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实践—理论—实践法的运用研究
计算机广泛运用在当前的工作和学习过程中,为人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较大的便利性。而中职教育是培养学生面向生产、服务以及管理工作的实用型人才,因此,计算机操作能力是其中基础的一项技能,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敢于动手[1]。教师在实践-理论-实践法的教学指导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实施初期实践,然后在实践中学生找到自己所存在的不足,而教师则在计算机课程中进行集中讲解,最后学生再次进行实践,在第二次的实践中,学生能够有效解决自己在初次学习计算机中所遇到的问题,并能够达到计算机学习的预期效果。本文重点实践-理论-实践法在中职计算机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在实践—理论—实践法指导下设计计算机教学
教师采用实践-理论-实践法教授计算机知识,其中设计实践教学环节是其中的关键环节,此教学法在设计中,教师可以设计良好的实践环节,如问题形式,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在计算机学习中能够更好参与操作实践。因此,教师可以根据中职计算机课程情况而设计良好的问题情境,让中职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情境中能够更好地掌握计算机知识,这其中就体现出实践-理论-实践法指导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重要性。教师通过设计教学情景,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在计算机实践学习过程中,并能够运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手段以及途径让学生在自主探究计算机知识学习中更好地进行实践学习[2],而中职学生在实践-理论-实践法中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例如学生在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把学生先分成几个学习学习小组,并为每一个学习小组设计一个实践学习的重点内容,而学生可以通过实践的方式完成此内容的学习。
二、完成对应的教学内容
教师在实践-理论-实践法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引导中职学生积极、主动完成计算机内容的学习,此时可以结合多种思维模式进行教学,例如观察、实验、求异思维以及聚合等思维形式,并让中职学生能够在提问题、分析以及解决问题过程中掌握计算机相关的能力。而此时教师可以在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之后而进行重点引导、释疑、点拨以及评价,帮助中职学生在获取与应用计算机知识过程中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能力[3]。例如教师布置学生掌握排版、制作知识时,学生在能够在分析、合作过程中完成对应的计算机内容,这也是实践—理论—实践法在计算机实践教学中具体运用情况。
三、教师进行讲评
当教师完成计算机知识教学的一部分内容之后,则需要让学生能够自主地进行实践操作,当学生完成其中的一项学习内容之后,并要求他们先进行交流、讨论以及展示,然后教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而进行点评,学生经过教师的点评,则能够更好地深化计算机学习内容[4],同时有效培养中职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的讲评,这对学生而言,是他们掌握计算机知识和形成能力的关键。
四、归纳和总结
教师运用实践-理论-实践法在中职计算机的实践教学中,还需要做好计算机知识的归纳与总结,使得中职学生能系统性、完整性以及逻辑性掌握计算机知识。因此,教师在完成一个单元的内容之后,就需要指导学生对此部分的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从而使得学生可以逐渐建立科学的知识体系,同时加深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5]。此外,通过归纳和总结的方式也能够为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计算机知识提供帮助,尤其是解决一些复杂的问题时,学生则可以在科学的知识体系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总而言之,教师运用实践-理论-实践法在中职计算机的实践教学中,体现出学生在计算机学习中为中心的原则,并成为计算机教学任务的重要推动力,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实践,进而提升中职学生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的能力。因此,在实践-理论-实践法的教学指导下,更好地促进中职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计算机的学习,并能够在实践探索中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
作者:张赞
第2篇: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研究
目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普遍开设了计算机公共课程,作为与英语比肩的中职学生必备技能进行教学。根据计算机行业特点来看,大致分为软件应用、硬件维修和网络技术几大类。[1]从教学内容来看,每个教学方向都需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尤其对实践教学要求较高,以便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并使之成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必备技能。从实践经验来看,计算机技术对于增加中职学生社会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这种人才需求也催生了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改革。
