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教学中“三线牵引”课堂的实践探索
发布时间:2024-04-18 09:52  

  摘要:统计学是经管类专业基础课,是解决财经问题的方法性工具。在统计学教学过程中,可基于应用性设计由求知心理牵引,解决问题过程牵引,理论知识体系牵引的“三线牵引”课堂教学模式,实现统计学教学改革创新,提高统计学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统计学应用性;三线牵引课堂;教学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1统计学课程特色分析


  首先,统计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基础课。其作用在于方法体系和工具性质的入门,为更专业的统计工具学习做铺垫,这决定了教学过程中应重视统计意识和思维的传递…。其次,统计学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性工具。教学应突出如何科学的收集整理数据,并恰当运用统计方法分析数据,解决实际经济管理问题。最后,统计学应用多元化。可应用于诸多专业领域问题,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各专业汇聚的丰富案例,但同时亦带来教学案例选择的难度。基于统计学课程的应用性、方法性,可设计三线牵引的课堂教学模式。


  2三线牵引课堂教学实践


  2.1三线牵引课堂设计


  三线牵引课堂指在教学过程中,由求知心理牵引,完整解决问题的应用流程牵引,理论知识体系牵引三方面作为动力推动课堂进程,更具体的思路可总结为:情景案例导入,问题驱动思考,系统设问探索,问题解决成就感的获得,深入追问延伸后续章节学习,教学目标达成。以统计学中抽样与参数估计的讲解为例,可进行教学设计思路图如下:


  2.2三线牵引课堂组织实现


  首先,情景导入。情景1:某工厂生产某一型号灯泡,想知道这种型号灯泡的平均使用寿命,需要对所有灯泡使用寿命进行测试求出平均值吗?情景2:想知道铜陵学院一万八千多学生平均月生活支出或者是眼睛近视率,需要对全院学生进行全面调查吗?


  其次,统计意识的引导,讲述抽样原因。面对上述情景,测量遇到了障碍,情景1是无限总体不可能实现全部测量,同时所有产品都用于实验这也是不可取的,情景2是总体很庞大而且个体之间差异性较小,没有必要进行全部测量;由此引出抽样和估计的概念。


  再次,连续设问形式引导:抽样相关概念。问题一:抽取的这一部分单位叫什么呢?讲授:样本与总体概念。问题二:如何抽取?有什么要求呢?讲授:重复抽样不重复抽样及随机原则。问题三:应抽取多少个单位呢?讲授:样本容量与样本空间概念。问题四:进行观测计算的数量特征叫什么呢?讲授样本估计量:样本均值、样本比例、样本方差,与总体参数:总体均值、总体比例、总体方差,及总体参数确定性和样本统计量是随机性。


  最后.持續探索抽样概率科学性:抽样分布。问题五:观测的数量特征是确定的一个值还是许多个值呢?为什么?讲授:样本估计量是随机变量。在随机原则抽样和样本空间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例证样本均值、样本成数、样本方差等样本估计量均是随机变量。问题六:如果是一个变量,有没有自己的分布律呢?讲授:抽样分布知识,难点部分,辅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部分知识的回顾。问题五讲解的基础上,进一步例证随机变量所有可能的取值,每个取值对应的概率,并针对总体如果取值改变,对应样本取值及概率会发生什么变化,总而总结出样本均值、样本成数服从的分布律,即为抽样的概率分布,在此理论讲解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记住可能的分布律及对应的参数。


  另外,深入追问延伸后续章节学习:抽样误差。问题七:如果是一个变量,用一个变化的值来估计总体的数量特征会准确吗?讲授抽样误差概念,并延伸由于估计量随机性误差也是不确定的,误差的大小如何衡量呢,由哪些因素决定呢,留作课后思考下一节学习。


  3三线牵引课堂教学创新点


  首先,课堂设计导向创新,由兴趣吸引到任务驱动转变。兴趣吸引课堂是以案例情景引起学生兴趣,继而完成知识讲授,但该教学模式传递的是具有选择性的学习态度,可以感兴趣,亦可不感兴趣;三线牵引课堂是任务驱动,结合各专业时代问题设计经典案例,以学生必然面对该问题为要求,驱使其展开探索,并最终完成任务促成成就感获得。


  其次,教学方法创新,由平叙讲授到系统设问教学模式转变。依托案例,以设问、追问、总结的形式引导课堂,在追问中把理论融入实践,并系统梳理成知识导图,突出知识点关系,解决学习断点问题,突出理论与实践联系,引导应用。


  最后,统计意识传递方式创新:理论强调到应用训练。统计的重要性和统计思维的培养不再局限于理论讲解的过程,更多的体现在探索问题的解决办法中和追问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提高了统计人才的培养质量。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很牛学术网 联系我们 文献下载器
返回顶部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