来表述其思想内涵和逻辑结构。换言之,民族性的根基在于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没有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中国德性伦理学就失去了基础。正是基于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新时代中国德性伦理学才得以保持自身特质,体现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从而有别于西方哲学思辨化的美德伦理学。


  新时代中国德性伦理学在现实形态和逻辑结构上,以人民为德性实践的主体,以心性、行为、规范、工夫、境界的统一为基本内容。“心性”即心德,是基于人性内在本质的道德心理、情感、智慧及心灵的美善之性,心性的美善是德性的基础、源头和内在动力。“行为”即行德或德行,是心德见之于外的理性行为,是心德由内而外的客观事实。“规范”即道德律,是心德、行德依循之法则,规范以内在的心德为源头,同时又构成行为之法则。“工夫”即修炼,是身心修养技术以及对由此技术获得的经验、理性之慎思与讨论,呈现为精神(内)与行为(外)一体的综合性活动,是心性、行为与规范达到合一的造诣。“境界”是在心性、行为、规范、工夫的综合成就影响下,精神觉悟和自我修炼达到的修持境地和程度。德性伦理学是以人的心性美善、行为有德、合规守则、工夫落实、境界攀升为主体内容,为更好地开发人的道德潜能、增加每一个人的德性,更好地增进人的福祉,为推动人自由全面的发展服务。可以说,新时代中国德性伦理学是统合心性、行为、规范、工夫、境界五位一体的伦理学形态。


  新时代中国德性伦理学的民族性特点集中表现在它与中华民族基本价值观交融会通形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融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国家法律制度的顶层设计所需要体现的价值取向,也是社会要求全体成员践行的价值目标。总书记说:“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德”,表明它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基础或根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德性伦理思想的中国化,凝结着中国各族人民的德性认知和价值追求。


  首先,中华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底蕴和基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体现在国家、社会、个人诸层面的价值要求,在国家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凝练了传统治国理政的德性思想。中华民族早在商周时期(约前1600—前256年)就提出了“惟王其疾敬德,王其德之用,祈天永命”(《尚书·召诰》)的思想,将“德”视为通达天地、获取合法性的前提。儒家承接这个传统提出了以“仁”为核心的德性体系,“仁”是个人德性,也是政治德性,国家层面的“仁政”要求,一是要求国家治理重视仁政德治,德主刑辅、德刑兼用,即以道德、文明的方式治国,使人们之间建立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和谐关系。正所谓“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二是要求国家重视富民、教民,认为民生与国家富强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要求通过富民、教民凝聚力量,形成道德共识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三是要求治国者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努力实践“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雍也》)的“忠恕之道”,提高自身德性修养。在社会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了中国传统社会崇德尚礼重义观念的转化发展,中华民族自古推崇“仁”“礼”,传统美德要求人既要道德自觉(“仁”),又要遵循规范约束(“礼”)。“仁”是内在的德,“礼”是外在的规范,“仁”内“礼”外,相互配合。只有当人们怀有仁爱之心,才会自觉地遵守基本行为规范。“义”是基于“仁”和“礼”的正义,重视“义”,不仅要求行为者的正道而行,如孔子所言“政者,正也”(《论语·为政》),而且要求有正义的规则,如荀子所言“故公平者,职之衡也;中和者,听之绳也”(《荀子·王制》)。传统社会治理模式包含仁、礼、义之治,凸显了德性要求与规则体系的有机统一。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观念传递了现代社会要求的基本伦理精神。在个人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发展了传统美德的人格精神,“君子”是全德之“仁”的化身,代表了修身以具仁、礼、义诸德的理想人格。“仁”在个人、家庭、社会、政治等不同的领域,以及君、臣、父、子等不同角色中显现出其特殊的道德意义,孝、恭、宽、信、敏、惠、忠、敬等德性都是对于“仁”的具体表述,构成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个人层面的价值观的基础和来源。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为一种“德”,承接了中华民族美德至上的价值取向与文化精神,实现了传统美德的转化发展及其与核心价值观的互通与共融。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德性论原则和具体内涵,因此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美德相结合并在德性伦理方面体现民族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马克思主义德性论中国化的现代形态。人的本质性是马克思主义德性论的基本原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人的本性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包括阶级关系)的总和,现实的人首先是“自然存在物”,劳动实践使人的自然属性上升为人的重要本性,使人与自然建立起内在联系,又使人自觉地把这种内在联系变为更复杂的社会伦理关系,从而使人生活于人群共同体并嵌入一定的复杂关系。在人的社会关系发展中,“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態。在这种形态下,形成了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实体存在与人的本质相分离,使人本身变成只是商品生产的工具,成为原子化和非人性化的存在。追求自由、平等是人的本性,而人的自由、平等的获得在资本操纵的社会却是一个“普遍物化”和“全面异化”过程。人的本性异化达到前所未有程度,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必然经历的特殊阶段。社会主义建立了有利于克服人性异化的制度,开辟了人的自由、平等全面发展的新道路,要求根本上复归从而实现人的真实本性。罗国杰先生对马克思主义德性论的核心有着集中表述:1.追求为人类理想社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献身的精神;2.重视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应抱有崇高的道德理想,都应当具有达到这种崇高道德理想的追求;3.要求先进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4.在道德行为的动机和效果的关系上主张动机和效果的相统一;5.极端注意人的道德修养,要求“修身”“慎独”,把个人的“自我完善”看作是道德行为的重要方面;6.重视一个人对他人、对集体、对国家、对民族所应负的道德责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创造各种条件,全面实践人的道德性,它倡导的自由、平等等基本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德性论中国化的一种具体价值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直接的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德性论与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结合起来,赋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


