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游戏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4-04-25 10:01  

       特殊儿童的心理问题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对心理游戏在特殊教育中的优势体现、开展原则、组织程序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介绍,并聚焦特殊儿童的心理问题提出不同的心理游戏,阐述游戏治疗对特殊儿童的意义,试图为心理咨询人员在特殊儿童中开展心理游戏提供借鉴。 


       心理游戏以“游戏”作为中介,使成员的内心世界投射出来,进而对其进行心理辅导[1]。因为游戏可以让人在放松情况下和无压力环境中自由表露内心世界,所以它容易打开人们内心世界。而特殊儿童作为“特殊人群”,往往会使内心世界孤立,对心理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通过游戏的方式增加其心理抵抗力显得至关重要。 


  1 心理游戏的优势体现 
  心理游戏在西方发达国家早已流行,最近几年才在我国慢慢铺开[2]。心理游戏不仅能帮助特殊儿童变得乐于交往,打破特殊儿童之间的隔膜,消除特殊儿童间的积怨,又能促进儿童之间的学习。通过各种游戏,让特殊儿童进行体验、感悟从而打开心理枷锁的心理辅导和治疗。因为心理游戏没有严格的场地、器材、时间及人数限制,适用范围较广,所以在特殊学校中开展具有天然的优势。心理游戏在特殊学校心理服务工作中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有助于培养儿童的环境适应能力 
  环境适应是个体积极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以获得所需的间接满足过程。能面对现实并以积极的态度适应环境,情绪稳定、乐观,能保持良好的心境,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刚入校的特殊儿童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适应陌生的环境,而且现在的特殊儿童多数是身体有缺陷、性格孤僻、耐挫力差,很容易出现各种心理矛盾冲突[3]。这时,心理辅导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在环境适应的心理辅导中可以采用很多游戏,例如“寻人信息卡”、“寻找共同点”、“滚雪球介绍”、“大风吹”等。心理游戏以它特有的娱乐功能,让特殊儿童彻底放松地加入到游戏的情境中,体会到集体松弛的坦然,学会客服交往中的紧张与羞怯。既能解除特殊儿童身体上的疲劳,又能满足特殊儿童精神上的快乐,克服由于疲劳挫折而产生的痛苦和厌倦情绪,保持自信、开朗、积极、进取的态度。 


  1.2 有助于培养儿童的沟通交流能力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如果一个人缺乏长期与别人的积极交往,缺乏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这个人往往形成不好的性格[4]。建立的良好的人际关系,沟通交流是第一步。良好的沟通交往能力代表良好的人际关系,只有与他人进行积极有效的交流,你才能进入到对方的内心,在与人的交往过程中不四处碰壁。心理游戏能让特殊儿童共同参与到游戏中,去体会到沟通的重要性。有关的游戏有:“你说我画”、“风雨同行”、“找领袖”、“乌龟与乌鸦”等。在游戏中认识到助人和自助同等重要,并感受到信任与被信任的幸福,体验到沟通的技巧,悟出交往的真谛。 


  1.3 有助于培养儿童的竞争与合作意识 
  竞争与合作是个人成长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竞争是个体或者团体建立的一种战胜对方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活动。在竞争活动中,个体或者团体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而与他人展开竞争。通过调动主观能动性,激发潜能,增强实现目标的内驱力。竞争获胜能使人产生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合作是建立在共同目标基础下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个体、团体共同完成的一种心理状态和行为活动。在活动中,人与人之间互相协作,以达到共同的目标。通过合作能使大家体会到团队精神的心理效应,认识到团队精神给合作者带来的好处。心理游戏在培养特殊儿童竞争与合作意识方面具有明显的作用。培养竞争与合作的游戏有:“啄木鸟行动”、“解手链”、“穿越沼泽地”、“巧渡小河”等。让特殊儿童在游戏过程中感受个体与集体之间的关系;感觉到集体的凝聚力;感悟到团队中的合作性和竞争力。 


