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影视艺术教育与学科建设之思考
发布时间:2024-04-12 09:23  

  电影电视已成为当今世界文化传媒中传播最广最快、对于人们的思想意识、生活方式影响最大的艺术创作和文化传播方式之一。它们以其视听综合、时空综合、艺术与技术综合的独特优势而引人瞩目,被誉为最年轻也最富于潜力的人类“第七”、“第八”艺术,其发展取向和层次,直接关系着社会的进步。正是因其对于社会和广大民众具有的巨大影响力,在富有社会主义特色的中国高校学科建设中,影视艺术教育于20世纪末、21世纪初年异军突起,据统计在全国已有近600所高校开设相关课程或建设相关学科,从而使之迅速成长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重要的新兴学科。


  北京师范大学于1992年由国家教委批准建立影视专业。同年9月,我们7人以开辟影视新学科、重新发展我校艺术学科为主要任务,由校内不同岗位调到当时的艺术系。光阴荏苒,倏忽间已度过12个年头。今日回思12年学科建设的路程,其中甘苦自在人心,不由感慨系之;回首既往,瞻望未来,也有若干带有关键性质的体认,大致为如下几点。


  第一点:首当其冲的是,影视学科建于何处?

  新建学科面对的第一个问题,便是落于校内哪个院系。当时有两种选择:

  1.建制于中国语言文学系;2.建制于艺术教育系。就前者而言,此前已被国家教委批准的华东师范大学影视专业即建在中文系,全国开设影视课程或专业的学校,基本上也都放在中文系,照此办理似乎更顺理成章。同时,我们多数人原岗位在中文系,开展工作亦可驾轻就熟。而问题又在于,中文学科是我校百年辉煌的老学科,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其语言与文学的史论专业重点鲜明,在这里新建现代影视传媒专业,可能难以获得充分的发展空间。就后者而盲,电影电视被称为“第七”、“第八”艺术,其特质本在艺术领域,将学科建在艺术系,预计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与潜在前景;但如是,我们将面临严峻挑战:其一,是完全不熟悉的艺术专业环境,而且本系仅有的音乐专业5年前停招本科生,系内已无全日制学生,更没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在创建影视学科之时,如何整合原有学科与新建学科,使之获得新的发展活力?其二,是十分简陋的教学条件,教室四处漏雨,设备完全没有,经费几乎空白,人员屈指可数,又如何开疆拓土、扎实推进?我们从社会需求与综合背景等方面进行分析,认识到:国家关于高等学校艺术学科建设的分布,大体有两个部分,一为专业性院校,这是培养艺术人才极为重要的、不可缺少的部分。另一为综合性院校,因其数量大(1000所以上)、学生多(全国各类高校在校生已有上千万)、就业面广(领域广泛),也是解决社会急需大量艺术人才之不可或缺的部分。北京师范大。学正属后者,肩负着艺术教育与艺术创作双重使命,创建新兴的影视艺术学科,将对国家影视人才的培养,特别是21世纪我国影视文化事业的发展,发挥较大的作用。


  经过反复慎重研究,分析当前利弊,探讨今后前景,决定在最艰难处起步,将影视学科落点于艺术系。正是由此开始立足创建,使北京师范大学适应时代要求,拥有了在全国综合性大学中最早设立于艺术系列的影视学科。经过艰苦创业、全力拼搏,我校影视学科迅速崛起,于1993年被批准设立了全国综合大学第一个“影视艺术与技术”硕士学位授权点;于1994年招收了首届影视教育专业本科生;于1995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建立了全国高校第一个影视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并有了影视学科全部覆盖的2个硕士学位点,被称誉为“三年三大步”,令同行、同道瞩目。同时,集中师生的智慧与力量,2003年在惨淡经营中开创了首届“大学生电影节”,坚持到今天已达11届。于今回顾,当时这一关乎影视学科命运的重要决策,对于我校影视学科的起步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关键性作用。


  第二点:最为关键的是,影视学科如何健康有效发展?


