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教学改革论文(共2篇)
发布时间:2024-03-30 15:32  

  

第1篇:中学化学教学改革的探究


  作为奋斗在教学第一线的中学化学教学改革教师,我们应当特别关注这些学习心理非常复杂的高中生,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提高他们的课堂效率,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我觉得应该从教师魅力和学生能力两个方面入手:


  一、教师魅力的绽放


  首先,作为教师要端正教育思想,在化学教育中把单纯的知识传授,升学教育转移到立足于学生素质教育及能力的培养上来。还应注意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技能方面的教学。其次,教师自身要有丰富的知识,强烈的责任心,还要以良好的教学情感和态度来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最后,我们承认教师不是完人,教师在许多方面不如我们的学生,这并不是降低了教育者对自己人格的要求,恰恰相反,只是教育者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才真正有利于教师的不断完善。同样,我们承认学生许多方面在我们教师之上,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就放弃了对学生的教育责任。学生童心的保持,个性的发展,思想的成熟,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教育。


  作为有魅力的教师,其人格力量与学术水平和道德情操是完美统一的,以心灵塑造心灵,以人格铸造人格。以自己真诚去换取学生的真诚,以自己的正直去浇铸学生的正直,以自己的纯洁去塑造学生的纯洁,以自己的高尚品德去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既是教师应尽的责任又是教育的一种有效的手段,适时适情而用,必有意外收获。教师的魅力能够吸引学生对此科目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学生思维能力的拓展


  多谋能善断,多想出智慧,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化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很好的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关键在于抓好思维的启发,诱导,和发展。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已经成为高中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如何在化学教育中开发学生思维能力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主要从课堂教学这方面入手。课堂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思维能力的培养。


  1.精讲导思,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学生思维能力的开发,从根本上讲,决定于教师的引导。教师讲课必须掌握少而精的原则,讲要讲到点子上,即讲重点和难点,疑点和盲点等。讲课多采用启发式教学。做到:导以思维,导以方法,导以系统,导以规律。讲课时,思路清晰,逻辑性强,并经常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的方式,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规律化。


  2.实验诱导,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化学实验过程就是开发学生思维的过程。有趣的化学实验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同时对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提高化学课堂教学质量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若能把学生置于一种似懂非懂的问题情境中,学生会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趣味盎然的进行学习,例如,在学习《盐酸的性质》这一节时,我演示了一个实验,我把两个小的鹌鹑蛋分别投入盐酸溶液中,结果鹌鹑蛋在盐酸中跳舞,顿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激发了,就这样通过一个小小的实验,把学生带入到了一个奇妙的世界,激发他们去寻求,探索其中的奥秘,使学生急切想分析这个现象,探究原因。有时为避免学生只是看实验,觉得好奇、好玩而忽视学习,在每次观察实验都要有明确的观察提纲和详细的实验现象记录,逐步培养观察能力。


  在学校实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把一些观察性较差而方法较简单的实验改为演示实验,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边讲边实验。在具体的教学中,有些化学概念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如果设计成一个实验,让学生观察、分析,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


  3.指导学生整理知识,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的品质


  系统整理知识在一章或一个单元后进行,称为及时整理或部分整理,在无机化学或一册化学学完后进行,称为学后整理或全部整理。后者以前者为基础。思维的广阔性品质的含义是:学生必须善于系统,全面而又正确地思考问题。这一品质可通过学生对知识点充分广泛的联系及反复的比较,逐步培养和形成,它是学习化学所必须具备的。例如学完S及硫的化合物后,以单质及化合物相互转化为提纲进行整理,让学生自己归纳如网络的各种反应:


  硫化物H2SSSO2SO3H2SO4


  ↑↓


  亚硫酸盐H2SO3


  还可以及时指导学生整理相近物质之间的变化规律。学生做这种部分整理时要注意二点。一是要准确而及时,使学生及时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并总结有关规律;二是必须由学生自己去整理出来,而不是老师将整理结果公诸于众,学生拿去背背。表面上似乎二者可以殊途同归。实则大相径庭;学生自己去归纳时,他们必须回忆有关材料,并作分析,比较,归类,抽象,综合,概括等种种思维操作。而这整个过程就锻炼和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广泛的联系与充分的比较,培养了他们的思维的广阔性。


  总而言之,学校是培养人的主要场所,学校以教学为主,教学以课堂为主,提高化学课堂效益的关键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责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想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要想提高化学的课堂效益,要想适应现在的高考形势,必须注重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的提高,注重化学教学与化学实验,学生能力的培养。