  最后,现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了中国各族人民的德性认知和价值追求的最大公约数。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代中国社会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判断事务时依据的普遍标准和行为准则,是民族文化主流价值的自觉表达,是国家、社会和个人最本质的价值诉求,也是与不同民族基本德性相通的核心元素。儒家的“仁者爱人”(《孟子·离娄下》),道家的“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逍遥游》),墨家的“兼爱”“非攻”等等,无不体现出中华民族要求立身处世贵在有德、人际交往以德待人。它们作为社会主导性的德性,是当代中国民族文化的主流价值,它们与各少数民族倡导的主要美德也是一体相通的。中国诸民族美德传统在其发展中各有丰富内涵和鲜明的特色,因各民族之间、各民族与主体民族之间相互交流、学习、借鉴而发展,逐渐融汇、积淀、促进而成就了富于整体性、主导性、普遍性的中华民族美德。各民族美德贯穿于各民族人民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礼仪伦常诸方面,是推动民族个体成员改善人性、完善人格、健全人生的精神力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基本的社会性德性,融入社会和个人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意味着核心价值观对新时代人民德性的巨大影响和塑造作用。国家、社会与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核心内容,反映了新时代人民群众不同层面的价值诉求和德性要求。精准把握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要求,就是要从德性之知到德性之行,使德性之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心性、行为、规范、工夫、境界相互贯通起来,凝练成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新时代中国德性论。


  二、主体性:新时代德性伦理学追求自主、能动与自由的价值特质[68]


  主体性是新时代德性伦理学主动触碰、解决现实问题,并对内外环境变化、挑战或影响做出积极而有效的反应或应对的特性,即在回应新时代难题中表现出追求自主、能动与自由的价值特质。总书记提出:“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有没有中国特色,归根到底要看有没有主体性、原创性。”这一重要论断既指明了新时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等相关学科强起来的根本标志,更指出了新时代伦理学强起来的根本任务。这个根本标志和根本任务在德性伦理学研究中就是建設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特征的新时代中国德性伦理学。具体而言,主体性既是中国德性伦理学挺立自身的自我表征与主观需要,也是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服务方向的德性伦理学学术要求,更是它阐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包含的优秀德性伦理因素以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建设社会主义个人品德发展的必然要求。


  新时代中国德性伦理学的主体性,是德性伦理作为与规范伦理等伦理学理论分支并存的一个特殊而重要的方面,在其学术实践的初心、开展过程及各个具体结果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作用、地位,是其追求自主、能动、自由的价值特质。新时代德性伦理学的主体性既要以“不忘本来”为坚实基础,又要以“吸收外来”为重要资源,还要以“面向未来”的视野和胸怀立时代之潮头、发思想之先声。