  面对国内尚无可供借鉴移植的现成经验、只能从“0”开始摸索探求的现实状况,从总体上的宏观认识到分体上的微观把握,都需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探索前行。根据12年走过的印迹,我以为,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一个目标、两个翅膀、三个支柱、四个优势。


  “一个目标”:首先,需要明确中国高校影视学科专业的目标定位。经过思考与论证,大家达成共识:要把我们的专业建成培养中国影视传媒教育人才、影视传媒研究人才、影视传媒创作制作人才的重要基地。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培养本专业学生具有一定的影视传媒理论素养、比较开阔的影视传媒文化视野、以及良好的影视传媒从业品质;使他们毕业时能够胜任影视传媒业界和其他文化艺术部门的理论研究和实务工作;或者成为学校和教育部门从事相关专业教学、管理的高级人才。因此,在培养过程中,一方面必然紧密围绕影视专业的本身领域,不断深入其间;而另一方面绝不可忽视本学科背靠综合大学实力雄厚的文理学科和氛围浓郁的人文环境。经过认真的排列组合,我们寻找出本校与影视专业关系密切的29个博士点学科(包括中国语言文学8个、经济学5个、历史学4个、教育学4个、哲学2个、外国语言文学2个、心理学2个、信息工程学1个、体育学1个),并分门别类地和他们建立起或紧密或宽松的教学、科研联系。在经过4次修订的“影视学专业”课程设置中,学校的平台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外语、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数理统计、体育文化、军事理论、以及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生命科学教授讲坛等等,占全部学分31%。有了这些学科的强力支撑,使专业师生获得宽广的文化滋养、广博的知识背景,在时代的激烈竞争中,可以面对社会需求的广泛性,从事于影视传媒的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实践操作、行政管理、产业运营等工作岗位,诚然受益匪浅。目标的确立与相应的措施,因应了我们的办学方向,使我校影视艺术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注重培养高文化水准、开阔的理论视野和精通专业技巧、能适应社会主义艺术事业需要、知识结构全面合理的复合型人才的特点,并由此得到社会的认同与首肯。


  “两个翅膀”:其二,需要理清发展影视学科专业的布局思路。所谓“两个翅膀”的寓意,正在于从大的方面,我们的发展思路切忌狭隘化,而应着力于艺术与传媒之双翼飞翔。事实上,在本校的艺术学科领域内,影视学科因其拥有本学科全部2个博士学位授予点、和2个硕士学位授予点,构成特有的学术体系,被列入北京市重点学科,获得国内外广泛认同,因此成为艺术的“龙头”系科;同时又拥有广泛的艺术教育多学科综合实力,包括音乐学、美术学(含书法)、戏剧戏曲学、舞蹈学、艺术学等5个硕士学位授予点,以及已分别招收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数字媒体和艺术设计专业;形成以“影视传媒”学科牵头,各个姊妹艺术学科亲密组合的态势,合成为一个强有力的“强势群落”。双翼齐飞,既有利于发挥艺术的传统学科优势;又可促进开掘传媒的现代教育属性。传统艺术和现代传媒互动影响积极,特别适应于21世纪艺术教育专业化与综合化结合的必然趋向,对于影视学科向纵深发展和向社会辐射,具有比较突出的后续条件。而在建构艺术科学研究的理论优势的同时,开发传媒平台社会产业化发展路径,亦可强化艺术学科的社会应用价值。另外,注重开拓数字媒体、科学与艺术等相关教学、科研的新领域,以突出现代化高科技的新特质。总之,在专业有机整合的基础上,可以力求以艺术教育体现综合大学的人文理念,传达社会科学的文化品质;并以传媒教育拓展实践学科的社会空间,逐步与国际相关领域接轨。上述二元组合的学科配置,使我们的艺术与传媒学院成为我国艺术教育体系中建制全面而重点突出的独特艺术学科。