  第2篇:新课改下中学化学教学改革初探


  中学生由于所学化学知识的局限性,思维拓展能力相对受限。在学习过程中,面对纷繁复杂的化学知识,对所遇难点问题的错解现象层出不穷。笔者认为,这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学习化学解题的思维方法,从优化解题思路着手,强调素质教育下化学实验课程的动手性,鼓励学生拓展思维空间,从而帮助学生顺利解决化学学习中的疑难问题,提升中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教育前辈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我们教育工作者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最终更要让学生“会学”。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会学”,就是要使学生掌握阅读、思考、分析、解题等具体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化学的教学过程,最终目的即是通过对诸类化学疑难问题的解决过程,使中学生掌握化学学习的思维方式、解题思路、实验方法,最终达到自学自究自查的目的,实现学习能力的逐步提升。因此,对素质教育的方法论研究,对新课改下化学教学改革的实施具有参照意义。


  二、化学理论教学改革初探


  由于中学化学知识点的抽象性、复杂性,化学理论课教学所遇到的问题是比较突出的。由于中学化学长期以来一直是为应试教育而服务,属于应试教育下的重要学科分类。因此,多年以来,化学学科的笔试应答一直备受重视。然而笔者认为,应试教育固然重要——因为它是学生通往更高级学府的“引玉之砖”或曰必经之路,但是,如果我们化学教师能将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作为应试教育的突破点,摒弃以往死记硬背、流水线式的题海战术,就可以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化学考试成绩,一举两得。


  三、关于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中学化学实验课程检验的是中学生对于化学理论知识的掌握及动手操作能力,是新课改下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在掌握基本化学实验理论基础的前提下大胆尝试动手操作,通过实验的过程检验化学理论知识,从而解答化学疑难问题,并举一反三,领悟透彻。但是由于化学理论知识的抽象性及化学课程实验的复杂性,学生往往难以在时间有限的课堂上快速结合书本理论知识有效地参与实验检验,容易在这一过程中衍生出许多疑难点。


  例如,“乙醛为何能使溴水褪色?其中发生了怎样的化学反应和变化?”对于这样的问题,很多学生会感到棘手。对于乙醛使溴水褪色的化学现象,化学教师通常情况下是这样向学生讲解的:碳氧及碳碳双键相似但也有不同,C=C能与Br2加成,而C=O却不能与Br2加成,溴水是一种强氧化剂,能将乙醛氧化从而形成乙酸,所以乙醛能使溴水产生褪色反应,即氧化反应。


  通过一系列乙醛与溴水、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的对比实验,即可较圆满地向学生解释乙醛使溴水褪色的本质是氧化反应。此外,证明检验乙烯的最佳试剂是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而不是溴水。如此一来,学生对于之前的疑问就豁然开朗了,并且还能触发学习新的化学知识点的兴趣。


  四、化学思维拓展教育改革初探


  化学思维的拓展对中学生在化学课程学习中的意义比较大。例如,“氮族元素”一章是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学习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这部分内容产生的疑问较多。为便于学生掌握,笔者对教学过程中学生所产生的疑难问题(如“氮气有关疑难点分析”)及“氨气和氨水有关疑难点分析”进行了较为系统地归纳和分析讲解。


  学生在学习到这一章节内容时,往往会产生疑问:N比P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为什么氮气却反而比白磷活泼性弱?


  针对这一类疑问,根据元素周期律可知,氮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磷元素强。而物质的活泼性与其分子内的化学键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由于氮分子内存在的是N≡N三键,而白磷分子内存在的是P-P单键,氮分子内共价键的键能较大,不易断裂,故N2稳定;白磷分子内共价键的键能较小,易断裂,故白磷分子较活泼。


  此外,学生容易提及的疑问点还有:为什么氨气极易溶解于水?对这样的问题,笔者给出的解答是:因为氨分子与水分子很容易通过氢键结合形成NH3·H2O,且H2O和NH3都是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由极性分子组成的溶质NH3易溶于由极性分子H2O组成的溶剂,所以氨气极易溶解于水。


  在倡导学生积极思考的同时,鼓励学生勇于提出问题,踊跃表达个人见解,教师再根据学生所提出的问题逐一进行讲解,为学生释疑解惑,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达到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效果。


  五、结束语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下,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而在中学化学新课程标准理念的引导下,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学生的自主地位,尽可能顺应学生的思维,进行化学问题的释疑和解惑,让学生形成自主判断的能力和主动学习的态度。


  当下社会,教育已成为世界文明发展的坚实基础,这一理念也正逐渐被全社会所广泛认同。教育关注的是人,人的素质决定了社会发展的方向和速度。素质教育的提出并不仅仅是口号,更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对于新课改下的中学化学教学改革,我们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任重而道远。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很牛学术网 联系我们 文献下载器
返回顶部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