一、重新定位学科地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定位发生了转变。尤其对于中等应用型人才的职业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由单纯的技术型职业角色向创新型职业角色转变,对中职毕业生的信息素养要求越来越高。这也迫使中职学校提高计算机课程在教学体系中的学科地位和专业地位。
首先,提高学科的专业地位。除计算机相关专业以外,其余专业将计算机作为公共基础课之一。将计算机与英语作为中职学生必须掌握的两项职业技能,以便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其次,提高学科的重视程度。对于计算机学科的重视不仅有受教育一方的责任,也有教育方的责任。从学校方面来看,需要将提高计算机学科地位落到实处,除硬件设施配置到位以外,对于师资力量配置、教师队伍建设也应当落到实处,引入或培养具备“双师证”资格的教师,以强化计算机学科实践型课程的教学能力,提高中职学生的计算机实践操作能力,从实践应用角度对计算机学科进行重新定位。
二、增加实践课程比重
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改革的关键在于围绕中职学生学习诉求来进行。在当前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中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稍显薄弱。过硬的技术则成为他们迈入社会大门的重要砝码。而过硬的技术源于千锤百炼,源于实践操作经验的积累。因此,加大计算机学科的实践型课程比重,是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改革的必经之路。
一方面,增加实践课程课时占比,采取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模式。根据中等职业教育的大纲及课程体系设计来看,计算机课程所占比重较小,且课时相对固定。增加计算机学科课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性措施。而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当前大部分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都采取理论知识与实践课程分开教学的模式,这样使得计算机课程过于重视理论,而忽略了实践的作用。但简单地缩减理论知识课时,增加实践操作课时,又会导致学生一知半解。因此,最好的方式是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将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地点全部设在机房,教师在带领学生完成实践操作步骤的同时,将理论知识融会其中,使学生边练边学,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反而夯实了操作技能和基础知识。
另一方面,要站在能力本位的角度,让实践课程“学而有物”。在客观条件的限制下,要提升中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则需要坚持“以能力为本位”[1]的教学改革理念,将实践操作的步骤落实到学生身上,并以真实的案例作为教学任务,使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教学融入职业需求
计算机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基本知识点和简单的办公软件操作,是绝大多数职业所必备的技能,具有共性需求。但中职学校设置了不同专业,每个专业的职业角色也各不相同,对于计算机课程的学习诉求也存在差异。要满足中职学生的职业角色需求,体现计算机教学的就业导向,则需要将计算机学科融入不同的专业教学体系中。
这种学科融合主要体现在计算机教学内容中。为提高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兴趣,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适应不同专业学生对计算机学科的学习诉求,可编写校本教材,以满足教学的个性化需求;同时也为了节省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精力,对于相近专业或同一专业的学生,可采取统一授课的方式,以便列举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计算机应用案例。如财务类专业,可增加EXCEL函数教学内容,通过会计日常工作中的真实案例作为教学任务,学生在解决会计问题的同时,也掌握了计算机软件应用知识。
要提高中职学生就业竞争力,就要将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改革落到实处。从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用人单位对中职学生技能的需求入手,重新定位计算机这样一门应用技能型课程的地位,引导学生重视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同时根据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特点,增加计算机课程的实践教学比重,采取边上机操作边讲授理论知识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从实践技能的掌握中深入理解理论知识。当然,最为重要的一点是教学模式及教学内容改革要贴近学生的职业角色,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就业技能,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教学模式改革目标。
作者:郑欣禹
第3篇:中职学校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测试下的教学新模式
目前全国绝大多数地区普通话水平测试都采用了计算机辅助人工测试的方式,在新形势下,中职学校的普通话教学也要进行相应的改革。本文从机辅测试开展的背景、机辅测试相对于人工测试的变化两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在机辅测试背景下中职学校普通话教学必须采用新的教学模式。
一、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较人工测试的优越性