  新时代德性伦理学以“不忘本来”为坚实基础,既要坚守传统美德、体现民族魂魄,又要展现自我革新,以建立独特的学术话语体系和学术品性。“本来”,一是指以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传统德性伦理思想为根基。中华民族在几千年文明发展中积累的道德智慧、理性价值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德性思想体系,不仅有独特风格和概念、表达方式,而且也形成集中体现中华文明的德性精神。在中国德性伦理的传统精神世界里,天、地、人结合而成之一整体,人作为精神上的先在者,其对德性的恪守和精进不息,使处于此根本整体中的人所追求的善的人生、政治、人伦理想不断地实体化。它要求所有人在达到理想的目标之前,都需要不断修养和提升自我,以达到“美善”的境界。德性统摄仁、恕、义、勇、礼、智、忠、信等具体美德,其人以仁、恕,其成以智、礼,其行以义、勇,其表以忠、信,诸德多元一体,总归于开发人的道德潜能、增加人的德性、增进人的福祉,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仁,乃是行之根基,在精神上与他人、万物亲密关联;义,表明了适当的道德世界之秩序,万物在其中得到恰当裁决;勇,是行为由理性权衡来确定的、审慎目的中的有力选择;礼,作为社会和天理之原则体现的适度规范,普遍有利于人与万物共同之福祉;竭尽所能于正义行为,是谓“忠”;遵从知识之真理,是谓“信”;普遍地适当对待人民,是谓“恕”。“忠”能提升我们至于“仁”,“信”可引导我们至于“义”,“恕”则可使我们精于“礼”,等等。所有这些德性都是规范与德行、经世与修身相结合的人生至理,均为智慧之精神所理解,万物便会为至善所团结为亲密一体,人类便可达至善的政治和伦理的理想。仁、义、礼、智、信诸德,凝聚着中华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认知与感受,积淀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形成传统德性伦理的恢宏气象和深远影响,奠定中华民族最为深沉、最为持久的文化自信。增强新时代中国德性伦理学的主体性,就是要把德性研究的目标定位于创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性伦理学,以我们的独特优势为人类文明形态变革提供中国智慧,让世界知道为人类文明做贡献的中国。二是指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德性观为德性伦理学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德性论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涉及对自然心灵、精神意识、个性气质等的研究,它自身包含的科学性、真理性和影响力特别是它的中国化品质不仅反映和表达它所在的那个时代的精神,而且塑造和引导新时代的精神。新时代中国德性伦理从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获得真实的社会理想和价值诉求,它从历史发展规律的高度去探索社会主义社会个人品德的发展变化及人类道德本性在新的文明形态中的变革,从而产生具有塑造和引领时代精神的道德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发展获得新的时代内涵,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德性观与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再一次展现出新时代的道德力量。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构建的德性伦理学,这是新时代中国德性论所体现的伦理学最重要、最坚实的理论自信和最真实的主体性表现。


  新时代中国德性伦理学以“吸收外来”为重要资源。德性伦理学不是离开人类文明发展大道的宗派思想,而是批判继承前人优秀成果的创新思想;德性伦理传统不是自我封闭和孤芳自赏的传统,而是与世界各民族创造的德性伦理美美与共的传统。海纳百川、融会贯通、综合创造、转化发展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博大胸怀和中国德性伦理精神的重要内涵。尊重现代伦理理论的多元性、承认文明的多样性,以交流超越隔阂、互鉴超越冲突、共存超越优越,在“吸收外来”的博大胸怀和开阔视野中建设新时代中国德性伦理学,彰显新时代中国德性伦理学的强大文化自信,体现新时代中国德性伦理学为人的品德完善、世界和谐发展做贡献的主体性自觉。