  “三个支柱”:其三,需要厘清构建符合于综合大学影视学科生长的、具有可持续发展空间的学科体系之必备内涵。所谓“三个支柱”者,乃建设影视学科必不可少的三个方面:教学、科研、实践也。教学,作为高校必列第一任务;科研,不仅是高校教师必须具有的实力,更是教学增长与提升的基础;而实践,则属于影视艺术学科不可缺少的独特环节。应该说,这三个支柱缺一不可;只有两个则属平面,难以支撑,有了第三个,便可构成立体锥形而稳固直立,持续进展。经历了12年尝试,事实已充分证明了它的必要意义。而所有这三者,在当时都没有现成的模式可资借鉴,只能从头开始探索。关于教学,不能搬用已成规模的影视类专业院校的现成经验,因其体系完全以专业分工而采取细分化,不适用于综合大学;探寻国内相关高校,亦无成型的影视学科教学体系。我们只有下功夫从无到有构建自己适合的教学方案,其重点在于课程设置与教材建设。经过多次设计、推翻、再设计,第一份教学计划获得学校通过,并于1994年始招首届影视教育本科生。同时,初到学校出版社支持,组织教师认真编写“北京师范大学影视艺术学科基础教程系列”并公开出版。至今,我们的在已有三轮调整的基础上、继续大力推进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经第4次修订,分列为“学校平台课程”、“学院平台课程”、“专业平台课程”(含选修、双语教学),共计57门课程、153学分;其重点在于强化核心理论基础课程,减少门类;重视术与传媒实践课程,加大应用力度;实行导师制,突出艺术与传媒学科教学培养之独特规律。现已逐翻形成比较系统、完善的教学规程;并于1996、1997、2000年两次分9U获得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师范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关于科研,我们认识到这在一定意义上关系着整个影视学科的生存与发展。因为没有科学研究,意味着学科建设缺乏长的张力,意味着课程体系缺乏更新的前提,意味着专业教师缺乏提高的潜质。为此,我们发动全体老师拼全力齐上手进入科学研究领域,集中精力潜心研究影视教育、影视文化的内在规律,将自己的心得著书出版、撰文发表,以求得社会的指点与帮助。数年间,发表科研文章500余篇、出版教材专著和编著40余部,形成了具有综合大学特色的影视学科科研群体。同时,大力争取并承担国家级、省部级与各类横向科研项目,特别注重富有独特性、前沿性的课题。先后承担国家“八五”、“九五”、“十五”及横向项目17项,已成为国内影视学科具有相当重量的集体。再有,发展学科的重要标志是争取与建设本学科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这是学科整体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经过数年埋头苦干,我们获得了覆盖全部电影、电视二级学科的2个博士点、2个硕士点,其他艺术学科5个硕士点,已招收硕士生12届405人、博士生9届90人;并经国家人事部批准设立国内首批艺术学博土后科研流动站。此外,影视学科为影视界开办6届研究生课程班,培养了众多影视戏剧界成就斐然的人才。在《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发布的中国大学研究生专业排名中,北京师范大学“电影学”连续数年名列学科排名榜首,处于国内高校前列地位。关于实践,我们认为这是影视学科不同于文学、史学、哲学的独特必备条件;本学科如果不能和它的实践领域紧密结合,只是关在校园里面壁攻读,不仅将无可发展,甚至是“死路一条”。故而从创建影视专业开始,便争取向影视业界和相关机构努力开拓,力求进入相应的广阔空间,在实践中印证所学理论和知识的价值,学习实务操作的本领。由于业界亦有对于文化和理论的急迫需求,我们的师生很快便在电影、电视界得到强烈反响,获得大量参与甚至作为主创者的实践机会。但仅此仍缺少一种学科自身良性循环实践操练的有效方式与途径。在影视专业初建三个月的1992年冬,由于刚刚聚拢在一起的几位青年教师的灵感,爆发出绝妙创意:面向充满活力的高校广大学生、面向处境艰难的中国电影,创办一个由当代大学生对当代中国电影进行评奖的、极具独特性的“大学生电影节”,并决定立即行动:争取国家教委、国家广电部、北京市委和学校领导的鼎力支持;尽力寻找各方赞助经费;寻找可以合作的电影文化学术单位;联络各个高校和全国电影制作单位等等。在克服了众多几乎难以克服的困难之后,1993年“五四”青年节前后,第一届大学生电影节终于拉开了帷幕,正式向社会亮相;从此年复一年,现已成功举办11届,成为一项中国电影文化之独特学术景观,具有了“品牌”的意义与价值。