2009年国家语委提出:加大力度推进普通话水平测试智能化工作,实现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信息化管理,力争2010年在全国实现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目标。我市在2012年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全面使用新系统和新测试方法,包括我校内的中职学校积极响应并配合市语委的工作。
计算机辅助测试与人工测试相比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越性:
(一)排除了人工测试中的主观人为因素,不会因为测试员的个人喜恶或者考生的音质等因素偏离正确打分标准,同时也避免测试员打了“人情分”等有违原则但又不得已为之的情况,最大限度保证评分的准确无误。从考生的角度来看,机辅测试可以缓解人工测试时期近距离面对2位测试员时产生的考试压力和焦虑,以轻松心态更能发挥出真实水平。
(二)从组织考务工作的角度来看,计算机辅助测试可以减少人工测试时期的多项经济支出,提高测试效率。
二、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评分标准的变化
人工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整个评分过程都是由两名测试员在测试结束后当场出分,在打分上更加统一和一致;而机辅测试的评分前三道题是由测试系统直接给出分数,第四道题是在测试结束后由测试员在电脑上单独评分,这样减少了测试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打分更真实有效。另外,机辅测试对于第四题的评分又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如:离题、内容雷同以及无效话语的扣分等,可以更全面评测考生的普通话水平。
正因为机辅测试与以往的人工测试在很多方面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将给我们普通话水平培训工作带来多方面的影响,这就迫切要求我们普通话培训教学工作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变化。
三、中职学校校在机辅测试背景下的普通话教学新模式
(一)普通话教学老师的课前培训
中职学校普通话水平培训课程主要是由学校已经取得测试员资格的教师及部分普通话水平在二甲以上的语文教师来担任,测试第四题评分以及后期的复审工作是由测试员来完成,普通话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评分水平直接影响应试者的测试水平以及整个学校的普通话测试水平。因此,在学生普通话培训课程教学之前先要对所有任课教师进行培训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和评分任务。首先,对任课教师的專业基础,要不断进行培训、练习,纠正错误发音,不断加强其专业水平;其次,商讨并制定教学计划,根据国家语委、省语委当年的政策、工作计划以及当年参加测试的学生特点来制定教学计划,要与时俱进,紧跟形势,特别是机辅测试后要将机辅这一新内容增加到教学内容中去;再次,加强测试员的评分训练、听辨能力训练,以进一步提高其测试能力。
(二)普通话培训教学改革措施
伴随着机辅测试的实施,普通话教学要不断地改进方法,增加相应的教学内容,改变原来以讲课为主的教学方法,要将教、学、练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多多练习,在教学中多增加一些绕口令、讲故事等练习,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内容上,要将机辅测试的内容、程序、注意事项作为一个重点来讲,将其贯穿到整个教学内容中去,特别是评分标准的变化以及测试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要重点、多次讲解,避免测试时出现多次、多人测试失败的现象。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听一些机辅测试中典型的扣分音频,并穿插到评分标准扣分细节中进行分析解释,避免学生在测试时再犯同样的错误。
(三)加强学生计算机辅助测试应试技巧的指导
学生在测试中一共需要完成四道题的测试,前两道题主要是考查测试者的语音发音基础,轻声、儿化等词的发音,在测试过程中要注意读音技巧,注意横向朗读、语速控制以及第二题。根据会出现的轻声、儿化音的次数在不确定发音的情况下猜测词汇的发音,根据评分标准清楚如何扣分,才能在阅读时有所取舍,特别是第三道题朗读短文回读和读错的扣分点是不同的,朗读时在脑海中快速计算一下再决定是回读还是直接跳过。
(四)引导学生说话练习,避免作弊行为的发生
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对第四题说话题目的练习,说话题旨在考查应试者的语言水平,同时,也是对应试者心理素质的考验,是在没有文字凭借的情况下,把思维的内部语言转化为自然、准确、流畅的外部语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加强学生的练习,并培养、锻炼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只要准备充分了,就能避免一些从网上下载文章照读、重复等作弊和扣分行为。
目前,机辅测试已经成为我国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一种有效测试手段和发展方向,而且测试手段还会越来越成熟和规范。因此,我们普通话培训教师一定要充分了解和认识机测的特点,积极进行普通话教学改革,引导学生去顺应这种变化,认真培训、认真练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在机辅测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作者:罗萍
第4篇:基于市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探析
一、引言