  新时代中国德性伦理学以“面向未来”的视野和胸怀立时代之潮头、发思想之先声。德性伦理学的真理力量就在于它赋予人的道德完善性以自主、自觉、能动的信念,赋予人民的群众性道德创建活动以最坚定的理想,赋予社会主义运动以最可靠的道德精神支撑。新时代中国德性伦理学的主体性,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根基的,是以体现新时代人的精神需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为目标的,并以此促进德性伦理向未来发展为使命的。作为文明的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德性伦理的真理力量就在于它赋予社会主义运动以最丰富的伦理支撑,赋予人类德性文明形态变革以规律性的道路指引。为人的德性潜能的发展,为人类汇聚共识和走向未来提供深层的德性智慧和精神支持,这应是新时代中国德性伦理学具有强大生机活力和主体能动性的深刻体现。


  三、原创性:新时代德性伦理学的创造活力和创新性贡献[69]


  原创性关系到新时代德性伦理学如何形成强大生命力并拥有影响世界的话语体系和学术体系的问题,创造活力和创新性贡献是德性伦理学原创性的最重要体现。德性伦理学的原创性从理论和实践上来看,离不开融通各种知识、观念、理论、方法等的创造性活动和创新性贡献。正如总书记所提出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现实形态,是古往今来各种知识、观念、理论、方法等融通生成的结果。”具有原创性的德性伦理学是以人民为道德实践主体,融通各种知识、观念、理论、方法等,才使其具有生命活力和鲜明特色。


  以新时代人民群众的道德实践为基础,并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是德性伦理学激发创造活力并产生创新性贡献的一个前提性要素。恩格斯说:“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对于新时代中国德性伦理学来说,“融通各种资源”至少包括三个方面意涵:一是融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美德资源。“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这些思想道德资源是新时代中国德性伦理学建设体现自身原创性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基础,尤其是传统思想道德包含独特的语言、丰富的德目、多样的表现,以及德性与心性、行为、规范、工夫、境界一体相关的表达,使德性伦理学卓然独立、歷久不衰,成为支持和鼓舞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重要精神力量。二是融通西方文化中的德性伦理资源。西方德性伦理思想资源包括古希腊德性伦理、基督教德性伦理、近代康德等人的德性伦理和现代新亚里士多德主义德性伦理,这是新时代中国德性伦理学的有益滋养。融通各种资源,从而不断推进德性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既要坚持向内看、深入研究关系现实社会个人处境的德性伦理实际课题,又要坚持向外看、积极探索关系人在未来发展的德性问题;既要向前看、准确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中人的品德培养和发展趋势,又要向后看、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思想之精华。三是融通马克思主义德性伦理资源,包括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关于人性、人道、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德性思想中国化形成的成果及其理论形态(如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的德性伦理及其理论形态)等。这是新时代德性伦理学的主体内容,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学发展的重要增量。


  新时代中国德性伦理学的原创性在具体表现形式上,体现为对具有创造性的德性伦理研究成果的相对可操作的要求,或是指某个研究成果在多大程度上对德性伦理领域科研的理解和知识做出了创新和重要贡献。其具体衡量标准可以如此预设:新的实证或新的材料,以及对这些新发现或新材料做出新解释;解决了时代新问题或复杂难题;开发出创新性的研究方法、方法论;拓展出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的研究视野;提出新论证或新表述、新解释或新洞见;或对社会道德建设政策和实践提出新理论、新分析或新表述。科学社会学家默顿将科学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将原创性视为最高价值。他将原创性纳入科学的五种精神气质之中,即公有主义、普遍主义、无偏私性、原创性和怀疑主义。正是通过原创性科研成果,人类知识才得以不断增长。科学家兼科学社会学家齐曼提出:所谓原创性,就是给人类知识宝库“添新砖”“加新瓦”,如提出新科学问题,探索新研究方法,获得新数据,提出新理论、新解释,或者是以上的组合。可以说,原创性是中国德性伦理学术的精气神所在。