  “四个优势”:其四,需要把握本学科具有的相关独特优势,以利于本学科的长足发展,以明晰本学科如何达到事半功倍的切实绩效。就12年的前行轨迹而归纳之,我以为可以大体认定为四个优势。一者,为整合建制优势。我们以“发展是硬道理”为理念,从1992年的艺术系起步,扎实有效地围绕学科建设逐步发展,在历经10年先后招收了影视学、音乐学、美术书法学、舞蹈学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稳步扩大了学科规模之后,于2002年由学校批准建立艺术与传媒学院。经过合理组建机构,积极开发创新领域,整合各艺术学科为集约力量,完善了学科架构为四个系(影视传媒系、音乐系、美术与书法系、舞蹈系)、三个所(数字媒体研究所、科学与艺术研究所、艺术教育研究所)、四个中心(影视戏剧研究中心、公共艺术教育中心、中国书法研究中心、影视创作与制作中心)。我们着力于搭好平台,建立竞争机制,努力探求教育质量的提高与深入。经过两年运行,以影视传媒为龙头,各专业相继冲上去,教学工作有很大发展与开拓。不仅各系本科教学、研究生教学有序展开,即如以影视为内核的数字媒体研究所,作为国内第一个直接以宽泛的“数字媒体”命名的专业,富有新锐性。虽无现成模式可资借鉴,但由纽约大学引进的所长积极规划学科建设,借鉴国际先进办学经验,探索建立有自己特色的教学和课程体系,已招收二届本科生,并即将招收国内首届本专业硕士生、博士生。由其领衔于2002年、2003年召开的两届“中国高校数字媒体教学协作研讨会”,均有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民大学等数十家高校近百人参加,确立了在各相关高校中的


  “带头”地位。学院通过全面的实力拓展,逐渐发展成为中国艺术与影视学科不可替代的重要教学科研基地。二者,为人才培养优势。我们以“人才是事业发展的决定因素”为理念,多年来注重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其中,第一是学院教师的发展提升。经过12年发展,我校艺术学科的师资由原来16人增长为40人,正高职称由原来1人增至14人;副高职称由原来4人增至11人;博士由0增至9人,在职攻读博士生由0增至7人。几乎所有教师都得到1——2次升职机会;仅在建院一年内,即有16人提升职称。同时,特别设计了本院青年教师培养的系统工程。首先摸清其学历、学位情况,各有10名需要“攻博”、“攻硕”。经争取学校支持,给予倾斜政策,特批报考指标,并为报考者专门聘请外语、政治辅导,已然解决了8名年轻教师的深造(3博、5硕)。学院目前已形成老中青三代有机结合、富有创新精神与发展潜力的学术梯队(专职人员平均年龄37.8岁,高级职称66%,博士硕士83.8%)。再有,坚持积极引进高层次学科带头人及各类高级人才。几年中调入或选留学科骨干、专业水平优秀的博士、硕士29人,以加速壮大与强化队伍。此外,特别着眼于京华大地,精英才俊遍布域中。经过四方物色敦请,陆续聘任近40位国内外一流权威专家担任艺术学科的兼职教授,从而大大加强了学科的专业实力。第二,教师队伍的质量必然需由学生培养的质量予以印证。我校艺术学科在12年发展过程中,通过教师们的艰苦努力,发扬敬业奉献的精神,按照“头脑型”高层次目标,建构起包含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以及高级访问学者、进修生、留学生、继续教育系列的大专生、续本生等9个层次的培养体系。至今在读的本科生450人、硕士生212人、博士生52人、博士后10人、成教大专生、续本生约1500人,还有全校公共艺术必选生每年2000人。逐步建设成为中国综合高校艺术与影视学科不可替代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三者,为理论研究优势。我们以“建设一流学科”为理念,在独具的学科建设中探求自己的独有特色,是我们多年来的不懈追求。特别是被批准建立博士授予点之后,深感压力的严重。静夜长思,压在心头的是如何把握机缘,使中国高校第一个影视学博士点能够站稳脚跟、并持续发展;否则,在严格的考核制度之下,如果失去水准,将遭遇黄牌警告、甚至红牌罚下,其后果不堪设想。经过再三探讨,我们认定以博士点建设为核心的学术目标是:创建中国影视理论的民族化审美研究。由此确定了以中国民族化影视美学研究为中心,从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出发,对传统美学进行深入考察分析,从中国美学的特殊角度,观照中国影视乃至世界影视的历史和现象,致力于改变中国电影理论一味使用西方电影理论的一统局面。数年来结合国家级、省部级、和若干横向课题项目的进行,完成了《中国影视美学》研究丛书8种,被专家评为:“为创建中国影视美学的本土体系而努力,具有开创性和奠基性意义”,“初步建立起中国本土的影视美学理论研究体系”。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深切体认到:一、影视的语言是国际化的,影视的语法却是民族化的;二、中国美学传统并未断绝,而深深进入中国影视的创作和观众的审美情趣中,亟待发掘整理,并进而建立不同于西方影视美学的中国学派;三、影视美学中国学派的建设,是中国传统文化复兴并贡献于世界的一部分,不仅有利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亦有助于世界对中国文化精神的了解。另外,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一场以文化为武器、以影视为媒介、由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针对发展中国家的新的殖民运动正在展开,亚洲、尤其是中国,被西方称之为影视文化竞争的“最后的疆场”。加之,进入“WTO”后国外影视产品的大举进入,在影视文化领域制定出本民族的应对策略,已是刻不容缓的任务。本学科理应为独具特色的民族影视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为新世纪中国影视的繁荣做出战略性建树。同时,还应在大众文化流行的背景下,在商业文化的冲击下,研究运用影视媒介宣传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主流意识形态,从而更好地探寻主旋律影视作品的商业突围策略。经过将近十年的稳步建设,我校影视学科已逐渐成为我国影视理论民族化研究领域不可替代的重要基地。四者,为实践品牌优势。我们以“社会实践是学科发展的根基”为理念,从起始便认准必须强化“理论与实践”、“校园与社会”紧密结合的学科建设特色。标志性的举措是以“青春激情、学术品位、文化意识”为主旨、以“大学生办、大学生看、大学生评”为特色,成功举办11届的“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发展至今,它不仅是中国电影每年第一项文化评奖,也是中国电影最大规模的展示舞台(年均10余万人次参与,至今超过100万人次),又是中国电影学术研究的重要聚会(每年举行5个以上专题学术研讨会,至今约50余次),还是中国电影最高学历的评奖集体(评委会成员近90%是在校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现在,它已经拥有巨大的社会影响,被视为一项品牌性的文化盛事,曾多次被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和文化部门作为典型实证材料引用。综观历经11年艰辛前行的“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其重要意义在于:架设起一座独特的大学校园与中国电影的桥梁;架设起一个独特的中国电影学术研究与中国电影文化展示的舞台;同时,也为本学科教学、科研提供了一方独特的宽广天地,业已成为广大师生深层融入社会不可替代的重要实践基地。