对于我国现阶段的中职教育来说,学生们的性格特点以及专业方向都有所不同,这就要求相关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当对学生们比较感兴趣的方面进行充分了解,从而根据他们的需求,选择更为灵活多樣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笔者建议相关教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要分考虑到学生们专业情况,例如烹饪专业的学生,其在今后的工作中可能对于计算机的影响就比较少,所以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就可以适当地教授一些较为浅显的知识。而对于类似机械专业的学生,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可能会经常使用计算机进行电脑绘图的相关工作,所以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就要着重地介绍一些常用的绘图软件。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们今后的生活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明确教学目标,转变教学观念
在计算机教学工作中,如果想要采用市场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求教师们应当适当地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逐渐地养成学生们创新能力的现代化教育观念。对于每一个计算机教师来说,不仅要教会学生们相应的知识,还要教会他们如何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在授课的过程中还要积极地营造一个相对轻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们在相对和谐的氛围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从而让学生们由“学会”变为“会学”。
笔者在日常的授课中就比较注意这点。例如在教授建筑专业学生计算机课程的时候,考虑到在今后可能经常会使用计算机去计算房屋结构的相关数据,所以我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就着重地对这些软件进行了介绍。但是通过笔者对这些软件进行研究发现,这些软件的很多功能是需要学生们自己进行不断地探索才能逐渐熟练掌握的。笔者意识到这点之后,就对其中几个比较典型的软件进行了专门的学习。在课堂教授的过程中,只是将一些基本的知识教给他们,之后就让学生们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自主学习,在进行的过程中如果自身存在某些疑问,则我就会对他们进行一定的指导。通过笔者一段时间的实践发现,学生们不但能够对几种常用软件有了良好的掌握,还能在学习软件的过程中对本专业的知识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可谓一举两得,学生们学习的效果非常明显。
三、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国内外很多教育学家曾经明确的指出,兴趣是人们学习知识最好的老师,也是促使学生们完成学习目标的良好基础。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式,只有充分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才能帮助其顺利地完成学习目标。对于基于市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而言,也同样是如此。所以,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为学生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从而帮助他们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知识。
笔者建议在日常授课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可以按照计算机教学自身的特点,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工作来引导学生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让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学习计算机的乐趣。例如在教授Powerpoint的相关课程时,教师应当集合学生们目前所学的其它课程进行综合讲解,这样能让学生们体会到学习计算机知识的作用。
四、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强化学生计算机知识
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上来看,中职计算机课程在教授的过程中不应当将重点放在基础理论方面,应当重视对学生们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而且教师还要良好地将市场需求作为导向对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因此,教师们可以适当地采取一些其它的辅助性工具,为学生们开辟出一个良好的学习天地。
例如在教授《网络技术》相关内容的时候,会涉及到类似于IP地址、路由协议这样比较抽象内容,笔者为了能够让学生们对这些知识能够更好地掌握,就采用了动态多媒体的方式将其展现在学生们的面前。又比如在教授学生们综合布线相关内容的时候,为了能让他们有一个更为切身的感受,我就带领学生们沿着本学校的教学楼的布线逐一进行讲解。这种方式不但加深了学生们对于知识的理解,更能让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拉的更近。
小结
中职学校的学生在未来将会成为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型人才,对于学生们实际的操作要求可能就比较高,再加上学生们所学的专业都有所不同,所以如果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当采用基于市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结合笔者相关的工作经验,简单的介绍了几种方法,希望对相关教师能够带来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杨芬芬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联系方式:电子邮件:1053406363@qq.com 豫ICP备2023024751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