  新时代德性伦理学的原创性还特指德性伦理学研究对德性培养、伦理理论体系以及中国思想文化建设力求做出超越于前人的全新的创造和贡献。默顿和齐曼关于原创性的见解很大程度上在此处也是适用的。德性伦理源于对人的本性以及实现人的道德性的心理、思想、行为、规范等伦理知识的积极探索,德性伦理学的原创性不是凭空想象和逻辑推演出来的,而是在对具有时代性、全球性的相关问题中反思、凝练和升华出来的。任何重大理论问题都源于重大现实问题,任何重大现实问题都蕴含着重大理论问题。马克思主义德性论以资本主义时代的人性以及支配一切的资本为批判对象,致力于从物、物和物的关系中揭示人、人和人的关系,以其社会关系理论为基础创建了关于现实的人及其道德发展的德性伦理思想,从而把基于抽象的概念和理论范畴体系的欧洲传统德性伦理变革为影响塑造新人、新世界的德性伦理学。


  20世纪中叶以来,人类社会发生空前的变化,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人类文明发展势头十分迅猛,同时自身也面临着空前的重大挑战。价值多元化、政治多极化、市场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正在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空前的普遍性和深刻性改变着当今世界和时代。各国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程度之深前所未有,人类社会充满希望。同时国际形势的不稳定不确定性更加突出,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更加严峻。在以当代人类实践活动为基础的人与世界的关系里、在以当代人类科学技术进步为内容的世界图景里、在以当代人类社会生活为根基的社会思潮里,人的本性如何改变、人的道德性如何具体体现?德性如何建构以及如何发展?人的自然性、道德性和伦理性如何统一?这些问题都是当代德性伦理学必须探索回答的时代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如何对新时代的德性精神做出有学理性的理论概括?如何对信息化时代人工智能技术发展造成的人格同一性、人伦关系以及人性新变化做出有深度有价值的研究?如何以原创性的德性概念和理论赋予马克思主义德性论以时代内涵?这些问题的研究体现的就是新时代中国德性伦理学原创性的问题导向。


  新时代中国特色德性伦理学的原创性,是以唯物辩证法的理论思维为指导的,以“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的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为基础。德性理论思维在某种意义上决定着德性理论的创新成果,德性理论的创新成果又可能影响德性理论思维的新变化和新形态。捕捉和把握时代性德性问题的理论洞察力,分析和提炼时代性德性问题的理论思辨力,回答和解决时代性德性问题的理论思想力,这些既是德性伦理原创性的生动体现,又是德性伦理原创性的根本目标。


  实践为德性理论创新提供了源泉和动力,德性理论创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供深层的理论支撑和思想指引。新时代德性伦理学增强原创性,最根本的是要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的德性理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的德性实践。这就要求我们立足新时代、新思想、新使命进行德性理论创新,提出具有原创性、时代性的概念和理论。新时代中国走近世界舞台中心、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是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最伟大的历史事件之一,新时代中国德性伦理学在历史的起点上应更加自觉地致力于对新实践的规律性概括、对新思想的学理性探索,从而形成具有原创性的德性概念和德性理论。


  具有新的时代内涵和特色的德性伦理概念、范畴,不仅为人们的理论思维提供具有高度概括性、结构性的思想框架,从而使人们在总体性的概念框架和逻辑关系中去思考人性、洞察人生、理解时代、把握世界;而且把人类道德文明的新成果积淀下来、凝聚起来,从而为人们理解人和建构人伦秩序提供新的阶梯和支撑点。新时代中国德性伦理学的原创性,既体现为德性理论思维自身的变革,又体现为德性理论思维的变革所引导的人的道德观念变革。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思想的创新思维、辩证思维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民族性和实践性,为新时代中国德性伦理学进行原创性研究明确了理论思维的起点。


  四、结语[71]


  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从反省现代性到探索新时代道德文明新形态,一直致力于赋予中华传统德性伦理以民族性、主体性、原创性的时代内涵。新时代中国德性伦理学主流是马克思主义德性论或马克思主义德性伦理学,是民族性、主体性和原创性相统一的伦理学重要理论形态。中国德性伦理学对于当代人类反思和探讨伦理学的学科结构、推动伦理学研究领域里规范伦理和德性伦理的整合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将起到重大的促进作用。用现实活化德性理论,用德性理论照亮现实、引导人生,让源于时代的德性伦理和源于实践的德性智慧塑造和引导新时代精神。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很牛学术网 联系我们 文献下载器
返回顶部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