  时代的更新,把我们影视教育与学科发展推向了新的高潮。12年来,北京师范大学的影视学科之所以在各方面的支持、理解和竞争之中脱颖而出,在于我们知难而进、锲而不舍。未来的北京师范大学影视学科,将是一个凝聚各界有识之士精诚合作的多边论坛。这里将可能为世人带来振兴中国影视的创新见解和攀登勇气。在这个瞬息万变而又充满机遇的时代里,我们将和广大同行一道,学习不停步、创新不停步,共同成就精彩影视,共同建构文化中国。域不可替代的重要基地。四者,为实践品牌优势。我们以“社会实践是学科发展的根基”为理念,从起始便认准必须强化“理论与实践”、“校园与社会”紧密结合的学科建设特色。标志性的举措是以“青春激情、学术品位、文化意识”为主旨、以“大学生办、大学生看、大学生评”为特色,成功举办11届的“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发展至今,它不仅是中国电影每年第一项文化评奖,也是中国电影最大规模的展示舞台(年均10余万人次参与,至今超过100万人次),又是中国电影学术研究的重要聚会(每年举行5个以上专题学术研讨会,至今约50余次),还是中国电影最高学历的评奖集体(评委会成员近90%是在校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现在,它已经拥有巨大的社会影响,被视为一项品牌性的文化盛事,曾多次被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和文化部门作为典型实证材料引用。综观历经11年艰辛前行的“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其重要意义在于:架设起一座独特的大学校园与中国电影的桥梁;架设起一个独特的中国电影学术研究与中国电影文化展示的舞台;同时,也为本学科教学、科研提供了一方独特的宽广天地,业已成为广大师生深层融入社会不可替代的重要实践基地。


  时代的更新,把我们影视教育与学科发展推向了新的高潮。12年来,北京师范大学的影视学科之所以在各方面的支持、理解和竞争之中脱颖而出,在于我们知难而进、锲而不舍。未来的北京师范大学影视学科,将是一个凝聚各界有识之士精诚合作的多边论坛。这里将可能为世人带来振兴中国影视的创新见解和攀登勇气。在这个瞬息万变而又充满机遇的时代里,我们将和广大同行一道,学习不停步、创新不停步,共同成就精彩影视,共同建构文化中国。


  来源:电影艺术 2004年5期

  作者:黄会林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很牛学术网 联系我们 文献下载器
返回顶部
扫一扫