  1.4 有助于调节儿童的情绪与情感 
  情绪与情感是人对事物态度的体验,是人的需要得到满足与否的反应,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影响着日常行为表现、工作生活、人际关系,也影响着身心健康。在生活中,我们会有着各种各样的体验,或高兴、或悲伤、或烦躁、这就是情绪。情绪是人内心世界的晴雨表,我们对生活的感受都体现在情绪中。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相对于情绪,情感更倾向于社会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我们的特殊儿童大多正处于成长阶段,因此易出现身体带来的变化与心理不对称的情况,对特殊儿童进行情绪和情感调节的辅导就显得尤为重要。要让处在成长过程中的特殊儿童清楚地描述出情绪和情感并不容易,所以一些开展心理游戏就必不可少了。这类游戏有:“情绪传染”、“情绪红绿灯”、“抓手指”等。当然,其它的心理游戏也能用来调节情绪。因为特殊儿童在游戏中找寻到了集体的归属感,得到了集体的帮助。 


  2 心理游戏开展的原则 


  2.1 以特殊儿童心理健康为导向,体现积极性与普适性原则 
  心理游戏的开展对象是全体特殊儿童,他是一种正面引导的发展性教育模式。这决定了心理游戏不是针对有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碍的少数个体[5]。它是以人的发展为本,旨在优化人的心理素质、提高人的心理机能,进而促进人的整体素质发展。 


  2.2 服务于特殊儿童实际需要,体现生活性和现实性原则。

  心理服务工作的开展是根据特殊儿童的实际需要,从心理学理论出发,运用心理咨询相关知识去引导和发展特殊儿童以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心理游戏的内容正是来源于生活,让特殊儿童在虚拟的生活场景中有所感悟。 


  2.3 遵循特殊儿童心理发展规律,体现趣味性和开放性原则 
  心理品质的建立来源于实际生活经验的基础之上,通过生动的情景设定、精心的活动准备、有趣的活动体验,开放发展的引导,使心理游戏能满足特殊儿童心理发展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特点。 


  3 心理游戏的组织程序 
  在特殊学校中开展心理游戏并不复杂,但需要按照科学的方法和流程开展,才能达到最佳效果。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具体如下:


       3.1 游戏准备 
  开展心理游戏之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准备不仅指游戏所需的物质方面的准备,还应包括了解特殊儿童的心理需求、矛盾和特点,根据特殊儿童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分组等,为提高效果提供保障。具体应做好以下准备:1.搜集相关资料,确定心理游戏;2.准备心理游戏所用工具;3.准备心理游戏所用的背景音乐;4.根据游戏参与人数分组,一般每组20-30人。 


  3.2 游戏实施 
  游戏实施由心理咨询师主持,简单介绍活动的目的和游戏的玩法。强调心理游戏是一种能帮助特殊儿童缓解压力和减少心理问题的方法。在游戏过程中,要充分调动特殊儿童游戏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帮助特殊儿童更好更准确地理解领悟。在游戏结束后,让特殊儿童根据分享在心理游戏参与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 


  3.3 总结汇报 
  心理游戏组织者应及时记录在心理游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根据游戏参与者的表现完善心理发展档案,并有针对性的对有问题的特殊儿童进行心理疏导。与此同时,组织者也总结游戏实施过程中的所感所想,保证下次心理游戏更有效的开展。 


  4 运用心理游戏时的注意事项 


  4.1 需求调研、效果评估是前提 
  要按照特殊儿童实际需求制定计划,选择合适的心理游戏,实施心理游戏,效果评估与反馈的封闭回路,摸清不同问题、不同类型的学特殊儿童的需求情况,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游戏内容,确保心理健康发展。

 
  4.2 分布实施、扎实推进是保证 
  游戏过程的每一个步骤,都是心理服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每一个步骤都要严谨细致,实施到位,这样才能稳步推进,实现目标。 


  4.3 科学策划、精心组织是关键 
  要以需求和问题为牵引,精心设计每一个步骤和环节。在游戏实施中,还要精心组织,确保教心理游戏取得理想的效果。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很牛学术网 联系我们 文献下载器
返回顶部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